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障礙

名詞釋義,臨床分類,分類敘述,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症,嚴重肝病所致的凝血異常,

名詞釋義

凝血功能障礙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臨床分類

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大類。
1.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一般是單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嬰幼兒期即有出血症狀,常有家族史。
2.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較為常見,患者往往有多種凝血因子缺乏,多發生在成年,臨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發病的症狀及體徵。

分類敘述

血友病

血友病(hemophilia)是最常見的一組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可分為血友病甲(因子Ⅷ促凝成分即Ⅷ缺乏)及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兩型。因子Ⅷ:C及因子Ⅸ的生物合成基因均位於X染色體,故稱X?鏈疾病,兩者均為X染色體伴性隱性遺傳,男性發病,女性傳遞。女性攜帶者雖有不同程度的因子Ⅷ:C或因子Ⅸ活性減低,但一般無出血症狀。約1/3患者查無家族史,可能是家族中男性少或隔代遺傳而被忽視,也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
(一)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出血,以軟組織、肌肉、負重關節出血為特徵。通常自幼兒期即有出血傾向,輕型可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診斷。出血症狀出現越早,病情越重。患者可表現為輕微外傷或手術後嚴重出血,往往在拔牙或小手術時出血不止。少數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出血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周。出血程度與血漿因子活性(濃度)相關。雖然正常止血所需的因子Ⅶ或Ⅸ的活性為25%,但有症狀者其因子活性往往低於5%。臨床上依據因子活性將血友病分為重型、中型、輕型及亞臨床型。出血部位以四肢易受傷處最多見,可出現深部組織血腫,血腫大者可壓迫附近的神經如:股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引起疼痛及麻痹症狀;壓迫血管可發生壞疸。頸部、喉部軟組織出血可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腹膜後、腸系膜出血可有腹痛。重症者可出現鼻衄牙齦出血、胃腸道出血、血尿,出血過多者可引起貧血。關節腔反覆出血見於重症患者,多發生在輕微損傷後,亦可自發出血。可有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急性症狀持續3~5天,出血停止後約經數周積血逐漸吸收可不留痕跡。若日久不吸收可致滑膜炎,反覆出血可致關節僵硬,最後導致永久性關節破壞、骨質疏鬆、關節活動受限、變形、附近肌肉萎縮,致成殘疾。最常受累的關節在嬰幼兒期為踝關節,兒童及成人為膝關節。
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缺乏與出血程度的關係
血友病甲和乙可在新生兒期發病,但大多在2歲時發病。前者出血程度的輕重與其血漿中的Ⅷ:C活性高低有關:活性為0~1%者為重型,患者自幼年起即有自發性出血、反覆關節出血或深部組織(肌肉、內臟)出血,並常導致關節畸形;2%~5%者為中型,患者於輕微損傷後嚴重出血,自發性出血和關節出血較少見;6%~20%者為輕型,患者於輕微損傷或手術後出血時間延長,但無自發性出血或關節出血;20%~50%為亞臨床類型,僅於嚴重外傷或手術後有滲血現象。
血友病乙型的出血症狀及輕重分型與血友甲相似,因子Ⅸ活性少於2%者為重型,很罕見;絕大多數患者為輕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狀大多較輕。
本病主要為內源性途徑凝血障礙,故出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及形態、PT、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關抗原(vWF:Ag)均正常。APTT延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鑑別兩型可做凝血活酶生成時間糾正試驗。測定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計其在血漿中的濃度。
(三)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的APTT、凝血活酶生成試驗及糾正試驗、凝血因子活性測定,血友病甲、乙的診斷和鑑別不難。但需與因子Ⅺ缺乏相鑑別,後者是常染色體不完全隱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父母均可傳遞,臨床出血症狀較輕。依據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正常吸附血漿及正常血清均能糾正,以及血漿因子Ⅺ活性減低或消失可以鑑別。此外尚需與血管性血友病及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存在(因子Ⅶ、Ⅸ抑制物)加以鑑別,後者出血症狀與血友病相同,但無家族史及性別、年齡限制且凝血異常不能被少量正常血漿糾正。
(四)治療
1.補充凝血因子對血友病的出血原則是補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使其血漿因子濃度提高到止血水平。一般可用新鮮血漿,嚴重出血必須外科手術,或心力衰竭者宜用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劑、冷沉澱物或凝血酶原複合物濃縮劑(含因子Ⅸ、X、Ⅶ、Ⅱ)。
2.DDAVP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同類物質,有抗利尿及動員體內貯存因子Ⅷ的作用,主要用於輕症血友病甲患者,臨床常用0.3~0.5μg/kg加入生理鹽水20~30mL內靜脈注射,也可用高濃度1μg/kg作滴鼻用,每12小時一次即可。
3.抗纖溶劑能保護已形成的血凝塊不溶解,可用於口腔傷口及拔牙時止血,抗纖溶劑往往與補充療法並用,常用6—氨基己酸4~6g每日4次,日總量20~25g,至拔牙術後72~96小時。也可用對氨甲苯酸(PAM BA)每次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內靜脈推注或滴注。止血環酸。應注意引起血尿,在尿道內形成小血凝塊可致尿路阻塞的危險。
4.局部止血深部組織血腫和關節出血應避免活動,臥床休息,將患肢置舒服位置。反覆出血者應注意置肢體於功能位置,局部用冰袋或繃帶壓迫、固定。出血停止局部血腫消失後可適當活動。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自幼即有出血傾向,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粘附性減低,對瑞斯托黴素誘導的血小板凝集功能減弱或不凝集。血漿中von willebrand因子(vWF)缺乏或分子結構異常。
正常人血漿因子Ⅷ由低分子量的因子Ⅶ∶C和高分子量的vWF所組成蛋白複合物。本病患者的基本缺陷是vWF合成有障礙,因而出現血小板粘附性降低、血小板對瑞斯托黴素不發生凝集反應,半數以上患者Ⅷ:C也下降。目前認為vWF為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故推測本病的病變可能在內皮細胞。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個別亞型呈隱性遺傳,男女均可罹病,雙親均可傳遞,也有雙親均無症狀者。
(一)臨床表現為出血,一般以皮膚黏膜出血為多見,有鼻衄、牙齦出血、皮膚瘀斑、月經過多,嚴重者可有胃腸道出血、血尿、外科手術後出血不止及產後大出血。關節及肌肉出血甚少見。出血症狀最常發生於嬰幼兒期,少數病人至成年後才出現出血症狀,出血程度隨年齡增長逐漸減輕。
本病最有意義的診斷依據為: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瑞斯托黴素誘導的血小板凝集減低或不凝集,而對其他誘聚劑反應正常。血漿因子Ⅶ∶C和vWF∶Ag濃度降低或vWF結構異常。若同時伴出血症狀及家族史者有助於確診。依據遺傳方式、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將本病大體上分為三型:①I型:最常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主要表現為vWF量減少,vWF多聚體結構基本正常;②Ⅱ型:通常亦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vWF多聚體有結構及功能異常,本型又可分為ⅡA、ⅡB、ⅡC等亞型;③Ⅲ型為重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患者vWF抗原及活性均極低或缺如。本病須與血友病甲(因子Ⅶ:C減少而vWF:Ag正常)、血小板無力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缺乏、血小板對多種誘導的聚集率降低)等相鑑別。
(二)治療輕症患者可採取局部止血措施和(或)用DDAVP治療,該藥可促使因子Ⅶ釋放入血循環,提高正常人或輕型病人血漿因子Ⅷ濃度。出血嚴重者應補充因子Ⅷ、新鮮血漿或全血;有條件可用冷沉澱物和新型vWF製劑,後者富含vWF,可用於所有遺傳性vWD患者。反覆月經過多者也可口服避孕藥,抑制月經。因子Ⅶ濃縮製劑中缺少vWF多聚體,難能糾正本病的出血,故不作首選。本病禁用阿司匹林、潘生丁、保泰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

維生素K缺乏症

維生素K在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時可引起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和X)缺乏,這些因子,需由維生素K參與,在肝合成,通過細胞膜釋放至細胞外。嚴重缺乏時常出現自發性出血。
維生素K可分為K1(天然產物,來源於綠葉蔬菜)、K2(由寄生於小腸或結腸內的細菌合成)和K3(人工合成)。人體對維生素K的需要量每日約1μg/kg,嬰兒每日僅需1μg。維生素K在腸道吸收需要膽鹽幫助,吸收後的維生素K在肝細胞微粒體環氧化酶作用下轉化為活化的環氧化物(環氧化葉綠醌),又在微粒體還原酶作用下還原為維生素K;此氧化還原過程有助於微粒體內羧基化酶將維生素K依賴因子前體中的谷氨酸轉化為γ?羧基谷氨酸,促使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的生成。故當維生素K缺乏時將影響維生素K依賴因子的合成。
維生素K缺乏有三個主要原因:①食物攝入不足;②膽鹽缺乏所致吸收不良見於完全阻塞性黃疸,膽道手術後引流或瘺管及長期口服抗生素使腸道細菌群受抑制等;③口服與維生素K有拮抗作用的抗凝劑如:香豆素類可使環氧化葉綠醌積聚,不能還原為維生素K。或長期口服抗生素使腸道細菌群受抑制致維生素K合成減少。
臨床常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黏膜出血,程度一般較輕。此外,外傷、手術後滲血、血尿月經過多及胃腸道出血亦常發生。未見深部組織出血及關節出血者。
實驗室特點為PT延長,APTT延長,TT正常。因子Ⅱ、Ⅶ、Ⅸ、X活性測定對確診幫助較大。
治療首先應解除引起維生素K缺乏的各種原因或治療原發疾病,積極補充維生素K。但口服維生素K25~100mg吸收不佳。肌注可使嚴重維生素K缺乏者,產生血腫,故對有出血傾向者可緩慢靜注維生素K10~15mg,如病因不能除去,可能需每月注射一次。

嚴重肝病所致的凝血異常

肝在凝血因子的合成及代謝中起重要作用,除組織因子和因子Ⅳ(Ca2+)外其它凝血因子幾均在肝內合成。已知的有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Ⅶ、X、Ⅸ、V及部分因子Ⅷ等;因子Ⅺ、Ⅻ,Ⅷ合成部位尚未肯定,在嚴重肝病時大多數凝血因子在血漿水平有所下降。同時肝還可以合成纖溶酶原及纖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產生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肝尚清除纖溶酶、活化的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當肝臟疾病時這些凝血物質尤其是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合成減少,清除功能障礙,抗凝血酶Ⅲ及纖溶酶原合成減少,嚴重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時可發生DIC和原發性纖溶亢進門脈高壓、充血性脾大時,血小板減少等均可導致凝血異常。
臨床表現除肝病的原有症狀外,常有皮膚、黏膜出血如鼻衄、牙齦出血瘀點月經過多、嚴重者可有嘔血及黑便。實驗室檢查PT、APTT、TT均可延長,可有血小板減少。進行性血小板減少,PT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和3P試驗陽性,均提示並發DIC,需進一步檢查。
治療時應以治療肝病為基礎。出血明顯,PT延長時可輸新鮮血漿、全血或新鮮冷凍血漿及凝血酶原複合物製劑,以補充凝血因子。類肝素物質增多時可用魚精蛋白硫酸鹽中和治療,當肝病合併DIC時,需按DIC處理,但肝素的套用需慎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