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

嘎仙洞

嘎仙洞是一天然山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嘎仙洞森林公園內,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崗岩峭壁上。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是古代鮮卑族人的發源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嘎仙洞
  • 地理位置鄂倫春自治旗
  • 門票價格:65元
  • 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嘎仙洞簡介,石窟寺遺址,歷史文化,鮮卑族歷史,嘎仙洞的傳說,嘎仙洞保護,最新發現,交通旅遊提示,

嘎仙洞簡介

“嘎仙”是錫箔語“部落、故鄉”的意思,是鄂倫春語“獵民之仙”之意。鮮卑族中國古代東北的少數民族之一。嘎仙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鮮卑的發祥地,鮮卑族是中國古代東北的少數民族之一,現今鄂倫春自治旗的嗄仙洞即為著名的“鮮卑石室”,即拓跋鮮卑的祖廟所在之地。
嘎仙洞
嘎仙洞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約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長92米,寬28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最高處達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約20°,斜洞長22米,寬9米高7米。主洞中部放置一塊約3米見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塊支撐洞壁平整,地下堆積較厚的青苔。洞內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祭祖時刻的銘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黃色粘沙土層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這裡可能存在著更早的文化遺存。鮮卑族世居中國北方,並創建了北魏王朝,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
當考古工作者在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處的嘎仙洞石壁拂去1500多年歷史和塵埃後,201字隸書《祝文》難以置信的出現了,這一發現正好和《魏書》相印證,《魏書》說:鑿石為祖宗之廟。不過人們認為,此話之意是在天然洞底後15米處鑿的3個小洞,因3小洞的排列,高度、大小有明顯的設計痕跡,而大洞洞口醜陋,無碎石現象,且工程極大,非人工所為。
嘎仙洞

石窟寺遺址

據《魏書》載,烏洛侯國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現存銘刻的文字共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證實為北魏王朝承認的拓跋鮮卑發祥地。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嘎仙洞
鮮卑文化研究者通過考察發現,鮮卑民族的祖居嘎仙洞內也有一座規模巨大但工程未竟的石窟寺遺址。
嘎仙洞的後三分之一是人工開鑿的,根據人工遺蹟的情況分析得出,當時設計的是規模宏大的石窟寺,但工程沒有完工。人工開鑿的空間長40米,寬8至13米,高8至12米。
嘎仙洞主洞側壁光滑,移行自然,為自然形成。在距洞口75米處開始左轉後,側壁開始斑駁,稜角凹凸,一直延續到盡頭,明顯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有成規模未竟工的人工開鑿設計--石窟寺中常見的盝頂龕、甬道、像位等。
鮮卑文化研究者初步確定,嘎仙洞石窟寺的開鑿年代為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大臣李敞率眾到嘎仙洞祭祖時所為。據研究者分析,嘎仙洞石窟寺工程未竟的原因是由於宗教信仰的重大變故。
公元446年,鮮卑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第三年,崇信佛法的北魏太武帝轉奉道教,開始滅佛運動。廢佛後六年,太武帝駕崩,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之後北魏開鑿了聞名世界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專家認為,嘎仙洞石窟寺開鑿工程可能因北魏太武帝的滅佛運動而擱淺。
嘎仙洞

歷史文化

嘎仙洞為天然大型山洞,離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洞內南北長90餘米,東西寬約28米,穹頂最高處20餘米,略分為前、中、後3室(現只開放前室),面積約2000平方米。洞內幽暗深邃,石壁平整。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洞內發現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於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書侍郎李敞祭祖時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側石壁上,共19行,12個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為半行,為抬頭別行與題名。漢字魏書,隸意濃重,古樸雄健,全文201字,字型古拙,介於隸楷之間。這一重大發現,證明了嘎仙洞就是《魏書》中提到的拓跋鮮卑的祖廟石室。
嘎仙洞
祝文原文全文如下:
嘎仙洞內石壁上刻鑿的文字就是公元443年拓跋燾派大臣李敞等人來此祭祖時所刻的祭文,至今已有156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原始檔案,也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石刻祝文通高70厘米,寬120厘米,共19行,201字。漢字魏書隸意濃重,與《魏書·禮志》記載基本吻合,只是個別字跡稍有差別。祝文全文如下: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立官中書侍郎李敞、傅㝹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
啟辟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爪,時惟多。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
薦於:皇之帝天、皇之后土。 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饗!
東作帥使念鑿。”
嘎仙洞
今人根據石壁遺蹟新刻錄的嘎仙洞祝文今人根據石壁遺蹟新刻錄的嘎仙洞祝文
原文翻譯如下:
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來對他的祖先歌功頌德的,並祈求祖先保佑。石刻祝文大意如下: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燾派大臣李敞、傅雀帶來馬、牛、羊祭。
自最初始以來,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這一帶,經歷了悠久歲月,又走出大興安嶺森林,南遷到呼倫貝爾草原,繼而到漠南、黃河流域,掃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創造的福分流傳給後代,延續到我拓跋燾本人。本朝提倡道教,崇尚玄學,增建廟堂,打到凶醜的敵人,威力達到四面八方聽到烏洛侯國來朝貢的使者說,祖先居住過的地方就在這裡,引起我對先祖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因為我們今天的興旺發達,正是起自先祖的恩德,一年一年的傳下來,所以回來感謝先祖給我們的福祿,並且保佑子子孫孫永遠享受,獻上祭品。請天神、地神、先皇先後享用吧!
陳列於內蒙古博物館陳列遼嘎仙洞石刻陳列於內蒙古博物館陳列遼嘎仙洞石刻

鮮卑族歷史

“嘎仙”是錫箔語“部落、故鄉”的意思,是鄂倫春語“獵民之仙”之意。鮮卑族中國古代東北的少數民族之一。嘎仙洞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鮮卑的發祥地。遼闊壯美的大興安嶺是孕育古代北方民族的搖籃,許多北方遊牧民族從這裡一代代地走向輝煌。拓跋鮮卑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的北方遊牧民族,拓跋鮮卑民族於公元前一世紀走出世代居住的森林,首先統一個呼倫貝爾大草原。然後,又以此為基礎,不斷的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並於公元386年在盛樂(今呼和浩特市林格爾縣境內)繼而統一北方中國,公元494年南下,遷都到洛陽,形成了與南方宋、齊封建王朝對峙的強大的北魏王朝。北魏政權共經歷了12代皇帝148年。拓跋鮮卑民族以寬廣博大的胸懷和兼容並蓄的氣度,廣泛吸取各民族文化,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融合與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嘎仙洞

嘎仙洞的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這裡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蒼松翠樺濃蔭蔽日,遍地野花盛開,燦爛似錦;冬季,皚皚白雪蓋山林,一片銀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賓士著各種動物,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人,世世代代在這裡過著和平、幸福的生活。 沒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現了一個軀體龐大、面目猙獰的吃人惡魔。它住在山巔崖的一個山洞裡,窺探著人們的行動,只要發現獵人進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將人殘害,鄂倫春人受害者不計其數。勇敢的鄂倫春人為了消滅這個惡魔,多次組織青年獵手上山去和它格鬥,但都由於它的妖術厲害而失敗了。鄂倫春人並未因此喪失鬥爭的勇氣和信心,就這樣一直鬥爭了許多年,鄂倫春人始終不渝的鬥爭精神終於感動了上天的嘎仙。 嘎仙與惡魔比試,先讓惡魔將洞口的一塊石頭搬走,結果惡魔輸了,他們又比試箭法,嘎仙將石頭的正中心射穿了一個車輪般大的一個圓孔。惡魔看到嘎仙的本領比自己強大,就逃之夭夭了。 人們怕惡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過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惡魔三次過海眺望,看見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來了。從此,鄂倫春人自由地在大興安嶺的叢山密林中打獵、生活。 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嘎仙,人們把惡魔住過的山洞改名為嘎仙洞,把大石頭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為窟窿山
嘎仙洞

嘎仙洞保護

2008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考古及地質專家組一行三人抵達鄂倫春旗,對嘎仙洞遺址現狀進行勘察。專家組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對嘎仙洞遺址進行了詳盡的勘察,進行數據測量、樣本採取,石質檢測,並通過科學儀器對洞內幾處危岩進行了體積及重量上的計算。通過現場勘察,看到嘎仙洞遺址1980年發現石刻祝文後,於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卻從未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一直處於自然保護狀態中,由於歷經久遠而自然風化,致使石刻祝文字跡風化日甚於日,危岩險石比比皆是,洞內積土亂石雜布。
嘎仙洞
專家組初步形成保護意見:對石刻祝文實施有效的保護,拆除原有鐵門及柵欄;清理洞內積土及自然脫落的雜石;修建排水工程,避免由於潮濕而對洞體的再度侵蝕;加固部分危岩,避免傷及遊人。專家組將針對勘察的情況已形成切實可行的實施保護方案,並將逐步實施。為保護石室,文物部門在刻有祝辭的石壁前安裝了柵欄和鐵門,洞口處修建了排水溝和防護欄桿。
嘎仙洞遺址保護工程的實施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業績,對於研究發掘鮮卑文化,促進鄂倫春自治旗旅遊事業的發展,擴大鄂倫春對外的知名度有著不可估量的促動作用 。

最新發現

2015年再次在嘎仙高格德山的嘎仙洞中再次發現北魏時期文字。這是繼1980年7月30日在嘎仙洞西側距洞口15米花崗岩石壁上發現祝文之後,又一次重大發現。
嘎仙洞
2015年7月4日15時20分,在嘎仙洞洞口東側背北處的經人工打鑿的扇形平面石壁上拓出(故、多、開疆、燾、謁、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個北魏時期文字。
這些刻石文字的拓出證明了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說“刻祝文於室之北而還”是正確的,根據目前拓出的文字位置分析,此處石面上的文字,將多於西壁祝文,內容也與西壁文字不同,所以此處文字的全面整理,將會對研究北方民族史產生重大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旅遊提示


推薦路線:從加格達奇出發,經301省道一路西行,伴著和煦、溫馨的松脂芳香,便來到了位於鄂倫春自治旗境內的林區小鎮——阿里河鎮。出了鎮子,向北沿著林中的公路行駛10公里左右,一座氣勢磅礴的雄偉高山便矗立在眼前,在離地面20多米的半山腰中高懸著一個碩大的山洞,這就是被史書稱為“鮮卑舊墟石室”的嘎仙洞。
推薦時間:夏季
推薦理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中,追尋這古洞的滄桑。在觀賞迷人風景的同時,探索那段神秘的傳說。
注意事項:文化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雖然現在仍是在自然保護狀態中,但是請遊客自覺遵守相關法規,在觀賞風景,遊覽古蹟的同時注意遺址及遺址周邊的環境保護。
嘎仙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