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鰻魚

八目鰻魚

八目鰻魚又名七鰓鰻。

七鰓鰻科是指與盲鰻同屬無齶綱(Agnatha)的約22種原始魚形無齶脊椎動物的統稱。除非洲外分布於全球所有溫帶淡水水域和沿海。

體形似鰻,無鱗,長約15~100公分(6~40吋)。有眼,背鰭1~2,尾鰭存在;單鼻孔,位於頭頂;體兩側各具7個鰓孔。無真骨及齶,亦無偶鰭。骨骼均為軟骨。口圓,呈吸盤狀,有角質齒。七鰓鰻科幼體稱為沙棲鰻或沙隱蟲,生活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無牙,眼不發達,以微生物為食。數年後變為成體,游入海中,開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於魚體,吮食宿主血液及組織。到生殖期復返淡水,築巢,產卵而死亡。並非所有七鰓鰻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陸封種類終生留於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鰓鰻陸封型(Petromyzonmarinusdorsatus)。此型進入北美洲五大湖,營寄生生活,在沒有辦法控制之前,給湖鱒及其他經濟魚類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普氏七鰓鰻(Lampetraplaneri)亦終生棲於淡水,然而不營寄生生活,達到成年後即不進食,隨即繁殖而後死亡。七鰓鰻經濟價值不大。 在秋天裡,與鮭魚一起從海洋溯上河川的還有一種七鰓鰻魚,它因兩隻眼睛後面各排列著七個鰓穴而得名。雄性七鰓鰻挑選一米以下且石子多的地方停下來,誘引雌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七鰓鰻
  • 別稱:七星魚,八目鰻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圓口綱(Cyclostoma)
  • :七鰓鰻目(Petromyzoniformes)
  • :七鰓鰻科(Petromyzonidae)
  • :七鰓鰻屬(Lampetra Gary)
  • 分布區域:除非洲外全球溫帶淡水水域和沿海
名字由來,外部形態,生活習性,習慣,生殖與發育,生存現狀,有關,七鰓鰻目簡介,東北七鰓鰻,日本七鰓鰻,雷氏七鰓鰻,

名字由來

它只有一對眼睛,其餘七對所謂的小眼睛是鰓孔。早在一九五六年程佩儀觀察七星魚後,確認為生物講義中描述的脊椎動物亞門圓口綱七鰓鰻,是脊椎動物亞門六個綱(魚綱兩棲綱、鳥綱、爬行綱哺乳綱、圓口綱)中最低的。這個圓口綱有七鰓鰻和盲鰻目,迄今未發現圓口綱動物的化石。因此,七鰓鰻的發現對研究動物進化的課題有著重要的價值。
八目鰻魚

外部形態

七鰓鰻身體呈圓形,尾部扁平,體長因種類不同有差別:有的不到二十厘米,大的可達一米,軀體兩側沒有對偶鰭,在背中線上有三個奇鰭,即兩個背鰭一個尾鰭。頭部腹面有一個杯形口漏斗,是一個吸盤式的構造,內壁有黃色的兵齒,頭中間有鼻孔,圓口綱特有的松果眼就位於鼻口緊後方。七鰓鰻骨骼為軟骨,包括保護腦和頭部感覺器官的頭骨,支持鰓部的鰓籠,索脊背方神經管兩側分別排列的雛形神經弧。背索為膠質的棍狀結構,終生保留,有結締組織鞘包著。身體肌肉節明顯,排列成W型。口漏斗肌肉稍有分化,支配漏斗和舌的活動。圓口綱無頜。不能以下頜閉口,只有活塞式的蛇口部開關。無胃,也無膽管。呼吸系統比較特殊,消化道從口腔後部向腹面分出一支盲管,稱呼吸管。管的左右兩側各有內鰓孔七個,每鰓孔通入一個鰓囊,鰓囊通過外鰓孔與外界相通。七鰓鰻呼吸時,水流進出都是通過外鰓孔,與一般魚類由口腔進水經過鰓裂出水的方式不同。這是因為七鰓鰻經常用口漏斗吸附在它的食物體上,不能從口腔進水的緣故。七鰓鰻過著寄生的生活,用口漏斗吸附在其他生物上得以生存。
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沒有其它的鰭存在。背鰭2個,口漏斗發達,無口須。七鰓鰻只有一個鼻孔,位於頭頂兩眼之間。眼發達,具松果眼,具感光作用。它的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7個鰓孔,這就是它叫做“七鰓鰻”的原因。內耳有兩個半規管。鼻垂體囊的末端是盲囊。雌雄異體,發育要經過較長的幼體期,經變態為成體。成體行半寄生生活,有害於漁業。
八目鰻魚
七鰓鰻是一種圓口綱的魚類。沒有頜,裡面長滿了鋒利的牙齒,這是古代魚祖先所具有的特徵之一。在裡面呈袋形的原始狀態,腮穴左右各七個,排列在眼睛後面。口呈漏斗狀,內分布著一圈一圈的牙齒,為圓形的吸盤,能吸住大魚。舌也附有牙齒。口吸住獵物時,咬進去刮肉並吸血。身體沒有鱗片,包著一層粘粘的液體。海七鰓鰻體長70厘米;溪七鰓鰻體長15~19厘米。

生活習性

習慣

體形似鰻,無鱗,長約15~100公分(6~40吋)。有眼,背鰭1~2,尾鰭存在;單鼻孔,位於頭頂;體兩側各具7個鰓孔。無真骨及齶,亦無偶鰭。骨骼均為軟骨。口圓,呈吸盤狀,有角質齒
八目鰻魚八目鰻魚
七鰓鰻幼體稱為沙棲鰻或沙隱蟲,生活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無牙,眼不發達,以微生物為食。數年後變為成體,游入海中,開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於魚體,吮食宿主血液及組織。到生殖期復返淡水,築巢,產卵而死亡。並非所有七鰓鰻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陸封種類終生留於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鰓鰻陸封型(Petromyzon marinus dorsatus)。此型進入北美洲五大湖,營寄生生活,在沒有辦法控制之前,給湖鱒及其他經濟魚類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普氏七鰓鰻(Lampetra planeri)亦終生棲於淡水,然而不營寄生生活,達到成年後即不進食,隨即繁殖而後死亡。七鰓鰻經濟價值不大。
在秋天裡,與鮭魚一起從海洋溯上河川的還有一種七鰓鰻魚,它因兩隻眼睛後面各排列著七個鰓穴而得名。雄性七鰓鰻挑選一米以下且石子多的地方停下來,誘引雌性。
七鰓鰻在北美被視為有害的魚類,但是在葡萄牙以及亞洲的一些地區,卻是吸引老饕們口水的美食。每年的3月初,正是葡萄牙人捕撈七鰓鰻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為此在首都里斯本舉辦了美食節,大塊朵頤這些讓人望而卻步的美味。七鰓鰻又稱七星子、八目鰻,外形與蛇、黃鱔相似,頭的兩側在眼睛後面各有一行7個分離的鰓孔,鰓孔與眼睛排成一直行,故俗稱八目鰻。頭前腹面有陷入呈漏斗狀的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圍邊緣的皺皮上有許多細軟的乳狀突起。口在漏斗的底部,口的兩側有許多黃色角質齒,口內有肉質呈活塞形的舌,舌上有角質齒。七鰓鰻為肉食性魚類,它的覓食方式與別的魚類不同。它用吸盤狀的口吸附在其它魚體上,用吸盤內口兩側的角質齒和舌上的角質齒銼破魚體,吸食其血和肉,有時被吸食之魚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

生殖與發育

七鰓鰻為雌雄異體,僅1個生殖腺,無生殖導管。成熟的精子或卵細胞穿過生殖腺壁落入體腔內,經腹孔入泄殖竇,從泄殖孔排出體外。
每年5、6月份,七鰓鰻聚集成群,溯河而上至江河上游具礫石的溪流中排精產卵。雌雄七鰓鰻通常用口吸盤先造一淺窩,而後雌鰻吸附在礫石上,雄鰻吸附在雌鰻的頭背上,相互卷繞、擺尾排精產卵,卵在水中受精。每尾雌鰻在生殖季節產卵總量達1.4萬~2萬枚。繁殖後親鰻大都筋疲力盡,相繼死去。受精卵沉入水底,約經1個月的時間孵化成幼體(沙隱蟲)。幼體長約10cm,其形態與成體相差甚遠,需經3~7年才變態發育為成體。幼體的特徵和生活習性與文昌魚非常相似。
八目鰻魚

生存現狀

七鰓鰻盲鰻同屬脊椎動物亞門無頜總綱,為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無頜總綱其名稱來源就是沒有頜骨的意思。現存種只有有七鰓鰻目盲鰻目;化石種包括古生代泥盆紀(約4.5~3.45億年前)滅絕的骨甲類(頭盔魚類)。有時為了簡化只把七鰓鰻和盲鰻單門列出來,歸於圓口類。圓口類是地球上某種最早期的脊椎動物——無頜類的一種極度特化了的孑遺,它們的特化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它們沒有骨質的骨骼或骨甲,這顯然是由於為適應寄生生活使骨骼退化的結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圓口類那十分原始的一般特徵上對最早期的無頜類脊椎動物的狀態豹窺一斑圓口綱在地球上至少已生存了三億年以上。現生的七鰓鰻,廣泛分布於寒、溫帶的淡水和近海水域。
圓口類個體發育上來看,它在形態上和習性上都與頭索動物文昌魚相近。如咽壁上都密生著鰓裂,咽內有內柱脊索終生存在,不分節,口腔之間具緣膜等。它們同樣過著埋棲生活,將身體埋沒于海灘或河底泥沙中,以借著水流帶來的微小生物為餌料。這些事實使人相信,圓口類與頭索動物之間有一定的類緣關係。骨化石比較研究還表明七鰓鰻起源於海洋,但至少在一億多年前,其中一部分就脫離了海洋。這一新種類在形態上已十分接近現生類群,說明在過去長達一億多年的演化史上,其演化速率異常緩慢,幾乎可稱為演化停滯 (evolutionary stasis)。
八目鰻魚

有關

這種奇怪的魚叫“lamprey”,有時也被稱為“lamprey eel”,它的中文譯名是“七鰓鰻”或“八目鰻”。因為它的身體兩側各有七個腮孔,所以被稱作“七鰓鰻”。又因為這七個腮孔像七隻小眼睛,再加上同側的眼睛,就好像有八隻眼睛,所以又被稱作“八目鰻”。七鰓鰻由於品種的不同成年時能長到13至100厘米( 5至40英寸)長,其外表和鰻魚相似,體表沒有鱗片,沒有成對的鰭,頭部的上方長有一對鼻孔,兩側則是大眼睛和七個鰓孔。七鰓鰻的顯著特徵是長有一個吸盤一樣的嘴,嘴裡密布無數鋒利的牙齒。在捕食時七鰓鰻會死死咬住其它魚類的身體,甚至鑽入其它魚類的腮中吸吮血液,同時七鰓鰻還會分泌出一種抗凝血劑以方便吸血。更可怕的是這種吸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寄生式吸血。七鰓鰻有40種,分屬九屬三亞科,它們大多生活在沿海和淡水水域,多分布於溫帶地區,甚至在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間也有分布,但由於其幼蟲的高水溫低耐受性,因此在熱帶地區(如非洲)沒有分布。七鰓鰻在淡水幼蟲階段是無牙的,只靠微生物為生,成年後生成吸盤利齒移至海上,大約生活18個月後返回到淡水,建巢產卵,然後死去。七鰓鰻很早就被當作人類的食物,早在中世紀,它就被整個歐洲的上層階級廣泛食用,亨利一世就曾對它的美味讚不絕口。1953年3月4日,英國女王的加冕禮餅就是使用七鰓鰻做成的。尤其是在歐洲西南部(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較大的七鰓鰻如今仍然是非常珍貴的美食。在瑞典、芬蘭、波羅的海國家和韓國,人們也都食用七鰓鰻。在英國七鰓鰻還被普遍當作釣魚的誘餌,它是釣鱸魚和白鮭的好材料。七鰓鰻還可以用來作為生物醫學研究的試驗對象。但七鰓鰻已成為一大公害,20世紀初對北美五大湖流域來說,七鰓鰻是一種沒有天敵的外來物種,它們破壞湖區裡的經濟魚類(如“湖鱒”),同時由於大多數北美消費者拒絕接受七鰓鰻做成的食品,所以大湖漁業已受到七鰓鰻入侵泛濫的不利影響,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也正在聯手治理七鰓鰻的危害。
八目鰻魚

七鰓鰻目簡介

八目鰻魚
七鰓鰻目約有41種,分布於淡水或海水中,營半寄生生活。具漏斗狀的口吸盤和角質齒,口位於漏斗底部。鰓囊7對,外鰓孔分別開口於體外,鰓籠發達。內耳有2個半規管。卵小,變態發育。我國有1屬3種,即東北七鰓鰻(Lampetra morii)、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a)和雷氏七鰓鰻(Lampetra reissneri)。

東北七鰓鰻

形態描述:
測量標本2尾;全長160-184 mm;采自遼寧鴨綠江。
體呈鰻形,前部圓筒狀,後部側扁。尾部較短,肛門位於體後部。全長約為體高的18-20倍,為頭長的5.3—6倍。頭長,圓筒形,頭長為吻長的3.3-3.4倍。眼為半透明皮膚所覆蓋。鼻孔1個,位於眼前背方中央,邊緣隆起,無色素分布,呈環狀,其後方有1個長橢圓形淺色斑,為頂眼區,有感光作用。口下位,呈漏斗狀吸盤,邊緣環圍著穗狀突起,每一突起呈掌狀,末端分枝。無上下頜。口漏斗內齒角質,呈淺黃色;上唇板兩端各具一齒,內側齒3對,齒端有2尖,有外側齒,齒尖向內彎曲;下唇板齒變異較大,6-9枚,弧形排列,兩端齒略呈雙峰形;上側齒數多,里大外小;具下側齒;前舌齒5-19枚,中間和兩端的齒較大,呈“山”字形。鰓囊每側7個,每囊具一短外鰓管,各自開口於外。鰓孔每側7個,位於眼後。體表裸露無鱗,側線不發達,僅在眼前方一段較顯著。
背鰭2個,均較低矮;兩背鰭間有明顯間距,第二背鰭長,上緣不呈等腰三角形,略顯波浪狀。後端以低皮褶與尾鰭相接,鰭內有輻狀軟骨條支持。尾鰭矛狀。腹面尾鰭前端中央皮褶極低,前延不達肛門。肛門後方具一稍尖突的尿殖乳突。無偶鰭。體灰褐色,腹部灰白色。
生物描述:
終生棲息於淡水,生活於有微流、沙質底的山區河流;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冬季鑽入淤泥中越冬。幼魚經3-4年變態為成魚,白天亦藏在沙礫中,夜晚出來覓食。

日本七鰓鰻

形態描述:
測量標本10尾;全長324-402 mm;采自黑龍江、松花江和圖們江。
體呈鰻形,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尾部較短,肛門位於體後部。全長為體高的12.2-16.7倍,為頭長的4.5-4.7倍。頭長,圓筒形;頭長為吻長的2.7-3.3倍。眼為半透明厚皮膜所覆蓋,呈淡白色。鼻孔1個,位於眼前背方中央,邊緣隆起呈環狀;其後方有1個長橢形淺色斑,為頂眼區,有感光作用。口漏斗腹位,呈圓形吸盤狀,邊緣環圍著穗狀突起,每一突起呈掌狀,末端分枝。無上下領。口盤內角質齒黃色,上唇板兩端各具一齒;內側齒3對,均具2齒尖;無外側齒;下側齒細小,半環狀排列;上側齒數多,里大外小,呈鋪石狀;下唇板齒6枚,弧形排列,兩端齒雙峰形。齒在非生殖期較尖。前舌板齒呈半月狀,中央具一稍大尖齒,兩側有數個細小尖齒。鰓囊每側7個,每囊具一短外鰓管,各別開孔於外。鰓孔每側7個,位於眼後。頭部有分散的乳頭狀突起的側線管孔。體無鱗。
背鰭在體後半部,呈兩個山峰狀,基部相連;第一背鰭較低,弧形突出;第二背鰭較高而長,似等腰三角形,後端以低皮褶與尾鰭相接;鰭內有輻狀軟骨條支持。尾鰭矛狀。腹面尾鰭前端正中有一低平皮褶前延至肛門後緣,近肛門處皮褶擴大,肛門後方具一尖突的尿殖乳突,其兩側皮膚隆起。無胸鰭和腹鰭。
體灰褐色或灰黃色。
生物描述:
每年秋季由海進入江河,越過冬季,翌年5-6月產卵繁殖;在水淺、流速快、砂 礫底的水域進行挖坑產卵。卵小數多,每尾雌魚懷卵量8萬一10萬粒,卵徑1.0-1.2mm。卵沉黏性,黏著在砂礫上發育。產卵後親魚死亡。孵出的幼體在江河裡生活約4年,在河口完成變態期後入海。變態後消化系統保持消化功能,有寄生營養期約2-3年;多數成體長390-500 mm,最大個體長625 mm。

雷氏七鰓鰻

形態描述:
測量標本2尾;全長122-174 mm;采自遼寧太子河支流。
體呈鰻形,前部圓筒狀,後部側扁;尾部較短,肛門位於體後部。全長為體高的20倍(1尾雌鰻腹腔充滿卵子,為12.5倍),為頭長的4.6-5.3倍。頭長,圓筒形;頭長為吻長的3.2-3.3倍。眼透明,不為厚皮膜所覆蓋。鼻孔單個,位於眼前背方中央,邊緣隆起呈環狀,其後方有1個長橢圓形淺色斑,為頂眼區,有感光作用。口漏斗腹位,呈圓形吸盤狀,邊緣環圍著穗狀突起,每一突起呈片狀,末端分枝。無上下頜。口盤內角質齒淺黃色,上唇板兩端各具一齒;內側齒3對,通常具2齒尖,生殖季節較鈍,非生殖季節尖銳。無外側齒;下側齒髮育較差,未角質化,剛完成變態期的成體缺如;上側齒2-3列,里大外小;下唇板齒6枚,弧形排列,兩端齒雙峰形不顯著。前舌齒梳狀,中間和兩端齒大,呈“山”字形。鰓囊每側7個,每囊具一短外鰓管,各開孔於外。鰓孔每側7個,位於眼後。頭部側線管孔分化不明顯。
體表裸露無鱗。無偶鰭。背鰭2個,呈兩個山峰狀相互連結;第一背鰭較低,弧形突出;第二背鰭高而長,後端以低皮褶與尾鰭相連。尾鰭矛狀。腹面尾鰭前端正中有一低平皮褶前延至肛門後緣,近肛門處皮褶稍擴大。肛門後方具一稍圓突的尿殖乳突,生殖季節雄魚的尿殖乳突露於體外,肛門和尿殖乳突兩側皮膚隆起。體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
生物描述:
終生棲息在淡水溪流或溝渠中。成體小於幼體,幼體長可達188 mm,最長達230 mm,成體通常長120-180 mm,有時可達220 mm。幼體長達160 mm時進入變態期,變態後消化器官萎縮,腸部分被組織所填充,不吃也不長。無寄生營養期,直接進入繁殖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