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門(則天門)

應天門(洛陽紫微城正南門)

則天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應天門是紫微城正南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原名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後稱五鳳樓而歷經五代、北宋。應天門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若元正、冬至、陳樂、宴會、赦宥罪、除舊布新,當萬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等重要慶典,皇帝均登臨聽政。唐高宗俘獲百濟國王、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儀式均在應天門城樓上舉行,功能類似現在的北京午門

應天門是一座由門樓、垛樓和東西闋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為一體的“凹”字形巨大建築群。應天門上有兩重觀,上寫“紫微觀”,左右連闕中間以廊廡相連,宛若空中樓閣。城門東西寬130米以上,大於北京紫禁城午門。其中兩側闋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來計算,這座恢弘的城樓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層樓高,比北京的天安門還要高。

洛陽皇宮紫微城應天門雙向三出闕,兩側共六闕,城樓上有兩重觀,是古代宮城正門最高禮制。“兩重觀”、“天子三出闕”是中國古代最高禮制的都城門,是古代天子享用的最高禮制。應天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城門闕遺址。這種建築形制對北宋汴梁的丹鳳門和明清的北京故宮午門影響深遠,在中國都城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格局構造,兩重觀,三出闕,三門道,排水溝,象徵意義,文物價值,文物遺存,發掘過程,發掘成果,保護展示,
應天門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重建於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7年),是紫微城(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唐宋年間相繼沿用,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應天門復原圖應天門復原圖

地理位置

應天門所處位置: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正南門(定鼎路與凱旋路東端交叉口北側),南與皇城太微城)正門端門、郭城正門定鼎門相對應,北與明堂玄武門、龍光門相對應,處於隋唐洛陽城南北軸線上。
應天門遺址位於洛陽市都城博物館和洛陽日報社之間,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凹”字形巨大建築群,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

歷史沿革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應天門始建,原名則天門,門上飛觀相夾,門外即朝堂。
王世充開明元年(619年),王世充僭越稱帝,國號鄭,改則天門(應天門)為順天門。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陽後,命行台僕射屈突通焚應天門城樓。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命農少卿田仁汪重新修葺應天門樓。後又命司農少卿韋弘機更加營造。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十一月戊戌朔,邢國公蘇定方平定百濟後,獻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於則天門(應天門),唐高宗責問後下詔釋放。
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在應天門登基,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
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九月,武則天因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於是御則天門(應天門),赦天下,改元。
武則天神功元年(697年),一月庚子,有人走入端門,又入則天門(應天門),至通天宮,行蹤詭秘,守門仗衛皆不曾察覺。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后尊號改應天門, 又避中宗尊號改神龍門,之後又復名應天門。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禕大破契丹,獻上其俘虜,唐玄宗御應天門領受。
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六月七日,應天門觀發生火災,延燒左右延福門,整日不減。
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唐莊宗祭祀昊天上帝,於是即皇帝位,文武臣僚稱賀。禮畢,御應天門宣制: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

格局構造

應天門是一座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凹”字形巨大建築群。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應天門下部台基的範圍東西達130以上,南北達60米,城門進深25米,在這樣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門,其雄偉壯觀是不難想像的。
應天門考古發掘數據應天門考古發掘數據
應天門址大致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門址約當盛唐時期,殘存遺蹟主要有墩台、門道、隔牆、東西飛廊、東西朵樓、東西兩闕。除了墩台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1米,南北殘寬23米,台體殘高0.3-0.5米。晚期城門約當晚唐五代北宋這個時期,即文獻所載的五鳳樓遺址。門址直接坐在早期門址之上,殘存遺蹟有墩台、門道、東西飛廊、東西朵樓、東西兩闕以及東西馬道,除此之外,在東闕的東西兩側還發現有宋代的建築基址。應天門遺址的東台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復原長55.2米,南北殘寬25.2米。

兩重觀

門有兩重觀,上寫“紫微觀”,左右連闕中間以廊廡相連,其建築形式直接影響到北宋汴梁的丹鳳門和明清北京故宮的午門。在中國都城建築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出闕

三出闕,是城闕中最複雜的一類。一般形制是在母闕外或後側附兩齣子闕,子闕也是依次縮小,規模都較母闕小 。三出闕中有一類型,是雙向三出,即在母闕的後側和外側都附有兩齣子闕,平面呈曲尺形。母闕平面一般呈方形 , 兩子闕平面呈長方形,形制結構更複雜 。
目前考古發現的三出城闕都是隋唐及以後的,形制都基本定型 。隋唐洛陽城宮城應天門也是平面呈凹形的形制 , 不同的是其城闕為雙向三出,結構更複雜,闕樓與城門間以飛廊和垛樓連線。“這種闕形,強調了宮門上的城樓是構圖的主體。城樓特別高大巍峨,左右雙闕與它形成犄角之勢,處於陪襯的地位 。凹形平面拉開了整組建築的深度,使它控制的整個空間擴大了 。平面進退有致 , 更加強了立面上高低錯落的效果,大大豐富了建築的造型。”隋唐以後宋元時期的宮城正門城闕無一不是此種形制 。明清時期是我國城闕的衰退期,凹形平面仍存在,但闕已經退化成方亭 。

三門道

應天門遺址早、晚兩期門址皆為3個門道。早期門址3個門道東西各寬5米,3 個門道之間的隔牆東西各寬5米 。晚期門址3個門道破壞嚴重,目前僅發掘出東門道東壁及其相關遺蹟。僅就殘跡可知,晚期門址整體向東平移3.25米。

排水溝

新發掘出的這處應天門遺址遺蹟,位於紫微城內軸線西側。該遺蹟的北側有兩排立磚,立磚南面有用小鵝卵石砌成的一段十三四米長的排水溝。在立磚和排水溝的東頭,有一石制柱礎。另外還出土隋五銖銅錢一枚。據考古工作者推測,小排水溝可能是隋唐時期用以排泄建築物上雨水所用。

象徵意義

紫微城南正門“應天門”,取名寓意對應天上的“天門”星座。天門,為天帝所居住紫微宮的正門,也曰閶闔,即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宿為東方七宿之首,有兩顆星如蒼龍的兩角,為黃道經過的地方。正所謂“上合天門入明堂。”
應天門與“角宿”星座應天門與“角宿”星座
應天門不像定鼎門那樣,有一個整齊的門臉。應天門遺址平面呈“凹”字形,地面上的部分由台基、門樓、垛樓、東西闕樓及其廊廡組成,“凹進去”的那部分空間很大,恰好形成一個門前廣場,作為集會或慶典的會場是挺寬綽的。
城門樓在中間,高35米。城門樓的兩邊,一前一後有闕樓、垛樓,均有12層樓房那么高。兩闕之間相距83米(比中州路還寬23米), 闕上建有兩重飛檐,狀如鳳翼,展翅欲飛。兩闕向北通過17米寬的城牆與城門主體相連, 整個城門樓、兩垛樓、兩闕樓,體量宏大,渾然一體,莊嚴肅穆,讓人膜拜。在這座雄偉的城樓上,隋煬帝俯視過他的都城,李世民下達過焚城令,唐高宗過問了“韓國政事”,武則天發表了登基演說,唐高宗下詔釋放百濟扶餘王,唐玄宗接見了日本遣唐使。
天子三出闕應天門天子三出闕應天門

文物價值

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對應天門遺址進行勘察;20世紀80年代發掘出應天門門道基石、城門洞與城台墩基;20世紀90年代探明應天門的闕形制為三出闕。考古人員據此判斷,應天門是以門樓為主體,兩側輔以垛樓並向南伸出闕樓,中間有廊廡連線的建築群。
應天門遺址平面呈“凹”字型,下部墩基東西長約130米以上,南北寬約60米,城門進深約25米。在這樣的墩基上建起高約35米的城門,其雄偉程度讓人嘆為觀止。考古人員發掘發現,應天門城門遺址大致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城門遺址殘存有墩台、門道、隔牆、東西飛廊、東西垛樓、東西兩闕等遺蹟;晚期城門遺址即文獻所記載的五鳳樓遺址,殘存有墩台、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垛樓、東西兩闕及東西馬道等遺蹟。
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內軸線西側,考古人員還發現應天門遺址北側有兩排立磚,立磚南部有用小鵝卵石砌成的長約13米的排水溝,立磚和排水溝東面還有一石制柱礎。
考古人員據此推測,隋唐時期的應天門有完整的排水系統。應天門上還有兩重觀,上寫“紫微觀”,左右連闕中間以廊廡相連,宛若空中樓閣。 這種建築形制對北宋、汴梁時期的丹鳳門和明清時期的北京故宮午門影響深遠,在中國都城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應天門東闕遺址應天門東闕遺址

文物遺存

發掘過程

1960年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通過試掘找到了應天門遺址;
1980年秋,洛陽市文物一隊試掘了應天門遺址的西闕和西飛廊;
1990年,應天門東闕遺址被考古發現,經過數月精心清理,東闕遺址顯露出昔日宏偉風貌。這是一座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規模恢弘,氣勢壯觀,為當時發現的隋唐洛陽城中保存最好的一處遺址。也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河南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的發現,被評選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1992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 隊試掘了應天門遺址的東闕 、 東角樓和東飛廊;
1995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試掘了應天 門遺址早期 門址東飛廊外側的散水和鋪磚 。
2016年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開工建設。

發掘成果

應天門遺址可以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門址可能重修於盛唐時期, 當與文獻所載武則天當政時期韋機重修應天門有關。晚期門址可能重修於晚唐、北宋年間,當與文獻所載天佑年間改稱五鳳樓有關。
應天門遺址墩台可以分為早、晚 兩期,平 面皆呈長方形。早期門址墩台東西長51米,南北殘寬26.5米 。 晚期 門址墩台直接建在早期門址之上,除利用早期門址墩台殘基之外,另又有所擴大。 經拼接,其 東 西 長55.2、南 北殘寬25.2米 。
應天門遺址早、晚兩期門址皆為3個門道。早期門址3個門道東西各寬5米,3 個門道之間的隔牆東西各寬5米 。晚期門址3個門道破壞嚴重,目前僅發掘出東門道東壁及其相關遺蹟。僅就殘跡可知,晚期門址整體向東平移3.25米。晚期門址的各個門道內地面皆鋪石,這種現象應引起重視。定鼎門遺址三期和四期門址的3個門道內的地面都沒有鋪石。應天門遺址晚期門址的規格顯然高於定鼎門遺址三期和四期門址。
應 天門遺址西飛廊破壞嚴重,目前僅知其殘存早期門址西飛廊的夯築基槽。經拼接,早期門址西飛廊與晚期 門道東飛廊(1990年發掘) 寬度基本相同,推測早、晚兩期應天門遺址東、西飛廊的規模和形制沒有發生太大 變化 。應天門遺址晚期門址東門道內出土的長方形磚,皆有被火痕跡,說明應天門可能毀於戰火。關於應天門遺址,文獻未載其廢棄原因和過程,此次發掘可補歷史記載之闕。
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應天門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隋唐都城城門建制特點提供了珍貴資料。從建築史的角度看,它對後代都城建設也有深遠影響,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右圖為建築考古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國家建築遺產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長楊鴻勛教授對應天門做出的科學復原。
應天門(則天門)
應天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城門闕遺址。這種建築形制對北宋時期汴梁的丹鳳門和明清時期的北京故宮午門影響深遠,在中國都城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保護展示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效果圖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效果圖
根據洛陽市概念性展示方案,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共投資3.5億元,將採用原狀模擬的形式展示,包括應天門遺址的門樓、朵樓、闕樓、廊廡及其周邊環境都將“全唐風”打造,建築造型與隋唐洛陽城天堂遺址、明堂遺址、定鼎門遺址相協調,最大限度保持歷史建築的造型比例、尺度與色彩。
在功能分區上,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主體共分為三層,首層及夾層為遺址展示和展覽區,通過應天門歷史遺蹟和考古發掘實物及其他手段重現應天門的歷史原貌;二層及三層為隋唐洛陽城相關歷史展示區,以實物、模型及多媒體方式展示隋唐洛陽城的發展過程。屆時,遊客可登上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俯瞰洛陽城,感受隋唐古城風韻。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建築的南北均設有廣場,工程主體南北側設定主出入口,各層內空間以棧道分割、相連,密集曲折的道路可以使遊客駐足觀賞。遺址北側還設定有停車場。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效果圖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效果圖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實施以定鼎路改線為前提。經多次論證,定鼎路改線方案採用地上臨時環線道路與地下隧道永久下穿兩種解決方式。2016年4月環線道路工程開工,東環線預計在2016年牡丹文化節前建成投用。
此外,由於中州渠與應天門遺址西闕南側過近,不利於遺址保護,需要將其進行必要的南遷,與遺址本體保持大於5米的安全距離。“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對隋唐洛陽城軸線的完整展示,重現歷史脈絡,建立隋唐洛陽城各單體之間的空間聯繫有重要意義。”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於2016年開工建設,工期540日曆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