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

六即指天台圓教所立的六種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證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稱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絕、六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即
  • 別名六即佛,或六是、六絕、六如
天台六即佛,印光法師說六即佛,宣化上人說六即佛,真宗立了義教時所說的六即,論“六即佛”,
六即

天台六即佛

(1)理即:謂一切眾生皆具足三千三諦之理,而無缺減。
(2)名字即:謂了解三千三諦之理,對十方三世之佛法無疑。
(3)觀行即:謂念念觀照三千三諦之理,相續不止。
(4)相似即:謂三千三諦之觀念相續,使見思二惑盡,而得六根清淨。
(5)分真即:謂徹底觀照三千三諦之理境,無明之惑漸除,法性的理體部份彰顯。
(6)究竟即:謂無明之惑全盡,法性的理體究竟彰顯。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圓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1)為令無信行人離卑下之心。(2)為令無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訶止觀》卷一(下)雲(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無信者謂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為表凡夫與佛無異,而立此六即。又無智者執即佛之一邊,謂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與八位、五十二位等階位之關係,配列如下:
┌理 即(未聞佛法)
│名字即(已聞佛法)
│觀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內凡)──十信位─┐ │
六即┤ ┌─十住位 │ │
│ ├─十行位 ├八位 │
│分真即(分證)┼─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覺位 │ │
└究竟即(極證)──妙覺位─┴────┘
此外,日蓮宗亦立六即義,《御義口傳》〈壽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頭頂“南無妙法蓮華經”時是名字即,聞奉修行是觀行即,伏惑障雲相似即,出而化他雲分真即,究竟無作三身之佛雲究竟即。

印光法師說六即佛

隋天台智者大師,著《觀無量壽佛經疏》,立六即佛義,以對治自甘墮落,及忘自尊大之病。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也。六,明階級淺深;即,明當體就是。譬如初生孩子,與其父母形體無異,而力用則大相懸殊。不得謂初生孩子非人,亦不得以成人之事令孩子擔當也。若能知六而常即,則不生退屈;知即而常六,則不生上慢。從茲努力修持,則由凡夫而圓證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
理即佛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雖背覺合塵,輪迴三途六道,而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心之理體就是佛也。無機子頌曰: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以一切眾生,未來聞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體,完全同佛,故曰:“動靜理全是”。由其迷背自心,作諸事業,故曰:“行藏事盡非”,事完全不與佛性相應也。終日終年,昏昏冥冥,隨煩惱妄想之物慾而行,從生至死,不知迴光返照,故曰:“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也。
名字即佛者,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典,聞即心本具寂照圓融、不生不滅之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謂聞佛性名字,即得了解佛法者是也。頌曰: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以從前只知生死輪迴,無有了期,今知佛性真常,不生不滅。既知當體就是成佛真因,則汲汲修持,反恨從前虛度光陰,以致未能實證也。
觀行即佛者,依教修觀,即圓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隨喜品,聞實相之法,而信解隨喜者。二、讀誦品,讀誦法華,及諸大乘經典,而助觀解者。三、講說品,自說內解,而導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觀心者。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行轉勝者。頌曰: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既圓悟佛性,依教修觀,對治煩惱習氣,故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故日:“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相似即佛者,謂相似解發,即圓教十信內凡位也。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頌曰:
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華紅。
四住者:一、見一切住地,乃三界之見惑也。二、欲愛住地,乃欲界之思惑也。三、色愛住地,乃色界之思惑也。四、有愛住地,乃無色界之思惑。色聲香味觸法之習氣未盡,故曰:“六塵未盡空”。此但指七信位說,八九十信,塵沙惑破,習氣全空矣。習氣者,正惑之餘氣耳,如盛肉之盆,雖經洗淨,猶有腥氣;貯酒之瓶,雖經盪過,猶有酒氣。“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華紅”者,以無明未破,不能見真空法界之本體也。
分證即佛者,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是為法身大士。從初住至等覺,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故名分證即佛也。以無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破一分,歷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則破四十二分矣。初住即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又復隨類現身,度脫眾生,其神通道力,不可思議,何況位位倍勝,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覺菩薩乎?頌曰: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常見月朦朧。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者,頌其分破分證之景象也。“窮源猶未盡,常見月朦朧”者,頌其猶有無明雲,未能徹見性天真月之光輝也。
究竟即佛者,從等覺再破一分無明,則真窮惑盡,福慧圓滿,徹證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覺位,成無上菩提道矣。頌曰: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從來真是妄”者,未悟以前,只此皆空之五蘊,而妄生執著,色法心法,互相形立,則苦厄隨生。既悟之後,亦只此五蘊,而全體是一
個真如,了無色心五蘊之相可得。故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然此所證之真,並非新得,不過復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故曰:“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也。又,眾生在迷,見佛善薩,及一切眾生,皆是眾生,故毀謗佛法,殺害眾生,不知罪過,反以為樂。佛既徹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心,見一切眾生,完全是佛,故於怨於親,皆為說法,令得度脫。縱令極其惡逆不信之人,亦無一念棄捨之心,以見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注:整理自印光法師<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宣化上人說六即佛

妙法蓮華經》談到妙法的妙,有眾生法妙和佛法妙。現在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來解釋這個妙法妙法就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
所謂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沒增一點。在眾生份上,也沒減一點。在諸佛的份上,它也不淨;在眾生份上,也不垢。在諸佛份上不生,在眾生份上也不減。這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妙法的本體。我們人人本具,個個無缺;可是卻沒有人知道,這叫理即佛。所謂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說現在就是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說人人是佛,僅是指理即佛而言。
每人來聽經要明白經的道理,明白諸佛所說的道理。須知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佛所說的法是因為眾生有心,若眾生沒有心,佛也不用說法。你知道心即佛而只有佛的名字,這叫名字即佛。
單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不用功修行,你雖然知道理即佛,名字即佛,又有何用?那佛性就好像在金礦里的金,把礦里的金取出來就是修行。取出來後還要鍛鍊,用火燒冶,經過鍛鍊後才是真金。不錯,人人是佛,礦里的金是理即佛;從礦里取出來的金是名字即佛;又加上一番修行鍛鍊,用火把金煉出來就叫觀行即佛。
修行用功,參禪打坐、念佛、誦經,無論用任何功都要專一。專一修行到內無六根,外無六塵的程度。內也沒有六根的境界,外面六塵也空了;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永脫根塵。這時候,既無人相,更無我相,無眾生相也無壽者相。沒有過去心、現在心,也沒有未來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這時候就得到一點妙法的滋味。但是還沒有確實、真正的知道這個滋味,這時候就叫相似即佛。
到了相似即佛的時候,還不能停止。還要用功修行,直至能見到本來面目。在禪宗里叫本來面目,在天台宗是說得到一心三諦的境界。三諦就是真諦、俗諦和中締。在淨土法門裡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何謂一心不亂?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風也吹不動,雨也打不漏,成為一個。盡三乾大千世界就在這‘南無阿彌陀佛’的一念里包括了。這時候沒有山河大地,沒有房廊屋舍,也沒有人、我、眾生、壽者,什麼都空了。若想要停止‘南無阿彌陀佛’這念也不可能。它就像流水似的不休不停。如此念佛,念到不念自念,就是得到念佛的一心三昧。這時候是很妙的;你聽見人說話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颳風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流水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正是水流風動演摩訶,都是摩訶大法。當你見到七寶蓮池裡的四色蓮花,各放著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黃色黃光這四種光明。這時候可以百界成佛;不但在這個世界成佛,你願意到那一個地方成佛都可以,這是淨土法門裡的一心不亂。並不是像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他聽見聲音,譬如聽見鐘‘當’的一聲,他就問旁人有沒有聽見,還以為是一種境界。任何一個用功的人,那種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不要執著它。禪宗有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算佛來也不要動心,要修得這種定力。不可以佛來就生歡喜心,一生歡喜心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生歡喜心?須知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相都是虛妄的,你要能在有相上就看見是空的,這就是真空。而在空的份上又能看見是有,這是妙有。真空本來不空,妙有本來非有。你說這妙不妙?到了這個時候就叫分證即佛。
雖然到了分證即佛,可是還沒究竟。必須要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髏明星而悟道,究竟證果,這就叫究竟即佛。以上所說的是以六即佛來解釋這個妙法,到了這個時候才親證妙法的本體而真正成佛。
注:錄自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序品淺釋>.

真宗立了義教時所說的六即

乃親鸞依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中所舉的七深信而立。《愚禿鈔》卷下雲(大正83·651a):“六即者,(一)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二)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三)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四)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五)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六)若佛所說,即是了教。”此六句皆有“即”字,故稱之為六即。

論“六即佛”

六即佛是天台宗主要理論體系之一,它闡明了事相修證因果與佛性理體的關係。原本佛經中沒有六即佛這個名相的。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首先提出六即佛之命題,他在疏中說:“佛是覺義,有六種即”。隨即依次立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和究竟即佛。在《摩訶止觀》中,大師引用《涅盤經》中貧女寶藏之喻,對六即佛之義加以和會:“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即是理即佛,“知識示之,即得知也”即是名字即佛:“耘除草穢而挖掘之”即是觀行即佛也;漸漸得近。即是相似即佛;“近已藏開。”即是分證即佛也“盡取用之”,即是究竟即佛也。《涅盤經》中尚有一則力士額珠的比喻,表明佛性不失的道理。經中說,有一力士。額上有顆金剛珠,因與其他力士角力相撲時,其他力士頭觸其額,珠嵌沒於膚中,都不知是珠所在,遂懷疑失去此珠,當時有一良醫,以種種方便,除其失珠之疑。並示其額珠所在而顯現之。智者亦用此喻為“六即佛”之義作個註腳:額珠沒於膚中而不自知,喻各人皆有佛性而不自知。即為理即;良醫以種種方便除其失珠之疑,即是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三位,並示額珠所在而顯現之,即分證、究竟之位。智者大師所提出六即佛義,是對台宗理論寶庫一重大貢獻。荊溪大師說,“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諸過。”
有少數暗證禪人,以為一經開悟,就認為萬事大吉,將自己置於佛的同等地位,“強調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而以聖者自居,高唱:“佛之一字,吾不喜聞”,若問他修證位次,則茫乎不曉,這種禪人,嚴格說來,是增上慢人;另一部分人,唯重教理研究,對名相之學,造詣極深,但認為斷惑證真,成就佛道為高不可攀,不能以教印心,直下承當,始終以下劣凡夫自居。若能了達此六即之義。即能克服這二種人之過失。為什麼呢?約修德說,全性起修,階位分明,必須論六。如水有淺深,高低不同;約性德說,全修即性,其體無二,必須論即。如深水淺水,同一濕性。懂得即而常六之理,就可避免行人起增上慢;相反,懂得六而常即之義,就能策勵行人不生下劣之心。
蕅益大師之《教觀綱宗》對常通別圓四教,都有論六即佛之文。但藏通別三教而論六即,此是權義,只有圓教,才是實義。何以故?藏通二教,僅斷見思,未破無明,何來佛果?故可不論;別教雖破無明,僅十二品,只有分證資格,沒有究竟佛果,亦可不論。唯圓教方可論六即佛也。本文即就圓教而論六即佛
一、理即佛。理即理體,此體生佛同具,約佛邊說,即佛所證之法身,約生邊說,即是眾生介爾一念之心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即三惡道眾生,亦皆具此理體。含生具此,諸佛證此,生佛雖殊,理無二致。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則惟論性德,不論修德也。普潤大師理即頌云:“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動靜理全是”者,吾人日用之間,一動一靜,全體即是佛性理體也。“行藏事盡非”者,行藏,指行為,由於不達萬法唯心,隨拈一法,體即法界之理,故凡所作為,皆不合此理體也。“冥冥隨物去”者,冥冥,迷暗不覺貌。物指六塵境界。也就是說佛性理體,迷不覺故,隨逐於六塵境界,故云冥冥隨物去也。“杳杳不知歸”者,謂無有覺照之功,迷不知歸也。
二、名字即佛。佛性之理,天然性德。迷而不知,今行人從善知識處聽聞,或者自閱經教,始悟佛性之理,不生不滅,當體即是,並依之而開圓解,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介爾心起,體即法界。一念如此,余念亦然。此即名字即佛也,乃修德之始。但明理有深淺之別,淺則但知名字,深則見與佛等,蕅益大師所證,即是此位,所謂悟則大心凡夫能與佛同是也。此位歷時甚長,圓教五品外凡位之前,並屬此位所攝。以僅知名字,未能斷惑(見思二惑)故稱名字即佛。普潤大師名字即佛頌云:“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反恨自蹉跎。”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者,無生即不生,不死即不滅。由於聽聞經教或善知識開示,方知自性天真佛不生不滅,亘古常存之理。“今知當體是”者,方知佛性遍一切處,當體即是。全惑業苦,即秘密藏。惑即般若,業即解脫,苦即法身。猶如全水成波,全波即水也。“反恨自蹉跎”者,蹉跎謂虛度光陰。行人反悔過去之行藏,事事盡非,枉自在六道中輪迴流轉也。
三、觀行即佛。上來名字位中既開圓解,知有佛性理體而起觀照之功。依圓境起圓觀,境智相應,觀心不息。智者大師說,“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因此得以圓伏五住煩惱,此即觀行即佛位,亦即圓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隨喜;二、讀誦;三、講說;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以此五法自行,稱五品弟子位。以此五法化他。稱五品法師位。以尚處於未見真理,身是有漏,故云外凡位也。普潤大師觀行即佛頌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念念照常理”者,不生不滅名常。此謂行人念念觀照此不生不滅之法身理體也。“心心息幻塵”者,幻塵,指五住地惑,乃真體上所幻現,故曰幻塵,由於行人觀照法身理體,念念皆覺,五住地惑伏而不起,故云心心息幻塵也。“遍觀諸法性”者,行人遍觀一切諸法,緣起性空,當體即是實相也。“無假亦無真”者,無假即空,無真即有,以中道實相不落二邊。故云“無假亦無真也。”
四、相似即佛。此指行人從觀行位後,功夫進一步得力,見思惑斷除,依稀見到法身理體。由於無明未破,雖見而不真切,僅相似而已。故云相似即佛也。此乃圓教十信之位,又稱六根清淨位。斷惑之歷程如此:初信斷見惑。二信至七信斷思惑,利根二信即斷。鈍根三至七信不定,但至七信必定能斷也。八至十信,則任運斷界內塵沙惑。(界內塵沙惑,指對三界內如塵如沙之法門不能偏知,無法對界內之機觀機施教,障於化導,故名為界內塵沙惑)。普潤大師相似即佛頌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者,四住即見思兩惑。見惑為一住,思惑為三住。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境,行人觀照功深,四住先斷。人我執雖空,但法我執未空,故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也。“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者,比喻無明尚在,法執未空,如目睛生翳(白內障),空中見華也。
五、分證即佛。行人從相似位進一步加工用行,至此破一品無明,證入圓教初住之位。初住位即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眾生。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說,“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如普門示觀。”從此發無功用道之真修,進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破二至四十一品無明,皆屬此位所攝。此即分證即佛也。”普潤大師分證即佛頌云:“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豁爾心開悟”者,謂行人以中道觀智豁破一品無明,初見法身也。“湛然一切通”者,法執始空,六塵境界不能為礙也。“窮源猶未盡”者,指行人雖從此進修,破除四十一品無明,但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猶未能徹法源底也。“尚見月朦朧”者,此引喻以明。謂如一輪皓月,為薄雲所障,猶朦朦朧朧,見不真切也。
六、究竟即佛。此乃圓教妙覺極果之位。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盡,至此四十二品全斷,位居究竟極果,徹證三德秘藏,故名究竟即佛也。普潤大師究竟即佛頌云:“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從來真是妄”者,從來,指從理即至分證五位之歷程。相似以前,真理未見,則不須論,即至分證之位,亦未能究盡諸法實相。故《法華》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真是妄,指心體不變隨緣,全真成妄,全三德之真,成三障之妄,如水成冰。故云“從來真是妄”也。“今日妄皆真”者,今日,指今日之究竟位。妄皆真,法性理體,返妄歸真,全妄即真。全三惑之妄,成三德之真,如冰成水。故云“今日妄皆真”也。“但複本時性”者,只不過恢復其固有佛性理體而已。“更無一法新”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如睡人夢醒,此醒時人,即夢時人,並非換個新人也。又:如冰成水,此水乃昔時之冰,原非新物,故云“更無一法新”也。 (信息來源:香港寶蓮禪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