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駿

八駿

八駿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傳說中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能日行萬里(一說三萬里)。還有明成祖喜愛的八匹駿馬,刻於明長陵,被後世譽為長陵八駿;亦有徐悲鴻的畫作《八駿圖》。漢族民間傳統木雕、磚刻上常見有八駿圖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駿
  • 名稱赤驥盜驪白義
  • 代表作:《八駿圖》
  • 代表:長陵八駿
周穆王,明成祖,名家畫作,

周穆王

八馬名具體說法不一,主要有:
八駿
1、以馬的毛色命名: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見《穆天子傳》卷一)
小注):
赤驥:火紅色的馬;
盜驪:純黑色的馬;
白義:純白色的馬;
逾輪:青紫色的馬;
山子:灰白色的馬;
渠黃:鵝黃色的馬;
驊騮:黑鬃黑尾的紅馬;
綠耳:青黃色的馬。
2、以速度命名:“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扶翼,身有肉翅。”(見《拾遺記.周穆王》所載)。明胡應麟則認為王嘉所載,皆一時私意詭撰,不足為證,見《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四。
後亦用以泛指駿馬,也指皇帝的車駕。
漢族傳統寓意紋樣。周穆王之八匹駿馬。一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另說《拾遺記》:“(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則以其行跡而名。

明成祖

明成祖的八匹駿馬
長陵八駿
長陵是明成祖永樂大帝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陵旁祭殿兩側有享殿,“長陵八駿”石刻就列置其中。
石刻中的“八駿”是永樂皇帝經常騎乘的八匹御用戰馬,它們既象徵明成祖所經歷的最主要八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大明王朝創建過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武功。八匹駿馬的名稱:一是龍駒,二是赤兔,三是烏兔,四是飛兔,五是飛黃,六是銀褐,七是棗騮,八是黃馬。石刻所表現的八匹駿馬或作賓士狀,或作站立狀,或為武士為馬拔箭的場面。其鞍、韉、鐙、韁繩等,都逼真地再現了明代戰馬的裝飾。據傳說“長陵八駿”石刻是依據當時明代宮廷繪畫大師的手稿雕刻而成。此圖為長陵八駿的藍本,雕刻採用圓雕和浮雕相結合的形式完成,造型生動,雕刻精細,有成祖遠邁漢唐之弘大氣度,精美絕倫。
明《雙槐歲鈔》之《長陵八駿》
太宗八駿圖,其一曰龍駒,戰於鄭村壩,乘之中箭,都指揮醜醜拔箭。其二曰赤兔,戰於白溝河,乘之中箭,都指揮亞失帖木兒拔箭。其三曰烏兔,戰於東昌,乘之中箭,都督童信拔箭。其四曰飛兔,戰於夾河,乘之中箭,都指揮貓兒拔箭。其五曰飛黃,戰於欒城,乘之中箭,都督麻子帖木兒拔箭。其六曰銀褐,戰於宿州,乘之中箭,都督亦賴冷蠻拔箭。其七曰棗騮,戰於小河,乘之中箭,安順侯脫火赤拔箭。其八曰黃馬,戰於靈壁,乘之中箭,指揮雞兒拔箭。明成化間,學士劉定之詠文皇戰馬。蓋成祖靖難時,每戰必身先士卒,御馬皆傷。胡騎官軍近一段時間左右故也。按八駿始於周穆王,後千餘年復見於唐太宗。我成祖馳驅西北,濟世安民,適相符合如此。
註:《雙槐歲鈔》為明代黃瑜所著,該書記事起於洪武朝,迄於成化朝,是元明史料筆記之一。八駿的說法最初是用在周穆王身上的,後來過了一千多年,又用在了唐太宗身上。明成祖永樂大帝曾經五次親征西北,情況和上述兩位君王相似,因此也就再次援引了八駿的說法。

名家畫作

徐悲鴻的八駿圖
徐悲鴻以畫馬見長 是新中國第一批到蘇聯列賓美院學習的畫家,集國畫的寫意風格與西畫的嚴謹結構於一身,畫出的馬不但有中國畫的意境,也有西畫的嚴謹結構關係。代表作八駿圖
馬的品種: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俐馬,千里馬,汗血寶馬
馬的名字: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
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
一個叫奔宵,夜行萬里;
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
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
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
一個叫騰霧,駕著雲霧而飛奔;
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象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