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威

劉南威

劉南威,男,廣東大埔人,1931年11月出生。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長期從事自然地理南海諸島地名、航海天文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195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畢業後至今在華南師範大學任教。改革開放後,曾長期擔任地理系主任,兼任佛山大學地理系主任和客座教授、嘉應大學客座教授。曾任第五、六、七屆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兼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科普工作三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師地球概論教研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廣東省第六、七屆政協委員,華南師範大學港澳地理研究室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地名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是我國南海諸島地名研究領域的專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南威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大埔
  • 出生日期:1931年11月
  • 職業地理學家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代表作品: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綜合自然地理等
  • 性別:男
成就榮譽,主要著作,主要論文,

成就榮譽

1971年到西沙群島進行解放後地理工作者對該群島的首次考察。1970年代末主持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社會調查,發現民間牽星術。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普通高校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勵。公開出版著作、教材25本,其中任第一作者、主編或獨著的有《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研究》、《中國南海諸島地名論稿》、《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綜合自然地理學》等14本。其南海諸島地名研究、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研究處全國領先地位。1990年始,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劉南威主編科學出版社的《自然地理學》。2008年被教育部高教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教材,成為華南師範大學第一本國家級精品教材。該教材從2007年6月面世以來,2007年12月已重印一次,被華南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山東臨沂師院、陝西師範大學、廣東嘉應學院、西北師範大學、寧波大學、廣州大學、武漢大學、佛山科技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等30多所高等院校作為本科教材或指定參考書;被華南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廣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0多所大學以及中科院遙感所、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所、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等多間研究機構作為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定參考書。使用效果和社會反映良好。

主要著作

劉南威、定方向,廣東人民出版社,1975年。
劉南威、李啟斌、李競、吳鐘、姜錫全,航海天文學,科學出版社,1984年。
劉南威、邱林青、郭有立,綜合自然地理學,科普出版社廣州分社,1987年。
劉南威主編,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科普出版社廣州分社,1989年。
劉南威主編,地理,廣東高教出版社,1989年。
劉南威主編,廣東省今古地名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
劉南威、何廣才主編,澳門自然地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2年。
劉南威主編,地理景觀,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3年。
劉南威、郭有立,綜合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南威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廣東省,商務印書館,1994年。
劉南威,中國南海諸島地名論稿,科學出版社,1996年。
劉南威主編,廣東省志·地理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南威主編,自然地理學,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南威,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
劉南威主編,自然地理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07年。國家級精品教材。
劉南威、郭有立、張爭勝,綜合自然地理學(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09年。
劉南威,南海諸島地名研究,華南師大地理叢書之十一,1983年。
劉南威主編,綜合自然地理文集,華南師大地理叢書之十六,1986年。
廣東省綜合自然區劃(與余顯芳、徐君亮、唐永鑾、潘樹榮、易紹禎、李國珍等),華南熱帶生物資源綜考隊,1963年。
中國省區地理(負責珠江三角洲編寫),商務印書館,1977年。
普通自然地理(四院校,與楊祿華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美麗富饒的南海諸島(與曾昭璇、吳郁文),商務印書館,1981年。
南海諸島(與曾昭璇、吳郁文、黃少敏),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國地名辭典(廣東省部分主要撰寫人之一),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中國自然區域及開發整治(任美鍔主編,曾昭璇、劉南威、韓淵豐負責華南區編寫),科學出版社,1992年。
中華地學大事典(主要撰稿人之一),山東科技出版社,1992年。
廣東百科全書(地理分篇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合著,負責中國地理廣東省詞目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辭典,第二、四、五卷(合著,與韓淵豐、張加恭負責廣東省編寫),商務印書館,1999年,200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中、下卷(合著,與韓淵豐、張加恭、陳瑞光負責廣東省編寫),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

主要論文

談談地球的外衣——大氣層,廣東廣播資料4輯,1957年。
雷州半島海岸地貌類型,華南師院院刊,1960年。
防城至高雪隘間地形考察報告,華南師院院刊。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區區劃問題(與曾昭璇),華南師院學報,1960年5期。
對雷州半島地貌類型劃分問題的意見(與張傑人),1961年地貌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64年。
論自然區劃中等級單位的若干問題(與曾昭璇、李國珍、周祜生),1962年自然區劃討論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64年。
自然地理區劃理論與方法問題(與曾昭璇、李國珍、周祜生),華南師院科學研究論文集,1964年。
十萬大山自然地理(與曾昭璇),廣東師院(原華南師院)學報,1974年1期。
我國的南海諸島,廣東師院學報,1975年1期。
我國古代的航海天文(與李競、李啟斌等),北京天文台台刊,1997年;華南師院學報,1978年1期。
我國熱帶界線問題的商榷(與曾昭璇、李國珍、周祜生),地理學報,1980年1期。
我國民間的航天文,天津航海,1981年3期。
我國古籍記載和民間導航星名考釋,華南師院學報,1982年2期。
西沙、南沙群島地貌與瓊人俗名,熱帶地貌,1982年1期。
我國古代航海天文資料輯錄(與李競、李啟斌、吳鐘、王祚奇等),科技史文集(10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年。
漫話春夏秋冬,中學生之友,1983年3月。
南極和北極,中學生之友,1983年9月。
南海諸島古地名初探,嶺南文史,1984年3月。
南海諸島,百科知識,1989年3月。
日本近海的海流,地理譯極,1984年1期。
日本的六季天氣,地理知識,1984年11期。
黑潮,對馬暖流和親潮,天津航海,1984年2期。
南海諸島瓊人俗名考,華南師大學報,1985年2期。
南國師資大熔爐,地理知識,1986年12月。
日本的主要氣象災害,天津航海,1986年。
過洋牽星圖(與李啟斌、李競),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從歷史文獻看中國熱帶地區範圍(與曾昭璇),熱帶地理,1991年3期。
盲年不宣結婚嗎(與林創家),澳門日報,1990年2月11日。
地球的左鄰和右舍,澳門日報,1991年4月30日。
地球概論課程奠基人——懷念金祖孟教授,金祖孟教授學術思想及生平,華東師大,1991年。
華南師大自然地理40年,華南師大地理系科研成果總覽,華南師大學報雜誌社,1991年10月。
中國古代對南沙群島的命名,南沙群島歷史地理研究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
《台灣自然地理》序,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3年。
《曾昭璇傳略》序,中華文化研究會,1993年。
廣東省地理研究簡史,歷史自然地理研究,1994年1輯;廣東省·地理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國古代航海天文發展階段,貴州師大學報,1994年增刊。
中國古代對南海諸島的命名,地理科學,1994年1期。
《世界環境問題》序,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
THE NOMENCLTUR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IN ANCIENT CHINA, 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1995年1期。
搞好課堂教學,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陝西師大學報,1995年增刊。
《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中採用漁民習用地名意義,歷史自然地理研究,華南師大學報雜誌社,1996年2輯。
南海諸島地名審定,南海諸島地名論稿,科學出版社,1996年。
《城市生態環境學》序,科學出版社,1996年。
現行南海諸島地名中的瓊人俗名,中國地名,1996年4期。
《南沙群島自然地理》述評,熱帶地理,1997年1期。
兼容並蓄,拓展科學(與曾昭璇、徐君亮),熱帶地理,1998年1期。
《人類環境學》序,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的北回歸線地理標誌,澳門日報,1998年2月15日;北回歸線專輯,台灣嘉義北回文教基金會,1998年10月。
廣東的北回歸線地理標誌,北回歸線專輯,台灣嘉義北回文教基金會,1998年10月,
《北回歸線與廣西資源優勢》序,北回歸線專輯,台灣嘉義北回文教基金會,1998年10月。
台灣嘉義北回歸線標誌,中學地理參考,1999年3月。
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與鄭宗清),天文愛好者,1999年3期。
台灣花蓮的北回歸線標誌,地理教學,1999年6期;澳門《華僑報》,1999年6月2日。
廣東省北回歸線標誌興建的歷史回顧,中國地理學90年發展回顧錄,學苑出版社,1999年。
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地理教育,2002年2期。
廣西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地理教學,2002年10月。
廣東北回歸線標誌紀念封(與黃就順)澳門日報,2002年6月23日。
厄瓜多的赤道標誌,澳門教育,2002年3期;地理教學,2002年11月。
厄瓜多的基多赤道紀念碑,天文愛好者,2003年3月。
廣東地理界對北回歸線標誌興建和研究的貢獻,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廣東高校的自然地理學教材建設,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綜合自然地理學在廣東,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澳門自然環境的考察和研究(與卓正大),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華南師大地理系地名學研究大事記(與張加恭),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碧海丹心赴永興(與吳郁文),地理學在廣東發展的回顧,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現行南海諸島地名中的漁民習用地名,熱帶地理,2005年2期。
記載鄭和下西洋使用牽星術的海圖(與李競、李啟斌),地理科學,2005年6期。
《鄭和航海圖》中的導航星名考釋,經濟地理,2005年增刊。
紀念廣州北回歸線標誌落成20周年,天文愛好者,2006年8期;《澳門日報》,2006年7月2日。
勤奮耕耘,善於創新,成就顯著——緬懷曾昭璇教授,熱帶地理,2008年3期。
搞好課堂講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熱帶地貌,2008年2期。
嘉義北回歸線標誌100周年,中國國家天文,2008年10月。
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屬於中國的土地名依據,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4期。
紀念廣東省建成北回歸線標誌25周年,熱帶地理,2011年5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