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村(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長橋鄉下轄村)

前途村(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長橋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前途村位於長興縣西南部。在318國道南側。距縣城6公里。原名錢度。據清《長興縣誌》記載:“錢度村屬尚吳區第十六圖四十七莊,距城十四里。”後改稱為前途。50年代初,為虹溪區夾塘鄉第四村。1956年建立第七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劃入合溪人民公社,建立前途大隊。1961年11月改屬長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前途村,屬長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途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長橋鄉
鄉村簡介,規模管理,特色農業,文化特色,經濟建設,

鄉村簡介

轄前途、瓦屋、關王、江北廠、金雞墩、光華6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前途。1992年有298戶,1081人。
前途村系平原區,耕地2007畝。土質板結、貧瘠,百草不長,老百姓稱之為“菩薩田”。1949年前,當地民眾流傳著“錢度村無錢用,前途村無前途”的歌謠

規模管理

1976年9月,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嘗試著“泥腿子”辦工業。村投入50元即土法上馬,購置一些鐵台凳,辦起銼刀廠,2個多月後,因沒有收益就半途“夭折”了。1977年11月,投入1000元,添置2隻台虎鉗,1隻鷹嘴鉗,辦起彈簧廠。生產近4個月,僅收入2000元,即熄了火。連辦2個企業都失敗了,但村黨支部在失敗面前沒有泄氣。1978年3月,貸款2000元,新購1台沖床,開始興辦篩片廠。篩片廠投產後,每年均為村提供2萬餘元的利潤,同時為村里辦其他企業創下了原始積累和培養了一批辦企業的能人。
前途村前途村
1984年,投資10萬元,創辦前途耐火陶器廠,不到半年即點火投產,當年產值10餘萬元,獲利萬餘元。但因內部管理和外部促銷跟不上,到了1987年共虧損20餘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徐立新挺身而出,並立下軍令狀。徐立新發揮自己會計出身的優勢,企業內部實行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對外強化供銷力量,年內任務責任到人,包幹完成,實行獎罰,全廠保證質量,以銷定產。全廠職工苦戰兩年,實創產值80萬元,保證上交村里5萬元,企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徐立新放棄了每年萬餘元的穩定收入,讓給有經營能力的顧源智承包,自己又與村黨支部一班人共商全村工業經濟發展大計。村里沒有資金,就合股投入5萬元,興辦了一家鎂磚廠--長興興達冶金耐火材料廠。
1992年,村領導提出“企業上規模,管理出效益”的口號。村黨支部決定,全村4家企業中,預製場以租賃形式承包給經營能人,陶器廠、冶金耐火材料廠、篩片廠3家大企業,由村黨支部挑選經營能手,集體承包。村黨支部書記徐立新,村經濟聯合社社長、支部委員劉少家,村委會主任錢來法等村幹部也參與集體承包,加強對企業的領導、經營和管理。1992年,村黨支部帶領企業一班人演奏了村級經濟發展的三部曲。第一步精內部管理,狠抓資金管理、收入管理和成本管理。企業成立了開發新產品專門班子,年內開發8隻新產品,形成了瀝青磚、鎂碳磚、鋼包磚、高鋁磚、粘土磚、輕質保溫磚、不燒磷酸磚、鋼玉磚、碳化矽磚、高鋁磷酸鹽耐磨磚10大類160多種規格的耐火材料系列。經濟效益比上年增加9倍,實現利潤18萬元。第二步重技改投入。年初,兩個集體承包企業就投入40餘萬元搞技改。當鄧小平南巡重要講話傳達後,村黨支部下決心再投入200萬元,增壓機2隻(300噸、630噸),擴容1隻80KV變壓器。有投入就有產出,年創產值160萬元。第三步強化供銷隊伍,掛靠大城市大企業和科研單位。村里注重年輕供銷員的培養,年內就培養出20名新供銷人員。供銷隊伍的新生力量利用原來江西新余鋼廠、江西萍鄉鋼鐵廠、上饒磁材廠、江蘇淮陰冶金工業公司、馬鞍山特鋼公司、廣東韶關鋼鐵廠、哈爾濱絕緣材料廠等40多家業務和技術掛鈎單位,逐漸向全國擴展。25名供銷員跑遍全國各地,聯絡了200多個業務單位,產品銷往30個省、市、自治區。
1992年下半年,村里建立了包括村300萬固定資產的村企業,占地30畝的前途開發區,向國內外招商引客,投資開發前途村。
經濟發展帶來了村貌的變化。一條8公里長的環村機耕路已竣工,環抱著前途村。近幾年,全村拿出14萬元,進行改造學校、興修水利等基本建設。全村75%以上的戶造了樓房。1992年,人均收入達到1290元。

特色農業

前途村的茶葉大多以草木灰或人畜糞作養料,和著大山深處的清泉一起長大的。它色澤均勻,口感柔和,氣味綿長且因茶多酚含量較多、污染小而成為全國無公害茶葉產業基地,每年所產茶葉供不應求。
地處長興縣西北邊陲,境內山地較多,土地,氣候溫和,是天然的宜茶區,有悠久的種茶歷史。早在1992年生產的“霞森”牌雙井綠茶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
大椿茶雖然歷史悠久,品質優良,但因多種原因,前些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前途村一方面加強宣傳,積極參與多種國際、國內、省內外茶文化活動;方面本著上規模、上檔次、增後勁的工作思路,堅持綠色產業興村,生態家園富民的戰略,本著有地皆種茶,寸土不拋荒的原則,大力擴大茶葉面積,實行產業化經營,許多茶農越來越意識到,發展茶產業不僅是富村富民工程,更是建綠色銀行的根本所在。
為把茶產業發展真正落到實處,前途村統一規劃土地,對一些茶山、荒坡重新造冊登記,連片開發,統一流轉,形成大戶為主,小戶為輔,上下聯動的發展格局。為破解規模小、價格低、投資少、牽引力弱等不利因素,該村積極鼓勵幹部職工以及個體戶、資者創辦集中連片基地,培養規模較大的加工企業,逐漸實行種植、加工、銷售社會化發展,改變過去千家萬戶種茶、制茶、賣茶的粗放經營模式,實現以市場促銷,以銷售促發展,以發展壯大茶產業的目標。
該村還抓住種茶可享受退耕還林優惠政策,動員19戶農戶以個體或聯戶的方式開發四個無公害茶基地,開發茶園40畝,並以老開發戶帶新開發戶形式互動發展。
“以質量贏市場,以產量獲利潤”是該村發展茶業的經營理念,為切實提高茶葉生產質量,該村加大茶農培養力度,所有茶園卻按有機茶標準管理,茶葉質量一年一個台階,更是有了一個明顯變化,春茶上市比去年同期每市斤要高出120元左右。在參加的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上,大椿茶“雙井雀舌”一舉奪得銀獎,江蘇一老闆聞訊後,專程以2400元/公斤購茶5公斤。與此同時,通過高產穩產,實現“兵團作戰”,茶農不僅學會了茶葉生產技術,更學會了加工和銷售。全村有茶葉加工企業6個,外出辦茶莊的有8戶茶農,去年,全村實現茶葉總產值130萬元,茶農人均收入5950元,茶葉不僅成了前途村的特色產業,而且成為老百姓的致富產業,為長興提出在山上建“綠色銀行”提供了一個典範。

文化特色

待客茶俗 客人進門,主人遞上一碗鹽菊花涼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涼茶有色,有香,又略有鹹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許花椒子,那種麻辣香酥又生涼意的味道,使你喝後心神一爽。待客的茶俗,代代相傳,一直很少變化,舊日裡無熱水瓶,故先以涼茶應急。
山區集市貿易欠繁榮,來了客人,臨時砍肉困難、臘肉、雞蛋則可隨到隨取,不致窘迫,生活條件提高后,有些人視情況已取消了涼茶,靠集鎮近的,“泡泡茶”也儘量用新鮮豬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麥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類的飲料待客,以顯示生活富足。時代的步伐,已經邁入茶俗的領域了。

經濟建設

前途村占地106畝的民營經濟孵化園征地完成,前途村以民營經濟孵化園為依託,搭建創業平台,擴大開放引項目,完善機制促項目,培育了一批創業主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民創業已成經濟發展主旋律。為切實推動全民創業,在鎮內原有創業小區的基礎上,新建一個民營經濟孵化園,為全民創業搭建新平台。
前途村前途村
為助推全民創業,前途村在堅持以項設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平台的同時,把弘揚創業精神、激勵創業激情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抓,通過思想引導、學習參觀、創業宣講、學習浙江經驗等,培育全民創業精神,先後組織20戶產業戶和企業家到村落社區宣講,幹部、民眾把創業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形成農民向居民和商人轉變,打工者向老闆轉化、個私業主向企業家轉型,幹部由官場向市場轉移的濃厚創業氛圍。通過召開各類座談會,收集到發展民營經濟,推動全民創業的意見、建議210條;按照提質、提速、提效的要求,推行“走出去熱心服務,迎進來熱情辦事,經常性熱線聯繫”的工作機制,全鎮幹部實行“包掛鈎一個項目,包引進一個項目,包謀劃一個項目,包提供一條加快發展的好建議”的四包責任制。
民營經濟孵化園的建設,逐漸顯示了它的“虹吸效應”和“墨漬效應”,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眼光,促進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前途村在外務工人員,多年的打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及財富,得知在鎮民營經濟孵化園辦企業能享受土地零利潤出讓,稅收“三免二減半”零規稅管理的優惠政策後,很多人回村創業。務工青年熊愛清、查太金就在創業小區投資辦起了愛清服裝、秀秀服裝加工廠。像他們一樣回村創業的已有10多戶,僅品牌服飾專賣店今年就新上7家。
前途村的民營經濟發展,對周邊村鎮也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白嶺鎮的張柏輝就準備在孵化園投資200萬元辦糧食加工廠。還有陶瓷加工、縫用機台板生產、腳踏車配件、紡織廠、皮鞋廠等項目都在洽談中。隨著項目的入園,將激活地方人力資源優勢,安排大量的就業崗位,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渣津廣場綜合服務大樓等幾個重點項目正在建設中,全民創業熱潮的興起,也進一步提升了村村品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