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產公式

擴大再生產的這個基本關係表明,社會總資本怎樣能脫離任何市場需要和有效需求問題而增長。這種可能性可以被擴大適用於固定資本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也可能引進生產率的增加和資本的有機構成剩餘價值率的改變。就這些改變來說,一切主要變數成為時間的函式,使得平衡條件更加嚴格得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生產公式
  • 外文名:Reproduction formula
  • 參考書目:《資本積累論》等
  • 類型:學術公式
馬克思的兩種再生產關係,再生產公式的假設,簡單再生產的基本條件,擴大再生產的條件,剩餘價值部分積累,再生產公式的意義,馬克思再生產公式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其他馬克思主義者對再生產公式的貢獻,盧森堡與再生產公式,希法亭與再生產公式,楊斌林與再生產公式,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參考書目,

馬克思的兩種再生產關係

在《資本論》第2卷第18至21章中,馬克思研究了社會總資本不同部分的再生產,這不僅是價值量的再生產,同時也是物質的再生產;這兩種再生產的關係在公式中被加以研究。馬克思把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部類:(1)生產資料的生產;(2)消費資料的生產。結果,社會資本的運動是在它只包括兩種資本的假定下被加以分析的。這種必要的抽象使下列一點很明顯:既然它們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基礎,那么這種再生產公式不足以分析許多單個的資本的相互作用,這種探討屬於競爭理論的更為具體的分析方面。馬克思把再生產分為兩種類型: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簡單再生產意味著,全部剩餘價值資本家非生產地所消費(那就是說,完全被用來購買消費品);擴大再生產意味著積累,全部剩餘價值的一定份額被用來購買追加資本,可變的和不變的,以便擴大現有生產規模。

再生產公式的假設

馬克思把他對再生產的研究建立在一些假設的基礎之上,但並不是所有這些假設都是嚴格必需的:(1)固定的和同等的資本有機構成(C/V)和剩餘價值率(S/V);(2)商品是按它們的價值交換的;(3)固定的生產率;(4)資本家擁有無限的後備勞動力。現在,我們用1和2分別表示生產,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兩大生產部類,於是得出C1+V1+S1=W1和C+V2+S2=W2,而C= C1+C2,V= V1+V2,S= S1+S2這些社會總額。

簡單再生產的基本條件

按照保?斯威齊的說法(見“參考書目”⑥),在簡單再生產中,既然S是被資本家全部消耗掉而不是積累起來,那么,用掉的不變資本應當相當於生產資料部類的產量,而資本家和工人共同的消費量,則應當相當於生活資料部類的產量。這就是說,
C1+C2= C1+V1+S1
V1+ S1+V2 +S2 = C2+V2+S2
消掉第一方程式兩邊的C1,和第二方程式兩邊的V2+S2,將要看到,二者簡化為下列簡單的方程式:
C2= V1+S1
那么,這可以說是簡單再生產的基本條件。它扼要地表明,在消費資料部類中用掉的不變資本的價值,應當相當於從事生產生產資料的工人和資本家所消費的物品的價值。如果這個條件得到滿足,生產規模就會年復一年保持不變(見“參考書目”⑥,第76—77頁)。
這個方程式表達了為了社會總資本在相同的規模上再生產必須得到滿足的一個條件。

擴大再生產的條件

談到擴大再生產,情況就較為複雜了,因為我們現在必須把用於資本積累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C+△V)列入兩個部類生產的公式。如果我們構想,作為第一個前提,全部剩餘價值都轉化為資本(最大擴大再生產),那么,每個部類把它自己的剩餘價值完全用於積累,也就是說S1 = △C1+△V1 ,S2 = △C2+△V2 ,於是,
C1+V1+ △C1 +△V1=W1
C2+V2+ △C2+△V2=W2
既然兩個有機構成C1/V1 和C2/V2被認為固定的,△C1 /△V1和△C2/△V2這兩個比值也應當是固定的,所以剩餘價值的固定比例將轉化為可變資本不變資本。讓我們假設這兩個比例分別為Kv+KC(顯然,Kv+KC=1)。於是,上面兩方程式現在成為:
C1+V1+ KcS 1 +KvS1=W1
C2+V2+ KcS 2 +KvS2=W2
投放到市場上交換的新價值量現在是什麼呢?既然全部S被積累起來,第一部類應當出售V1和KvS1這些量,而消費C1和KcS 1 這些量(都是生產資料),第二部類則把C2和KcS 2 這些量投放市場,而消費V2和KvS2(都是消費資料)。這樣,如果擴大再生產以最大規模進行(即資本家以他們的全部利潤投資),表示兩大部類的關係的方程式如下:
V1+Kv S 1 = C2 + KcS 2

剩餘價值部分積累

我們現在要把以剩餘價值全部積累的前提改變一下,讓資本家消費他們自己的一部分利潤。資本家所消費的剩餘價值的比例現在在方程式中有它的地位,所以(Kc+Kv)<1。新的方程式是:
C1+V1+ KcS 1 +KvS1+(1-Kc-Kv)S 1 = W1
C2+V2+ KcS 2 +KvS2+(1-Kc-Kv)S 2 = W2
從上面的方程式中不難導出擴大再生產的基本交換關係:
V1 +KvS1+(1- Kc-Kv)S 1 = C2+ KcS 2,簡化為
V1+S1(1-Kc) = C2+ KcS 2
既然承認資本家消費一部分剩餘價值,再沒有理由假設兩大部類有相同的積累比值Kv和Kc。那么我們可以把Kc分為Kc 1和Kc 2 ,把Kv分為Kv1 和Kv2 。這時,基本交換關係成為:V1+S1(1-Kc1)= C2+ Kc2S 2。上面這個方程式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表明了馬克思對再生產過程的分析的重大成果;再生產本身不容許任意選擇兩個積累比值Kc1 和Kc2。這兩個比值應當相適應,否則再生產過程會受到阻礙。

再生產公式的意義

(關於固定資本的再生產問題見“參考書目”②)。

馬克思再生產公式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

有一些理論家認為,馬克思的再生產公式有些像凱恩斯的有效需求論,因為後者也是建立在把社會產品區分為I(資本貨物)和C(消費品)的基礎上。但這是掩蓋了深刻分歧的純粹表面的相似。凱恩斯集中注意需求方面,而不研究再生產的條件,兩大部類保持平衡的條件,而且他並不考慮消耗掉的不變資本的必要的再生產(按亞當?斯密的傳統)。最後,可以看出,無論凱恩斯對國家的分析(國家據有的價值似乎產生於生產過程以外)或他對於由於消費傾向的下降而出現的長期蕭條的探討,同馬克思對再生產和積累的分析都是不相容的(不同的觀點見“參考書目”⑦,關於對這種態度的批判見“參考書目”①,並參看凱恩斯和馬克思條目)。

其他馬克思主義者對再生產公式的貢獻

長期以來,許多傑出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參加了這個公式的討論,其中有盧森堡、希法亭、鮑威爾、列寧、格羅斯曼和羅斯多爾斯基。羅斯多爾斯基準確地概括了全部爭論(1980年)。他指出,再生產公式不過是種種單一的資本的具體的相互作用的第一位近似值,其視野只是表明在資本再生產中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係。然而,羅斯多爾斯基補充了下列未經證實的意見:不可能把生產率、有機構成和剩餘價值率的變化列入公式。對研究再生產的兩項最重要的貢獻來自盧森堡和希法亭。

盧森堡與再生產公式

盧森堡從兩方面批評了馬克思的公式(見“參考書目”④)。首先,她認為,公式中缺少生產黃金的第三部類,是一個錯誤,黃金這種產品起貨幣作用,既非生產資料,也非消費品,而是單純的流通手段。因此,她提出區分三個部類的新公式,第三部類生產每年流通過程中所消耗的數量的黃金。但是,還存在一種缺憾;必要的交換不能以這種方式進行,因為它們需要現有的全部黃金,而不只是上年度所生產的黃金數量。黃金的生產和消耗構成資本主義生產的所謂faux frais(意外開支),因此,馬克思把黃金的生產連同其他金屬列入第一部類,被看成貨幣的黃金對於社會資本的再生產沒有直接的作用。更有意思的是盧森堡的第二點批評──關於有效需求的批評。她指出,在馬克思所提供的數字例子中,第二部類的積累速度似乎根據第一部類積累的需要任意變化,而不可能看到使社會剩餘價值得以實現的不斷增長的需求的根源。在盧森堡看來,這個公式應當顯示這種需求的不足;額外的有效需求必須產生於公式之外,也就是說,產生於資本主義制度之外,所以,資本家迫不得已不斷地在非資本主義世界尋找新的市場。然而,她也無法解釋非資本主義世界對兩大部類商品提供的交換價值的來源。把馬克思的簡單的數字例子概括一下,不難看到,不斷增長的需求產生於兩大部類本身內部,這是與實踐中的再生產過程的平穩發展無關的。

希法亭與再生產公式

希法亭(1910年)曾經企圖利用這個公式來解釋危機現象(見“參考書目”③)。他論證說,資本再生產的關鍵是怎樣保證兩大部類之間的平衡增長,這實際上只有通過價格調整的不斷過程來實現。這只可能是暫時的;既然通常有機構成較高的第一部類的投資要多得多,整個過程必然經常發生積累的中斷,以便恢復被破壞的平衡狀況。希法亭觀點中不清楚的地方是,作為資本積累的不同數值的後果,從而必然引起第一和第二部類產品失調的機制。

楊斌林與再生產公式

楊斌林,中國學者。研究再生產公式有了新的發現,即再生產公式是縱橫平衡的。縱橫平衡的含義是貨幣回流規律。在此基礎上把再生產公式演繹成了再生產平衡表再生產平衡模型。解決了兩大部類難以細分的問題,解決了兩大部類比例難以計算的問題。使再生產公式通過平衡表和模型進入了實際套用的新時代。

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

社會在生產就其內容來講,首先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因為任何一次生產過程,都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質資料,這些物質資料既包括生產資料,也包括生活資料。與此同時,任何一次生產過程又會生產出一定的物質資料,它既為下一代生產過程提供物質保證,並且滿足人們生活上的需要,從而使再生產能夠順利進行。
社會再生產,不僅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同時又是生產關係的再生產。這是因為,任何一次生產過程,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下進行的,離開了一定的生產關係,任何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都無法進行。隨著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不斷更新,這種生產關係也會不斷的得到維持和更新。
由此可見,任何社會再生產都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另一方面是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因此,社會再生產時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在生產的統一。

參考書目

①C.貝特爾海姆:《凱恩斯和馬克思著作中的國民收入、儲蓄和投資》,1948年英文版。
②J.格洛姆鮑夫斯基:《擴大平衡再生產和固定資本》,1976年英文版。
③魯道夫?希法亭:《金融資本》(1910),1981年英文版。
④羅莎?盧森堡:《資本積累論》(1913),1951年英文版。
⑤R.羅斯多爾斯基:《馬克思的〈資本論〉的形成》(1968),1977年英文版。
⑥保?斯威齊:《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論》,1942年英文版。
⑦都留重人:《凱恩斯與馬克思──總體方法論》(1954),
⑧衛興華:《政治經濟學原理》(2004年版),
⑨載D.霍羅維茨編《馬克思與現代經濟學》,1968年英文版,
⑩楊斌林,《再生產平衡表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⑾楊斌林,《政治經濟學創新與西方經濟學批判》,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