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詩

出塞詩

將軍朝出塞,漠外揚雄兵。

遠布熊羆陣,長聯虎豹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出塞詩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嘉靖寧夏新志》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唐龍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出塞詩(十首)(1)
【其一】
劍鳴彌海立(4),旗耀賚山明(5)。
夜半風聲起,胡兒帳里驚。
【其二】
秋風吹古邊,秋草迷胡天。
甲士森持戟,材官滿控弦(6)。
虹明旗正正,雷擊鼓填填(7)。
虜遁黃河窟,俄消萬堠煙。
【其三】
直擊單于壘,旗分十道兵。
子儀宣節度(8),召虎壯經營(9)。
飆息鯨波偃,氛銷雪嶂明。
自茲邊塞里,不受犬羊驚。
【其四】
振旅黃河邊,秋高八月天。
勢回南牧馬,威折北張弦。
姣舞千旄擁,鼉蟠萬鼓填(10)。
仰紓宵旰慮(11),焉敢數凌煙(12)。
【其五】
元戎數十隊,每隊三千兵。
結陣日增灶(13),分奇夜斫營(14)。
風隨軍令走,雪照戰袍明。
躑躅天狼遁(15),悲嘶胡馬驚。
【其六】
兵揚萬裡邊,威仗九重天。
霜狼斷穿戟,風雕落應弦。
黃河馬汗滴,大磧鼓音填(16)。
昇平起炊爨(17),滿城桑柘煙(18)。
【其七】
遠提塞上旅,愧乏胸中兵(19)。
欲上燕然石(20),分屯細柳營(21)。
鐵衣雪色冷,寶劍電光明。
虜騎奔千里,絕無烽火驚。
【其八】
油幢鎮遠邊(22),虎節駐秋天(23)。
霜礪千矛鍔(24),風鳴萬弩弦。
旌隨勝氣動,鼓雜凱音填。
夭嘯龍沙月(25),長麾狼望煙(26)。
【其九】
矻矻朔方城(27),洸洸靈武兵(28)。
部分貔虎陣(29),聲薄大半營(30)。
風外鉦鼙動(31),霜前劍戟明。
夜喧人馬至,虜眾自相驚。
【其十】
浩浩黃榆邊,淒淒白露天。
劍開越砥鍔(32),弓發扶桑弦(33)。
千駟萬駟結(34),大鼓小鼓填。
戍樓靜宵柝(35),獵火沉秋煙。

作品注釋

(1)這十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萬曆朔方新志》《乾隆銀川小志》收錄其中部分詩作)。
(2)漠外揚雄兵:《萬曆朔方新志》、《乾隆銀川小志》作“漠外振雄兵”。
(3)熊羆:熊和羆,兩種猛獸。常用以比喻兇猛的勢力。此處比喻勇猛的武士。
(4)劍鳴彌海立:意思是說,寶劍鳴響的聲音使大海的海水仿佛都豎立起來。形容氣勢非常宏大。彌,滿,遍。
(5)旗耀賚山明:意思是說,軍旗的光彩映照得大山都明亮了。賚,賜予,給予。
(6)材官:勇武之卒。漢應劭漢官儀》上:“高祖命天下郡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立秋後講詣課試,各有員數。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樓船。”
(7)填填:形容聲音巨大。《隋書·音樂志中》:“匪敬伊慕,備物不愆。設簴設業,鞉鼓填填。”
(8)子儀宣節度:子儀,即郭子儀,中唐名將。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後,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
(9)召虎壯經營:召虎,史稱召穆公。周厲王暴虐,“國人”圍攻王宮,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兒子替死。厲王死後,擁立太子靖繼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時,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領兵出征,平定淮夷。《詩·大雅·江漢》所詠“江漢之滸,王命召虎”,指的就是這件事。經營,規劃營治。
(10)鼉:爬行動物,也叫鼉龍或揚子鱷,通稱豬婆龍。蟠:盤曲而伏。
(11)紓:解除。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語。形容勤於政事。
(12)凌煙:凌煙閣的省稱。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高閣,繪有功臣圖像。
(13)結陣:亦作“結陳”。列成隊形;結成陣勢。日增灶:東漢虞詡示強欺敵之計。虞詡調升武都太守,為羌眾數千阻於崤山山谷(大散關)。他一面聲言要請援兵到後再進發,使羌兵不加注意,放鬆了警惕;一面卻趁機日夜兼行,並且命令將士每人挖兩個灶坑,以後每人每天再增挖兩個;羌人見灶坑天天增加,以為漢軍有了援軍,便不敢追逼,虞詡和將士得以安全通過。
(14)夜斫營:晚上偷襲敵營。斫,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
(15)躑躅:徘徊不前。天狼:天狼星。此指殘元勢力。
(16)大磧:大沙漠。
(17)爨:灶。
(18)桑柘:桑木與柘木。
(19)胸中兵:即胸中甲兵。謂胸有韜略。語出《魏書·崔浩傳》:“又召新降高車渠帥數百人,賜酒食於前,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視此人,尪纖懦弱,手不能彎弓持矛,其胸中所懷,乃逾於甲兵。’”後用“胸中甲兵”比喻人有用兵的謀略。
(20)燕然石:即燕然山,在今蒙國境內的杭愛山。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領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記漢威德。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常引用之,後以“燕然石”指建立邊功的記功碑。
(21)細柳營:是指周亞夫當年駐紮在細柳的部隊。漢文帝年間匈奴侵犯大漢,漢文帝命周亞夫駐紮在細柳(今鹹陽市西南),由於周亞夫治軍有方最後贏取了勝利,所以他的部隊成為細柳營。
(22)油幢:指有油布帷幕的車子。也指油布帳幕。多指將帥幕府。幢,古代原指支撐帳幕、傘蓋、旌旗的木竿,後借指帳幕、傘蓋、旌旗。
(23)虎節: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虎形信物。
(24)礪:磨。鍔:刀劍的刃。
(25)夭嘯:可能是“天嘯”之誤。天嘯,仰天長嘯。
(26)長麾:指高大的旌旗。麾,古代指揮軍隊的旗子。
(27)矻矻朔方城:辛苦經營,使朔方城牢固不破。矻矻,勤勞不懈貌。朔方城,前124年(漢武帝元朔五年)車騎將軍衛青收復河朔之地,走牡羊、樓煩王,築朔方城。詩中朔方城似指明代的寧夏鎮城(今銀川市)。
(28)洸洸靈武兵:威武的靈武兵。洸洸,威武的樣子。《詩經·大雅·江漢》:“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營四方,告成於王。”
(29)貔虎陣: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獸。此喻勇敢威猛的軍隊布置的作戰陣勢。
(30)聲薄:聲音迫近。
(31)鉦鼙:即鉦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
(32)越砥:產於南方的細磨刀石。鍔:刀劍的刃。
(33)扶桑:神木名,傳說日出其下。
(34)駟:古代一車套四馬,因以稱一車所駕之四馬或駕四馬之車。
(35)宵柝:巡夜的梆聲。宵,夜;柝,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作者簡介

唐龍,字虞佐,浙江蘭溪人。1508年(正德三年)進士。1521年(正德十六年)七月由御史升陝西提學副使。1526年(嘉靖五年)十一月後,歷任山西按察使,太僕寺卿,漕運僉都御史,掌院事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左侍郎。1531年(嘉靖十年)九月,升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制陝西三邊軍務,管理西安等府賑濟,兼制河南、湖廣、山西三省。唐龍任總督後,至花馬池,振揚威武,累成大捷。因守邊有功,加太子太保,尋召為刑部尚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