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杜鵑屬

八聲杜鵑屬

八聲杜鵑屬(學名:Cacomantis):共有7個物種,代表物種八聲杜鵑。小型鳥類,體長21-25厘米。嘴形側扁、尖削。雄鳥頭、頸和上胸灰色,背至尾暗灰色,尾具白色端斑。胸以下淡棕栗色,上下體均無橫斑。叫聲為八聲一度。雌鳥通體為灰黑色和栗色相間。相似種棕腹杜鵑體型較大,尾具黑色橫斑和紅褐色端斑,胸、腹棕栗色,腹以下白色,區別甚明顯,野外不難辨別。

棲息於低山丘陵、草坡、山麓平原、耕地和村莊附近的樹林與灌叢中。有時也出現於果園、公園、庭園和路旁樹上。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較其它杜鵑活躍,常不 斷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繁殖期間喜歡鳴叫。主要以昆蟲為食。尤以毛蟲等鱗翅目幼蟲最為喜食。分布於中南半島、中國、印度、印尼等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屬物種,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八聲杜鵑屬的鳥類是一些形體較小的杜鵑,體長21-28厘米,體重22-34克。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級飛羽。尾長闊,呈凸尾狀,有8-10尾羽。腳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後,趾不相併。雌雄外形大體相似,幼鳥羽色與成鳥不同。代表物種:
八聲杜鵑:雄鳥整個頭、頸和上胸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褐色。肩和兩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銅色反光。翼緣白色。外側翼上覆羽雜以白色橫斑;初級飛羽內側具一斜形斑;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側尾羽外緣具一系列白色橫斑。下胸以下及翼下覆羽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橫斑。雌鳥上體為褐色和栗色相間橫斑;頦、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狹形橫斑。其餘下體近白色,具極細的暗灰色橫斑。虹膜紅褐色,雌鳥圍以灰色和黃色。嘴褐色(冬季)或角褐色,下嘴基部橙色(夏季)。腳黃色,雌鳥深黃色。
灌叢杜鵑:雄鳥整個頭、頸深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褐色。肩和兩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銅色反光。外側翼上覆羽雜以白色橫斑;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側尾羽外緣具一系列白色橫斑。胸、腹至臀部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橫斑。雌鳥上體為褐色和栗色相間橫斑;頦、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狹形橫斑。其餘下體近白色,具極細的暗灰色橫斑。虹膜深褐色,有紅棕色眼圈。嘴深褐色至灰黑色,下嘴基部橙色(夏季)。腳黃色,雌鳥深黃色。
八聲杜鵑屬八聲杜鵑屬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開闊的森林、林緣、山麓平原、草坡、耕地和村莊附近的樹林與灌叢中。有時也出現於果園、公園、庭園和路旁樹上。

生活習性

性孤獨,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不斷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飛行迅速,常低飛。每次飛翔距離較遠。無固定棲息地。常在一個地方棲息幾天又遷至它處。常躲藏在茂密的枝葉叢中鳴叫。尤以清晨和黃昏或繁殖期間鳴叫頻繁,鳴聲清脆有力。不斷反覆鳴叫。有時也邊飛邊叫。
主要以昆蟲為食,包括鱗翅目幼蟲和白蟻、蚱蜢、甲蟲、黃蜂、蜘蛛和蝸牛,但主要吃毛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印度、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國、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東帝汶和帛琉。
八聲杜鵑屬分布圖八聲杜鵑屬分布圖

繁殖方式

八聲杜鵑屬均是寄生鳥類。它們主要寄生在森林中鷦鶯屬、尾鶯屬和縫葉鶯屬的鳥巢里。所有這些物種通常營建或多或少的封閉巢,巢側具有相當窄的入口。據推斷,該屬杜鵑不得不用喙推動自己的卵,使之能擺放入寄主的鳥巢。
八聲杜鵑屬的繁殖季節從6-9月,這與寄生物種的繁殖季節一致。卵長橢圓形,末端尖。顏色是可變的,總是試圖模仿寄主鳥卵的顏色。平均大小20×14毫米。它們將卵產在寄主的巢中,肯定不會被識別和拒絕。因為,它們進行了非常有效的選擇,並表現出很好的適應性。在印度海得拉巴的市區,它們將卵產在印度灰山鷦鶯的巢中,這些卵的外殼是均勻的紅磚色。而在幾公里之外,在農村,它們寄生於長尾縫葉鶯的鳥巢中,卵有偏紅或偏藍及白色和紅褐色圖案。與寄主的卵很相似。八聲杜鵑屬的雛鳥孵化後一般均要大於寄主的雛鳥,時而會發生將寄主的雛鳥推出鳥巢摔死的現象。

下屬物種

八聲杜鵑屬(7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Cacomantis aeruginosus
Stresemann, 1931
2
Cacomantis castaneiventris
Gould, 1867
3
Cacomantis flabelliformis
Latham, 1802
4
Cacomantis merulinus
Scopoli, 1786
5
Cacomantis passerinus
Vahl, 1797
6
Cacomantis sonneratii
Latham, 1790
7
Cacomantis variolosus
Vigors & Horsfield, 1827

種群現狀

該屬物種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農業開發,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