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佛

六即佛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最後成就道業,這當中的次第有六個層次,而這六個層次當中,都是佛,故稱為六即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即佛
  • 又名:六是、六絕、六如
  • 類別:宗教
  • 教派 :佛學天台宗
  • 含義:修行人到最後成就道業有六個層次
  • 內容:理、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等 
簡介,過程,解析,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綜述,附:,

簡介

天台智者大師,妙悟法華,一家教觀,萬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辯十種疑,疏十六觀,極談淨土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六即佛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印光大師文鈔 與泰順林枝芬居士書二選摘:而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已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仿佛,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請參見附表說明十種位階,及六種即佛。
(十種位階) (六種即佛)
1 凡夫位(對於佛法,聞信全無)────理 即
2 凡夫位(對於佛法,有聞有信)────名字即
3 五品弟子位───(外凡位)─────觀行即【智者大師自稱居此位】
4 十信位─────(內凡位)─────相似即
5 十住位────┐
6 十行位 │
7 十回向位 ├(菩薩位)─────分證即
8 十地位 │
9 等覺位────┘
10 妙覺位─────(佛 位)─────究竟即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頌文略解:
一、理即佛,頌曰:“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動靜理全是”者,吾人日用之間,一動一靜,全體即是佛性也。“行藏事盡非”者,行藏,指行為。由於不知萬法唯心之理,所作之事,皆不合此理體也。“冥冥隨物去”者,冥冥,迷暗不覺貌。物,指六塵境界。佛性理體迷不覺故,隨逐六塵境界,故云“冥冥隨物去”也。“杳杳不知歸”者,謂無有覺照之功,迷不知歸也。此位惟論性德,無有修德。即在迷凡夫也。
二、名字即佛,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反恨自蹉跎。”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者,無生即不生,不死即不滅。由於聽聞經教,始悟自性天真佛不生不滅,亘古常存之理。“今知當體是”者,方知佛性遍一切處,當體即是,全惑業苦,即秘密藏,惑即般若,業即解脫,苦即法身。如水成波,全波即水也。反恨自蹉跎者,蹉跎,謂虛度光陰,以佛性常存而不知,行人反悔過去行藏,事事盡非,枉自在六道中輪迴流轉也。此位乃修德之始,淺則明悟藏性,深則大開圓解。
三、觀行即佛,頌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念念照常理”者,不生不滅名常。此謂行人念念觀照此不生不滅之本覺理性,亦即法身理體也。“心心息幻塵”者,幻塵,指五住地惑,(三界內見惑為一住,欲界思惑一住,色界思惑一住,無色界思惑一住。界外塵沙、無明合為一住。)乃真體上所幻現,故曰幻塵。由於行人念念觀照法身理體,五住地惑伏而不起,故云“心心息幻塵”也。“遍觀諸法性”者,行人遍觀一切諸法,緣起性空,當體即是空有不二之實相也。“無假亦無真”者,無假即空,無真即有,中道實相,不落二邊,故云“無假亦無真”也。此位乃圓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隨喜品,聞實相之法,而信解隨喜者。二讀誦品,讀誦法華及諸大乘經典而助觀解者。三講說品,自說內解而導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觀心者。五正行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行轉勝者。以此五法,自行化他,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猶未能斷,故稱圓教外凡位。
四相似即佛,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者,四住,即見思二惑。一、見切住地,乃三界內見惑;二、欲愛住地,乃欲界思惑;三、色愛住地,乃色界思惑;四、有愛住地,乃無色界思惑。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境。行人觀照功深,四住先斷。人我執雖除,法我執未空,故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也。“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者,比喻無明尚在,法執未空。如目睛生翳,空中見花,尚看不真切也。此為圓教十信內凡位。圓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由於行人觀照功夫進一步得力,見思惑斷除,進斷塵沙惑。但無明未破,依稀見法身理體,未能見得真切,僅相似而已,故云相似位。
五分證即佛,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豁爾心開悟”者,謂於十信後心,以中道觀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初見法身,是為法身大士也。
此圓教初住位 ,以破一品無明故,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化度有情。 “湛然一切通”者,法執始破,六塵境界不能為礙也。“窮源猶未盡”者,謂尚有四十一品無明未破,未能徹法源底也。從初住而至等覺,凡四十一位。各各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在四十二品無明未斷盡之前,均屬此位所攝。“尚見月朦朧”者,此舉喻,謂如一輪皓月,為雲所障,見不真切也。
六究竟即佛,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從來真是妄”者,是指從理即至相似即五位歷程。真是妄。指心體不變隨緣,全真成妄,全三德之真,成三障之妄。如水成冰,故云“從來真是妄”也。“今日妄皆真”者,今日,指今日之究竟位。從等覺位再破一品無明,即生相無明,則四十二品全破,三德圓證,證入究竟即佛之妙覺位矣。妄皆真。指反妄歸真,全三惑之妄,成三德之真,如冰成水,故云“今日妄皆真”也。“但複本時性”者,謂只不過恢復其固有佛性理體而已。“更無一法新”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如睡人夢醒,此醒時人,即夢時人,並非換個新人也。
荊溪大師云:“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諸過。”明白六而常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義。令行人尊重己靈,不致自暴自棄;明白即而常六,階位分明,令行人遠離增上慢,不致以凡濫聖也。

過程

從理到行整個過程,天台宗六即來概括。
約六即顯是者。
“顯是”的“是”,指行者相應的境界,正確的境界,智慧和理境相一致的境界,所以叫“是”。“是”就是契合相一致。
為初心是後心是。
到底初發心的時候“是”呢 還是後心才是 還是後心的果位證到的時候才“是”呢 那么文中答:如論焦炷。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
如論焦炷,就是這個燈蕊燒焦的,燒焦的過程中,他一點點燒下來,初步的和後面的,其實是離不開的,沒有開始就沒有以後,沒有以後也就沒有前面。不能執著於初,也不能執著於後,不是初不是,也不是後才是。初“是”但是不是後“是”,後“是”不是初“是”,“是”的程度不同。意思說開始的“是”呢是理悟,是開解起行,後面的“是”呢是證到起用,起果地上的大用。
若智信具足。
智是智慧,信是信心,有智慧見解這個信,在禪宗講肯定承當叫信。如果智信具足的話,
聞一念即是
這個聞是無分別的相應的聞,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聞,這個聞就是根門開脫,自性顯露,不聞自聞,聞什麼樣呢 聞一念,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這一念心無生無滅,這一念心本來具足,這一念心本來是佛,本來實相,那么就是了。他當下就是,本來圓滿,本來真實。
信故不謗。
信,肯定,承當,這一念回光,這一念當下,就是佛。這個沒有區別,就是祖師西來意,當下就肯定承擔了,然後綿密保護。他不會再毀謗,再也不會毀謗佛祖,再也不會毀謗別人的悟的智慧,再也不會毀謗經中所講的道。他不會再毀謗了。
智故不懼。初後皆是。
智故不懼,他開智慧了,什麼叫智慧 因為沒有分別,因為知道這個一念心本來是佛,因為知道所有的果地的佛都是這一念心圓滿成就的,所以他不會恐懼,不會說,我是凡夫,我業重,我以後下地獄怎么辦 我以後修不成怎么辦 還有魔、外道破壞怎么辦 還有身體生病了,境界來了怎么辦 他沒有,因為智故不懼啊!為什麼 他有智慧,知道這個本心不動不搖,本來清淨,本來是佛,魔不能擾,境界不能覆蓋,身體不能束縛,業力不能左右,都是這一念心本來的關係,本來實相的關係,所以無所懼。
如果具足智信,那么初後皆是,初也是,後也是,都不離這個“是”。什麼是“是” 就是實相理諦,就是一念三千,諸法實相就是“是”。
若無信高推聖境非己智分。
假如沒有信,沒有肯定承當,沒有把握這當下一念,那么就會高推聖境。就是認為:成佛不是我的事,我是博地凡夫,這就是高推聖境。不是自己的智慧能夠了解的。能夠明白的,能夠修上來的,不可能的,我是凡夫。就是往生,上品上生都不可能,最多是下品下生。那么他就是沒有信心,真信沒有,也沒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是佛。
若無智起增上慢。謂己均佛。
假如沒有智慧,不能明白本性,不能通達實相,不能安住當下,他就會起增上慢,狂慧,認為自己理懂了,就是佛了。自己沒有明白本性,又不能真正悟入實相,那么就會狂妄自大。認為自己講得通了,講得對了,就是佛,那么什麼行為都是佛,於是他起增上慢。認為自己就均等於佛了。剛剛開始懂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跟佛一樣圓滿,那么這個就沒有智慧。
初後俱非。
開始就錯了,第一步就錯了,那么後面所修所為全部是顛倒,全部是造業。因為他有這個沒有智慧的信心,因為他有這個增上慢在,所以說都是錯誤的。
為此事故須知六即
因為這樣的緣故,一種人沒有信心,高推聖境,一種人起增上慢,所以應該知道有六即的道理。
謂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
這六種。第一是理即。理,就是如來藏的理性,每個人都有的佛性。這是理,理是含在裡面的。名字,通達了這個理,悟入這個理,悟入了諸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的法理、行理、佛理,所有的理都明白了,就叫名字即。大開圓解,當下明白,知道這一念自性的本來面目,這是名字即。觀行即是以這個圓解起觀行。相似即,就是相似的證入,相似的超越,超越了輪迴的生死,超越了菩薩的有相行,在這個當中得到相似。分真是真正的證入,兩邊不住無明脫落,法身成就,能夠在一百個世界作佛,叫分真即。到後來究竟即,四十二品無明斷盡,即圓滿成佛。
這樣一講,大家都知道了,知道自己是哪個位置。理即是人人本具,只怕你對這個理,一知半解,還不能算名字即。如果真正的大開圓解,通達一切理,明白一切事,事理圓融,那么名字即就到了。開始起行。
六即者。始凡終聖。
開始是凡夫,最後是聖人。
始凡故除疑怯。
開始是凡夫,還需要除疑和怯。明白了我們有佛性,明白了這一念本來就是佛,但是還是凡夫的明白呀,還有凡夫的業報、凡夫的習氣,還有凡夫的煩惱啊!無明沒有破。這一念是,但是你還是凡夫。除疑怯不要怯弱,只要好好保護他,好好用功,你肯定會成就,你不要懷疑。
什麼叫開悟 沒有疑是開悟。什麼叫智慧 沒有畏懼,沒有怯叫智慧。有智慧的眼睛,智慧的明燈照著你,一直往前走,不需要怯弱。
終聖故除慢大云云。
最後才是聖人啊!後面證到究竟才是真正的聖人。之前不要驕慢自大,名字位都沒有,都不夠,怎么就說自己是佛了,就說自己成就圓滿了等等,其實還差得很遠。這裡非常微妙,要處理好,不然的話都會顛倒。

解析

(見《摩訶止觀》淺講

理即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
這是介紹理即。理即是對真正如來藏理性的概括說明。但是理即看過了,不等於就是名字。名字是通達以後,超越文字,超越道理,悟在心中,體現在當下,這才叫名字位。所以說理即者,一念心就是如來藏理。這一心知道就是如來藏理。
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
“如”,就是空,萬法皆空,這一念心的體也是空。
“藏”,含藏萬有。緣起緣滅,一切萬法都在這裡具備。這個假不是真假的假,這個假即是緣生無性,一切種子,一切現行,一切諸法都在這個本體當中,他是相對的,他是緣起的,所以叫做假。
理就是中,這個理就是稱性之理、道理之理、至尊之理、究竟之理,也叫理體之理,又叫中,就是中道。
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
過去慧文大師讀大智度論,讀到三智的時候,他悟到了:三智就在一心中本具。什麼叫三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知道本性是空;道種智,知道緣起差別,各個人,各個事物的種性、差別;一切種智,是性相圓融、空有不二,萬法具備的智慧。這個智,智度論講要次第修,次第得,後來慧文大師就悟到了三智一心中具備,不要先獲得一切智,再獲得道種智,再去獲得一切種智,不需要。一念心中,同時都具有三種智慧,叫三智一心中本具,所以說是不可思議的。
如上說。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
如上所說三諦就是一諦,這一諦是不可思議之諦理,不可言說,當下就是,就是一諦。非三非一,不是三不是一,就破了。就像禪宗一樣:掃蕩,不是三,哪裡有三呢 不是一,哪裡有個一呢 有三必有一,有一必有三,三非三,一非一。所以說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是這樣,不可以作色見,不可以離色見,不可以作念想,不可以離念想。
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觀。
這個當下,就是圓妙不可思議,不可言說,自己知道,一切心都是這樣。這樣的理,就是菩提心,這樣子明白,就是已經開發了菩提心。開發是菩提心智的開發,是菩提本性的開發,是覺性妙明的開發。當然開始力量很弱,還不能起大用,不能像佛一樣具足一切功德妙用,但是這一點成份,這一點本質,和佛一模一樣!只是力量不夠。因為還有習氣,還有身體障礙,還有一些有待消融的境界。這是理即之理而入名字悟心之中,亦是理即止觀。
即寂名止。即照名觀。
這個止觀是理即上的止觀。即寂名止,他本來寂寂然,本來不動,叫止。即照名觀,他能夠顯發一切,種種事物,種種緣起,種種作用叫觀。
理即很重要。但是理即放在哪裡 本來就是這樣!要靠你去發現,象金子在礦裡面,還要你要去研究,去開發,知道礦裡面是什麼金子,怎么挖才能挖出來。就是說理即就是金子在石頭裡面,但是還沒有挖出來,通過文字,通過別人介紹我們知道了這石頭裡面有金子。

名字即

這一段講名字即。這個和禪宗、金剛乘密宗的道理一樣。禪宗,要徹悟本性,消融諸佛的言說,通達一切緣起的真實。金剛乘也是這樣,離開分別心,以圓融的智慧去修行,這樣才能成就真實功德。
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
“名字即者”理雖然就是,但是你“日用不知。”道理上講得好象是這樣,或者經里是這樣講的,但是你的日用呢 一舉一動,說話、轉念頭間是不是這樣呢 有沒有把念頭當做妄想 你是不是把身體當做有漏 你是不是把境界當做塵勞 你是不是把人當做人相來看 這樣就是問題來了,是吧
實際上如果你的人我還在,是非還在,起心動念都還把他當做妄想,那么日用中你就要壓制他,就要排斥他。這樣子做功夫,就是“日用不知”了。不知道理即,不知道理即是佛,就不是真明白了。
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
所以說“以未聞三諦。”因為這樣的人沒有聽聞三諦。這個聞很重要,不是耳朵聽,不是思想去想,是用我們的本性去聞。聞:就是開發,就是悟入,悟入三諦一心,真正明白。真聞的人,知道這個念就是我們本性的作用,妙假,念的體是空,但無念的體性當中不妨起念,空假不二,這樣的理悟叫做“聞三諦”。
如果未聞三諦,雖然文字也懂,誦了很多經,看了很多書,真正的佛法卻不認識。什麼是佛法 不是文字,不是道理,不是境界,不是修行的方法。所謂的佛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萬有,起心動念,全是佛法,這樣才叫聞到佛法。
所以說那些人好像牛羊的眼睛一樣,他不解方隅,不知道東南西北。這什麼意思呢 如果懂了佛法,你就知道怎么樣了,你就有智慧了,不會人云亦云。經里怎么講,你就怎么想,那么還是不懂方隅。實際境界來了,你還是不明白,等於是牛羊眼一樣,不解方隅。
或從知識或從經卷。
“從知識”,親近善知識、過來人。知,是了知本性如如不動,了知當下明朗現前。識,是遍識一切根基,遍識一切差別,善用諸法開發眾生的本性。善知識,已經明智通達的人,他的語言、表現,都是從理體上流露出來的,都是本性的作用,都是當下的流露。他不依文字,不依境界,不依道理,他不會有相對的執著心來講法。他的法,他的用都是工具,他知道沒有實法於人。就是說,他已經開出金礦了,有經驗了。那么眾生,別人的金礦還沒有開,他就告訴你怎么開,用什麼工具才能打開,這叫善知識,這是最最重要的過來人。
“或從經卷。”如果夙因深厚的人,他過去生修了很長時間,在大乘實相中用功,那么即使沒有人教導他,引導他,他也能從經卷讀誦當中豁然開朗,一聞千悟,徹底明白。
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
“聞”,智慧的聞,反聞的聞。“一實菩提”,實相真如的菩提。 “名字”,例如我的講話,就是名字,講話是借用音聲的一種符號描述。通過各種描述的名字,通達實相。祖師講,名字就是實相,也有的地方講,文字就是實相,不但文字是實相,山河大地,哪一個不是實相 哪一個不是佛呢 鬱郁黃花,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都是般若。
“於文字中通達解了”,真正通達是很難的,通達是一通一切通。通:圓通,達是了達一切諸法的差別叫通達。“解了”,解,所有的疑問,所有的障礙,所有的不明了的地方都解開了。了,了了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徹,無論這樣講那樣講,為什麼這樣講,為什麼那樣講,都徹底明白了。
通達解了就是大開圓解,就是徹底領悟,就是當下的一種肯定承當。他有一個力量,就是說再也沒有疑惑了,信心具足,智慧具足,不會再被別人的議論所影響,不會再在中途產生顛倒的知見,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他把握得非常好,處處是實相,處處是中道,這個方向再也不會迷惑了。所以蘇東坡講:“名字位上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我要怎么才能把這個名字即的智慧傳下去呢 這是因為經論這么多,人的知見這么複雜,往往註解經論的時候會走偏,在指導修證的時候會起比量。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叫通達。知一切法,不是經里的法,不是三乘的佛法,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叫大開圓解。無論講到儒家、道家,講到社會的哲學、文學,講到人生的一切事情,六道輪迴所有的一切都是佛法,這個叫做名字即,非常非常重要的。
“是為名字即菩提”,這個菩提就是道,就是覺,在名字中,你覺悟了,你有智慧了,你的菩提在你心中升起了。雖然這個智慧見地非常的強,但實際的修證、道力這時還是非常的弱,不夠的,還要培養。所以說這僅僅是真實性的開始。
“亦是名字止觀”。這時候就叫名字止觀了。那什麼叫名字止觀呢?下面解釋:
若未聞時處處馳求。既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
“若未聞時”,如果還沒有開悟,沒有大開圓解的時候,到處拜訪名師,到處尋找經論,看註解、提問題、辯論,馳求,向外的追求。既得聞已,既然懂了,噢!一念頓歇,自性大開朗朗明白,原來是這樣!好!
“攀覓心息”,在哪裡攀緣啊 在哪裡尋找啊 不用再去找了。到哪裡去找師父,到哪裡去找文字,找道理,找更高深的東西,沒有了,自己一心中就都具備,一切法都是佛法,吃飯穿衣一切現成,一切具備,這叫什麼 “攀緣心息,是名止。”止息了向外攀緣之心,向外求的沒有了,不明白的沒有了,懷疑的沒有了,這個起心動念,東找西找的心沒有了,就是止。
“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很重要這句話,這和禪宗是一樣的。禪宗說,你本來就是佛,你到哪裡去找 你把家裡的寶藏都丟掉了,到這裡來找什麼啊 騎牛覓牛,騎著牛在這裡找牛,找什麼 不要找了。你本來就是,所以心就歇下來了。“但信法性”,因為圓悟,悟什麼 悟法性!悟實相!而法性在哪裡呢 就在當下!就是這一念之心!一切法都在這一念心當中,本來具備。
所以說“不信其諸”,其它再也不相信了。信什麼神通、奧秘啊?外面的東西再不相信了。就是信這個法性,法性就是佛。一切功德,一切妙用,都是從這裡升起來的,離開這裡什麼都沒有,就是“不信其諸,名為觀”,就是觀。
至此,雖說尚未圓滿成道,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了不起。這個人心量就很大了。所以天台宗講,即使你沒有成道,學過天台止觀,為因也強,作為因種下來,非常強,一出頭來,就是出世的時候,就是一聞千悟,是大丈夫的量,他對理性,對萬法都非常明白,他不會在外面尋求。所以說名字位上有勝觀現前。
有勝慧現前,名為觀。這是第二即。

觀行即

觀行即是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
那么什麼叫觀行即是呢 “若但聞名口說”,聽到了名字,口也會說,道理都懂。那是“如蟲食木”,像蟲啄樹木,偶得成字。講得都對,想得也對,理也對,但不是智慧的體悟。這裡是有差別的,有的人一悟就能證。有的人悟了呢,只是理上,實際上都不行,一到實際都迷糊了,一到實際就不會用了,一到實際就分開了,和理性分開了。所以說“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
既不通達寧是菩提。
在實際當中還是不通達,不通達怎么是菩提呢
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
要在實際當中真正地證到,真的體悟到了,一切是佛法,都是實相,那才是真實。所以說必須心觀明了,時時刻刻智慧現前,理慧相應,理和智要相應,時時刻刻要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行的就是所說的,一樣。所有的行為,所有的日常作用、人生實踐都和所說的一樣。“所言如所行。”所言就像所行一樣,言行一致。就是說你要達到一致。就是名字即的理,智慧要在實際當中體現。總的是這樣來的。
華首雲。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
《華首經》講,“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言說多了,你理上明白了,但是你不行,不去做,不去體現,那么我不認為你的言說是真實的,是有用的。
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應是觀行菩提。
但是只要你心行相應,念念是菩提,念念是智慧,念念是實相,那么其心口相應。心智與理境相應的話,這叫做觀行菩提。
在觀行菩提當中有五個品位。
第一隨順法性,一切處都要相信法性,承當法性,不離法性,也就是不離一念,不離當下,這是第一步功夫。
第二讀誦大乘經典。雖然你名字上悟了,但是力量不夠,有時候會不相應,有時候會被外境所迷,所影響,那么還要培養它,經常讀誦大乘經典,增加慧力,增加相應的力。
三說法。言說大乘正法,要把自己所悟的所體會的在因緣當中對眾生講說,顯示它。說法的時候三觀相應,三諦圓融,無能說無所說,鍛鍊自己的智慧,鍛鍊自己的觀機的作用。這個叫說法。言說正法。
第四兼行六度。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等的方便當中,以智慧去行,以實相去行。兼行就是隨緣而行,隨自己的能力,隨自己的因緣去做。
第五正行六度。現祖師相,建道場,帶領大眾,做國家的事業,這叫正行菩提。
這是觀行菩提的五個階段。
釋論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無僻。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楞嚴中射的喻。
如眼得日,眼睛看見太陽,等於說是名字。但是看見太陽以後呢,你要用這個眼睛去用。“照了無僻”,什麼東西你都要看得清楚,用智慧去照。所以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指未證到無上的佛道,但是觀心不息,不斷地觀心,不斷地用功,不斷地觀照。
如《首楞嚴經》裡面以箭為喻,來說明修道要時刻相應。射一個目標,開始射不準,但是一直瞄準,一直瞄準,到練久了以後,他就接近目標了。這裡的接近就叫相應。
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恆作此想名觀。
按照這樣子做功夫,這樣相應的用叫做觀。
余想息名止(云云)。
其他的想法都沒有了,世俗的、雜染的、多餘的想法都沒有了,只是念念相應做功夫,在觀行裡面用,按照五品觀行位去用,一個個層次用下來。這就叫觀行菩提。
下面進一步了,相似即佛了。

相似即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鄰的。
相似就是修行上來了,有一定的相似了,但是還不完全。“相似即是菩提者。”是因為這個做功夫的人越觀越明,心裏面一片透明,明明朗朗。這個明是本性的光明,也是智慧的光明,他們是不二的。
越上去越寂,止:一念不生還要越來越寂,湛然不動。無論外境怎么樣,無論身體怎么樣,他的心如水中無波一樣,非常寂靜。在月亮下面,水面一點波紋都沒有,非常寂靜。
“如勤射鄰的。”射久的人,離所射的靶心不遠了,非常接近了。
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
那么相似觀慧的人,他有什麼體會呢 這句話下面就非常重要了:
“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這第一句,就是說一切世界,這是很廣大了,包括很多很多,治生產業,他是舉例子。治生的,是謀求生活,產業,比如說辦工廠、上班、經商做生意等,這些就是治生產業。都不相違背,意思說都可以去做了,這裡面都是實相的。
一個是自己不相違背,同時呢,面對這個世界上的人,他在哪裡工作也好,在哪裡做生意也好,搞政治也好、經濟也好,家庭也好,一切一切發生都和你的實相不相違背,和你的妙明的心不相違背。你的心是透明的,他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空空靈靈。一切顯現,都沒有障礙,都沒有被他們所困。這是指行動,這是指存在,是現象。
下面是精神,指思想,指心。前面指身體所面對的,下面這句話指心靈所面對的。
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
其實身心本來不二,面對不同而已。“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這句話就是說你心裏面這個思想,無思之思,無想之想。籌量,一些內容,一些計畫,一些見解,一些理性等等一切。所有心中所出現的
“皆是先佛經中所說”,你想的,出現的境界,所開發的智慧,所講的話,沒有一句話和佛法違背,沒一個念頭和佛法違背,沒有一個意境和佛法違背。寫出的文章,講出的佛法,都是相應的,和先佛所說一模一樣。雖然講的話不同,文字不同,但是都一樣。
如六根清淨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觀。
六根獲得初步的清淨,沒有凡夫的雜染,透露出來的都是透明的智慧光,無染的一種行為。無明再也起不來了,圓伏了。什麼叫圓伏 一伏一切伏了,不是說今天伏明天不伏了,再也沒有無明起現行而遮蓋智慧光明了。但是還不是斷,只是伏下去了。雖然沒有知見、沒有執著了,但是內在還有無明潛伏在那裡,沒有完全除掉。
這時相似的中道慧出現了。似:不是證到的智慧,但是很相似,很接近,講出的法都是對的,沒有講錯一句話,這個就是名觀。叫做相似即佛。
相似即佛在什麼位置呢 位在初信—七信,了生死。從八信開始破塵沙,到十信破盡塵沙。在這個十信位當中,其實就是聖人。前面證了七信就和二乘的果位相齊。八信開始到十信就是菩薩位。這個位置已經很高很高了。已經很了不起了。形容來講,月亮已經出來了,但是還有一些薄薄的雲霧籠罩著。“猶見月朦朧,”這是六即偈中講的,月還有一些朦朧,月亮已經顯現了。

分真即

這個就是證法身了,就是大聖人了。
分真即者。
什麼叫分真 也就是有的地方講分證菩提。
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住
“因相似觀力”,相似的觀力,“入銅輪位”。相似叫鐵輪位,這裡是銅輪。這都是形容。以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這是真破了。在禪宗、密宗的很多修行人當中,雖然得到了一定成就,但是真正到了這個位置的人非常少。真正破無明了,真正證法性了,這個是證見佛性,本性的全體洞開,洞然而開。所以說開出寶藏。所有的功德寶藏開出來,顯示真如,這叫發心住。
這是初住位,在一百個世界成佛。有人問元音上師曰:禪宗人或密宗人證到即身成佛,是不是這個位置 上師說:“不是。”一般人到不了這裡,這裡已經很高了,一般人都是相似,相似位有所成就,得十地和相似位十信是一樣的,相一致的,也是了生死或者是菩薩,但是真正能夠證到初住位的人非常的少,很難的,所以說這叫發心住。就是開發了全體的真心。這裡就具有報身和化身,三身都具備的。
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
“乃至等覺”,四十一品無明斷盡叫等覺。“無明微薄。”無明非常微薄了。“智慧轉著”。這個叫後心或者說是叫中位。後心是妙覺所破。
如從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闇垂盡。
初日月光開始出來了,從初日一直到十四日,“月光垂圓,暗垂盡”月亮快圓了,邊上的黑暗也快盡了,到十五就圓滿了。
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現。
到這個位置的人,“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就八相成道示觀給你看,就是佛。一般禪宗密宗行者,他還不能八相示這個世界上。所以說在這個位置,就象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一樣,像佛一樣。“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現,”就是觀音菩薩普門示現,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救度眾生了。
如經廣說。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觀分真智斷。
“如經廣說。”經裡面都有說的,如法華經、華嚴經都有說的。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止觀,或者說說分真智斷。
那么下面是究竟了。

究竟即

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不復可增。
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了,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增加了。
名菩提果。大涅盤斷更無可斷。名果果。
果上之果,究竟之果。
等覺不通唯佛能通。過茶無道可說。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
“等覺不通”,等覺不知道這是什麼樣子。最後的境界,只有佛能通達。過了這裡就沒有道可說了。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
總以譬譬之。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知識示之即得知也。耘除草穢而掘出之漸漸得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合六喻可解(云云)。問。
總的比喻來講:
譬如“貧人家裡有寶藏”而不知道,叫理即佛;
知識來指示他,他就知道了,叫名字即佛;
“耘除草穢而掘出之”,觀行即佛;
“漸漸得近”,寶藏接近了,相似即佛。
“近已藏開”,分真即佛;
“盡取用之”,那就究竟即佛,拿出來可以用了。
合六喻可解云云。
釋論五菩提意云何。答。論豎判別位。今豎判圓位。
問“釋論五菩提意云何”?釋論講五菩提意怎么樣?“答論豎判別位。今豎判圓位。會之”,那么釋論裡面,他是判別教的位次,像發心菩提,伏心菩提等等。
下面就是依圓位來對照。
會之發心對名字。伏心對觀行。明心對相似。出到對分真。無上對究竟。又用彼名名圓位。
“發心對名字”,為什麼?徹悟的人開發了見地,這個是叫真正的發心。這個發心不是理解,是真正明白,從自己的覺性裡邊發出來的真實的發心,就是對名字位。
“伏心對觀行”,因為修觀行,煩惱就降服了。
“明心對相似”,禪宗講明心菩提,明心見性就是對相似。當然禪宗的明心是要證到的,不是一般的理悟到。
“出到對分真”,出到菩提,就是出一分無明到一分正覺叫出到,對分真位。
“無上對究竟”,無上菩提對究竟位。
這是五菩提對五種位次。
“又用彼名名圓位”,以它的名字來名圓位。天台的圓位是最究竟的。
發心是十住。伏心是十行。問。住已斷。行云何伏。
住已經斷了,為什麼還要伏心呢
答。此用真道伏。例如小乘破見名斷是唯伏。
答用真道來伏,就如小乘破見名斷,是唯名伏。
明心是十回向。出到是十地。無上是妙覺
這是講證位。
又從十住具五菩提。乃至妙覺究竟五菩提。故地義雲。從初一地具諸地功德。即其義也問。
一地具一切功德。
何意約圓說六即
問何意約圓說六即?為什麼以圓教的觀行來講六即呢?
答。圓觀諸法皆雲六即。
因為圓觀諸法,諸法中含有六即啊!
故以圓意約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余不爾故。不用之。當其教用之。胡為不得而淺近。非教正意也。然上來簡非。先約苦諦。升沈世間。簡耳。次約四諦。智曲拙淺近簡耳。
就是前面講的簡非來肯定這個四是。
剛才我們講的六即,就是說六即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是” 的,也就是說是正確的,相應的。學人在這六即當中,去體會自己在哪個位置,然後再往上升進,再處處相應。最後,必然能圓滿成就。

綜述

(一)指天台圓教所立的六種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證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稱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絕、六如。
(1)理即佛:謂一切眾生皆具足三千三諦之理,而無缺減。
(2)名字即佛:謂了解三千三諦之理,對十方三世之佛法無疑。
(3)觀行即佛:謂念念觀照三千三諦之理,相續不止。
(4)相似即佛:謂三千三諦之觀念相續,使見思二惑盡,而得六根清淨。
(5)分真即佛:謂徹底觀照三千三諦之理境,無明之惑漸除,法性的理體部份彰顯。
(6)究竟即佛:謂無明之惑全盡,法性的理體究竟彰顯。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圓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
(1)為令無信行人離卑下之心。
(2)為令無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訶止觀》卷一(下)雲(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無信者謂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為表凡夫與佛無異,而立此六即。又無智者執即佛之一邊,謂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與八位、五十二位等階位之關係,配列如下:
┌理 即(未聞佛法)
│名字即(已聞佛法)
│觀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內凡)──十信位─┐ │
│ ┌─十住位 │ │六即┤ ├─十行位 │ ├八位
│分真即(分證)┼─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覺位 │ │
└究竟即(極證)──妙覺位─┴────┘
此外,日蓮宗亦立六即義,《御義口傳》《壽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頭頂“南無妙法蓮華經”時是名字即,聞奉修行是觀行即,伏惑障雲相似即,出而化他雲分真即,究竟無作三身之佛雲究竟即。

附:

慧岳《天台教學史》第二章(摘錄)
“即”是指不二義(體一),但在修證的進程上,方便分為六段(用異)的階位。換言之:其所證在名目上,雖有深淺之分,但其理體,卻是不二(即)。因為具六階段的差別,才能顯明凡聖的不同(事異),然其理體是平等(理造),且焦點是置於平等上而分差別,故稱為“六即”。但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屬堅執於理的“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則容易生起自認為與佛無異的增上慢!若只知“六”而不悉“即”,則易生自卑感!故前者屬暗證禪者,不悉教門的位次;後者是局限於文字,昧於本具的理體,竟是空勞,於道無益。是以智者大師,為輔救兩者間的獲益,了知證果的階位,特立六即而顯明凡聖的始終(六階段),並理體的初後不二(即)為旨趣。所謂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
A理即佛:是指一切眾生,悉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但迷的眾生,雖是具真如佛性之理,因為缺乏解行證的總用,故無法證得。在《摩訶止觀》卷一(大正46·10b)說:“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如上說: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理即”是指“理即佛”(菩提心),在表面看來,唯針對理而無惑業苦,然其實際,卻是: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不離實相,故事用的惑、業、苦三障的顯現,即本具理性,當體即佛。
B名字即佛:然雖在日常中,不離一切理,卻迷於理,現由善友,或依經論而了解一實菩提之理,乃屬知識上的言教了解,故云名字。在《摩訶止觀》(同上)說:“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
於此證明名字是屬口耳所聞的學問,如刻字者,唯會刻字而不知其義理似的,故名字即,是屬尚未證入實踐修觀的理體,但卻已發菩提心,或云:發菩提心位。
C觀行即佛:或云:觀行五品位。依教法修行,證悟心觀,獲得理與慧相應,明了其所言、所行的所證位。這在圓教八位是屬弟子五品位,若依《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所說,即:“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為五品位。所謂:兼行六度,是指:專修理觀為心,以六度為助行。正行六度是:戒清淨,乃至利根智慧,問答無礙,得自行、化他,而以專修六度為正行,具足觀心,獲事理不二,將事六度相,悉能融會於不二,遂能伏五住地(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煩惱(等於別教十信位)。然智者大師的晚年,自說已證“弟子五品位”。
上述的理即、名字即,尚未入外凡位,至觀行即,才稱是外凡位。相似即,始能稱為內凡位。
D相似即佛:明靜止觀,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塵沙惑,唯能降伏無明惑,即相似於真證──圓教內凡十信位(別教三賢)。因眼能徹見三千世界的內外,耳能徹聞三千世界的音聲等,得獲六根的勝用,任運顯現,故云“六根清淨位”。
E分證即佛:或雲分真即。斷一份無明,證一份法身,即能顯自家寶,而呈現真如,且於普門示現,行利他濟度的事業。本來,菩薩的階次,具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一生補處)。
F究竟即佛:是智斷的圓滿位。永別無明煩惱,妙證涅盤,顯現清淨法身,居常寂光淨土。
上述的六即說之思想,是以《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五十二位說為骨幹,並以《華嚴經》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為依據,將初位上的聖位,隨所斷的無明,分為四十二品,亦以別教的妙覺為十行中的第二行,特以圓教的極果,遠置於第四十二位,這種論法,純系智者大師的獨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