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湖南省沅江市)

沅江(湖南省沅江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沅江市,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地處湖南省東北部、洞庭湖濱,於公元522年置縣(時稱藥山縣),1988年10月改縣為市。市西南有綿延丘崗,北部是沖積平原,東南多蘆盪沼澤,呈現“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鄉地貌特徵。市域氣候宜人,特產豐富,交通便利,享有“洞庭明珠”、“江南寶地”的美譽。2012年,沅江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2個場,總面積2177平方公里,總人口75.4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88萬人。 2015年,根據沅江市鄉鎮區劃調整方案,調整後下轄11鎮2街道。2017年總人口74.16萬人。

沅江是全國商品糧、棉、豬、桔的重要產地和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同時,還盛產烏鱧、龜鱉、泥鰍、鱔魚、湘蓮、黃花、蛇類等多種農產品,是湖南省重要的農副產品出口基地。沅江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有亞洲最大的濕地保護區和百里桔園風光帶,是國家最早公布的生態旅遊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沅江市
  • 外文名稱:City of Yuanjiang
  • 別名:沅江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 湖南 益陽
  • 下轄地區:11鎮2街道 
  • 政府駐地:沅江市沅江大道
  • 電話區號:0737
  • 郵政區碼:413108
  • 地理位置:湘北
  • 面積:2177平方公里
  • 人口:74.16萬(2017年) 
  • 方言:沅江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凌雲塔、 胭脂湖、蓼葉湖公園、瓊湖公園
  • 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 火車站:益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湘H
  • 行政代碼:43098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面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交通運輸,地方曲藝,竹馬舞,採蓮船,洞庭漁歌,燈調,地方特產,風景名勝,風景區,古建築,

歷史沿革

約5000年前,在赤山漉湖等地,就已開成村落。進入青銅器時代後,在今蓮子塘一帶,聚居村落已趨密集。
沅江夜景沅江夜景
東周以前,沅江屬《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荊州管轄。春秋戰國時期,沅江成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戰國時期楚國黔中郡屬地。秦屬長沙郡西漢益陽縣南朝梁武帝(公元522年)置藥山縣為沅江市境置縣之初。隋改為安樂縣,因沅江在縣境注入洞庭湖而改名沅江縣、宋改名為喬江縣。宋乾德元年(963年),復名沅江縣。
民國29年起(1940年),沅江縣屬於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湖南各地相繼解放,國民黨政府在湖南的統治宣告結束,各行政督察區的建置隨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臨時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後,全省設1個省轄市、10個專區。專區設專員公署,為省政府派出機關。沅江縣屬於益陽專區。
1952年11月,益陽專區建置撤銷,沅江縣劃歸常德專區,歷時10年。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勢力顯著增強。
1988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沅江縣,成立沅江市,直屬湖南省政府由益陽地區代管。
1994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益陽地區,設立地級益陽市;7月1日,“益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益陽市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益陽市委員會”正式掛牌。從此標誌著地級益陽市的成立。益陽市轄3縣(南縣、桃江、安化)、代管1市(沅江市)、2區(赫山、資陽)、5大國營農場(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紅、茶盤洲)和大通湖漁場。
沅江老街沅江老街
1996年,沅江市面積2071平方千米,人口約71.6萬人。轄5個街道、10個鎮、10個鄉:馬公鋪街道、山巷口街道、團山街道、慶雲山街道、凌雲塔街道、三眼塘鎮、四季紅鎮、共華鎮、陽羅洲鎮、泗湖山鎮、南大膳鎮、草尾鎮、南嘴鎮、黃茅洲鎮、新灣鎮、七子浹鄉、萬子湖鄉、大同鄉、雙豐鄉、北大鄉、白沙鄉、竹蓮鄉、志成鄉、新華鄉、熙和鄉。市府駐瓊湖路。(註:益陽市代管的千山紅、茶盤洲2農場和南灣湖軍墾農場的南半部在市境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沅江市常住總人口700236人,其中,山巷口街道33188人,慶雲山街道31070人,凌雲塔街道9341人,團山街道16407人,馬公鋪街道16256人,南大膳鎮30076人,黃茅洲鎮37493人,四季紅鎮17284人,陽羅洲鎮16388人,草尾鎮30149人,泗湖山鎮59875人,共華鎮35873人,南嘴鎮20954人,新灣鎮22642人,三眼塘鎮24332人,北大鄉19827人,雙豐鄉42511人,志成鄉34593人,七子浹鄉31600人,大同鄉18631人,熙和鄉35868人,新華鄉20301人,白沙鄉18322人,竹蓮鄉23391人,萬子湖鄉8816人,茶盤洲農場23214人,千山紅農場21834人。
2004年,沅江市總人口74.46萬人。轄5個街道、11鎮(不包括千山紅鎮)、10鄉、1個農場、4個蘆葦場:慶雲山街道、山巷口街道、凌雲塔街道、團山街道、馬公鋪街道、三眼塘鎮、新灣鎮、南嘴鎮、草尾鎮、陽羅洲鎮、四季紅鎮、黃茅洲鎮、南大膳鎮、共華鎮、泗湖山鎮、茶盤洲鎮、萬子湖鄉、竹蓮鄉、大同鄉、熙和鄉、七子浹鄉、志成鄉、北大鄉、雙豐鄉、新華鄉、白沙鄉、淨下洲農場、漉湖蘆葦場、東南湖蘆葦場、萬子湖蘆葦場、魯馬湖蘆葦場。
2000年12月18日,茶盤洲國營農場撤消,改茶盤洲鎮劃歸沅江市管轄。
2004年,沅江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慶雲山街道辦事處、山巷口街道辦事處、凌雲塔街道辦事處、團山街道辦事處、馬公鋪街道辦事處)、11鎮(三眼塘鎮、新灣鎮、蓮子塘鎮南嘴鎮、草尾鎮、陽羅洲鎮、四季紅鎮、黃茅洲鎮、南大膳鎮、共華鎮、泗湖山鎮、茶盤洲鎮)、10鄉(萬子湖鄉、竹蓮鄉、大同鄉、熙和鄉、七子浹鄉、志成鄉、北大鄉、雙豐鄉、新華鄉、白沙鄉)、1個農場(淨下洲農場)、4個蘆葦場(漉湖蘆葦場、南洞庭蘆葦場、萬子湖蘆葦場、魯馬湖蘆葦場),總人口74.46萬人。
2005年,沅江市原轄的27個鄉、鎮、場、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4個:雙豐鄉、北大鄉、南大膳鎮合併設立南大膳鎮(鎮人民政府駐南大膳);志成鄉、黃茅洲鎮合併設立黃茅洲鎮(鎮人民政府駐塞波嘴);熙和鄉、大同鄉與草尾鎮合併設立草尾鎮(鎮人民政府駐再附垸);七子浹鄉與陽羅洲鎮合併設立陽羅洲鎮(鎮人民政府駐陽羅洲);將淨下洲農場併入泗湖山鎮;白沙鄉、新華鄉、共華鎮合併設立共華鎮(鎮人民政府駐黃土包);竹蓮鄉、三眼塘鎮合併設立三眼塘鎮(鎮人民政府駐洋海村);山巷口、馬公鋪和團山3個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瓊湖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腰塘基);慶雲山和凌雲塔2個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慶雲山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衙門口)。茶盤洲鎮、新灣鎮、南嘴鎮、四季紅鎮、萬子湖鄉行政區域維持現狀不變。撤併萬子湖蘆葦場、魯馬湖蘆葦場、東南湖蘆葦場,設立南洞庭蘆葦場。場部駐原東南湖蘆葦場駐地;漉湖蘆葦場維持現狀不變。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沅江市共轄11個鎮、1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

2012年,沅江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2個場:慶雲山街道瓊湖街道南大膳鎮黃茅洲鎮四季紅鎮陽羅洲鎮草尾鎮泗湖山鎮、共華鎮、南嘴鎮新灣鎮三眼塘鎮茶盤洲鎮萬子湖鄉南洞庭蘆葦場漉湖蘆葦場
2015年,根據沅江市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撤銷萬子湖鄉、三眼塘鎮和慶雲山、瓊湖2個街道設立瓊湖、胭脂2個街道。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沅江縣共減少2個鄉級建制,現轄新灣、南嘴、草尾、黃茅洲、陽羅洲、四季紅、南大膳、泗湖山、共華、茶盤洲、千山紅11個鎮,瓊湖、胭脂湖2個街道,總面積2012.5平方千米,總人口76.1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沅江大道楊柳莊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沅江市地處八百里洞庭腹地,位於湖南省北部,益陽市東北部,以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東北與岳陽縣交界,東南與汩羅市、湘陰縣為鄰,西南與益陽市接壤,西與漢壽縣相望,北與南縣、大通湖區毗連。東西長約67.67公里,南北寬約53.45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4ˊ37"至112°56ˊ20",北緯28°42ˊ26"至29°11ˊ17"。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沅江市為湘鄂西片區。
沅江

地貌

境內丘、崗、平地貌類型齊全,以平原為主,河網縱橫。地勢西高東低,西南為環湖崗地,沿湖蜿曲多汊灣,崗嶺在海拔100多米上下。沅江市最高點庵子嶺海拔115.7米。北部為河湖沉積物形成的平原。低平開闊,溝渠交織,海拔30米左右。東南部為南洞庭湖的一部分。萬子湖、東南湖等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淤積洲灘鱗鱗相切。東北部為沼澤蘆洲。全境呈“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最高處赤山,海拔117米。濱湖一帶多沼澤淺灘洲渚

水文

湖泊:洞庭湖區主要湖泊有漉湖、東南湖、萬子湖、目平湖;城區“五湖”有:上瓊湖、下瓊湖、浩江湖、廖葉湖、小葉湖沅江市轄區總計湖泊154個。
河流:沅江、澧水尾閭在市境內,主要河道有白沙長河、赤磊洪道和蒿竹河。境內河流25條,匯集湘、資、沅、澧四水。河流總長206公里。

氣候

沅江市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湖區氣候特色。光熱充足,降水適中。平均氣溫16.9℃。1月平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29.1℃。年平均日照數為1743.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22毫米。多集中在4~6月。無霜期276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沅江市土地總面積2177平方公里,折合21.77萬公頃。其中耕地6.263萬公頃,水面5.4萬公頃,湖洲6萬公頃,丘崗1.4萬公頃。呈“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鄉特徵。待開發土地資源沅江市有待開發耕地後備資源有1167.32公頃,主要是蘆葦退化的湖洲、灘涂、荒草地和廢棄占地和災毀地。

水面資源

沅江市共有水域面積11.68萬公頃,占沅江市土地總面積的59.9%。枯水期可以利用捕撈與養殖水面達4.4萬公頃;洪水期11.68萬公頃。面積之大,種類之多,居全省之首。垸內可進行水產品養殖的0.87萬公頃水面中,有內湖25個,啞河4條,河灣湖汊400多處,溝渠253條,中小池塘27335個;垸外3.53萬公頃常年捕撈水面中,有湖泊64個,河流11條,水深在3米以上的河灣湖汊286處,大中小湖浹40餘處。在擁有220種水生生物中,魚類114種,久負盛名的烏鱧、銀魚、鯿魚、鮎魚等。兩棲類6種,爬行類2種,哺乳類2種,甲殼類7種,螺蚌類18種,水生植物71種。其中湘蓮芡實、田螺、烏鱧、草魚均為沅江市傳統出口產品。
沅江漁港沅江漁港
1987年至1995年,沅江市水產品連續9年居湖南省第一,據2001年統計,沅江市共有放養水面1.02萬公頃,其中池塘0.703萬公頃,內河溝0.317萬公頃,水面利用率達86.9%。

礦產資源

沅江市域地層出露不全,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大部分缺失,位於燕山運動晚期以來長期下沉的洞庭湖盆地,岩漿活動弱,不具備內生礦藏成礦條件,僅具備外生沉積礦床成礦條件。市域礦產資源貧乏,主要礦種為磚瓦用粘土礦和河道砂石。粘土礦主要來源於第四紀網紋紅土和第四紀全新世以來的湖積沖積土。沅江市有28個工礦點,厚度6——10米,總儲量約61.21億立方米。2001年,沅江市建築用磚生產能力為4.57億磚/年。部分磚瓦製品還銷往常德、益陽、長沙等地。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人口74.1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69.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06萬人,農村人口33.2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247人,出生率12.51‰;死亡人口4077人,死亡率4.92‰;人口自然增長率7.59‰。

經濟發展

2008年,沅江市實現生產總值9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
2009年,沅江市實現生產總值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2010年,沅江市實現生產總值123.19億元,比上年增長14.5%。
2012年,沅江市實現生產總值17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增速比全省和益陽市平均水平分別高0.8和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38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3.43億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60.22億元,增長15.3%。按年均常住人口測算,沅江市人均GDP為26207元,比上年增長14.5%。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3.48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39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05.38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128.71億元,增長11.8%。按年均常住人口測算,全市人均GDP為42364元,增長8.4%。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2:34.8:43.2調整為20.2:35.9:43.9,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7%、32.4%、57.9%。

第一產業

沅江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魚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稻40萬噸,棉花3萬噸,牲豬45萬頭,柑桔6萬噸,是全國商品糧、棉、豬、桔的重要產地和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同時,還盛產烏鱧、龜鱉、泥鰍、鱔魚、湘蓮、黃花、蛇類等多種名特優新農產品,是湖南省重要的農副產品出口基地。1994年被列入省級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示範縣(市),1995年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區,2002年被列入國家農村能源試點市。沅江市農業科技園是湖南省五個省級農業科技園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設立在縣級市的省級科技園。
2007年,沅江是亞洲最大的蘆葦產地,面積達44萬畝,常年產量30萬噸,產量占全國第一位。沅江是亞洲最大的苧麻基地,有面積33萬畝,年產優質苧麻8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強;自古以來就有“無沅麻不成莊”的美譽;沅江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魚產地,現有水面80萬畝,其中精養水面10萬畝,年產鮮魚8萬噸,連續13年居全省第一位;沅江是全省最大的柑桔產地,有果園10萬畝,其中柑桔7萬畝,年產柑桔6萬噸,產量居全省第一位。
2012年,沅江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45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農業產值32.97億元,比上年增長3.6%;林業產值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5%;牧業產值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3.1%;漁業產值15.11億元,比上年增長7.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

第二產業

沅江市初步形成了以農業資源為依託的造紙紡織食品三大工業支柱和化工機械漁具建材四大工業體系,是全國食品工業重點市和造紙基地之一。2004年沅江市被列為國家火炬計畫先進制造技術產業基地。
2012年,沅江市全部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8.89億元,同比增長14.3%。沅江市10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08.19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1.33億元,同比增長15.9%。沅江市新產品產值7.07億元,同比增長106.7%。沅江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准升格為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3.05億元,增長23.2%。船舶製造產業園獲全省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
2012年,沅江市完成建築業增加值4.54億元,同比增長12.7%。沅江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2家,完成產值11.91億元,同比增長37.7%,實現利潤總額6408萬元。

第三產業

2012年,沅江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城鎮零售額40.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村零售額10.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分行業零售額中,批發業零售額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4%;零售業零售額3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3%;住宿業零售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27.0%;餐飲業零售額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0%。
2012年,沅江市接待遊客275.6萬人次,同比增加46.5萬人次,增長20.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9億元,同比去年增加1.4億元,增長21.5%

社會事業

科技教育

2012年,沅江市投入科技經費213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申報省級科技支撐計畫12項,爭取項目資金317萬元,獲得益陽市科技進步獎5項,各類先進實用省級科技成果2項。
2012年,沅江市共有國小64所,在校學生3.42萬人;國中39所,在校學生1.80萬人;高中5所,在校學生0.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0.25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100%,高中升學率95%。全年有1人考入清華,1026人考入其他重點大學。

文化衛生

2012年,沅江市新建了陽羅鎮永興社區文化中心1個、農家書屋52家,農村電影放映4824場。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路逐步健全,開展了“文化共享助春耕”和“像雷鋒那樣”電腦小報設計比賽等活動,舉辦和協辦了“幸福沅江,魅力新城”迎七一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近100場次,送文化下鄉演出近30場次。開展民眾文化輔導,沅江市文藝團隊增至119個。在各級報刊和賽事中發表、展出各類文藝作品300多件。獲獎作品50多件。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全年共接待服務民眾7萬多人次。
2012年,沅江市有綜合性醫院4家,擁有床位617張;衛生院13家,擁有床位919張;婦幼保健院1家,擁有床位140張;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家,擁有床位418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家,擁有床位42張;沅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沅江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1家;沅江市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1家;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634家。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011人,其中執業醫師992人、註冊護士1095人。2012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

交通運輸

沅江自古以來是湘北地區的戰備要地。水路連湘、資、沅、澧四水,直通長江,是湖南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陸路南接長石鐵路、長常高速公路,北連南茅大橋,省道1831線縱貫全境,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有一級公路與益陽相連,距離僅26公里,屬於長沙一小時經濟圈。水路有高速客輪直達長江。沅江港口年吞吐量100萬噸,是湖南四大港口之一。

地方曲藝

竹馬舞

竹馬舞亦稱“竹馬燈”“馬燈舞”“跑馬舞”“跑馬燈”。流行於益陽、沅江一帶。 亦稱“燈船”。嘉慶《崔東璧先生行略》:“元夜、端陽俗有燈船之戲”。竹馬用竹篾編製成馬頭、馬身,用紗布縫在馬頭、馬身上內可點蠟燭。馬身中間留空穴,可立扮演者。竹馬燈大多由民間職業劇團扮演成戲劇人物故事,有趙子龍長板坡救主、一男一女的楊中保與穆桂英、劉關張三兄弟,以及八虎搶幽州等。其表演動作有:探路、馴馬、引路雙引路、虎嘯馬驚、駿馬飛騰等。伴奏以鼓、鑼、鈔三大件,氣氛熱烈,大都在春節時表演,尤以與寧鄉接界處為盛。
洞庭漁火節洞庭漁火節

採蓮船

採蓮船系用竹木紮成,外蒙彩布或彩紙,船上置四柱,用彩綢或彩紙紮成五彩繽紛的船倉,船中留空間,可站立扮演者。將彩船系在扮演者腰間,如坐船狀。表演時老艄公拿槳作划船狀,船有時輕快前進,有時顛簸而行。兩人合舞,如行船於水面上。有時邊歌邊舞,一般為表現勞動愛情生活,有的還增加伴唱者,如拿大芭蕉扇的“胖婆娘”,手持浪鼓的花鼻子“賣貨郎”他們或左或右的伴舞,互相插歌打諢,調情賣俏,惹人發笑。並在鑼鼓樂器的伴奏下,即興唱“花鼓子”。

洞庭漁歌

被漁民稱為丫口腔的洞庭漁歌,曲調主要源於洞庭漁民中廣泛流傳的地方小調,這是在漁歌、湖歌、燈調的相互影響、摻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調,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如《手撒魚網口唱歌》、《洞庭四季歌》、《洞庭湖上搭歌台》等,形象地表現了漁民歡快的勞動生活情緒。

燈調

燈調也是民間歌舞中的一種,再加上打擊樂器伴奏,並化妝表演的一種小調。在洞庭漁民中廣泛流傳的有地花鼓、採蓮船、魚蝦燈等。如《迎客歌》,出自燈調《武花鼓調》,曲調熱烈歡快,由男女青年手拿花扇和手巾載歌載舞,表達了洞庭漁民真摯的感情和熱情好客的風俗。

地方特產

苧麻 因為沅江曾名藥山縣,故苧麻又稱為“藥山苧麻”。苧麻種類有蘆竹青、白里子青、牛耳青、稀節巴、黃殼早、湘薴一號、圓葉青等15個品種。
茶葉 國家在市境收購茶葉,對茶葉的穩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柑桔 柑桔是沅江著名的特產,宋代時,沅江早已是江南著名的柑桔產地,沅桔以其“早熟、皮細、味美”而為世人所稱譽。
銀魚 銀魚是沅江市的傳統名產。早在南宋年間,市內的銀魚便被列為貢品。
蘆葦 沅江市蘆葦系蘆和荻的總稱。蘆,俗稱泡蘆或蘆泡子。荻,雙名扛柴。蘆的主要品種有線蘆、大頭蘆、觀音蘆,荻的主要品種有湘荻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還有紅桿、鐵桿、荻矛等。

風景名勝

沅江境內的南洞庭是國際公認的亞洲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有濕地面積60多萬畝。已發現動植物1400多種,中華秋沙鴨丹頂鶴中華鱘白鰭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蘆筍、藜蒿、野芹、蓼米產地(2007年)。
沅江1986年被國務院定為首批內陸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之一。糧、魚、麻、沅江市有大小景點120處,集中分布在南洞庭湖、赤山島和市城區。

風景區

赤山島 赤山島橫亘於南洞庭與西洞庭之間,與沅江市橘城新區僅一水之隔,其間有白沙大橋相連。島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是洞庭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島。相傳范蠡攜西施曾在此隱居,故又名蠡山。島上樹木茂盛,四周是眾多的湖汊、半島,有“洞庭明珠”之稱。島上主要景點有香爐山、“樟生臘”、龍虎山森林公園、西畔山洲有機生態農莊等。
赤山島赤山島
胭脂湖
胭脂湖流域面積近90平方公里,湖面面積21500餘畝,湖水清亮純淨,達國家一級水質標準。胭脂湖水產資源特別豐富,有胭脂魚,名貴的銀魚、鱖魚,還有青魚、甲魚、河蚌等220多種水生動物。
南洞庭湖濕地南洞庭湖濕地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湖南益陽市,面積168000公頃。已被國家列為“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上生活著多種珍稀瀕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南洞庭湖有118個人跡罕至的湖洲和湖島,有植物863種,鳥類164種,魚類1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鱘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等10種。

古建築

景星寺景星寺位於城區慶雲山上,唐貞觀年間尉遲恭監修。正殿門檐下有“唐敕景星寺”匾額。主軸建築三進,前為彌勒佛殿,中為如來佛祖殿,後為觀音大士殿。觀音殿左側為“洞華精舍”,系一迴廊廳閣。中軸建築左側為清華宮,右建半湖亭,為景星寺山門。該寺於明代廢圮,光緒六年修復。民國2年(1913)再次被毀,再次修復。抗戰時被日軍毀壞。1970年冬全部拆除。1999年在瓊湖公園鐘家嘴劃地重建,至2000年已建成天王殿、三聖殿等,常年香客不斷。
鎮江塔鎮江塔位於縣境南洞庭小口塞湖朱家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一月動工,兩年建成。塔坐北朝南,第二層西南門額嵌“鎮江塔”三字,塔高23.95米,占地5224平方米。鎮江塔建造兩百年來,挺立中流,堅實雄偉。1980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凌雲塔凌雲塔位於萬子湖千秋浹。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二月破土開井,翌年奠基建造,嘉慶二年(1797)閏六月竣工,塔身用16906塊花崗岩砌成,耗白銀4710兩。塔高33.3米,7層8方,為中空樓閣式石塔。該塔為縣境清代單體建築藝術中的傑作,在全省現存清代石塔中,其風格與質量亦屬上乘。1980年列為沅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魁星樓魁星樓位於城區東北角文昌閣舊址前(今義和街6組),以原有泥塑“魁星點斗”神像得名,俗稱“八角亭”,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魁星樓為境內僅存的清代攢尖頂樓閣式土木建築,具有南方建築的清秀風格,也有北方建築的莊重氣質。樓高15米,3層、3檐、6方。
周維寅別墅周維寅別墅座落在三眼塘鎮人民政府機關院內,系沅江民國時期國民黨陸軍中將周維寅修造,占地8.64畝,建築面積907.9平方米。整棟別墅系磚木結構閣樓,為中式仿日式建築,分樓地兩層,有房間10間,房內均為木製地板和天棚,房間四周迴廊相通,走廊外用磚砌築80厘米高的柵欄使四周檐口的32個四方磚柱相連線。別墅始建於1932年秋,歷時6年,共耗資8萬銀元,主要修造者為羅重佑。1990年5月30日,沅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周維寅別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確定為益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