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䰾

刺䰾

魚類,屬鯉形目,鯉科,倒刺䰾屬。分布於長江以南各水系。中下層魚類。喜生活於水流較急、礫石底質、水色清澈的江河中。雜食性,食水生昆蟲、高等植物碎屑等。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產卵。最大個體可長至12市斤。肉鮮嫩,可作為山谷水庫的馴化放養對象。體稍呈圓筒形。吻較圓鈍,須2對。鱗大,側線鱗20~26。背鰭無硬刺,在背鰭起點處有一平臥向前的尖刺,埋於皮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䰾
  • 拉丁學名:Spinibarbus caldwelli
  • 別稱:青棍、黃娟魚、軍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亞目: Cyprinidei鯉亞目
  • :Cyprinidae鯉科
  • :倒刺䰾屬
  • 分布區域:長江以南各水系
識別特徵,生活習性,相關閱讀,國內分布,營養價值,

識別特徵

背鰭短小,外緣微凹,其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的前上方,末根不分枝鰭條較軟,僅在基部稍硬,較小個體較柔軟,其起點近前方有一平臥向前的倒刺。胸鰭後伸不達腹鰭基部。腹鰭約與胸鰭等長,其起點約與背鰭第l--2根分枝鰭條基部相對,後伸不及臀鰭起點。臀鰭較短,不達肛門,其外沿平截。尾鰭叉形,上、下葉等長。肛門緊靠臀鰭起點。鱗片大,腹鰭基部具有狹長的三角形腋鱗。側線完全,前段稍向腹面彎曲,後段較平直,生殖季節雄魚吻部具有白色顆粒狀珠星。身體背部青灰黑色,略帶黃色,腹部灰白色,體側鱗片基都有一黑斑。背鰭灰黑色,外緣近邊緣有一條黑帶,胸鰭橙黃色,腹鰭和臀鰭為橙色。尾鰭灰黑色,下葉末端帶紅色。刺䰾是產區的經濟魚類之一,個體大,肉肥厚,味鮮美,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刺䰾刺䰾

生活習性

常生活在水的中、下層。生長較慢。食性較雜。主要以水生昆蟲和幼蟲、有機碎屑、高等植物的種子以及小魚蝦等為食料,也吃一些低等藻類和甲殼動物。性成熟年齡為4齡,生殖季節為5--6月,在河灘流水處產卵。懷卵量不大,一般為8--15萬粒。

相關閱讀

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建德縣誌》記載:硬骨魚類有青、鯿、草、鰱、鱅、鯉、鯽、鯰、鱧、鰣、石鮒、鱸魚、河豚、子陵魚、彈塗魚等。民國《蕭山縣誌》記載:有鯉魚、鯽魚、鰱魚、鱅魚、青魚、草魚、鯿魚、鱧鱨(即黃顙)、舌鰨(比目魚)、沙鱧(土步魚)。沿海有四鰓者(俗名火哲頭),還有銀魚、鰣魚、鮎、鯔、鰻魚、鱖、鰷魚、鱭餐、鱵魚、嘉魚、梅魚(又稱梅公頭或日麋魚)、石斑魚、溪鱖等。
杭州水域天然魚類組成有三個特點:一是江河緩流性和湖泊定居性魚類,是魚類主體;二是錢塘江鹹淡水魚類眾多,淡水魚類有119種,河口性魚類有23種,其中洄游性魚類有14種;三是運河段魚類有80餘種,僅次於錢塘江水系。東苕溪河床比降度大,溪短流急,多為山澗溪流性魚,有純淡水魚56種。
水域和水文條件的變化,給魚類種群帶來較大影響。新安江水庫自蓄水後,魚類種群從江河型向湖泊型轉化,光唇魚、刺紀(即軍魚)等山溪性江河魚類,多棲息於水庫支流的淺水區,由於上游兩岸施放農藥及炸、毒魚事件不斷發生,使這兩種魚類瀕於消失。新安江、富春江水庫先後建成,魚類洄游通道被隔,鰣、鱭、鱸、鯔、鰨、鰻等河口性、溯河性魚類及珍貴水產品子陵魚在庫區絕跡或瀕於絕跡,䰾、魚骨、鯝等溪間性、河口性魚類因分布區域的變遷,在庫區消失或減少。新安江大壩至馬目23公里江段,據1958年建庫前調查有61種,1975年建庫後調查減少到39種。其中鮊、鱖、鯰、鱵等兇猛性魚類,因棲息條件得以改善,種群數量迅速增加。

  

  

國內分布

在中國,分布於雲南的西洋江、廣西的融江、左江、灕江、尋江、廣東的北江、元江閩江沅江、長江中上游及台灣和海南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

營養價值

甌江刺䰾肌肉(鮮樣)中粗蛋白含量為19.50%,粗脂肪含量1.91%,水分含量74.74%,灰分含量1.72%,該魚肌肉中含有17種胺基酸,總量為66.19%(質量分數,乾樣),其中7種為人體必需胺基酸(不包括色氨酸),總量是25.33%,占胺基酸總量的38.27%。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56.61,4種鮮味胺基酸總含量為26.57%(乾重)。脂肪酸中EPA與DHA含量分別為0.72%和3.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