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經濟學(2009年汪洪濤所著圖書)

制度經濟學(2009年汪洪濤所著圖書)

《制度經濟學》是由汪洪濤編寫,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制度經濟學
  • 作者汪洪濤
  • ISBN:9787309068634
  • 定價:28.00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是以中國現代社會轉型為考察對象的制度經濟學著作,自2003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已經印刷了三次。這次出版的第二版,作者從制度的性質及內涵入手,系統地闡述了制度和制度的供求、制度中的程式公平、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制度變遷與現代化進程、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新工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制度變遷與國企改革、制度變遷與新農村建設等內容。
該書基於本土化、系統化、通俗化的原則,緊緊圍繞中國改革的實際和具體案例,利用西方制度經濟學這一理論工具,著重分析了社會心理對制度變遷的影響以及兩者間的共生互動關係,對現代化進程中的要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政府創新工程與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穎的觀點,對國有企業改革的路徑突破進行了創建性的論述,對中國實現趕超型、大跨越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本書對於高等院校相關院系的學生、政府部門、企業管理層相關人員學習和了解中國巨觀經濟改革大有裨益,特別對公共管理碩士(MPA)課程的學生具有重要的閱讀價值。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制度和制度的供求
第一節 制度主義學派定義中的制度
一、老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
二、制度的定義
第二節 制度的性質
一、制度的性質和作用
二、制度的結構
第三節 影響制度供求的因素
一、影響制度供給的因素
二、影響制度需求的因素
本章概要
第二章 制度中的程式公平
第一節 程式不公導致的損失分析
一、程式公平問題的出現
二、程式不公對社會福利影響的數學模型
三、建立在模型基礎之上的程式不公平的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 程式公平與社會選擇的規則
一、社會公共選擇的原由
二、社會公共選擇的規則選擇
三、最優的社會選擇
第三節 程式公平中的規則與程式選擇
一、社會選擇中的周期多數現象
二、決策規則與程式的價值
三、正確選擇秩序政策與過程政策以達成程式公平
第四節 程式公平與社會和諧
一、制度中的程式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
二、程式公平的內在品質是提高弱勢群體享受社會基本權益的能力
三、徹底扭轉泛市場化傾向是構建和諧社會程式公平品質的基本前提
本章概要
附錄一
第三章 制度變遷與交易成本
第一節 制度變遷中的成本解釋
一、新古典成本理論的解釋
二、新制度主義的交易成本解釋
第二節 制度變遷中的總體成本變動分析
一、原有制度成本與新制度成本的差額分析
二、制度轉換前後的摩擦成本分析
三、新制度生成後的機會成本分析
第三節 制度變遷與成本轉移
一、制度變遷條件下發生的成本的性質
二、新制度設立後尚未完全成熟時的成本變性及約束
本章概要
第四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與目標選擇
第一節 制度變遷的性質
一、制度變遷的含義與特徵
二、帕累托改進過程
第二節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一、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
二、制度變遷的漸進過程
第三節 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一、制度變遷的目的
二、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本章概要
第五章 制度變遷與社會心理
第一節 中國制度變遷進程中的社會心理分析
一、中國傳統社會文化心理與西方的比較
二、社會文化心理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三、當前中國社會心理的特徵分析
第二節 傳統體制內生的社會心理模式對制度變遷的影響
一、傳統體制內生的社會心理與文化和制度創新目標的衝突
二、市場經濟內生的社會心理對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影響
第三節 社會心理與制度變遷的共生互動關係
一、社會經濟的調節 要能發揮積極的效應必須注重心理分析
二、20世紀以來非合作博弈理論的發展是以經濟主體的心理分析為基礎的
三、制度變遷目標的選擇和確定是社會各群體博弈的結果
本章概要
第六章 制度變遷與現代化進程
第一節 中國的現代化與西方化
一、關於現代化與西方化的認識
二、現代化的多方面構成因素的性質
第二節 中國實施現代化過程中要件的確立
一、經濟市場化是中國現代化的基礎性前提
二、制度創新是有效推進市場化與現代化進程的保障
第三節 制度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根本性動因
一、制度創新是科技進步的基礎性前提
二、要正確認識制度及制度創新的內涵
本章概要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第七章 制度變遷中的政府創新工程
第一節 中國政府的過程分析
一、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分析
二、當代中國政府過程的特點分析
第二節 中國政府過程中的傳統體制偏好與改進
一、傳統體制偏好是中國政府治理結構中政策性檔案偏好的根源
二、在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個人權益是改進傳統體制偏好的基礎
三、培養和造就生產性幹部隊伍是改進中國傳統體制偏好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制度創新與政府角色的定位
一、政府不是萬能的
二、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三、聽證會制度是彌補政府知識缺陷的合理選擇
四、發育良好的中介組織是解放政府的有效保證
本章概要
第八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與績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制度選擇
一、構建公眾自主型社會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科學合理的制度設計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三、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前提條件
第二節 制度轉軌的路徑選擇及其績效分析
一、兩種不同改革方式的目標與路徑分析
二、可供選擇的路徑及其收益分析
三、兩種不同改革模式出現巨大績效差異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三節 政府在國民經濟中的職能及其影響
一、轉型期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二、轉型期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及其影響
三、轉型期政府主導下的金融體制特徵
四、政府職能的實現機制
五、政府職能實現的效率分析
六、現階段中國政府職能的定位
本章概要
附錄一
第九章 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的制定
第一節 制度變遷與政府政策體系
一、政府政策的過程和性質
二、政府政策的主體
三、政府政策的對象
第二節 政府政策的原則
一、穩定的秩序
二、政府政策確立中的基本原則
三、政府政策確立中的輔助原則
第三節政府經濟管制政策改革的思路
一、政府經濟管制政策改革的客觀必然性與必要性
二、政府管制體制與政策創新的思路
本章概要
第十章 制度變遷與國企改革
第一節 國企改革的路徑演變
一、國有企業改革的五個階段
二、國企改革實施路徑突破的原因
第二節 國企改革中的資產流動與流失
一、資產流轉順暢的關鍵作用
二、MBO與資產流失
三、正確看待產權流動與資產流失之間的差異
第三節 國企改革與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一、正確認識法人財產權和法人代表財產權之間的差異
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應該是資本的社會化
本章概要
第十一章 制度變遷與新農村建設
第一節 “三農”問題與新農村建設
一、問題的提出
二、我國“三農”問題產生的原因
三、以新農村建設來解決“三農”問題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二節 制度變遷與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創新
一、新農村建設要以生產組織方式的創新來提高農業生產的績效
二、創新農業生產組織方式要切忌傳統集體經濟模式的翻版和行政化傾向
三、新農村建設要以發展統分結合的集體層經營和多樣化模式的合作經濟來取得實效
四、政府要對新農村建設中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現行農村土地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依據及其缺陷與現實特徵
二、關於農村土地制度的幾種代表性改革思路的評析
三、以國有化為基礎創新農地制度來完善家庭承包責任制
本章概要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