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愛去貪

割愛去貪

《割愛去貪》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三章,割愛去貪是釋迦牟尼佛對比丘(出家人)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割愛去貪
  • 作品出處:佛說四十二章經
  • 文學體裁:散文
  • 翻譯:攝摩騰、竺法蘭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現代譯文,譯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佛言(1):剃除鬚髮,而為沙門(2)。受道法者(3),去世資財(4),乞求取足(5)。日中一食(6),樹下一宿(7),慎勿再矣(8)!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9)。

注釋譯文

(1)“佛言”,佛跟我們說。
(2)“剃除鬚髮”,出家的第一步,必須把鬍鬚、頭髮剃光了。這一句說明:做一個出家人,應該顯現僧相。依文字來解釋,口邊的毛叫做須,頭上所長的毛叫做發,鬚髮為什麼要把它剃除呢?所謂“三千煩惱絲”,要是不把它剃除,會給我們增添好多的麻煩。
釋迦牟尼佛告誡弟子們:留鬍鬚也好,留頭髮也好,世俗人可以,你們要做一個出家人是不可以的。為什麼?你假如一天到晚要為頭髮和鬍鬚而忙,花的時間可多了,好象你們每天早上要洗頭髮、梳頭髮,鬍鬚也要把它修一修,真是花了不少時間。做一個出家人,為了生死,為了修持,把它剃光了,才不會浪費時間在這個上面,因此,做一個出家人必須剃著光頭。所以,“剃除鬚髮,而為沙門”說明了出家必須現出家的相貌。
(3)“受道法者”,這一句話說明做一個沙門,現出家相以後,接著,應當受持道法。道,就是佛道,佛道修持的方法,稱為道法,這是出家當沙門所必須實踐的一條途徑。什麼途徑呢?簡單地說,就著沙門這兩個字所翻譯成中國話“勤息”的意思去做,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 痴”,也就是要很勤懇地持戒、修定和修慧。說詳細一點,即是修三十七道品。總而言之,做一個出家人,並不是把頭剃光就算了,必須修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種種修持的項目,才能夠走上學佛的大道。
修學佛道,就應當把世俗的一切拋棄,把五欲打破。本章經文說到的“剃除鬚髮”,沙門既然現了僧相,當然不會結婚,把男女之色慾斷了,這是去“色”。“去世資財”,就是去“財”,“乞求”,出家人托缽,向人家要飯,根本談不上要有好的“名”了。“日中一食”,吃飯,平常人一天吃三餐,釋迦牟尼佛制定佛弟子只吃中午一頓飯,這就是去“食”了。“樹下一宿”,睡覺沒有用什麼床,只能在樹下打坐,稍微睡一下,是去“睡”。
(4)“去世資財”,去,去除,捨去。世間的物資財富,譬如田地房產、金銀財寶、鈔票或者銀行存款,股票等等,做一個出家人,應該把它捨去,不要說出了家,還把這些帶著,是不合法的。所以,不在錢財方面用心,叫去世資財。
真正說起來,世間的種種財寶,是靠不住,不會長久的,它並不真正屬於我們所有,而是五家所共有,那五家呢?
一、水災:菲律濱這個地方,每年雨季,大颱風一到,嘩啦嘩啦下了好多的雨,整個城市、鄉下成為一片汪洋,農作物、房舍、貨物都遭受破壞,財物所遭受的損失,難以計數。這樣一來,資財還是你的嗎?
二、火災:這種災害,比水災更為可怕,自己家裡意外失火了,或者鄰居發生火災,被蔓延波及,往往一把無情火,把房屋、財物燒得精光,又沒有保險,本來很富有的,頓時成為無家可歸了。這是不是很苦?可見,我們的財富是靠不住的。
三、盜匪:尤其是現在,治安很差,我們好好地在路上行走,突然黃金首飾被搶去了,有的時候,手錶也被搶走了,這還算好,要是他來敲門,硬著闖入屋裡,把你的財物搜刮一空,或者有的時候,你有錢,他就追蹤釘住你,伺機下手把你綁票,於是大開獅子口,向你勒索,看你是要錢還是要命?為了保命,你僅有的幾百萬也要付給他,不然,被撕票可就慘了。這情形,菲律濱,其他各國都有。所以,盜匪對我們的錢財,也有他的一份,他也是五家之一。
四、惡王:關於王,古代有時候出現輪王,很仁慈的國王,愛民如子,政治清明,真是太平盛世。可是,一旦惡王執政,把人民看得非常不值錢,他要怎么樣就怎么樣,往往倒行逆施,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你的家產沒收。現在不好的國家領袖也是如此,看到你所擁有的企業興旺,就生起了覬覦之心,他也要有一份,你為了避免麻煩,只好給了他股份。可見無論古代也好,現代也好,一個國家元首要是不講人道,而只愛錢財的話,老百姓一定會受災殃的,所以,惡王也是五家之一,他可以任意搶奪我們的錢財。
五、不肖子:做父母的,辛辛苦苦地營謀,得來的血汗錢,總是把它蓄存起來,捨不得花費,尤其是中國人,往往為下一代著想,千方百計,吃盡了苦頭,都要賺一點錢,興置產業留給子孫。但是,如果不幸生了一個不肖子,他才不會體貼父母的苦心經營,只是坐享其成地吃喝玩樂,大肆揮霍才痛快哩!真是個討債鬼。所以,有的時候,做父母的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積存下來的錢,被兒子跑到“賊船”(賭場)去,一夜之間把整個家產都輸光了,這是我們常常所聽到和見到的。
因此,佛法講,我們所有的財富,不一定永遠屬於我們所有。
釋迦牟尼佛告誡大家:出家的比丘也好,在家的信徒也好,對錢財要看得開,看得破,放得下,能夠有舍心,多行善事,多布施,唯有布施功德,才不會被這五家搶走。本經說“去世資財”,就是做一個沙門,必須把世間的物資財富完全去除了占有欲。當然財富有財富的用途,用得當,當然是好的,用不當的話,就變成毒蛇了,這一點不得不小心啊!
(5)“乞求取足”,乞求,就是出了家以後,出家人是要沿門托缽維持生活的,這在古印度的修行人,就已經是一種習俗了,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以後,也沿用了這種習慣,訂為制度,時至今日,在印度,或者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南傳佛教,依然保存了這種制度,當你們到泰國去旅行,就會看到,天才剛剛亮,就有好多身穿黃衣的出家人拿著缽,在路旁接受人家的供養。
“取足”,出家人所取得來的,應該滿足,要知足才可以常樂,這也是對治五欲,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應該要能夠自己克制貪心,知道滿足才好。
(6)“日中一食”,這也是佛訂的制度,佛在世的時候,制定出家人一天只能在中午吃一餐,叫做過午不食,或者稱為持午、不非時食。什麼是不非時食?就是超過了中午(午時),就不可以再吃飯了,這個午時,中國一般的說法,是十一點到一點,日中,出家人吃飯的時間,應該是十一點半。你也許要問,為什麼日中一食,在午時吃飯呢?這個問題,佛在世時,曾經有國王請問過。
據《毗羅三昧經》記載:“瓶沙王問佛:何故日中而食?佛說: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為鬼神食。”有一個國王叫瓶沙王,問佛為什麼出家人要規定在中午吃飯,是什麼道理呢?佛告訴他,吃飯的時間,早上是諸天吃的,我們這裡供天都是中午,但在大陸叢林裡面,齋天(供天)是下半夜到黎明,天還沒有亮的時候舉行的,因為早上是諸天吃的時間。那末,中午呢?是佛菩薩吃的時辰。太陽西斜,下午是蓄生吃的,日暮,日落西山,晚上了,是鬼神吃的,所以放焰口、施食,都是在晚上戌亥二時。從《毗羅三昧經》這段話中,我們可以了解佛為什麼要規定出家人只能在中午吃一餐(日中一食)了。
(7)“樹下一宿”,佛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建寺廟,出家人過的是雲水生涯,正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到處為家。白天行腳,晚上就找一個地方,隨遇而安,在樹下的石頭上打坐,到了半夜,稍微躺一下,睡覺是這么簡單的。為什麼睡一宿呢?要是找到了一棵大樹的話,大樹之下好乘蔭,風吹雨打都無所謂的,我就在這兒住下來吧!佛說,不行!只能過一宿,明天必須到其他的地方去。所以,只有一宿,才能夠把我們的流連、貪念去除。
上面所講的乞求、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把佛講的十二頭陀苦行舉出了三種。
衣、食、住是生活中所少不了的,每個人都要穿衣服、吃飯、居住,所以,佛制的十二種苦行,也不出衣、食、住三類。根據《十二頭陀經》所說,十二種頭陀苦行是:
一、關於衣服方面的:
糞掃衣:出家人穿著不需要漂亮,佛制定,是到垃圾堆裡面,檢拾人家丟棄不用、骯髒的、破破爛爛的布,把它洗乾淨以後縫做衣服,稱為百衲衣。
但三衣:出家人只能有三件衣:五衣,稱為僧伽梨;七衣,稱為郁多羅;九衣,稱為安陀會,有廿五條、廿三條、廿一條,也稱為祖衣。出家人最多只有這三件衣,不可以有幾箱幾櫥衣服,這也是養成少欲知足的習慣。
附帶告訴大家:出家人穿的衣,稱為“袈裟”,意思是壞色衣,不好看的顏色,不可以鮮艷的,大部分是黑色、灰色、咖啡色,或者藏青色,上面都有象稻田那樣的紋路,這是有原因的。依律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印度的治安很不好,甚至連出家人的衣服也會被偷去,或者被搶走。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去托缽,經過稻田的時候,看到稻田的形狀,啟發了他縫製袈裟的念頭,他感覺到可以把布割成為一塊一塊的,再縫成象田的形狀,這樣既可以作為修行人是人間福田的象徵,也可以昭示匪徒打消偷、搶的惡念,這就是袈裟的由來,也是袈裟被稱為福田衣的原因,而出家人著袈裟,除了讓施主種福田的象徵以外,重要的還是在於去除沙門對一切衣飾外物的執著,不要為了打扮自己而花費心思與時間。
二、關於飲食方面的:
常乞食:佛的制度,出家人一定要托缽,每天一大早去沿門托缽,是理所當然的事,不要說你福報大,有施主護法,他每餐送來給你吃,或者每天請你到他公館去吃一餐,佛說:不行,必須常乞食,你們既然出了家,就得托缽,不論乞到好的或不好的東西,都一樣吃下去,或者是討不到食物,也不可埋怨。
次第乞:沿門托缽,是一家一家依著次序來的,不能說這一家是貧苦人家,到第二家去乞討吧!那是不可以的,必須依著次序來,縱然是叫化子,他把吃不完的給你,或是拿一碗水給你,也得接受。更不能說有錢人家的供養好,我專去向他們乞食,這也是不可以的。
一坐食:又稱一食,每天只吃中午的一餐,不可以整天吃不停,才不會浪費時間,妨礙修持。
節量食:不能因一天只吃一次,就拚命地吃,不行,飲食要有節制,吃得太多,會把腸胃搞壞,何況吃多了,身體沉重,那裡提得起精神用功修持?
中後不飲食:認真說起來,過了中午以後就不能吃飯了。
三、關於住處方面的:
阿蘭若處:在曠野、山上、沒有人煙的地方,也就是空寂閒靜的地方,稱為阿蘭若。出家人在身體能夠遠離熱鬧、噪雜,心思遠離五塵五欲,不攀俗緣的地方,才能用心修道。
冢間坐:前面說到樹下一宿,要是沒有樹,怎么辦?剛剛走到墳場,你也可以住在那裡,面對屍體的種種變壞,作種種不淨的觀想,更使你容易體會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樹下坐:在樹下住一宿。
露地坐:要是沒有樹,就在露天,大太陽也好,下雨颳風也好,依舊把身心安頓下來用功。
常坐不臥:晚上不倒單,一直盤著腿子坐著,不躺下來作臥睡的。
以上關於衣服方面的有兩條,飲食方面的有五條、住處方面的有五條,合起來就是十二頭陀苦行,一個出家人,如果不認真修持,不容易做到這樣的。
(8)“慎勿再矣”,要謹慎小心,不可以貪求想再來一次。
(9)“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佛陀為什麼對出家人的生活起居如此嚴格地要求呢?要知道,既然已學佛了,既然已經出家當沙門,必須了解,人生最大的兩個敵人,一個是愛,一個是欲,這兩個敵人把我們的真心蒙蔽了,好象一個明鏡,許多灰塵把它遮住,失去了光亮。我們本來是很光明,很有智慧的,被這許許多多的煩惱灰塵遮蓋蒙蔽著,才流浪生死,我們既然要出家,了生死,就得照著佛陀的教誡去修持。

現代譯文

佛說:“剃除鬍鬚、頭髮,成為沙門。接受佛法沙門,去除世間的資財。乞食,夠量即止。每日中午進食一餐,樹下過一宿。謹慎啊!不再多要。凡使人愚昧蒙蔽的,就是愛念和欲望。”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翻譯佛經,同被尊為中國佛教鼻祖,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