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

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

《劉勰與考論》是我國古代最系統全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在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文學理論批評領域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1914年黃侃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以來,《文心雕龍》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文心雕龍》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具有世界意義的顯學。從中國大陸、港台地區,到東南亞,以及西方各國都有專門的研究學者,《文心雕龍》也被譯成英、法、意等多國文字。《文心雕龍》全書只有三萬七千多字,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得《文心雕龍》研究在歷經百年之後,依然顯示出其蓬勃生機。

基本介紹

  • 書名: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29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孫蓉蓉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06275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是文藝學語境中的文化認同問題研究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孫蓉蓉,1953年6月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鎮海。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並任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文心雕龍》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思維方式研究》等。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編
《梁書·劉勰傳》考述
一、劉勰的生卒、經歷和身世考
二、劉勰與僧祜、沈約和蕭統考
三、劉勰的“為文”與“文集”考

《梁書》與《南史》劉勰傳異同考辯
一、“祖靈真”句考辯
二、“依沙門僧祜”考辯
三、“未期而卒”考辯
四、“文集行於世”考辯

劉勰與僧祜考述
一、劉勰為何“依沙門僧祜”
二、僧裙的撰述與劉勰的“錄而序之”
三、劉勰“不婚娶”及撰碑文等的考述

劉勰與沈約考論
一、劉勰為何“欲取定於沈約”
二、劉勰為何“無由自達”
三、沈約為何“大重之”

論劉勰與沈約文學思想的異同
一、劉勰與沈約相近的文學思想
二、劉勰與沈約相異的文學觀點
三、齊梁時期文論的多元化

劉勰與蕭統考論
一、劉勰為何能任蕭統的東宮通事舍人
二、劉勰為何能被蕭統“深愛接之”
三、蕭統之死與劉勰出家
四、《文心雕龍》與《文選》

劉勰“文集”的考辨
一、劉勰有無文集考
二、劉勰文集的內容考
三、《劉子》作者考辨

劉勰為何著述《文心雕龍》——《序志》篇解讀
一、揚名垂世的人生理想
二、撰述《文心》與乾之沈約
三、論文散漫與為文浮靡

再談《文心雕龍》結構框架的形成
一、《文心雕龍》與因明學
二、傳統文論的思維特點
三、傳統思維方式對《文心雕龍》的影響

下編
劉勰的“宗經”辯正
一、“文之樞紐”的核心為“宗經”
二、“宗經”的目的在於“為文”
三、“正緯”的“有助文章”
四、“辨騷”的“自鑄偉辭”

《正緯》與讖緯
——《文心雕龍·正緯》辯正
一、《正緯》是對“宗經”的補論
二、按經驗緯,以經正緯
三、對劉勰“正緯”的辯正

劉勰論讖緯的“有助文章”
一、“正緯”與“為文”
二、讖緯的“事豐”與“辭富”
三、文學創作的“採摭英華”
四、“酌乎緯”的理論意義

《文心雕龍·辨騷》辨析
一、“宗經”與《辨騷》
二、“四同”“四異”與“奇真”“華實”
三、“宗經”與“為文”

論詩緯對《文心雕龍》詩論的影響
一、“詩者持也”說
二、“持人情性”說
三、對“詩言志”說的發展

“四始”考與《文心雕龍》“四始”說
一、“四始”說的提出
二、《毛詩》和《齊詩》的“四始”說
三、《文心雕龍》的“四始”說

《文心雕龍·通變》辨析
一、《通變》的主旨
二、對漢賦例子的理解
三、“宋初訛而新”之辨

“為文而造情”之論辯
一、“為文而造情”的提出
二、“為文而造情”的特徵
三、“為文而造情”的意義

“文筆”考與《總術》篇“文筆”說
一、文體辨析與“文筆”說的產生
二、范曄、劉勰、蕭繹的“文筆”說
三、“文筆”說與文學觀念

山水詩與“物色”論
一、山水詩的形成與劉勰的評論
二、山水詩創作的“物色”論
三、從“物色”論到“意境”說

《文心雕龍·程器》辨析
一、關於《程器》的主旨問題
二、關於“不護細行”的問題
三、從政、習武與為文

論“硼中彪外”、“文人無行”和“才膽識力”說
一、“硼中彪外”說
二、“文人無行”說
三、“才膽識力”說

文心與人心的融合
——論劉勰文學思想的核心
一、人文的性質和特點
二、文學創作與情感抒發
三、關於對“人”的認識
四、文心與人心融合的意義

《文心雕龍》的民族審美認同
一、《文心雕龍》的審美觀
二、民族文化中審美意識的形成
三、民族審美認同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上編
《梁書·劉勰傳》考述
《文心雕龍》是我國文論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論批評著作,在我國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然而,關於作者劉勰的史料,只有《梁書·劉勰傳》有所記載,後出的《南史·劉勰傳》是依據《梁書·劉勰傳》而編著的。《梁書·劉勰傳》雖記載了劉勰的生平、身世、文集,及與諸人關係等,但都極其簡略,語焉不詳。經過老一輩學者的研究考證,現在對劉勰生卒年代等問題有了基本的看法。本文根據《梁書·劉勰傳》的記載,結合相關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對劉勰的生平經歷、與僧桔諸人的關係,以及其為文著述等問題作一綜合考述。
一、劉勰的生卒、經歷和身世考
《梁書·劉勰傳》沒有記載劉勰的生卒年,其生平經歷的記載也極其簡略,沒有具體的年代。至於其身世,交代了其祖父劉靈真和其父劉尚的官職,這是研究劉勰身世問題的重要史料。
《梁書·劉勰傳》載:“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①“勰”意為合和,而“彥”即為美才,其名與字的意思是相近的。劉勰的祖籍是東莞莒縣,今山東莒縣。莒,為春秋時期的莒國,其地域約為現在山東膠縣、高密以南、臨沂東北,還包括江蘇東海縣以北地區。由於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使西晉王朝覆亡。原建都於洛陽的司馬氏統治集團渡江南下,在建鄴即南京建立了東晉王朝。隨著東晉建都南京,北方士人也大量遷徒到了南方。

後記

校完最後一個字,真有如釋重負之感。漫長的學術之路,充滿荊棘,其中有艱辛,有困惑,有苦惱,當然也有收穫的喜悅。這種喜悅有時又是難以言表的,此時的心情大概就是如此。
本人於1994年出版了《文心雕龍研究》一書,這是我自研究生畢業以後,教學和研究的一個成果。之後,約有三四年的時間,有關《文心雕龍》的文章幾乎就沒有寫過,似乎二十多萬字的《文心雕龍研究》一書,把《文心雕龍》都研究完了,而自己也有被掏空之感。這期間寫的文章,還是屬於古代文論的,有關於《六一詩話》、《藝概》等,也有古典詩詞、戲曲方面的。雖然如此,然而令自己魂牽夢繞的,竟然還是《文心雕龍》!因為,我依然還有濃厚的興趣讀《文心雕龍》,思考與其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甚至連原來不甚關注的、以為沒有多大理論價值的有關劉勰的史料,也在自己的研究範圍之中。於是,就有了《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一書上編和下編的兩部分內容。上編主要根據《梁書·劉勰傳》的記載,考證了劉勰的生平、經歷及身世問題。而下編的內容,則是對《文心雕龍》相關理論問題的論述。
《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中的文章,都以單篇論文的形式公開發表過。從1997年美國講學回來開始,到2006年的歲末,前後整整十年。發表的刊物有:《文藝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佛學研究》、《文史知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江蘇社會科學》、《齊魯學刊》、《浙江學刊》、《求是學刊》、《南京大學學報》等等。其中有的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或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要。由於這些論文分別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劉勰和《文心雕龍》的考證和論述,所以集結成書時,對有重複的內容作了刪除,個別地方由於文意表達上的需要,可能還略有些重複,特此說明。

序言

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古代最系統全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在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文學理論批評領域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1914年黃侃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以來,《文心雕龍》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目前,《文心雕龍》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具有世界意義的顯學。從中國大陸、港台地區,到東南亞,以及西方各國都有專門的研究學者,《文心雕龍》也被譯成英、法、意等多國文字。《文心雕龍》全書只有三萬七千多字,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得《文心雕龍》研究在歷經百年之後,依然顯示出其蓬勃生機。
《劉勰與與(南史>劉勰傳異同考辯》一文,對兩書的不同記載作了考證和辯析。劉勰的一生,同僧、沈約和蕭統的關係非同尋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