劉銀昌(官店鎮黨委書記)

劉銀昌(官店鎮黨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銀昌,男,生於1950年9月,1966年參加工作,1974年入黨,1988年擔任官店鎮黨委書記至今,1999年1月當選為縣人大副主任。劉銀昌在官店這個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高寒山區,一乾就是35年。他始終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的戰略方針,根據官店的實際情況,帶領官店人民改革創新,使官店出現了歷史性的新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銀昌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0年9月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黨員
個人經歷,人物事跡,受到表彰,

個人經歷

劉銀昌剛擔任官店鎮黨委書記時,全鎮90%以上的農戶還要靠救濟過日子,5萬多人中有3萬多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有1780戶農戶住茅草棚,17戶住岩洞。386戶全部家產不足80元,70%的村不通電,不通公路,60%的農戶要到3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都不具備。
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開展討論基礎上,劉銀昌與鎮黨委一班人帶領5萬多官店人民,打響了一場艱苦創業,脫貧致富的硬仗,經過13年的努力奮鬥,開墾種植了1萬畝茶葉、2萬畝魔芋、2萬畝藥材、20萬畝速生豐產用材林,把官店的山山嶺嶺裝扮得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總投入才兩千多萬元,劉銀昌帶領官店人民卻乾出了一億多元的業績。以國家投入修建70公里公路的項目資金,修通了570公里公路,使公路里程由108公里增加到800多公里,全鎮49個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95%的組可以用機動車運輸,永遠結束了肩挑背馱的歷史。全鎮水電裝機容量由1988年的675千瓦,發展到了4650千瓦,安裝了2000桿程的水泥電桿電線,97%的農戶通了電燈。所有學校都得到了改造和修繕,並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新修了大莊坪國小、官店鎮中學,成功地實施了“千萬工程”。40多萬畝荒山變成了“綠色銀行”。人均收入由13年前的233元增加到2253元,人均占有糧食由15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1992年甩掉了吃糧告救濟的帽子,1993年實現了財政自給,甩掉了財政補貼的帽子,全鎮財政收入由150萬元增加到600多萬元,1994年官店跨進了湖北山區“百強鄉鎮”行列,1998年官店人民整體脫貧,正在向小康邁進。

人物事跡

大山壯歌官店,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的一個鎮,5萬民眾就散落在武陵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中。這裡屬高寒山區,平均海拔1500米,距縣城130公里,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因為山多地險,交通閉塞,解放後40年裡,這裡的民眾缺食少穿,生活在極貧狀態。劉銀昌說:"不把貧困戶搞脫貧,我要用鞋底打自己的臉!"劉銀昌下定決心:用三年時間徹底解決民眾吃飯問題!農業增收,關鍵在科學種田。劉銀昌揣上烤苞谷棒(玉米),一次次往縣裡、州里、外地跑,弄新品種、學新科學。最後決定推廣苞谷新品種的地膜種植法。劉銀昌從區里買來種子、薄膜,帶頭背著免費往農戶家裡送。就這樣民眾還罵幹部"多管閒事"。劉銀昌不灰心,他懷裡揣著一把皮尺、一個本子、一桿小秤,跑到哪說到哪、量到哪,一家家動員,一塊田一塊田地落實。民眾半信半疑地種了,當年苞谷產量翻番。三年後,官店人實現了糧食自給,甩掉了"吃救濟大戶"的帽子。農民要致富,還要別的出路。劉銀昌把眼光落到了連綿不斷的大山上。他根據本地氣候特點,把山從山上到山下分成三類:山頂種植藥材、日本落葉松;山腰種菸葉、杜仲、魔芋、糧食為主;山腳種茶、棕、桐、漆。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格局。民眾以前從沒種過烤菸,劉銀昌就拿自家責任田作試驗,種了5畝,實行地膜栽培,綠綠的菸葉長得舒舒展展,年底一下子收入7500元,畝均1500元,是種苞谷收入的幾倍!民眾這下服了。烤菸、白肋煙在官店紮下根,最多時全鎮種2.7萬多畝。種魔芋,開始農民也不認。劉銀昌又在自家試種,一畝地一下子搞了兩三千塊錢,跟著種的農民都嘗到甜頭。民眾這下高興了,他們夸魔芋:"頭頂三角叉,身穿蛇皮褂,腳下踩著個錢巴巴。"現在官店全鎮種有魔芋2萬畝,占建始全縣的1/4,建始成了遠近聞名的魔芋大縣!農民日子一天好過一天。人均年純收入從1988年的330元增加到現在的2253元。1997年,官店鎮在全縣率先整體脫貧;2000年被評為全省百強鄉鎮。劉銀昌說:"要民眾乾的,幹部要先乾;要民眾第二年乾的,幹部要頭一年乾。做到了這點,你就不怕沒威信!"劉銀昌的腳上長年穿著草鞋。他的"工作間"就在山間田頭、農民家裡。因為總走山路,他的兩個大口袋裡總裝著烤洋芋(土豆)、烤苞米粒,走得餓了就吃幾口,渴了就把嘴湊到石頭縫裡喝山溪。他是鎮黨委書記,但比農民還會幹農活、還幹得多,並且以此取得民眾的信任、擁護和愛戴。組織民眾修公路,他先修一段作樣板,再讓民眾照他的樣子修;號召民眾種杜仲、銀杏等經濟林,規定一人一畝,他自己完成兩畝;幫扶特困戶,別的幹部一人、兩人或三人包一戶,他一人包三戶,而且是最窮的三戶。劉銀昌每年都要為民眾出去搞幾十次種子,出差費用都是自掏腰包,不取農民一分錢。大山裡的公路又窄又險,劉銀昌曾8次遭遇翻車,8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其中3次是給農民送種子、薄膜。1986年冬,陳家灣至紅沙溪段的公路開始修建,劉銀昌在往工地上拉炸藥的途中,拖拉機翻了,他一下子被摔暈了。醒後抬到工棚里,他的右臂已抬不起來,疼得渾身冒汗。村裡的土郎中給他一查,右肩胛骨斷裂!劉銀昌不讓聲張,在工棚里吃了一天的止疼藥,第二天天蒙蒙亮又上了工地。此後的7天內,劉銀昌飯吃不下,全靠喝藥酒,吃去痛片,硬是咬牙支撐到公路完工。但是他的肩骨已經變形,再也接不上了。劉銀昌為民眾拚命苦幹,農民民眾也死心塌地擁護他。山區修公路,造價昂貴,13年來,上級只給官店480萬元,劉銀昌硬帶領民眾修了650公里,民眾自發投工投勞折款達2000多萬元。劉銀昌召集萬人大會,說幾點開就幾點開,萬把人靜悄悄坐好了等他來講話。劉銀昌說:"幫民眾解除疾苦,就是代表人民利益,做到了這點,你就會感到當幹部的價值和歡樂。"民眾都說劉銀昌是"老虎相,菩薩心",因為他最看不得民眾受苦受難。1997年正月初八,劉銀昌檢查工作時來到羊角山村3組李增能家,進門一看,劉銀昌眼圈紅了:李增能夫妻都是又啞又聾的呆傻人,兩口子一年到頭不洗臉,不理髮,頭髮膨得有篩子大,連大小便都不曉得要下床;房子就是個小茅棚,窮得無碗無筷,吊鍋里煮著發霉的苞谷籽,餓了就伸手抓著嚼。劉銀昌買來肥皂、洗衣粉、毛巾等用品,首先教李增能一家學會洗臉洗澡。他找來組裡的黨員王從珍,請她當"編外家長",指導這家搞生產、幫李增能的女人洗頭梳發;安排村支部副書記胡繼重定期幫李增能理髮、刮鬍子。他請來村組黨員來李增能家開現場會,大家捐錢出料,幫李家修起了兩間木房。他又召集鎮機關幹部來李家開會,各部門有的解決生產資金,有的包教技術,有的提供種子、地膜。李增能家荒了的田地有了生機,預計今年毛收入可達1.6萬元。1997年以來,劉銀昌每月至少來李增能家看三四次,每年臘月二十四(小年)都要送錢送物來,他個人先後為李家投入1萬多元。十幾年來,劉銀昌共幫扶困難農戶50多戶,自己先後投入近3萬元。劉銀昌打通圈兒岩的故事在當地廣泛流傳。圈兒岩是座山,三面絕壁,一面是險絕的懸崖,39戶160多口人就生活在這塊與外界隔斷的山頂上。一副寬約2米,長48步的木梯,一頭架在山崖頭,一頭落在下面的斜坡上,圈兒岩人走這種危險的"天梯",一走就是9代人!因為農產品運不下去,民眾家家守著窮。劉銀昌說:"修不通圈兒岩,我們就算不得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打通圈兒岩的戰鬥打響了,山上的民眾家家戶戶像過年。劉銀昌自己先捐出1000元,並任總指揮。他與鄉親們苦戰兩個月,終於在那萬仞絕壁上開出一條通道。竣工那天,民眾敲鑼打鼓,鞭炮放了又放。劉銀昌唯讀過幾年書,所以特別重視教育。平常下鄉,見到穿得破舊的孩子,他都要上去摸一摸,問兩句,兜里的錢,十塊八塊,三十五十都掏給孩子。他幫扶過40多個學生。現在的官店,從村到鎮,最高最漂亮的建築都是學校。鎮教育站長李傳華給記者報出一組數字:近幾年,全鎮教育總投資826萬元,修建校舍共79棟。全鎮初等教育完成率達99.9%,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91.7%,官店民族中學升學率居全縣第一。每年縣、州、省獎勵給劉銀昌的錢,他全部捐獻給公益事業。今年"七一",中組部獎勵的5000元他捐給鎮上的老街修建工程;他牽頭辦起鎮養老院後,三天兩頭把家裡的臘肉、席夢思床、桌椅等送給老人,個人捐款達12500元。劉銀昌說:"我捨不得離開朝夕相處的這幫夥計,我寧願背著藥罐子也要和他們在一起;哪天死了,也要埋在官店,與他們作個伴。"從上任第一天起,劉銀昌就下定決心:民眾不全部脫貧不離開官店。13年中,建始縣有些鄉鎮先後換了8任書記,州里的老領導看他一身傷病,曾三次要調他到州、縣工作,他都謝絕了。1999年當選縣人大副主任後,他堅持不轉關係,除了偶爾到人大開開會以外,還是工作在官店。銀昌工作中有"三不乾":"捆綁吊打不乾、搜查抄家不乾、貪污受賄不乾"。有這些行為的幹部,劉銀昌處理起來又嚴又狠。劉銀昌把教育幹部與農村黨的工作要實現的"兩專一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在海拔1800米的長嶺上建成了"三個代表"教育基地。來輪訓的幹部,實行邊學理論邊參加勞動,目前基地已開發山地3000畝。"三個代表"基地也是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地,試驗成功了,再向農民推廣,降低了農民的種植風險。劉銀昌每年還請來幾百個經濟困難的農民,讓他們在基地邊打工,邊學技術,又賺了工資又學到技術,這比辦農技學習班效果都好。劉銀昌對幹部管得嚴,也愛得深。鎮機關幹部從來不拿一分錢獎金,但劉銀昌每年都要拿出鎮辦實體收入的60%,給各村主要幹部發個四五百元獎金。他說,村幹部工作累,負擔重,不給點補貼過意不去。劉銀昌對記者說,這輩子淨忙工作了,欠女人(妻子)的太多。劉銀昌在官店當書記13年,只讓妻子黃賢菊來過2次,一次是小女兒得腦膜炎,妻子陪著到鎮醫院;還有一次是大女兒生孩子,妻子來照顧。劉銀昌說:"我女人在鎮上亂跑,我這個書記一定當不好。"妻子對劉銀昌事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劉銀昌動情地對記者說:"將來幾年,我還要乾8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是3件:3年內再在教育上投資900萬元;把通往巴東、恩施、鶴峰的109里公路修成柏油路;農民減負,幹部增收。這些事乾成了,我也乾不動了,就回家陪我的女人。"

受到表彰

劉銀昌的先進事跡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後76次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1998年3月當選為九屆全國人大代表,2002年當選全國“十六大”黨代表,1998年6月榮獲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的全國農村基礎組織建設工作者優秀鄉鎮黨委書記稱號,1999年6月榮獲中共湖北省委授予的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0年6月榮獲中共湖北省委授予的“十佳鄉鎮黨委書記”稱號,2000年6月榮獲中共湖北省委授予的“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1年9月榮獲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扶貧開發突出貢獻者”稱號,2002年底秋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農村基層幹部標兵”,同時被評為湖北省“十大傑出公民”。2001年6月28日,以他的事跡拍攝的電視片《官店的官》作為中央電視台紀念建黨80周年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專題片在全國展播,2001年8月18日,湖北電台、湖北電視台、楚天電台相繼播出其先進事跡的新聞。2000年8月19日,劉銀昌作為全國推出的忠實實踐“三個代表”的三個典型之一,其先進事跡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社等各大媒介播出。8月20日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農民日報和中央其他主要新聞單位同時報導劉銀昌的先進事跡、反映其先進事跡的電視專題片《土家寨好書記》也相繼在湖北衛視和中央電視台播出,劉銀昌面對這些榮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並將每一次榮譽當作一個新的起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