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曾

劉耀曾(1901—1982年),字謙榮,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古洲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耀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梅州
  • 出生日期:1901 年
  • 逝世日期:1982 年
  • 畢業院校:南京國立東南大學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劉耀曾(1901—1982年),廣東梅州人。1926年在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系畢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失去組織關係)。大學畢業後,在梅州、潮州市潮安區等地任教。1931年,他應邀赴巴達維亞,任中華會館學校中學部教務主任、語文教師;二戰後,參與創辦雅城聯合中學(後更名巴城中學),先後擔任教務主任、副校長、校長。1950年中國與印尼建交後,他歷任雅加達華僑團結促進會(1952年更名中華僑團總會)文教部主任、副主席、主席等職務,為促進華僑團結愛國,為發展中印(尼)友好事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65年8月,他應邀回國參加國慶觀禮期間,因印尼發生“9·30”事變而滯居廣州,旋返祖籍梅州定居。1974年7月恢復了中共黨籍。劉氏歷任全國、省和市、區人大代表,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梅州僑聯主席,梅縣區政協副主席,以及暨南大學董事和梅縣區華僑中學董事長等職務。劉氏寫有《印尼回憶錄》遺世。

人物生平

少年就讀於西廂公學,後進省立五中(今梅州中學)學習,1922年秋考入南京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系,在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0月,直系軍閥孫傳芳在上海、南京鎮壓工人運動,屠殺共產黨員及進步人士,劉耀曾秘密往上海,找到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後奉周恩來的指示,回南方進行革命活動。1927年,自瀘回鄉到梅州師範學校任教。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因中共梅州地方組織轉入隱蔽活動,劉耀曾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建國初重新入黨),1928年秋轉往潮安金山中學任教。1931年冬,前往印尼,在吧城中華會館開辦的學校任教。1941年冬,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南侵印尼淪陷,大批華僑慘遭屠殺劫掠,他攜眷離開吧城避居於中瓜哇普禾加多埠親友店中。1943年,重返吧城,在華僑公會主辦的學校任教。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與教育界人士徒贊、劉宏謨等創辦吧城中學,歷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他在印尼從事華僑教育長達4年之久,培養了大批人才。1950年中印(尼)建交後,吧城中學便有3000多名學生(含畢業生)陸續回國升學。 劉耀曾僑居印尼期間,不僅致力於華僑教育,而且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辦好華僑社團,開展團結愛國工作,歷任雅加達中華僑團總會文教部主任、副主席、主席,直至1966年回國定居為止。在僑團期間,積極支持印尼總統蘇加諾的進步措施,發動當地華僑捐資獻物,救濟印尼貧民和興辦教育,親手將50萬盾捐款送交蘇加諾,請他用於救災和興辦福利事業,為增進中印(尼)兩國人民之間友誼作出有益貢獻。 1955年,周恩來總理到萬隆參加亞非會議,劉耀曾等一批華僑知名人士受到周恩來的接見。此後,他更加盡力作好華僑工作。1960年印尼當局排華時,我國政府派船前往印尼接僑,他積極協助做好遣送難僑歸國工作。1965年1月,應印尼民航局邀請,以僑團主席名義,飛抵北京參加中印(尼)兩國通航典禮。是年秋,應中國政府邀請,偕妻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受到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和中央僑辦主任廖承志等的親切接見。不久,印尼政局發生變化,劉耀曾夫婦決定不回雅加達,留在祖國定居,是年冬回到梅州。他一如既往,努力做好僑務工作。先後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全國僑聯委員、廣東省僑聯副主席、第五屆梅縣區政協副主席、第六屆梅縣區僑聯主席、梅縣區華僑中學董事長、暨南大學董事等職。 1982年劉耀曾病逝於梅州,終年8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