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

內蒙古阿拉善

在中國西北部,黃河以西,祈連山脈以北有一塊充滿生機的廣袤沃土,這就是內蒙古阿拉善盟

27萬平方公里土地上,蒙、漢、回等15個民族親如手足團結奮進,共建美好的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阿拉善
  • 面積:27萬平方公里
  • 地址:中國黃河以西,祈連山脈以北
  • 名字起源: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
概況:,介紹,歷史沿革,氣候,旅遊,經濟建設,工業,農業,風土人情,阿拉善左旗簡介,阿拉善右旗簡介,額濟納旗簡介,

概況:

在中國西北部,黃河以西,祈連山脈以北有一塊充滿生機的廣袤沃土,這就是內蒙古阿拉善盟。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漢、回等15個民族親如手足團結奮進,共建美好的家園

介紹

這是一塊神奇古老的土地。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蒼遠遼闊的阿拉善孕育了曼德拉山岩畫和賀蘭山岩畫,雕刻在岩石上的古代先民的遊牧生活,栩栩如生;
《居延漢簡》記錄了秦漢時期的社會歷史和輝煌的古代文明,聞名遐邇;黑城遺址曾是漢、唐、西夏和元帝國的軍事重鎮,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唐代著名詩人和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波羅都曾在這裡留下優美篇章。和碩特與土爾扈特兩大蒙古部落在阿拉善的世代聚居形成獨特的文化承傳,尤其是三百年前,土爾扈特部衝破沙俄的重重阻擋,歷盡艱辛回歸祖國更是寫下了“東歸英雄”不朽的史詩。
這是一塊富饒廣袤的土地。這裡有著極其豐富的地下地上資源,現已探明的礦產有86種500多處,大多數礦產儲量
內蒙古阿拉善
大、品位高、易開採,主要有煤、鹽、芒硝、石油、花崗岩、石膏、金、銀、銅、水晶、瑪瑙、石墨、大理石、冰洲石等名優礦產。其中湖鹽儲量1.6億噸,居內蒙古首位;煤炭儲量約13億噸,尤以古拉本無煙太西煤最為著名;芒硝儲量78OO萬噸,位居內蒙古第二;
石油儲量6.5噸,前景廣闊;石膏儲量6600萬噸;石墨儲量7800萬噸,固定碳儲量400萬噸。化工產品主要有年產120餘萬噸鹽、20萬噸重質純鹼以及金屬鈉元明粉硫化鹼等。
阿拉善名優特產品享譽海內外,這裡生產的湖鹽以氯化鈉含量高、雜質少、味道濃。色澤白而馳名,生產的真空精製鹽出口日本等國。從鹽藻中提取的天然胡蘿蔔素作為維生素A的前體,是一種安全的營養保健品,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為國際生理醫藥學界所推崇。
吉蘭泰鹼廠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低鹽重質純鹼生產基地,所生產的阿瑞美牌低鹽重質純鹼主要質量指標達到了國家一類優等品標準。“太西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化學活性等撊土邤優勢,走俏國際市場,被譽為“黑寶石”、“煤中之王”。花崗岩儲量豐富,色澤鮮艷,品質優良,以堪與國際名貴的“印度紅”相媲美的“諾兒紅”最為著名,是理想的高級建材。“
王府駝絨”年產500餘噸,以纖維細長、拉力大、彈性好、光澤亮而著稱,曾榮獲國際“阿米卡駝毛獎”,暢銷日本、西德、法國、港澳等國家和地區。阿拉善白山羊絨品質好,年產200餘噸,其細度、光度、白度三項指標居世界同類產品之首,是毛紡工業的高檔原料,曾榮獲國際“柴格那羊絨獎”,被譽為“纖維寶石”而蜚聲中外。摲陝頂牌仿古地毯,已成為世界馳名商標,備受外商的青睞。“沙漠人
內蒙古阿拉善
參--肉蓯蓉”年產250噸左右,蓯蓉酒是內蒙古名牌產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這是一塊令人神往的土地。令旅遊探險家嚮往的巴丹吉林沙漠聳立著比世界最高大的非洲撒哈拉大沙丘還高出70多米的沙山,堪稱世界“沙丘之王”。70多個如藍寶石般的湖泊鑲嵌在這塊瑰麗德沙漠裡。沙峰、湖泊、鳴沙與寺廟構成巴丹吉林豐富的旅遊資源。
當你乘上沙漠之舟-駱駝在沙海中倘佯,還會領略到“大漠日出”、“沙海蜃樓”、“沙漠金字塔”等神奇的沙漠景觀。巴丹吉林沙漠作為世界範圍內的探險旅遊新項目已由海外媒體在美國推上網際網路。在胡楊掩映的額濟納綠洲深處,有著名的西夏古城黑城子,更有充滿傳奇色彩的東風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古老黑城的傳說及其豐厚的歷史遺存吸引了大批中外探險家,東風航大城以其神秘和壯美迎來一批又一批慕名來訪者。煙波浩森的居延海、森林茂密雄偉險峻的賀蘭山、喇嘛教聖地--廣宗寺(南寺)、福音寺、延福寺等無不令人探古思幽,留連忘返。隨著賀蘭山北寺森林旅遊區,額濟納黑城探險等旅遊項目的不斷推出,阿拉善以其神奇的吸引力.迎接著新世紀的到來。

歷史沿革

“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轉,賀蘭山名源於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阿拉善盟因賀蘭山而得名。
阿拉善地區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據考古證實,舊石器時代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就有人類存在。舊、新石器過渡的代表—細石器文化的賦存和發現,進一步證明古居延地區是東、西石器文化的連線點。
新石器、青銅、鐵器時代,歷代北方遊牧民族在賀蘭山、曼德拉山、龍首山等處刻制了數以萬計的古代岩畫,成為研究古代遊牧民族早期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和經濟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和珍貴的文化遺產。
內蒙古阿拉善
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商周時期,弱水流域、居延海畔就有殷商周朝先民生活的足跡。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今阿拉善地區東北部始設北地郡。漢代,阿拉善地區分屬北地、武威、張掖三郡管轄。漢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徵發兵卒18萬到河西戍邊屯田,北置居延、休奢兩縣。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居延縣隸屬張掖郡管理。東漢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置“張掖居延屬國”。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設西海郡,轄居延一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魏國和西晉續設西海郡。北魏時,阿拉善地區為涼州所轄,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氐族人呂光建立後涼政權,領居延縣。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居延古都屬柔然婆羅門領地。
隋朝至唐代初期,阿拉善地區屬甘州、肅州,也曾為突厥貴族所據。唐朝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王朝一度曾將“安北都護府”從漠北遷至漠南,都護府治所在同城,即今額濟納旗境內。唐玄宗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唐王朝設寧寇軍,統領居延軍務。“安史之亂”時,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斷,居延地區成為長安通往西域的“草原絲綢北道”。之後,居延地區先後為吐蕃回鶻、契丹所部占據。
內蒙古阿拉善
北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建國時設12監軍司,賀蘭山堅軍駐守賀蘭山沿線,守軍5萬人。在居延地區設定“黑山威福軍司”,治所為今額濟納旗東南黑城。
元朝設亦集乃路,屬甘肅行中書省管轄,管理軍政事務,總管府駐哈拉浩特(黑城)。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軍西路軍5萬騎出塞,兵鋒直指亦集乃路,哈拉浩特守將卜顏帖木爾降明,黑城廢棄。明朝時期,北元和瓦刺勢力先後占據阿拉善地區,明中期以後為蒙古達延汗屬部的遊牧地。
清朝初年,蒙古鄂爾多斯部額琳沁、固魯岱青遊牧阿拉善地區,1649年因大札木蘇叛亂,所部移牧河套地區。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76年),衛拉特準噶爾部部長噶爾丹擊敗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1677年,顧實汗孫和羅理率和碩特餘部廬帳萬餘,自新疆遷徙,途經青海大草灘,移牧阿拉善地區。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設旗編佐,正式設定阿拉善和碩特旗。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徙牧於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阿玉奇汗族弟納扎爾瑪穆特之子阿喇布珠爾,率部西藏禮佛,歸路被阻,請求內附,清廷賜牧黨河、色爾騰地方。1729年阿喇布珠爾之子丹忠晉封多羅貝勒,雍正九年(1731年)以後移牧額濟納河流域。乾隆十八年(1753年),設額濟納舊土爾扈特旗。兩旗上不設盟,直屬清廷理藩院管轄。
民國時期,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直屬北洋政府蒙藏院和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員會管轄,寧夏護軍使和寧夏省兼管兩旗徒具虛名。期間,原屬阿拉善旗的磴口巴格(鄉)設縣級建置。
1949年9月23日和1949年9月27日,阿拉善旗和額濟納旗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府。1954年4月,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和磴口縣,為專區級地方政權,隸屬寧夏省管轄。同年10月,因寧夏省建制撤銷併入甘肅省,寧夏省蒙古自治區易名甘肅省蒙古自治區。1955年3月,甘肅省蒙古自治區改稱甘肅省蒙古自治州。1955年11月,甘肅省蒙古自治州易名甘肅省巴音浩特蒙族自治州。1956年2月,設立巴彥淖爾盟,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巴彥浩特市,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
1958年4月,巴彥淖爾盟與河套行政區合併,為自治區派出機構,盟府遷三盛公;同年8月,巴彥浩特市撤銷,恢
內蒙古阿拉善
復鎮級建置。1961年4月,阿拉善旗分設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
1969年7月,中共中央變更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領導,額濟納旗劃歸甘肅酒泉地區管轄,阿拉善右旗劃歸甘肅省武威地區管轄,歷時10年。
1979年7月,阿拉善左旗、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重歸內蒙古自治區領導。1980年4月,成立阿拉善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為專區級建制,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盟府駐巴彥浩特。
歷史以來,在大漠南北、長城內外中原王朝和北方草原行國汗廷之間的征戰中,在中原漢族人民和北方羌族月氏匈奴鮮卑烏桓突厥吐蕃党項、蒙古等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經貿交流和彼此融合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縱貫東西、進入西域,橫跨大漠、溝通中亞的草原“絲綢北道”,黑城即為這條十字交通線的樞紐。在今天的黃河岸邊、蘭山要塞、戈壁綠洲、瀚海大漠之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古蹟。史前遺存、商周遺址、古郡重鎮、萬里長城、關隘要塞、城堡烽燧、屯田遺蹟、冶煉場所、漢元墓葬、古代岩畫、居延漢簡、黑城文書、親王府邸和黃教寺廟構成了阿拉善地區燦爛絢麗的歷史文化。
阿拉善盟各族人民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人民。明末清初,土爾扈特人堅持抗擊沙皇俄國的滲透、擴張和入侵,捍衛祖國主權和民族利益,萬里東歸,回到祖國懷抱,建立額濟納舊土爾扈特旗。近代史上,阿拉善旗各族人民回響義和團運動,向外國列強宗教侵略勢力發動進攻,攻陷建有城堡的“三聖公”教堂,趕走了洋教士。1925年以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人以及蘇聯顧問烏斯曼洛夫和奧希洛夫等到阿拉善旗宣傳革命思想,共產國際戰士奧希洛夫犧牲在阿拉善草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派周仁山、蘇劍嘯等人到阿拉善地區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王公上層,引導抗日救亡運動。解放戰爭時期,黨多次派遣地下工作者進行革命活動,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爭取阿拉善旗、額濟納旗民族上層和平起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阿拉善地區爭取人民民族解放的鬥爭中,發揮中堅作用,何子成曹動之等革命者和共產黨人把鮮血和生命獻給了阿拉善的民族解放事業。

氣候

以196l-2000年阿拉善高原10個氣象站氣象記錄為主要數據源,運用氣候統計學方法,對阿拉善高原40年大風天氣的
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區域差異,結合地形地貌和大尺度天氣系統變化,導致大風天氣自然環境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大風天氣高值區位於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從年內分布看,研究區年內大風天氣集中於4~7月,占全年大風天氣的54.3%,3月和8月次之,占全年的18.0%。從年際變化看,阿拉善大風天氣年際變化的共同特點是:20世紀60年代大風天氣是逐漸上升的,70年代或80年代達到峰值,90年代逐步下降,90年代為40年來的最小值。阿拉善高原大風天氣受全球氣候變化、大尺度天氣系統及局地地形和下墊面性質的影響,沙塵天氣多發期與反厄爾尼諾事件和乾冷氣候期相對應。
內蒙古阿拉善

旅遊

美麗的巴丹湖
巴丹湖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南緣的沙山中,距旗府所在地92公里。巴丹湖由大小13個湖泊組成。在巴丹主沙峰的北側,有一直徑約50米的圓形鹹水小湖,四周被百米以上的陡峭沙山緊緊環抱,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深嵌在沙山中,被當地人譽為“大漠天池”。相傳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巴岱的牧人,迷路闖進了大漠中,發現了一處水草豐盛、風光秀麗的地方,故後人把沙漠中發現的第一個湖泊命名為巴丹湖。
內蒙古阿拉善
“沙漠珠峰”——必魯圖沙峰必魯圖沙峰為巴丹吉林沙漠中一個獨具神姿的奇峰,位於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相對高度500多米,比非洲撒哈拉沙漠最高的阿爾吉利亞沙峰還高出70餘米,號稱“世界沙漠第一峰”、“世界沙漠珠穆朗瑪”。攀到峰頂,極目遠眺,沙峰疊巒,綠草綴點,千里沙海一覽無餘,壯觀至極。俯瞰沙海,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中七個著名的湖,相傳這七個湖就是傳說中的巴丹吉林七仙女的化身。
音德日圖“神泉”音德日圖屬鹹水湖,湖面碧波蕩漾,湖邊綠草如茵,水鳥嬉戲。最為奇特的是在鹹水湖中有一處3平方米的孤立礁石,上面有108個泉眼,日夜不停地湧出甘甜的泉水,且水質極好,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此水,有強身健體的奇特功效,尤其是對腸胃病有特殊療效。相傳,歷代阿拉善王爺專門組織駝隊不遠千里馱飲此水。
內蒙古阿拉善
諾爾圖諾爾圖湖是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積最大的湖。諾爾圖沙峰與諾爾圖湖一衣帶水,沙水相映,水天相連。沙山層巒疊嶂,連綿起伏。從峰頂俯瞰諾爾圖湖,沙山、蘆葦倒映在湖水中,在藍天的映襯下,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讓您無法分得出哪裡是水,哪裡是沙,哪裡是天。在這裡,您可以看到沙峰、湖水和藍天融為一體的壯麗景觀。
呼和吉林呼和吉林在蒙語裡意為“青色的湖”,俗稱“青海子”。在巴丹吉林沙漠裡她是一處充滿生機的沙漠湖泊。在這裡蘆葦蕩漾、野鴨成群、瓜果飄香,被譽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生態園”。
蘇敏吉林蘇敏
蘇敏吉林蘇敏在蒙語中為廟的意思,蘇敏吉林意為有廟的湖,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廟海子。這裡有兩個較大的湖泊連在一起,湖邊沙山聳立,沙水相映。當晚霞映照的時候,站在金黃色的沙山上,蘇敏吉林宛若一位靜臥在沙山懷抱中的美麗少女,落日的餘暉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輕紗,如夢如幻。最著名的巴丹吉林廟就坐落在這裡,這是一座典型的藏傳佛教廟宇,始建於1755年,是阿拉善右旗境內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寺廟。也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人們集會和禮拜的重要場所。
“古代藝術瑰寶”——曼德拉山岩畫 內蒙古阿拉善
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曼德拉山岩畫,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東緣曼德拉蘇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內,分布著4232幅數千年前的古代岩畫,是世界最古老的藝術珍品之一,堪稱“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畫雕刻精湛,圖案逼真,形象生動,古樸粗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記載了當時的經濟、文體、生活情景和自然環境、社會風貌。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堪稱為我國西北古代藝術畫廊,對研究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的社會發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術史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森楚魯怪石林
海森楚魯在蒙語裡意為“像鍋一樣的石頭”,位於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克蘇木境內,距旗府所在地約180公里,景區方圓20平方公里。由於長期受風沙侵蝕,形成了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大到幾十立方、小到拳頭大小的怪石造型奇特、形態各異,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雄鷹、有的像敦實憨厚的大象、有的像騰空而起的蘑菇雲……海森楚魯怪石林具有很高的自然藝術觀賞價值,其景致可與雲南石林、黃山怪石相媲美。置身於此,使人頓感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內蒙古阿拉善
避暑勝地——額日布蓋大峽谷
額日布蓋大峽谷位於旗府所在地額肯呼都格鎮南54公里處。峽谷由北向南呈“人”字型構造,長約5公里。地勢隱蔽,谷內幽靜深遠,牧草茂盛,寬處有三四十米,窄處僅幾米。峽谷兩邊各有一道石牆,相傳為古戰場遺蹟,兩側橙紅色的岩崖高聳,陡峭險峻,高達百米。從谷底望天,猶如一條細小曲折的裂縫,故有“一線天”之稱。當地牧民在崖頂放牧,兩邊相見而不相接。崖壁層層疊疊,布滿大小石洞,許多石洞相互溝通,為岩羊、山鴿等野生動物的天然巢穴。峽谷中部的半空石崖上有一巨石兀出,形似龍首,又似駝頭,當地人尊為神石。峽谷中“寶塔”林立,怪石成群,有一巨大石蛙,張口向天,祈求著風調雨順,百姓安康。此處是休閒、避暑、探險以及攀岩等極限運動和地質考察的理想之地。
高山聖殿——特布希廟
內蒙古阿拉善
“特布希廟”全稱為阿拉騰特布希廟,始建於1938年,座落在阿拉騰朝克蘇木的阿拉騰特布希山頂,距旗府所在地約70公里。此處四季涼爽,環境優雅,氣候宜人,尤其在夏季,林木蒼翠,百花盛開,宛如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海拔2995米的特布希山脈主峰烏利雅斯圖終年積雪覆蓋,尤為壯觀,與古代軍事要塞阿拉格烏拉遙相呼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征戰唐古特國(西夏)途中,在阿拉騰特布希山安營紮寨,消暑休憩,一舉征服西夏北部領地。

經濟建設

額濟納旗浩通公司首批運煤車輛順利入境
·阿拉善盟藥品檢驗所檢出兩批不合格中成藥
·阿拉善盟舉辦旅遊經濟及西部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專題講座
·阿拉善盟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臨策鐵路額旗段線上工程全面展開
·近期阿拉善盟雞蛋價格漲幅較大
·阿右旗非公有制經濟呈現良好態勢
·阿盟地稅局對下半年工作做出部署
·阿右旗召開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議
·阿拉善盟追風逐日尋找高新經濟支點
·香港企業家情牽阿拉善
·年產一百萬噸聚氯乙烯項目進展順利
·上半年阿右旗城鎮居民收支穩步增長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國稅收入突破4億
·額濟納旗工業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阿左旗全力打造經濟新亮點
·阿拉善彩椒簽約加拿大價格飆升十幾倍
·阿右旗提前完成上半年國稅任務
·阿盟國稅系統累計入庫各稅71315萬元
·策克口岸蒙古國原煤進口銷售兩旺
·阿拉善盟採取六項措施發展節水型農業
·阿右旗毛絨市場行情不容樂觀
·阿拉善左旗羊絨產量價格雙下降
·阿拉善盟嚴格監管市場維護市場價格穩定
·額濟納旗科技創新鑄就工業經濟新輝煌
內蒙古阿拉善
內蒙古阿拉善

工業

內蒙古阿拉善
1992阿拉善盟為30808.1萬元%,其中蘇木鎮及以上工業總產值為30808.1萬元,比上年增長13.77%。
1992阿拉善盟比上年增長13.77%%,其中蘇木鎮及以上工業總產值為30808.1萬元,比上年增長13.77%。
1999-2000吉蘭秦鹽化集團公司實現3672.20萬元全年上繳利稅1532萬元,完成年計畫117.98%;實現利潤808.29萬元,實現淨利潤662.8萬元,完成年計畫的100.42%;實現銷售收入3653萬元,比上年增長2.87個百分點;實現工業總產值3672.20萬元。
2001-2002阿拉善盟完成54192萬元2002年,計畫實現工業增加值23554萬元,預計完成23619萬元,完成計畫的100.3%;計畫完成工業總產值54192萬元,預計完成47446萬元,完成計畫的87.6%;計畫貨幣回籠53346萬元,預計完成45773萬元,完成計畫的85.80%;計畫銷售收人51500萬元,預計完成38609萬元,完成計畫的74.9%;計畫實現利潤7532萬元,預計完成5598萬元,完成計畫的74.3%;上交稅金在完成計畫任務7020萬元的基礎上略有超額,預計完成7363萬元。2001-2002阿拉善盟預計完成47446萬元2002年,計畫實現工業增加值23554萬元,預計完成23619萬元,完成計畫的100.3%;計畫完成工業總產值54192萬元,預計完成47446萬元,完成計畫的87.6%;計畫貨幣回籠53346萬元,預計完成45773萬元,完成計畫的85.80%;計畫銷售收人51500萬元,預計完成38609萬元,完成計畫的74.9%;計畫實現利潤7532萬元,預計完成5598萬元,完成計畫的74.3%;上交稅金在完成計畫任務7020萬元的基礎上略有超額,預計完成7363萬元。
2001-2002阿拉善盟4658.8萬元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率104.94%,工業增加值3700.4萬元,銷售收人4189.3萬元,工業總產值4658.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4.16萬元/人·年,產品綜合一級品率97.79%。
2003阿拉善盟實現13666萬元全年生產金屬鈉1.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3666萬元;生產染料2651噸,實現工業總產值9247萬元,占全盟工業總產值的7.29%。
2003阿拉善盟實現9247萬元全年生產金屬鈉1.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3666萬元;生產染料2651噸,實現工業總產值9247萬元,占全盟工業總產值的7.29%。
2003阿拉善盟全盟工業總產值的7.29%全年生產金屬鈉1.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3666萬元;生產染料2651噸,實現工業總產值9247萬元,占全盟工業總產值的7.29%。

農業

內蒙古阿拉善
1993阿拉善盟為9783萬元全年農業增加值為9783萬元,比上年增長2.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8%。
1993阿拉善盟比上年增長2.9%全年農業增加值為9783萬元,比上年增長2.9%,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8%。1998阿拉善盟3.1億元全盟農業增加值3.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26環。
2001-2002阿拉善盟實現4.18億元200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18億元,比2001年增長6.3%。
2001-2002阿拉善盟比2001年增長6.3%200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18億元,比2001年增長6.3%。
2003阿拉善盟實現41885萬元全盟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1885萬元,增幅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風土人情

阿蒙婚禮
內蒙古阿拉善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禮有以下程式:
媒妁:昔日青年男女的終身大事由父母決定。今日男女之間是自由戀愛,惟結婚必須徵得家長同意。一般由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商洽,經媒妁之言而成者,定日子後由男方的父母親自去商談。男方家去4至8人到女方家提親,且須攜帶哈達、酒、禮物等,以給女方父母、親戚、兄弟姐妹每人送一份禮物。未來女婿還要恭敬地拜諸親屬中的長輩並敬酒。女方家擺“羊背子”款待。兩家商談成功即可定迎娶吉日。迎娶:接新娘(阿拉善蒙語謂“沙蓋圖”)的隊伍由8至12人組成。新郎全身新裝,帶足車帳食物等,以備沿途所用。迎親的人必須在規定日子的前一天的日落時分到達新娘家,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日頭一落就到。如遲到,新娘家佯作閉門不納之狀,新郎需誦門詞、遞哈達,新娘家才開門迎眾人入包。就座後,新娘向迎親者獻奶茶(內有紅棗)。喝完茶,迎親代表拿出鼻煙壺請安問候,並向新娘家的賓朋敬酒,贈每人一份禮物。雙方各唱3支歌、喝喜茶後,雙方開始對歌了。他們才思敏捷,唱一晚上也不會重複的。
離別送親:新娘在這一夜之內將嫁妝準備好。翌晨,新娘打扮好,蒙上頭紗。新郎叩見岳父母。新郎新娘品嘗“羊背子”後,岳父母送給新人禮物。新娘開始告別父母,唱《離別苦》。在唱辭行歌時,新娘的嫂子替新娘的母親唱《嫁女歌》。待歌聲一落,迎親隊伍中一個機靈強悍的小伙子就迅速把新娘搶出放在馬上。由新娘的姐妹、親戚組成的送親隊伍上馬了,他們帶著陪嫁牲畜先繞蒙古包一周,然後策馬疾行。此時,新郎等人急急出門,上馬追逐,馳至新郎家。
迎接新娘:新娘到達時,新郎家的一個騎手手拿纏著紅綢子的羊棒,跑到送新娘的隊伍前,然後再圍著送親隊伍轉一圈。這時新娘家的騎手來奪羊棒,新郎家的騎手飛似地跑向新房門口,把羊棒從馬脖子下扔進新房,意為吉祥納福。新郎的父母在新房門前鋪好氈墊,讓新人在氈墊上握羊棒兩頭,朝東方三拜天地。
新房禮:新房前有人拉展彩帳佯作閉門,兩個男孩攔住新娘不讓進。此時雙方家要有能說會道的人出來對詞,經再三問答後才開門迎新娘入房。新人入房後先拜父母親、長老,再敬酒獻哈達,新人還要唱三支歌。新郎新娘念念有詞揭開蓋頭就算入了洞房,然後由新郎家設整羊筵席待客。
新房之茶:次日早晨,太陽一升起,新娘的嫂子就請兩家人到新房喝茶。新郎的父母、親戚、朋友、來賓都帶禮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親友問安、敬酒,來賓給新人贈送禮物。接著設宴擺“羊背子”款待眾人,喝酒唱歌,氣氛融洽。
客散,婚禮完成。
烤全羊
內蒙古阿拉善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區特有的傳統美味之一,也是最大的一道菜餚。它最初是清朝康熙年間,阿拉善旗第一代扎薩克王和羅理率部從新疆移居阿拉善時帶入的。後來,第三代旗王羅布藏多爾濟因戰功卓著而被賜封為朝廷駙馬親王,並建王府於北京。他又在原工藝基礎上吸收了北京烤鴨烹飪的特點,形成了現今阿拉善烤全羊的獨特地方風味,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烤全羊須用特製的烤爐和阿拉善特有的梭梭乾枯柴作燃料,並精選阿拉善土種綿羯羊。這種羊個大尾肥,肉質鮮美,無膻味。製作過程由宰、燙、配料等18道工序後烘製而成,烤全羊皮黃肉色深紅,悅目誘人,香氣撲鼻。吃起來皮酥、肉鮮,味道濃香而不膩。烤全羊的吃法也很獨特:將羊放置於大盤內,先端給客人觀賞,引人食慾,然後由表及里,按皮、肉、骨的順序逐樣品嘗,再輔之荷葉餅、小蔥、面醬、包卷而食之。最後,再食用烤羊的調味湯煮的柳葉面
待客習俗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熱情好客著稱。客至,全家老少出門迎接,依次向客人問安。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俗稱“打單千”;婦女兩手相握,曲兩膝,上下伸動,俗稱“打雙千”。現在,一般多為握手問好。見面問候語是“塔賽音白努”(您好嗎?),答以“賽音,塔賽音”(好!您好?)。客人進蒙古包時,要掀門帘左邊,不能踩門檻。進包後坐在左邊(即西邊)。上首為北面,多為尊長者所坐。就坐後,雙方各取出鼻煙壺鞠躬互換,舉到鼻端一嗅後送還,然後彼此問候“您好嗎?牲畜好嗎?今年水草如何?”表示敬意。如拜見父母尊長以及喜慶場合,均以哈達相獻,以表敬重之意。這些傳統禮節現仍保留。
主人獻奶茶,客人用右手接,喝畢可再要,不再喝則示意不要。主人盛好的茶客人不能不喝,對主人的敬獻不可推讓。主人給客人敬酒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將酒一飲而盡,並要回敬。席間常用讚美友誼的歌曲來勸酒、敬酒。
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要將馬奶酒放在哈達上雙手捧上,接受者也要雙手捧住。阿拉善蒙古族人一般均有“阿卜該拉呼”(尊號)和“綽勒拉呼”(綽號)。人們喜歡叫尊號,不喜叫原名。
蒙古包
內蒙古阿拉善
蒙古包,草原地區最典型的民族建築,以其豪放而優柔的獨特風姿伴隨著北方牧民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年代。在《史記》、《漢書》等典籍中,稱蒙古包為穹廬。《後漢書·烏桓傳》寫草原民族“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這裡說的穹廬,就是今日的蒙古包。古時的穹廬,呈圓形尖頂狀,通常用羊毛氈一層或幾層覆蓋。古書中的廬,是一種搭建在田野里庵棚一類的東西,蒙語稱蒙古勒格。這種古老的建築,如今不僅在功能上日臻完善,而且完整地保存了原始建築的構造形態,這在任何一種建築的演變史中是很少見的。蒙古包建築的構造形式體現了蒙古民族傳統的審美意識。奇特、明快的風格,使蒙古包既實用又美觀。可以說,建一座蒙古包就是以最簡潔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藝,完成了一項極富表現力的創造,實現了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高度統一。那幾片用細木桿編織的“哈那”網片,可伸可縮,簡潔里包含著智慧;那幾十根“烏泥”桿和圓頂上開的天窗,則和“哈那”一起完成了蒙古包整個骨架造型。然後用皮繩或鬃繩穿結,再鋪蓋上羊毛氈子封閉好,一座蒙古包就建成了。冬季,大風雪來臨,蒙古包巋然不動,包頂不積雪。人們在包內安心地喝著奶子酒,唱著祝酒歌。夏日,大雨襲擊著蒙古包,包頂不積水,更不漏雨,人們在包內悠然地拉起馬頭琴,任憑風呼雨嘯,百杯不醉。蒙古包簡單輕便,搬遷時容易拆卸,很適合遊牧民的生活,在建築上體現了功能和審美的完美統一。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轉移式的,逐水草而居,蒙語稱“斡耳朵格爾”;一種是固定式的,適用於農牧經濟區,蒙語稱為“托吉日克格爾”。在錫林郭勒草原呼倫貝爾草原,轉移式蒙古包居多。固定式蒙古包則多見於哲里木盟、昭烏達盟的科爾沁草原。
蒙古包搬遷到新的營地時,人們冬季里常常選擇山彎或窪地,這裡寒氣不易侵入;夏營地則設在高坡通風處,即使在無風的日了,只要撩起包房的氈腳,包房裡立刻清風習習,涼爽透體。豪放而優柔的蒙古包點綴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構成了一種高度的和諧美。人們也就不難理解,蒙古包的形狀美為什麼會被後人套用在城市建築上了。

阿拉善左旗簡介

地理位置 阿拉善左旗地處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東接巴盟磴口縣、烏拉特後旗烏海市;東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銀川市、青銅峽市平羅縣相望;南交甘肅景泰縣、古浪縣,寧夏中衛縣、中寧縣;西連甘肅武威市民勤縣阿拉善右旗;北與蒙古過接壤,國境線長188.28公里。全旗總面積80412平方公里,轄10個鎮,13個蘇木,人口15萬,有蒙、漢、回、滿、鮮、達斡爾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28.3%,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數的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旗。
內蒙古阿拉善
阿拉善左旗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海拔3556米。全旗南北長495公里,東西寬214公里,面積8.0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5萬。可利用草場4.6萬平方公里,主要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積3.4萬平方公里,主要是騰格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阿拉善左旗屬溫帶荒漠乾旱區,為典型的大陸型氣候,以風沙大、乾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為主要特點。年降雨量80-----220毫米,年蒸發量2900----3300毫米。日照時間3316小時,年平均氣溫7.2攝氏度,無霜期120-180天。
自然資源具有分布廣、品位高、易開採的特點。已探明礦產60種,礦產地310處,其中大型礦床14處,中型礦床20處,小型礦床37處,礦點239處。煤、鹽、、石膏、石灰岩、鐵、銅、金、石墨、大理石、膨潤土白雲岩花崗岩等儲量可觀,其中煤儲量14.7億噸,鹽1.3億噸,芒硝4960萬噸,石膏1億噸,膨潤土4.4億噸,鐵3850萬噸,黃金60噸。全旗擁有草原6900萬畝,林地120萬畝,耕地24萬畝,特別是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原始次生林36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華北的天然生態屏障。阿拉善左旗先後開發建設了腰壩灘、查哈爾灘、格靈布隆灘、西灘四個井灌區和巴音毛道、老崖灘、孿井灘、漫水灘四個黃灌區,農產品以小麥、玉米、高粱等優質糧料、牧草、油料豆類、瓜果蔬菜等為主,阿拉善雙峰駝和阿拉善型白絨山羊是當地兩大優良畜種,“王府駝絨”榮獲國際“阿米卡駝毛獎”,年產21萬公斤。被譽為“纖維寶石”的阿拉善型白絨山羊絨榮獲義大利第三屆國際“柴格那羊絨獎”,其細度、光度、白度列世界同類產品之首,實為絨中極品,年產16萬公斤。阿拉善左旗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盛產肉蓯蓉、甘草、麻黃黃芪、鎖陽等中藥村,有雪豹、盤羊、野驢、鹿、蘭馬雞、獐、猞狸等野生動物資源。
內蒙古阿拉善
文化璀璨]悠揚的長調,清新的短調,極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喜慶的阿拉善婚禮,華貴的蒙古族服飾,神秘的藏傳佛教、喇嘛教,盛大的那達慕,隆重的祭敖包,獨特的民族餐飲,豐富的體育競技活動,展示著阿拉善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神韻,成為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這裡是世界蒙古民族傳統禮儀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工業發展]全旗已經形成了以煤炭採掘加工為主的煤炭工業;以鹽硝開採轉化為主的鹽化硝化工業;以石膏、滑石粉、石灰岩開採加工為主的建材工業;以駝絨製品和手工地毯為主的紡織工業和以肉類蓯蓉、鎖陽為原料的釀造業及藥品加工業。亞洲最大的金屬鈉廠——泰達制鈉分公司,全國第一個機械化湖鹽廠“吉蘭泰鹽化集團”,全國最大的苯甲醚生產基地,西北最大的燃料生產基地——阿拉善西北染廠,內蒙古重點化工廠企業“吉蘭泰鹼廠”、優質“太西煤”出口基地、全區探明儲量最大的“珠拉金礦”均在我旗境內。
進入新世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阿拉善左旗創造性地提出了“集中發展”戰略,緊緊抓住國
家加大對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投入的有利機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大興旅遊產業。旗委政府把加快工業發展作為突破口,出台了“加快工業化的意見”,依託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快資源轉化,培育形成八大特色產業,分別是以原鹽資源為依託、以原鹽-制鈉-染料等為鏈條的鹽化工產業;以煤炭資源為依託、以原煤-精洗-精焦為鏈條的煤化工產業;以芒硝資源為依託、以芒硝硫化鹼苯甲醚等為鏈條的硝化工產業;依託高載能工業園區政策發展以金屬鈉、鐵合金等為主的高載能產業;以黃金資源為依託的黃金產業;以鐵礦資源等為依託的鐵銅採選產業;以風力資源為依託的風力發電產業;以蓯蓉系列產品、礦泉水為主的飲品飲料業。到2010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預計達到50億元,工業比重達到50%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萬元以上。
內蒙古阿拉善
城市建設巴彥浩特是阿拉善盟及阿拉善左旗黨政機關所在地,近年建成新世紀廣場等一批標誌性工程,規劃建設了辦公一條街、奇石一條街,實施了道路亮化、美化、硬化“三化”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網改造、排污、污水處理等工程,建設了“健康花園”、“梅桂花園”、“溫馨花園”、土爾扈特小區等住宅小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1995年,阿拉善左旗根據盟委、行署“轉移戰略”思想,結合旗情,制定並實施了“沿賀蘭山經濟發展戰略”。實施沿山戰略以來的幾年中,國民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綜合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國內生產總值於1998年提前兩年實現了十年翻一番的目標,財政收入於1999年突破億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億元,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000萬元,經濟成長速度連續4年超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2002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35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6037元和2580元。
阿左旗交通、通訊、電力事業飛速發展,全旗23個蘇木鎮均實現通電、通話、通公路。國際、國內程控電話網裝機容量3.2萬門,移動用戶已達到15000多戶。京蘭鐵線、110國道、甘武線從境內通過。烏巴、巴吉、達銀三條黑色路面組成了交通運輸大動脈,其中烏海至巴彥浩特、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即將升級為一級公路,距離銀川河東機場和烏海機場均在130公里左右,臨哈公路和鐵路也建設在即,全旗交通條件將更加便捷。阿拉善右旗簡介

阿拉善右旗簡介

阿拉善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西臨額濟納旗,南連甘肅省河西走廊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八地(市)、縣(區),東接阿拉善左旗,北界蒙古國,國境線長45.25公里,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轄11個蘇木(鄉)、2個鎮,總人口2.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多民族聚居的牧業邊境旗。旗人民政府駐額肯呼都格鎮。
內蒙古阿拉善
阿拉善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和碩特部落在和羅理的帶領下,移牧青海,後由清延將其部按內蒙古四十九旗之例編為阿拉善和碩特旗,置佐領,封和羅理為多羅貝勒,賜印授札薩克,總理旗務,世襲罔替。從和羅理王到最後一代王爺達理札雅共歷九代十王。“阿拉善”得名於賀蘭山。“賀蘭“乃匈奴一部落名,也是一個姓氏。據《聖武記》記載,賀蘭山厄魯特者,俗稱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賀蘭山,亦名阿蘭善山,皆語音之轉,地在河套以西。”1961年,阿拉善旗分設左、右旗建置,阿拉善右旗自此始立至今。
全旗地形地貌可分為戈壁、丘陵、沙漠、山地等,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橫貫境北。全旗經濟以畜牧業為基礎,畜種以駱駝、白絨山羊為最。在廣闊的草原上生息有獐、鹿、狼、狐狸、獾子沙雞、天鵝、石雞、野鴨、旱獺、盤羊、青羊黃羊等幾十種野生動物。旗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鹽、、銅、鉛、石膏、石墨、鐵、冰洲石、磷、螢石、大理石、黃金、水晶、瑪瑙等。其中除煤、鹼、鹽、硝已經初步開發利用外,其它礦藏資源還有待開採,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旗內特產肉蓯蓉、甘草、麻黃、鎖陽等中草藥和髮菜等土特產品。
旗內交通便利。橫貫全旗的巴(巴音諾爾公)山(山丹)省級公路為內蒙古自治區出口公路,連通110和312國道。通訊極為便捷。開通了C3本地網和額鎮地區無線尋呼業務。近年來,全旗文化、廣播電視、醫療衛生、金融、保險事業也有了較快發展。
在阿拉善右旗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先人活動的遺蹟,可供研究、瞻仰和遊覽。在曼德拉山、阿日格楞台山等地發現了多處古代岩畫群,旗內還有多處古城,古烽火台遺址,有特布希廟、阿貴廟、巴丹吉林廟、呼熱延廟等古建築,歷史悠久,宏偉壯觀,觀賞性強、考查價值高。
[旅遊景點]
九棵樹蒙古村 :是巴丹吉林旅遊大本營,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南緣,距蘭—新鐵路金昌火車站140公里,有柏油等級公路相通,這裡旅遊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日趨完善。蒙古村兩側沙丘連綿,波瀾起伏,迤邐蜿蜒。浩瀚的沙漠有時幻化成一片碧藍明靜的大海,環境幽靜,景色優美,充滿西部邊塞風情,令人心靜神逸。在這裡可進行爬沙、沙浴、沙漠體育、蒙古裝留影、騎駱駝、打靶射箭滑沙、賞民族歌舞、篝火晚會、卡拉OK歌舞等多種形式的遊玩、娛樂,是遊人放鬆身心,度假旅遊的良好去處。風味獨特的草原餐飲,風格迥異的蒙古包居所(情侶帳篷、豪華包間),可迎合游賓不同的口味和情趣,定會令您留連忘返,永久難忘。
內蒙古阿拉善
寶日陶勒蓋鳴沙山:距九棵樹蒙古村北50公里,乘越野車可前往。鳴沙山高達二百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從高處用雙手撥動沙子往下滑,可發出類似飛機的轟鳴聲,又酷似雷聲,沉悶而深遠,幾公里以外清晰可聞,令人不禁嘆為神奇,甚至用手指在沙坡上劃寫時伴隨有“滋滋”響聲。這種奇特自然現象在中外自然景觀中也是絕無僅有。鳴沙山底清麗的淡水湖,清澈明淨,魚翔淺底,泉水淙淙,微風怡人。身臨鳴沙山,激昂、寧靜的迥異情趣,您都可以同時感受,別有一番情趣。在這裡,爬沙山、沙漠體育、聆聽鳴沙、沙漠滑板、沙漠突擊橋、沙漠衝浪、滑翔、滑翔傘、乘駝、搞攝影創作、打靶、垂釣、劃橡皮艇、坐氣墊、沙浴、乘熱氣球、參加篝火晚會等情趣別致,意味悠長。
巴丹湖:距九棵樹蒙古村北約50公里,乘越野車可前往。雄壯高大的沙山縱橫交錯、群峰聳峙、陡峭崢嶸、此起彼伏。秀美的湖泊如同湛藍的夜幕上綴滿了寶石般的星辰,流連盤環,明滅不定,令人賞心悅目。沙山中間2平方公里的平坦草地,是安扎沙漠旅遊營地的絕好地方,風景獨美,也是進行沙漠體育專項活動的理想之地。
蘇敏吉林:位於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從寶日陶勒蓋乘駱駝六小時可達。這裡沙漠奇峰交錯,景色更具有魅力,傾人心魄。歷史悠久的巴丹吉林廟,莊嚴肅穆、幽靜雅致,被稱為“沙漠故宮”。據傳說,寺廟的一磚一石一木全部由外面用駱駝馱進,廟裡的大梁、頂柱全部是人工抬進去的。當時建廟所付出的代價和對佛神的虔誠,由此可見一斑。碧綠的湖泊四周蘆葦叢生,水鳥嬉戲。湖面沙漠倒影更令人嘆為觀止。東北面有一流金色沙峰,當狂風驟起,它即發出猶如慈愛的母駝吟喚小駝般的“嗚嗚”鳴聲。
諾爾圖沙漠仙境:從寶日陶勒蓋,乘駱駝4小時可達。沙漠層巒疊嶂,婉麗綿長。令人驚訝的是,當跋涉到沙山峰頂時,乾燥沙漠中一片引人入勝的誘人綠洲全然展現在您的面前,湖面碧波蕩漾,瓦藍明靜,確有“漠中江南”之奇景。此境能把遊人的思緒帶入一個神奇的夢境界,使人目搖心醉,宛如置身仙境。月夜輕風,蘆濤低吟,漫步沙灘,仿佛遠方飛來小夜曲,任您遐思無限。
銀德爾圖神泉:距蘇敏吉林東北6公里。這裡群峰起伏,幽谷深洲,幽靜的沙漠樹林蒼翠蓊鬱。最為奇特的是,鹹水湖中,一塊不足三平方米的孤立礁石上竟有108個泉眼,湧出甘甜的泉水。品嘗汩汩冒涌的泉水,既爽口又舒坦,愜意萬分。據測泉水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無素,飲此水對腸胃病有特效。冬季寒風凜冽,但它噴出的蒸氣卻高達數米,難怪過去幾代阿拉善王爺會不惜從幾百里路外將此水用駱駝馱回王府飲用。近年來,有兩位德國老人萬里迢迢,每年專程來飲此水。
策德格爾鏡湖:距離蘇敏吉林有兩天的乘駝路程。從高處俯瞰,宛如碩大的一面鏡子,鑲嵌在渾圓嫵媚的沙渦之中。深邃平靜的湖面,既圓又亮,目彩炫耀,浮泛出一層層明亮的金波,景色奇美。湖邊有一座敖包,木桿上系有許多哈達和經文布條,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深居簡出的居民就會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聚會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祭敖包儀式,敬獻祭品,膜拜祈禱,求神降福。祭祀完畢,傳統的摔跤、賽駝等遊藝活動,場面熱鬧非凡。
三峽湖沙漠奇洞:位於原始的沙漠深處。三座高聳的沙山如三角鼎立,中間呈圓錐形空間,越往下走空間越窄,坡陡如峭,最後成為沙洞,險峻的崖壁,造型奇特,氣勢壯觀,懾人心魄。如果想看個究竟,只能沿陡峭的沙岸盤轉而下。洞底水草豐美,萬籟俱靜,真有“坐井觀天”之感。有關三峽湖美妙稀奇的傳說累不勝舉,不妨您親去聽當地牧民為您細訴。
吉格德世界“沙丘之王”:這一沙峰為巴丹吉林沙漠中一個獨具神姿的奇峰。氣勢磅礴,崇峰擎天,巍然挺立。此峰相對高度500餘米,比非洲阿爾及利亞最高沙丘430米還要高出70餘米,堪稱“世界沙漠第一峰”、“世界沙漠珠穆朗瑪峰”,壯觀之極。登高望遠,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千里沙海一覽無餘。它是沙漠探險和旅遊愛好者不能不親臨的必到之處。
阿貴廟 :號稱“天制窗”,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坐落在雅布賴山主峰南側。寺廟傍山而建,精美典雅,觀內酥油燈明亮,香菸繚繞,普度眾生,八座白塔結構精巧,造型優美,置身其中,自會產生莊嚴肅穆之感。一條長300米的石路是通向石窟的唯一通道,坡度大,特別是臨近石窟的30米台階路,坡度為70—80,其餘均為懸崖陡壁,行人難以攀登,險峻氣勢頗為壯觀。
大石頭溝:位於雅布賴蘇木所在地以南山谷。溝內四季泉水成溪,有一天然“游泳池”,是大自然所賜。池邊梧桐茂密成林,溝中有一奇泉,形似小盆,四秀皆滿,隨取即盈,不滿不溢,水質清涼爽口,自古就有遊人取之驅病,尊為“聖泉”。溝內草綠鳥鳴,山雞、盤羊時有出沒。此處為遊人夏日避暑憩涼和狩獵的佳地。

額濟納旗簡介

額濟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是自治區重點扶持的19個邊境旗(縣、市)之一。全旗總面積11.46萬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為主,生存條件較好的沖積平原約占20%。全旗轄7個蘇木鎮、1個農場,居住著蒙古族為主體的9個民族2.5萬人口(含3個基地非現役軍人),其中城鄉居民1.6萬人(蒙古族占29.8%)。額濟納歷史文化悠久,有史可稽的就有大禹治水、霍光守邊、漢武置縣、西夏築城、元代設路等。1698年自伏爾加河流域回歸祖國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1731年內徙於此地,1753年始設特別旗,曾先後直屬清理藩院和民國政府蒙藏委員會管轄。解放後,境內建有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試驗基地——東風航天城和空一、空二試驗基地。額濟納旗地處北溫帶超乾旱荒漠區,氣候條件惡劣,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年平均降水量37毫米左右,蒸發量卻高達3700—4000毫米。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入旗後形成3.2萬平方公里沖積三角洲。其中綠洲面積由建國初期的0.69萬平方公里減少到目前的0.33萬平方公里,僅占全旗總面積的2.9%。綠洲內主要林草植物有胡楊林和胡楊沙棗混生林44萬畝、檉柳林126萬畝、梭梭林278萬畝;林下伴生植物有苦豆子、甘草、芨芨、蘆葦等,面積約100多萬畝。這片面臨危機的天然綠洲是額濟納人民唯一可依賴的生存條件。
內蒙古阿拉善
2001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8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610萬元,城鎮居民和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681元和2831元,以上四項主要經濟指標人均值位居自治區第24、第8、第6、第27位。
到了額濟納河岸,便到了胡楊的王國。這裡綠樹濃蔭,掩映牧舍羊群,曲折綿延數十萬畝,生機橫發,成為大漠裡的桃源盛境。
內蒙古阿拉善
胡楊是一種既古老又長壽的樹種。在我國新疆庫車千佛洞地層中發現它的化石,考證至今約有6500萬年了。有人說“三千年胡楊”永垂不朽(能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當然是種誇張,而百歲胡楊,在這裡比比皆是。最長者當屬“神樹”,已逾300年了。令人驚奇的是,這株300多年高齡的“胡楊王”,至今卻長勢繁茂,挺拔翠綠,具有繁殖力,它周邊的世代子孫仍在笑傲風沙,茁壯生長。
胡楊生長在荒漠逆境中,具有奇異的生物學特徵。一是它的異葉性,胡楊在子葉、幼樹或成年樹基部及蔭條上,其葉呈披針形狹長如柳;而成年樹枝上的葉形,有廣卵形、菱形、心臟形、三角形,頗不一致。故胡楊的別名叫異葉楊。二是胡楊的花期、種子成熟期長,每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都可以看到漫天飛舞的白色種絮,長達100多天,這在其它樹種絕無僅有。三是胡楊繁衍能力強。它的天然繁衍形式有根櫱、萌芽和落種,而以根櫱最為普通。一般情況下,一株胡楊大樹就可以根櫱一畝林,而且這種根櫱能力可延續100多年。這裡的胡楊林,就是根櫱世代異令胡楊林。
在大漠人的眼裡,胡楊是抗風沙的英雄。它有龐大的水平根系,在土層中延伸半徑長達20—30米,它能經受8級大
風動搖而不倒;若被沙埋後,主枝幹上能生不定芽長出大量的根,繼續生育。胡楊是耐鹽鹼的勇士——它全身都能貯存鹽分,而葉內最高,據估算,一畝普通胡楊林地,每年將有7—15公斤鹽分,由落葉返回地面。胡楊是戰寒暑的冠軍——在極端低溫達-42.3℃(北疆)、極端高溫到49.6℃(南疆)的生境中,仍能正常生長。胡楊是不怕水淹的健將—在常年積水處,浸泡150天,竟毫無畏色,長勢良好。
內蒙古阿拉善
內蒙古阿拉善胡楊以它那古老原始的遺種,龍盤虬曲的雄姿,變化無常的葉形,居傲風沙鹽鹼的特性,以及奇特多樣的繁衍方式,贏得了遊人們的虔試與好奇。
胡楊林是居延綠洲的主體,是生態的基本條件。可以說,沒有胡楊林,就沒有綠洲;沒有綠洲,這片“地熱、多沙、冬大寒”的漠土就不會有人類的生存發展。胡楊林同這裡的生命息息相關,胡楊倍受人們的珍愛。
滕格里沙漠烏拉特前旗扎魯特旗興和縣
烏拉特中旗杭錦後旗烏蘭察布市豐鎮市
貢格爾草原科爾沁左翼後旗準格爾旗鄂托克旗
元寶山區阿魯科爾沁旗鄂爾多斯市巴林右旗
科爾沁左翼中旗巴林左旗寧城縣白雲礦區
默特左旗奈曼旗喀喇沁旗石拐區
|阿拉善右旗庫倫旗翁牛特旗青山區
呼和浩特市林西縣克什克騰旗東河區
阿拉善左旗海勃灣區和林格爾縣昆都侖區
額濟納旗武川縣敖漢旗鄂托克前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