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飾

傳統服飾

傳統服飾是反應過去時代文化和人們對地域環境影響下形成的文化標誌之一。

漢族傳統服裝為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漢服是根據《周禮》所創,周從殷禮。它們各具特色,充分揭示出不同朝代,不同環境下,人們對生活,對美的種種追求嚮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服飾
  • 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衣裳連屬制
  • 特色:不同朝代,對美的追求嚮往
  • 類別:民族服飾
服飾名稱,簡介,商周時代服飾,春秋戰國服飾,秦代服飾,漢代服飾,魏晉南北朝服飾,隋唐五代的服飾,宋代傳統服飾,明朝傳統服飾,民國服飾,圖書名稱,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服飾名稱

簡介

中國不同的民族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服飾。從漢族服飾看,中國漢服有商周時代的服飾,秦代的服飾 ,漢代的服飾,魏晉南北朝的服飾,隋唐五代的服飾 ,宋代傳統服飾明朝傳統服飾 ,等之別。它們各具特色,充分揭示出不同朝代,不同環境下,人們對生活,對美的種種追求嚮往。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繫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傳統服飾

商周時代服飾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傳統服飾傳統服飾
商周時期的裝飾紋樣造型,強調誇張和變形,結構以幾何框架為依據作中軸對稱,將圖案嚴緊地適合在幾何框架之內,特別誇張動物的頭、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的輪廓線表現出一種整體劃一,嚴峻獰厲的美學風貌,象徵著奴隸主階級政權的威嚴和神秘,這是奴隸社會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時代風格。
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
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禕衣: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
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侯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殷商服飾
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古代華夏族上衣下裳,束髮右衽的裝束特點,就是在商代形成的。黃能馥《中國服裝史》:“河南安陽小屯、侯家莊商墓許多人頭骨頂部有骨笄,髻有單個和雙個的,用笄數量也不一樣。小屯商墓主人用玉笄,殉葬者用骨笄。”商代貴族、平民、奴隸大多都是束髮的。
商朝貴族服飾商朝貴族服飾
雖然商代服飾的基本形制趨同,但實際上商朝的服飾還是具有相當嚴格的等級制度的,比較高級的染織品、刺繡品及裝飾品都由奴隸主階級享用,而底層的民眾只能穿麻布以及與麻布同類的葛布製成的編織物。據研究表明,商代高級權貴的服飾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領右衽,衣長及臀,袖長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帶褶短裙,腰間束有寬頻,裹腿;腳上穿翹尖鞋。貴族婦女則上身穿長及足踝的大衣,交領,長袖,腰間束寬頻和蔽膝。蔽膝圍於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護膝蓋,蔽膝呈上窄下寬狀。腳上穿履,頭戴圓箍形冠卷。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飾嚴格的等級制度還體現在顏色的使用上。貴族的禮服,上衣多採用青、赤、黃等純正之色,下裳多用間色,如緇、赭、綠等經過數次浸染的顏色,並且衣領,衣袖處還有鑲邊,日常家居則常穿縞衣,綠衣和緇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沒有這么豐富多彩了。
提及服飾文化,不光有服還有飾,服和飾通常是搭配出現的。從殷代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見殷代男女貴族身上還有佩玉的習慣,統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區別階級和等級。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種小動物形象,最常見的是一種玉魚。
傳統服飾
殷商時期,服飾能夠出現這樣的等級差別,與當時相對於原始經濟而言的繁榮和技術進步密切相連。正是由於當時的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才有可能為社會提供眾多的服飾資料,統治階級才能擇其優者自用,而棄其劣者予貧民;才能夠在服飾材料的質地、顏色、圖案上分等論級,這就給後代的等級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並在後世正式確立了章服制度。“章服制度”始自我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發展完備,章服制度對帝王和百官公卿所穿的衣服,底色和花紋等設定了相關的規定,作為區別身份等級的標誌。

春秋戰國服飾

春秋戰國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這種衣服叫「深衣」。還有一種「單衣」,是沒有里子的寬大衣服。他們頭上還戴「幘」;幘是用來包住頭髮的頭巾,不讓它們披散下來。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紋樣是從商周奴隸社會的裝飾紋樣傳統基礎上演化而來。
戰國時期服飾紋樣的題材,具有一定的象徵含義,當時最為流行的龍鳳既寓意宮廷昌隆,又象徵婚姻美滿。鶴與鹿都象徵長壽。翟鳥是后妃身份的標誌,鴟鵂貓頭鷹)象徵勝利之神,以上題材多用於刺繡中。絲織紋樣因受提花工藝的限制,戰國時多限於菱形紋、方棋紋、複合菱形紋及在這類幾何紋內填充人物、車馬、動物等的變體紋樣。
袍的款式有三種類型。第一型:後領下凹,前領為三角形交領。兩袖下斜向外收殺,袖筒最寬處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較小,比較實用。 第二型: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後領直起,前領為交領(三角形)。衣身較寬鬆,為罩於表面的袍服。第三型:長袖,袖下部呈弧狀(袖下面的弧線稱為“胡”,據《後漢書·輿服志》說它是仿效牛的頸項下有垂胡之形而設計的)。衣身寬鬆,有華貴的風度。此種款式至西漢仍繼續流行。
實物考證
長沙戰國楚墓出土帛畫人物與木俑,尚有衣襟右側向後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
傳統服飾
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服裝實物中袍類裁法有正裁、斜裁兩種。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兩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其中,正身2片,雙袖各3片。以上8片拼合之後,再從下邊縫合。在雙袖與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塊長方形,便於手臂上下活動。領緣用緯起花的絛帶做成,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兩片。裾緣下擺緣直裁另拼縫。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雙袖均斜裁,共8片。袖緣、領緣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
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漆奩裝飾人物紋中所穿大袖、寬下擺、V字形交領長袍,腰間緊束腰帶,體態秀美。《尸子》:“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此漆奩人物畫所表現的,也正是細腰的裝束。此外,所有人物衣著領口、袖口、下擺及腰帶均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內襯穿白色襯衣。頭冠雖不清楚,但都有纓帶下垂,繫於頜下。

秦代服飾

秦代服飾主要是沿襲了戰國的形制,樣式比較簡單。縱觀秦朝,自始至終都充斥著一股嚴酷、硬朗的肅殺之風。受其影響,秦朝的服飾冷峻而嚴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後,相繼建立了各項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崇信“五德終始”說,自認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秦漢時代,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國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傳統服飾
秦始皇本人廢周代六冕,常服通天冠,郊祀時只著“袀玄”。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當時的男子多以袍服為貴,袍是繼深衣之後出現的一種長衣,始見於戰國。袍服的樣式以大袖收口為多,一般都有花邊。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綠袍,一般庶人穿白袍。官員頭戴冠,腰佩刀,手執笏板(上朝用的記事工具),耳簪白筆(上朝用於記事)。百姓、勞動者或束髮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領、窄袖長衫
傳統服飾
博士、儒生是秦代十分重要的階層,他們的服飾表現出獨特的一面,既拘泥於古代,又有所變革。他們穿著的衣服和當時流行的服飾雖然款式有所不同,但質地卻是一樣的。博士、儒生們衣著很樸素,通常是冬天穿縕袍,夏天穿褐衣,即便是居於朝中的,衣著也是一般,基本都夠不上華麗。
傳統服飾
農民的服裝主要是由粗麻、葛等製作的褐衣、縕袍、衫、襦等構成。
傳統服飾
奴隸和刑徒最明顯的標誌是紅色,是史書上所說的“赭衣徒”。這些人都不得戴冠飾,只允許戴粗麻製成的紅色氈巾。
不同於其他朝代的是,秦朝服飾的亮點是當時的軍服。有關這一點,通過秦始皇的兵馬俑可窺一斑。隨葬俑大概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後,為了標榜自己的戰功,生前就開始籌劃製造大規模的隨葬兵馬俑。1974年開始發掘的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驪山北麓。陶俑或神態肅穆,巍然而立,或凝神沉思,堅毅威武。他們的戰袍都是用布帛、皮革、金屬等縫製到一起的,鞋子都是針腳細密的布底鞋。
秦朝的高級將軍,身穿雙重長襦,下著長褲,外披彩色的鎧甲。這些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都沒有甲片,而是繪有幾何形彩色花紋,好像是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但也有可能是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的。中級軍官有兩種服裝,一種是長襦,外面披著彩色花邊的前胸甲,脛上裹著護腿;另一種是高領的褶服,外披帶彩色花邊的齊邊甲,脛繞綁護腿。下級軍吏則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腿札行滕或護腿,也有少數下級軍吏不穿鎧甲,屬於輕裝。
傳統服飾

漢代服飾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傳統服飾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傳統服飾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傳統服飾傳統服飾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複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衛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繡,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后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複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隋唐五代的服飾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衫,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繫著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婦女還喜歡穿徂領的小袖衣、條紋褲、繡鞋等西域式的服裝,她們的頭上還戴著「冪離」、「帷帽」。隋唐的女裝,以紅、紫、黃、綠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傳統服飾傳統服飾
男服服飾
冕服:祭服,最隆典禮禮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禮服。
傳統服飾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稱朝服。
公服: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禮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時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視事時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時服之。
平巾幘服:戎裝的公服。
烏紗帽服:為天子及皇太子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服裝,以烏紗做帽。
傳統服飾
介幘服:沒有公職的士人,在朝見受詔時穿著。
常服:為使用最多的一種服裝。
黃袍:天子開始常穿黃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來分別品官之職位高低的傳統。
女服服飾
褘衣:最隆重的大禮服。
傳統服飾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禮服。
常禮服:
青衣:皇后禮見皇帝時穿著的。
朱衣:皇后宴見賓客時穿著的。
鈿釵禮衣花釵禮衣:歸嫁禮服。

宋代傳統服飾

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傳統服飾傳統服飾
傳統服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代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

明朝傳統服飾

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從唐代吸收了胡人習慣以後,發展出的漢人衣冠。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繫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民國服飾

民國時期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在蒙古地區出現了農區和半農半牧區,蒙古民族服飾也有了牧區、半農半牧區、農區的區別。傳統牧業經濟成分的改變,影響到衣冠服飾的基本款式因此在這些農業有所發展的漠南蒙古半農半牧區和農區出現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短袍和漢族服飾。這些地區頭戴氈帽頭、身穿束腰大襟短袍、足穿布靴子的蒙古男子到處可見。在廣大的純牧區,蒙古民族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富有部族特色的民族服飾。
在民國末期,蒙古地區王公扎薩克的特權統治體制雖然未受到根本性觸動,但貴族領主制經濟體系受到很大的衝擊,社會的貧富不是按貴族太吉和阿拉巴土來劃分,而是按個人財產的多少來看待。因此社會上出現了破落的太吉和富有的蔗民。官品服飾逐漸消亡,貴族和蔗民服飾逐漸接近。20世紀30年代以後,頂子、翎子、和翎發,在人們心目中不是尊貴而是可惡的象徵,連貴族本身也認為它已不是從前那樣神聖了。就拿服飾本身而言,在人們心目中它不只是是王公貴族才能享有,而他人也應當享有。因此,庶民只要有錢也可以穿戴華美的服飾。服飾的這種變化,也以為著封建制度已臨滅亡。
民國建立後,王公貴族的品官冠服雖然趨於消失,但是諾彥巴彥們(王公貴族的蒙語名字)倚仗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依舊占據著蒙古民族服飾的最好部分。無論是在服飾的種類、面料、色彩和裝飾品等方面,還是服飾的穿戴方面,他們同樣講究豪華、多樣、闊綽、舒適。

圖書名稱

基本信息

作 者: 李薇 主編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傳統服飾
出版時間: 2010-1-1
字 數: 200000
版 次: 1
頁 數: 184
印刷時間: 2010-1-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銅版紙
I S B N : 9787506036764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化 >> 中國文化
定價:¥45.00

內容簡介

中國素有“農冠王國”之稱。上起史前,下至明清,無數精美絕倫的服裝是中華各民族創造的寶貴財富,在世界服飾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服裝的發展和演變,深刻反映了社會制度、經濟生活、民俗風情,也承載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和審美觀念。
本書通過對中國傳統服裝的發展及流行款式的詳細解讀,帶您走進美輪美奐的中同傳統服飾殿堂。

目錄

一 首服
面衣
髮式
披髮、辮髮
妝容
敷妝粉
點唇
二 上裝
帝王、公卿的祭服
后妃、命婦的祭服
帝王、百官的朝服
后妃、命婦的朝服
深衣
背心
內衣
喪服
三 下裝
四 足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