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

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

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以下簡稱“計畫”)是“十一五”期間教育部為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而實施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國家層面上實施的、直接面向大學生立項的創新訓練項目。該計畫2006年開始試點,2007年進入正式實施階段,通過3年的運行,開局良好,進展順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
  • 期間:十一五
  • 推動:創新型人才
  • 開始試點:2006年
計畫目的,計畫實施,

計畫目的

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方面還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間,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方面還有較大差距,還不能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需求。
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人才後備軍,其素質高低對國家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大學生的素質可以劃分為4個大的方面,即身體素質、知識儲備、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前3個方面,而對於培養大學生做事的能力重視不夠。結果,國內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知識儲備很紮實,但動手能力不強,創新意識和能力欠缺。這顯然不利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計畫”的目的是為學生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對研究的東西感興趣,較早地進入科研,並能一起討論,然後完成項目。實施“計畫”,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重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

計畫實施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實施注重興趣驅動、自主實驗,重在過程。學校負責對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評審和日常管理工作。本科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申報立項,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進行實驗方法的設計、組織設備和材料、進行實驗數據分析處理、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實施經過了試點和正式啟動兩個階段。200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選取北京大學等10所高校開展試點,當年資助項目549項,資助總經費537.3萬元(其中教育部資助金額300萬元,各學校配套支持237.3萬元)。教育部在2007年和2008年,每年分別資助3000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2009年和2010年,每年擬分別資助4500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這樣,2007年到2010年,教育部直接資助的項目共達15000項,每個項目資助1萬元,總資助經費1.5億元。
為保證該計畫的實施質量,教育部面向國家重點建設大學和一部分有較強行業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學,於2007年和2008年各挑選了60所參與學校。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各參與高校發揮主體作用。創新性實驗項目由學校負責管理,運行周期為1至3年。要求項目高校將創新性實驗項目報高教司上網公示;為學生配備導師,負責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項目高校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各類開放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要向創新性實驗項目免費提供實驗場地和實驗儀器設備;項目高校要給予創新性實驗項目不少於1∶1的配套經費支持,經費由項目高校代管,由承擔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學生使用,項目高校不得截留和挪用;要制訂配套扶持政策,為學生參加創新性實驗項目創造良好環境。同時,教育部鼓勵高等學校從學生進入大學開始,就為學生配備導師,探索建立大學生儘早參與科學研究的制度。
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學校名單如下: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蘇州大學 東北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蘇州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南昌大學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廣西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大學 蘭州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