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

兀(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兀,wu,從一在人上。高而上平也。

兀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兀”是漢語中的一個使用不多的多音字,其讀音有第四聲wù和第一聲wū;造字法:會意;結構:獨體;筆劃:3;五筆:GQV;繁體:兀;鄭碼:GRA;筆順編號:135;四角號碼:10212;Unicode:CJK;統一漢字U+514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兀
  • 結構獨體
  • 筆劃:3
  • 五筆:GQV
  • 部首:兒
  • 拼音:wù
  • 造字法:會意
  • 繁體:兀
  • 鄭碼:GRA
  • 筆順編號:135
  • 四角號碼:10212
  • 統一漢字:U+5140
  • 筆順讀寫:橫、撇、豎彎鉤
字源解詁,略說,詳解,相關漢字,釋義,讀音一,讀音二,詳細解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更多信息,古文中的兀,現代文中的兀,姓氏發展,一,二,三,

字源解詁

略說

「兀」表示人頭,引申為高聳、獨立。

詳解

「兀」字的甲骨文及篆文皆從「」從「」,其字構形乃置一橫畫於人首處,以標示人頭的位置,本義是人首。
「兀」與「」古本同字,後來才分化為二字(林義光),參見「」。
《說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按許說非本義。
甲骨文「兀」用作人名。
《合集》19642正:「乎(呼)兀。」
《合集》19790:「王用二帚(婦)兀」,指王任用兩名名叫兀的婦人。
傳世文獻中,「兀」字多用以形容高聳突出之事物。
劉禹鍚《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從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按「兀」從高出之義,引申指斬斷高出之物。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從「兀」聲之字亦多帶有斬斷事物的意義,例如「」指斷髮,「豎刀旁的兀」指刊削樹枝,「足字旁的兀」則指斷足。
另「兀」可指光禿貌,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又字可用作副詞,指仍然,《水滸傳》第九十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

相關漢字

一,人,元,

釋義

讀音一

兀:wù
【釋義】①高而突起:突兀。②形容山禿的樣子,泛指禿:山峰兀立∣兀鷲。③元曲中作發語詞。
1. 高而上平,形容禿山,泛指禿:~鷲。“蜀山~,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樣子;b.突然;c.昏沉無知的樣子)。突~。
3.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那。~的(dì)(a.這,這個;b.怎么,怎的;c.突然)。
4.靜止。
組詞:兀傲詞義:倔強孤傲。
組詞:兀立 詞義:直立。
組詞:兀兀詞義:用心的樣子。
組詞:兀自詞義:仍然,還。多見於早期白話
〖例句〗盤山的山頂上有一塊大石凌空側向兀立著。

讀音二

兀:wū
兀突)也作烏塗。①水既不涼也不熱:兀突水。②不乾脆,不爽利:你怎么總是乾兀突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1) ——“兀禿”wū tū:同“烏塗”wū tú。
(2) 另見wù
基本詞義
〈形〉
(1) (指事。從一,在人上。人頭上一橫,表示高平。本義:高聳特出的樣子)
(2) 同本義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說文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 又如:兀岸(直聳挺拔);兀嶁(險峻)
(4) 光禿(如毛髮)的 [bald]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宮賦》
(5) 又如:兀首(頭髮脫落)
(6) 茫然無知 [utterly ignorant]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天。——柳宗元《讀書》
(7)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8) 不夠穩定 [unstable]。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9) 獨立 [independent]
焉有翡翠橫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吳從先《金小品傳》
(10) 昏沉 [dazed]。如:兀兀騰騰(昏昏沉沉)
詞性變化
〈動〉
動搖,搖晃 [shake]
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後漢書
〈副〉
(1) 還;仍然;到目前依舊 [still]。如:兀子(仍然;還);兀自(兀子。還,仍然)
(2) 筆挺地 [upright]。如:兀坐(端坐)
〈代〉
(1) 這,那 [this;that]。如:兀是誰(那是誰;這是哪一位);兀底(這;這個);兀得(這個;這)
(2) [名]∶姓
(3) 另見wū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字部】兀 ·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
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
《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湯突硉兀。《注》危石也。
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
《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於臲卼。
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為兀氏。
《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說文解字

【卷八】【兒部】兀
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說文解字注
(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兒上。兒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兒上。高而平之意也。凡從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讀若夐。夐今韻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韻十月者、元之人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𧿁。其平聲讀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茂陵有兀桑里。地理志右扶風有茂陵縣。郡國志同。許多言鄉言亭。此言裡者、葢周秦舊名。

更多信息

古文中的兀

兀,高而上平也。――《說文》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宮賦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天。――柳宗元《讀書》
獨立
焉有翡翠橫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現代文中的兀

兀 <形>
(指事。從一,在人上。人頭上一橫,表示高平。本義:高聳特出的樣子)
又如:兀岸直聳挺拔);兀嶁(險峻)
光禿(如毛髮)的
又如:兀首(頭髮脫落)
茫然無知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夠穩定

姓氏發展

百家姓》中沒有兀姓,20世紀80年代匯載了全國5600多個姓氏的《貴姓何來》一書也沒有兀姓,《辭海》、《辭源》、《新華字典》中,也沒有“兀”作為姓氏的詞條。
那么“兀”姓究竟來源何處?
1936年版《陝州志》卷五《族姓》里有這樣的記載:“原店村兀氏為北魏安樂王元鑒之後。”
元鑒何許人也?他與陝縣之“兀”姓到底有沒有關係?其後人為何會姓“兀”呢?
要揭開這一謎底,還得從北魏說起。北魏又稱拓跋魏、元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央王朝,其創立者是鮮卑拓跋部的拓跋 。鮮卑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拓跋鮮卑最初生活在蒙古草原東北部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一帶,後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公元4世紀初,拓跋 的先人在今山西北部、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後為前秦苻堅所滅。淝水之戰後,拓跋 於公元386年重建代國稱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拓跋 即道武帝。公元398年,拓跋 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經過拓跋 的“艱苦創業、進兵中原”,明元帝拓跋嗣的“隆基固本、內和外輯”和太武帝拓跋燾的“雄才大略、連年征戰”,北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統一了黃河流域。
公元471年,北魏獻文帝長子拓跋宏即位,是為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被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向著進步的勇敢的民族改革家”。孝文帝在位29年,他建設平城,倡明禮樂,督課農桑,修治大道,整治政風,廣開言路。公元493年,為鞏固對中原的統治,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6年,孝文帝提出:“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遂下詔北魏皇族改姓元氏,其餘所有鮮卑人也都改了姓氏。“遷都”、“改姓”兩項重要改革措施不僅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也加快了北魏經濟社會的發展。
元鑒,字長文。其祖父拓跋長樂文成帝次子,孝文帝時被封為安樂王,孝明帝時元鑒襲安樂王爵位,初為秘書監(掌圖書經籍,從二品)。元鑒文韜武略,驍勇善戰,曾為北魏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但由於其對當政者心存不滿,最終成為朝廷的叛臣。
資治通鑑》第一百五十一卷記載,公元526年9月,北魏宗室廣陰王元深、章武王元融被河北起義軍葛榮俘斬。公元527年7月,孝明帝元詡詔令元鑒任相州(治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刺史、北討大都督,兼尚書左僕射和北道行台尚書令,與北道都督裴衍共赴信都(今河北冀州市)討葛榮。元鑒“幸魏多故,陰有異志”,“潛圖叛逆”,裴衍“覺其有異”,遂密表上奏朝廷。8月,元鑒部下別將嵇宗“馳驛告變”,元鑒“據鄴反”。孝明帝即詔令裴衍與都督源子邕李神軌等合圍鄴城。8月17日鄴城破,元鑒被斬,首級被傳送至洛陽。
元鑒死後7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又分別被北齊、北周代替。統治中國北方達一個半世紀的北魏王朝徹底走出了歷史舞台。

唐《元和姓纂》載:“兀,後魏改安樂王為兀氏。”
宋鄭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載:“十三曰以凶德為氏,十四曰以吉德為氏。此不論官爵,唯以善惡顯著者為之。後魏安樂王元鑒為同姓,故改元為兀。”
這是史籍中有關改元姓為兀姓的確切記載。可見兀姓確實由元而來,而且是因為安樂王元鑒之故而改的。
北魏立國以來,刑法嚴峻,被處以死刑者極多,特別是對於謀反者要實行族誅,甚至其子孫雖養於外族人家中,也要“追還就戳”。公元452年(北魏興安元年),文成帝準大臣源賀上奏,“寬宥死囚”,改死刑為戍邊,並不再誅殺族人。因此,元鑒被斬首,而其族人未被誅殺。但孝明帝元詡以為元為國姓,元鑒以謀反絕其藉,不得姓元,乃“詔改其元氏”。於是,元鑒的家人只有從京城洛陽遷往附近州縣避難,並改了元姓
據傳元鑒被殺前囑其長子元覽:“吾死後汝即改姓兀氏,永不得複姓。”竊以為,元鑒之所以讓其後人改元為兀,一方面是暗示元去頭為兀,讓後代銘記祖先殺頭之恨;另一方面也在激勵後人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以求東山再起。《辭海》中“兀”字有“兀魯思”的詞條,是蒙古語“領地”、“國家”的意思。作為北魏王朝掌管圖書經籍的秘書監,元鑒選擇“兀”字作為其後人的姓氏可謂煞費苦心
元覽最終改名兀覽,在金水河畔安家置業,幾代人後遂為村落。因兀覽後人在村中經商開店,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元氏祖宗,村名就取元之諧音“袁”,稱為袁店村。宋代石佛龕“大宋國陝州陝縣曲泉鄉大成保袁店村”石刻,還較為完好地保存在陝縣文化館內,證明原店村原來名為袁店村。
經過近1500年的風風雨雨,的兀氏族人已發展到7000多人。除了陝縣原店鎮原店村和大營鎮兀家窪村的5000多兀姓人口外,另外還有兩支比較重要的兀姓聚居地,一支在陝西省藍田縣 湖鎮的兀家岩村,該村有家譜記載:明朝天順三年,因黃河決口、蝗蟲蔽日,民不聊生,原店村有名叫兀從益的與妻徐雲翠擔挑4個兒子從陝州逃荒到此,至今已有1000餘口人;另外一支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西橋村,據載該村兀氏是明朝初年因躲避兵荒遷去的,現有70餘戶350餘人。

從公元527年,兀姓族人已在陝縣繁衍生息了1478個年頭,其間也出現過幾位載入典冊的名人,均為原店村人。其中一個叫兀禮夫,清道光年間人,官至布政司(省部級官員)。據載,道光十二年,做了布政司的兀禮夫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成了規模龐大的兀家寨。據傳兀家寨之規模、奢華及精雅,可與山西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相媲美。至今在原店村仍保存一四合院,被當地人稱作“兀家大院”。
在一個深秋的陰雨天,我和幾位朋友慕名來到原店村,沿著灑滿黃葉的金水河向南,穿過一處隴海鐵路橋再折向東幾十米,便到了“兀家大院”。
推開那扇厚重的木質大門往裡看去,不得不承認,雖然這裡的一切都已老舊,但宅院的建築布局、結構以及磚雕、石雕、木雕、彩畫等都有著相當的水準。現存的“兀家大院”分東、西兩院,西院為主院,占地1000餘平方米,如果俯視,其整體格局呈繁體“喜”字。東院現已廢棄,西院還有一戶兀姓人家和一戶張姓人家居住。西院的建築布局為典型的二進四合院,進門有影壁牆,前面是大門廳,穿過二門樓與門廳正對的是正房,東西兩側是廂房,廂房和門廳中間有相對的耳房。
迎門的影壁牆上有一幅名曰“百鳥朝鳳”的磚雕作品,“兀家大院”也因此又被稱為“百鳥朝鳳”院。歷經百年的歲月滄桑,原來的青磚影壁已呈土黃色,但仍以其意趣盎然、繁複華麗的構圖和細膩圓熟的刀工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影壁牆高約5米,由正中央一隻被百花簇擁的鳳鳥和周圍花枝叢中數十隻鳥兒組成。中間的鳳鳥體態輕盈、高雅大度,做展翅欲飛狀,只可惜鳥頭已不知去向。周圍的數十隻鳥兒點綴在二十幾個花枝纏繞的小方格內,這些鳥兒或棲或飛或鳴或兩相取悅,無不栩栩如生,嬌俏動人。傳說由於磚雕圖案上的花鳥形象太逼真,竟在影壁牆建好的當晚引來群鳥在院內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使得主人和鄰居無法入眠,主人一氣之下命人把正中央那隻鳳鳥頭打掉,大院才恢復了寧靜。
過影壁牆右拐可進入門廳,門廳建築是整座四合院中最為考究的,採用框架式結構,即先立木質框架,後進行牆體修建,框架與牆體相互獨立,亦即“牆倒屋不塌”的建築風格。據的屋主、68歲的兀長茂老人介紹,原來的門廳共有相通的5間約150平方米,被他們用土牆分割,堆放家什雜物。站在一堆雜物中抬頭看去,只見屋頂的椽、檁、梁等呈深紅色,看上去穩重潤澤。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橫樑上的那些木雕彩繪,雕工的繁冗細膩自不必說,即便是那些蓮花造型的彩繪,或粉或綠或黃或白,至今看上去依然艷麗奪目。
門廳與正房南北相對,正房原為5間,現存3間,如今已廢棄。正房前面是東西對稱的廂房各4間,這就是西院的內院,外院與內院由一造型別致的小門樓隔開,為二門樓。二門樓也算是兀家大院建築藝術的精彩之筆,上面的木雕作品極盡繁複精雅之能事,只是經多年風化,現已有些搖搖欲墜。西院的正房、廂房、耳房全部是兩層閣樓式房屋,房內鋪設的樓板至今仍能承載重物,屋前都有廊檐,屋的高度依次降低,屋頂及過廊的拐角處鑲嵌有不同的木質彩色圖案紋飾。
站在兀家大院門口,兀長茂老人指著一路之隔的隴海鐵路說,修鐵路前,兀家寨的正院還在,為一處五進院,因為修鐵路被扒掉了。現存的兀家大院,充其量只是當年兀家寨的一個“家眷院”。如今,大院還經常會迎來一批批前來參觀的客人。是啊,即使繁華落盡,風流亦被雨打風吹去,那些一路走來的曾經鮮活生動的生命與藝術的氣息,也會吸引許多如我一樣的遊客,在一個偶然的日子,在兀家大院作一次短暫的駐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