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精鬆

劉精鬆

劉精鬆(1933-),原名劉成竹,湖北石首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曾任瀋陽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蘭州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精鬆
  • 別名:劉成竹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石首
  • 出生日期:1933年
  • 職業:政治,軍事家
  • 主要成就:1988年9月授予中將軍銜
    1994年5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 代表作品:《新時期軍事實踐與思考》、《軍事改革與軍隊質量建設》等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個人履歷,主要作品,軍事謀略,基本特徵,實踐成果,關鍵問題,指揮滅火,

個人履歷

1933年7月出生於湖北省石首市高基廟橋堰堤村,解放前考入石首中學讀書,1950年12月加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齊齊哈爾第七步兵學校學習,1954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劉精鬆一貫以“團結、勤奮、正派、從容”的精神自勉,經過軍校培訓和在實踐中的勤奮努力,他熟悉步兵、炮兵、高射炮兵、裝甲兵等兵種的技術知識,會開炮,能駕駛坦克、裝甲車、汽車和機車,具備指揮陸、海、空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能力。20世紀60年代中期,劉精鬆率部參加援越抗美戰爭,擊落擊傷美軍飛機12架。在作戰和工作中,他5次立功,17次受到各級獎勵和嘉獎。1987年5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危害之際,劉精鬆親率瀋陽軍區某部指戰員,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指示,奔赴災區指揮滅火戰鬥。
劉精鬆劉精鬆
自1985年以來,劉精鬆組織指揮2萬人以上的諸軍(兵)種參加的聯合軍事演習10餘次,為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現代化戰爭,探索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如饑似渴的研讀國際政治、軍事、經濟、歷史、地理、哲學等方面的著作,修完函授大學課程,編撰了大量的軍事專著和論文。
195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7步兵學校學員。
195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4月任陸軍教導營迫擊炮連排長。
1956年8月任坦克團高炮連連長。
1960年2月任坦克團作訓股參謀。
劉精鬆劉精鬆
1965年11月任陸軍高炮團副參謀長。
1966年8月任陸軍高炮團參謀長。
1969年10月任陸軍高炮團副團長。
1971年5月任陸軍軍教導隊隊長。
1977年1月任陸軍師參謀長。
1978年10月任陸軍師副師長
1980年6月任陸軍師長。
1983年5月任陸軍軍長。
劉精鬆劉精鬆
1985年6月任瀋陽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1992年8月-1994年12月在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函授學習)。
1992年11月任蘭州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書記。
1997年11月-1999年1月任軍事科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1998年12月退役。
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94年5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中共第12、第13、第14、第15屆中央委員。

主要作品

《新時期軍事實踐與思考》
劉精鬆劉精鬆
《當代世界軍事和中國國防》
《跨世紀國防建設》
《軍隊基層管理教育概要》
《高技術條件下戰區聯合戰役法及指揮要決》
《著力提高院校教學質量,培養跨世紀建軍人才》
《高科技產業與高科技戰爭》
《精兵才能發展才能勝利》
《著眼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全面加強部隊質量建設》
《論高技術條件下抗敵局部入侵聯合戰役戰法要則》
《關於局部戰爭戰役指揮要訣》
《高技術條件下戰區聯合戰役戰法思想初探》
《當代世界軍事發展趨勢及戰略思考》
《軍事改革與軍隊質量建設》
《新時期軍事實踐與思考》

軍事謀略

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之際,年會組委會讓劉精鬆就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問題作個專題發言,下面,劉精鬆以“充分發揮軍事謀略在經濟策劃中的作用”為題作個發言,從三個方面談點個人見解。

基本特徵

軍事謀略及其發展過程和基本特徵
劉精鬆劉精鬆
在闡述軍事謀略在經濟策劃中的作用之前,首先簡要介紹一下軍事謀略的涵義、發展過程和軍事謀略的基本特徵。什麼是軍事謀略?劉精鬆認為:軍事謀略,就是為達成一定軍事目的而構想和運用的計謀與策略。
從軍事謀略產生的源泉和發展動力來考察,軍事謀略是戰爭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戰爭形態的發展,逐步推動著軍事謀略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演變,促使軍事謀略的內容不斷豐富。正如列寧曾經指出的:“沒有不用軍事計謀的戰爭”,鬥智用謀是貫串於戰爭中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從軍事謀略的發展史來看,雖然重視謀略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外國的戰爭實踐中也運用謀略,並有一些論述軍事謀略的著作,但相對而言,中國是軍事謀略產生較早,並在謀略運用上最具創造性的國家。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中國歷史上頻繁激烈、規模巨大、空間廣闊、形式多樣的戰爭實踐,鑄造了中華民族尚武重謀的心理素質;二是中華民族長於理性思維,使注重謀略制勝成為中國兵學的一個非常顯著的戰略文化傳統。
軍事謀略作為戰爭主體智慧的凝聚,具有思辯性、詭詐性、風險性、對抗性等鮮明特徵。在進行戰爭的一定的物質條件下,軍事謀略的作用:取決於戰爭指導者主觀能動性的正確與否及其創造和發揮的程度。這就要求人們在運用軍事謀略時,必須準確判斷、周密策劃、審時度勢、適用可行。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實踐成果

軍事謀略運用於經濟策劃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成果
劉精鬆劉精鬆
劉精鬆講了軍事謀略是從戰爭實際中發展起來、並為戰爭服務的軍事思想文化的精髓,但它為什麼可以運用於經濟策劃領域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剖析。從理論上講,劉精鬆認為主要有六條依據。概括起來說,就是一個指導性、一個相通性、四個一致性。
一個指導性,是指軍事謀略對經濟策劃具有指導性。軍事和經濟,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切軍事問題的最終根源在於經濟。軍事謀略講戰勝之略,講興邦之韜,也講圖國之道。軍事謀略作為軍事思想文化的精華,不僅是就軍事問題進行單純思辯的產物,而是建立在綜合考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基礎上形成的高層次綜合性理論,它對包括經濟策劃在內的各個領域的籌劃活動,客觀上均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更重要的是,軍事謀略強調重巨觀謀劃,重綜合分析,重揚長擊短,重已方力量要素的整體效應,重天時、地利、人和,強調正確處理快與慢、動與靜、奇與正、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等深邃的內涵,體現著對立統一的哲理,閃爍著唯物辯證法的光輝,具有穿透時空和各個領域的強大力量,具有相對的永恆性和穩定性,其認識論和方法論,對於經濟策劃領域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
四個一致性,是指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在最終目標、根本準則、主要對象和主要職能上的一致性。是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最終目標的一致性;是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根本準則的一致性。概略講,就是二者所遵循的最高準則都是趨利避害。軍事謀略中“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不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的思想,與經濟策劃必須遵循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是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主要對象的一致性。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從表面上看是謀事,但在本質上都是謀人;是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在主要職能上的內在一致性。軍事謀略與經濟策劃所運用的領域雖然不同,但都是一種有規律的社會群體活動,二者都需要通過情報、決策、計畫、組織、管理、指揮、協調、控制等環節來運行。

關鍵問題

經濟策劃運用軍事謀略需重點把握的三個關鍵問題
在經濟策劃中應當怎樣運用軍事謀略呢?劉精鬆認為,從巨觀上概括起來講,尤其需要關注和把握好三個具有普通指導意義的關鍵問題。
第一,政略上進行指導。按照軍事服從政治、謀略服從政略這一軍事謀略的基本規律和根本原則,搞經濟策劃,也必須服從政略
第二,戰略上進行部署。古人說:“陣而後戰,兵法之長”。謀劃軍事與戰爭要考慮戰略部署,策劃經濟也必須考慮戰略部署。經濟策劃借鑑軍事謀略的戰略謀劃思想,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運用“謀局”、“造勢”的謀略思想,著眼全局,關照大局。否則,很可能會因小失大,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正如古人所說的:“不謀全局者,不足於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於謀一時。”作為一名經濟策劃的高手,從戰略上考慮經濟部署。
第三,策略上靈活運用。軍事謀略的靈魂就是高度的靈活性主應變性。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把軍事謀略中“因敵制勝,因利制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靈活機動的戰備術”等思想運用於經濟策劃領域,突出表現在經營策略的謀劃上,其核心在根據商情,以變應變,順應市場,搶占先機。否則,也就無所謂謀略了。

指揮滅火

“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米。”大興安嶺火場上,烈焰騰空,濃煙滾滾,熱浪如熾。劉精鬆迅速調集兵力投入撲火救災戰鬥,解放軍指戰員迎烈火,頂熱浪,捨生忘死,英勇戰鬥,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祖國綠色的新的長城。自5月7日森林大火席捲漠河縣城起,到6月3日特大山火徹底撲滅,瀋陽軍區先後分五次投人3.5萬人的兵力,出動汽車880餘輛,飛機53架次。參加撲火救災的部隊與森林警察和林區民眾密切配合,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下,硬仗、惡仗一場接著一場,經過嚴酷的“塔河保衛戰”、“前哨保衛戰”、“古蓮保衛戰”、“北極村阻擊戰”……5萬餘軍民連續奮戰25個晝夜,撲滅著火點1700餘處,開闢防火隔離帶891公里,搶救疏散民眾1萬餘人。劉精鬆連續22個日夜精心組織指揮撲火戰鬥,終於取得了撲滅這場特大山火的決定性勝利,為國家、為人民立了大功。6月2日,軍委主席鄧小平發布通令,嘉獎參加大興安嶺森林滅火的全體指戰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