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

胡服

胡服是古代諸夏漢人對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裝的總稱,即塞外民族西戎和東胡的服裝,與當時中原地區寬大博帶式的漢族服飾,有較大差異。後亦泛稱漢人服飾以外的外族服裝。胡服一般多穿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活動便利。古代常見胡服有圓領袍、曳撒、高腰襦裙等服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服
  • 服裝來源:古代西方和北方外族服裝的泛稱
  • 服裝形式: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
  • 特點:衣身緊窄,活動便利
  • 流行時期:唐朝開元、天寶年間
發展歷史,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魏晉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晚清民國時期,服飾特徵,胡帽,胡帶,胡靴,胡褲,胡飾,胡衣,史料記載,夢溪筆談,

發展歷史

春秋戰國

胡服進入華夏,始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首先採用這種服裝的趙武靈王,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為了對抗北方遊牧族群的入侵,推行胡服騎射。胡服與當時中原地區寬鬆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褲子緊窄,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因為胡服輕便實用,所以很快從軍隊傳至民間,被廣泛採用。
胡服騎射胡服騎射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在進行這次服制改革前,也有一些顧慮,他知道要改變周公、孔子傳下來的衣冠禮儀之制勢必會受到譴累,於是便和先王貴臣肥義商議:"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奈何?"肥義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他支持武靈王說:"王既定負遺俗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矣。"由此堅定了武靈王的信心:"世有順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隨即,他又說服了叔父公子成,對一些堅決反對這一做法的大臣,武靈王怒而斥之:"先王不向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他認為每一個適應時代潮流的人,都應懂得"法度制令各順其 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而不應拘泥古禮,墨守成規。
為了給全軍作出表率,他自己帶頭穿起胡服,並要求身邊的將軍、大夫,嫡子、代吏全部穿著,從而結束了這場爭論。趙武靈王所採用的"胡服",主要有窄袖短衣和合襠長褲:窄袖短衣便於射箭,合襠長褲便於騎馬。和這些服裝相配套,當時流行於西域的冠帽、腰帶以及鞋履等也一併被採用。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也採用了部分趙國服飾,如《後漢書·輿服志》引胡廣所言:"趙武靈王效胡服,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秦滅趙,以其君冠賜近臣。"另外,秦代所用的高山冠、術士冠以及武士所穿的黑色之褲,都直接受到胡服影響。直到漢代,這種影響依然存在。漢代武將所戴的大冠,就從"趙惠文冠"演變而來武士所用的短衣大袍,也是採用胡服遺制。不過這些服飾大多只用於軍旅,不通文儒。帝王百官朝祭之服和燕居之服,仍用周制。
著胡服卡弗坦的吐火羅人著胡服卡弗坦的吐火羅人
漢靈帝時,漢靈帝劉宏是個崇"胡"迷,他出於個人的喜好,置傳統禮制於不顧,一味追求效仿胡俗,不僅穿著胡服,而且全盤採用胡人的一切生活方式。上之所好,下必甚焉,他的這一舉動,也為其他貴族所效仿,以至引起整個京都胡俗盛行。《後漢書·五行志》中即記有這方面的情況:"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由於靈帝沉溺於胡俗,不親朝政,國家大權旁落於宦官之手,致使黨錮之禍復起,階級矛盾激化,最後引起黃巾起義的爆發。

魏晉時期

南北朝之世,北朝以胡服定為常服,南朝系漢族,仍為戎服,比及隋唐,帝王定為田獵之服,或上下公服,民間則為時服流風最盛。溯其由傳人以至興盛,由軍用以至民服,歷史悠長,變化複雜。
胡服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較為黑暗的一段時期,由於漢末三國時期蔓延全國的大瘟疫和頻繁的戰爭,使中國人口減少過半,西晉時期,塞外諸民族大量內遷,八王之亂後,國力衰弱,內遷諸民族趁機紛紛叛亂,在華北相繼建立多個政權,並互相廝殺持續百年,史稱五胡亂華。各塞外民族初建政權時,基本上按照本族習俗制定服制,到了北朝時期,受漢文化影響,逐漸廢除了胡俗,並以漢服為禮服。
北魏孝文帝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北魏孝文帝在位,曾禁止鮮卑胡服。《資治通鑑·梁敬帝太平元年》:“﹝ 齊顯祖 ﹞或身自歌舞,盡日通宵,或散發胡服,雜衣錦彩。”《宣和遺事》後集:“自屏後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婦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識之。”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推行漢化政策的同時,中原人民的服飾則從北方民族服飾中吸取了不少精華,如將衣服裁製得更加緊身,更加適體。
到北齊時,胡服則成為社會上的普遍裝束,絕大多數漢人都喜歡穿著胡服,不僅用於家居閒處,而且還用於禮見朝會,連謁見皇帝也不例外。正如《舊唐書·輿服志》所記:"北朝則雜以戒夷之制,?止北齊有長帽短靴,合胯襖子,朱紫玄黃,各任所好,雖謁見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會,一切通用。"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也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長靿靴,有碟?帶,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所垂碟?,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短衣長褲是這個時期北方民族的主要服式,衣式一般多用窄袖,長至胯部,很少有過膝的,下擺部分通常做得比較緊窄,也不開衩,故名"合胯襖我伯叔,我昆弟,我親戚故舊,固猶是冠胡冠服胡服,以苟安其奴隸也。”
這位皇帝五歲時登上帝位,國家政事長期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馮氏執掌,馮氏出身漢族,她的生活習俗對小皇帝帶來很大影響。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馮氏死後,孝文帝開始親理朝政,首先將首都從北方平城遷至中原洛陽,隨即開始了以漢化政策為中心的改革。他獎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共同改革鮮卑舊俗,禁止30歲以下的官員說鮮卑話,將鮮卑複音姓氏改為音近的單音漢姓,孝文帝本人也改姓為元,對服飾的改革更不遺餘力,明文規定鮮卑人穿著漢族服裝。一次在街上看到還 有婦女穿著鮮卑族的小襖,回到朝廷便對負責督察的官員大加訓斥,可見其認真。歷史上將這次大規模的改革,稱之為"孝文改制"。 有趣的是在孝文帝子"。
從史書記載來看,這個時期漢族人民從北方民族那裡接受的服飾還有突騎帽、郭絡帶和吉莫靴等。百官常服用-靴,也取北朝遺制。唐代因襲此制,唯將靴子的長統改為短統,文武百官均可穿著,不僅可著之雜處,而且可著之上朝。民間男女穿著胡服也十分普遍,尤其在唐玄宗時代,更是廣為流行。

唐宋時期

胡服流行於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女子流行穿胡服騎馬。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
胡服原型:伊朗薩珊王朝的卡弗坦胡服原型:伊朗薩珊王朝的卡弗坦
唐代流行於西域地區以及波斯等國的胡服卡弗坦,卡弗坦形制為錦繡渾脫帽,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和透空軟錦鞋。流行的原因是初唐至盛時期,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往及胡舞的興盛。據王國維氏《胡服考》,到了宋明時期,漢族皇帝又頒布法令禁止胡服和胡俗,復興漢服和漢文化。
唯唐代胡服,何以興盛,不外以下三因,一唐代胡人,雜居內地,為數眾多,二貴族階級,廢古之席坐,而為胡人倚坐,三朝臣侍從,棄車而尚騎馬。《新唐書·五行志》中即記有"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的史實。 唐代所謂的"胡服",不單指少數民族的服裝,還包括大量異國之服。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巔峰時期,當時的首都長安,不僅是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會和東西文化交流中心。據史書記載,和唐朝政府有來往的國家,先後有300多個,在當時的長安城內不僅居住著漢族人、回紇人、龜茲人、南詔人,還有大量的外國人,如日本人、新羅(朝鮮)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這些兄弟民族和外國使者雲集長安,從中國文化中取吸了大量精華,直到今日,在中國東鄰地區的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等地,仍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服制。中國人民也從異族文化中獲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胡服在中原地區的流行,就是一個具體的反映。 和以往相比,唐代崇尚胡服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婦女著胡服者甚多。這種現象與當時的文化生活有密切關係,尤其是胡舞的流行,對婦女服裝的變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唐人喜歡舞蹈,尤其喜歡跳胡舞。據說唐玄宗、楊貴妃都是"善胡舞"的能手,由於統治者的提倡,胡舞在民間也非常盛行,用白居易的話來說,一時間"臣妾人人學團轉",簡直到了入魔的程度。因為對胡舞的崇尚,發展到對胡服的模仿,進而出現了"胡妝"盛行的情況。正如元稹《法曲》一詩所稱:"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 竟紛泊。"
穿胡服卡弗坦的唐人穿胡服卡弗坦的唐人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回鶻人在蒙古高原建回紇汗國,接受唐朝冊封,回鶻人的服裝曾在宮廷婦女中廣為流行。花蕊夫人在她的《宮詞》中就曾寫道:"唐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宋代北方的契丹人力量逐步強大,對宋朝造成很大威脅,宋朝的統治者非常懼怕"胡風"的滲透和漫延,同時也擔心漢人穿著胡服之後,出入市井難以分辨,據《宋史·輿服志》等書記載,在兩宋時期,朝廷曾多次下令禁止民間效仿胡俗,穿著胡衣。如仁宗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詔"禁士庶效契丹服 及乘騎鞍轡。婦人衣銅綠免褐之類。"
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詔"京城內近日有衣裝雜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氈笠子、著戰袍、系番束帶之類,開封府宜嚴行禁止。"儘管多次申飭,但並沒有完全奏效,民間男女仍然有穿胡服者。
唐代回鶻胡服唐代回鶻胡服
所以,宋徽宗不得不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再次規定:"敢為契丹者若氈笠、釣墩之類者,以違御筆論。"

明清時期

明朝驅逐了蒙古統治者,對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當然十分重視,在剛建立政權時,也曾下令禁止胡服,同時還不許使用胡語、胡姓。後來政局相對穩定,有關詔令逐漸減少。明朝的曳撒和貼里則吸收了蒙古服裝的元素。
明代中褲明代中褲
清代滿洲人統治中國後,推行剃髮易服,用暴力迫使漢族男子剃髮留辮,穿著滿洲人服裝:"若有不遵本朝制度,殺無赦。"這種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不過婦女、兒童、僧人道士等不必穿著滿服。因此,清代的漢族婦女仍可穿著漢族服裝。

晚清民國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清代中晚期,漢族婦女的服裝逐漸滿化,男子服裝也有所變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長衫的出現,與滿洲男裝不同的是,長衫是左右開衩,無馬蹄袖。

服飾特徵

胡服的一大特徵是短衣齊膝,這種服裝最初用於軍中,後來傳入民間,成為一種普遍的裝束。(史記·趙世家曰:自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褲褶傳人中國,歷代皆以為戎服,或用其冠,或用其履,或用其衣服及帶,或三者全用,晉代民間,始偶用之。胡服之制,冠則惠文,帶則貝帶,履則靴,褲則上褶下褲。)

胡帽

胡服的冠帽上常常有貂尾,這是由於北地寒冷,冠的造型則如簸箕,趙國接受了這種冠式,並進行了一些改制,如將原來用於禦寒的貂尾改為冠上的一種飾物,插在冠的兩側,並加以金璫附蟬。幾年後趙武靈王傳位給兒子趙惠文王,就以兒子之名命名此冠,時稱"趙惠文冠"。這種冠飾的形象,在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的銅鏡上有所反映。

胡帶

漢族人民在穿深衣或衣裳時,所用的腰帶大多以紡織物為之,這種腰帶繫結起來不很方便,與此相比,胡服的腰帶就比較先進,通常用皮革製成,皮帶上打有小孔,帶頭部分裝一金屬環扣, 並綴有扣針,使用時將皮帶穿過環扣,收緊之後以扣針固定,不僅方便,而且牢固。
蹀帶是北方遊牧民族特有的腰帶,以皮革製成,它與一般皮帶的不同之處是在皮帶上裝有幾個金屬製成的飾牌,每個飾牌下連著一個小型鉸鏈,鉸鏈下套一個金屬小環。這種小環是專為系佩雜物而預備的。因為遊牧民族居無常所,平時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隨身攜帶,帳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在馬上,而一些小型器物如刀、劍、針筒、手巾、磨刀石等,則只能佩在各人身邊,這種綴以小環,掛於雜物的皮帶,就被稱之為蹀帶。西域將裝有帶扣的胡帶稱之為"師比",譯成漢語,也作"犀比"或"胥毗"。趙武靈王引進胡服時,考慮到它的便利,也引進了這種腰帶。

胡靴

趙武靈王同時引進的還有胡履。過去,漢族人民所穿之履往往以絲帛為面,麻縷為底,朝會之舄則用木底,這種履舄多為短幫,平時穿著沒有問題,用於行軍則不太適宜,尤其不適合跋涉於水 草之地。而胡人之履則以皮為之,做成高統,這種革履用於軍旅顯然要優於漢族的履舄。因此也被趙武靈王採用。最初稱為"絡鞮",後來則稱其為"靴"。

胡褲

漢代的胡褲源自波斯沙瓦的影響。沙瓦波斯文為شلوار ,轉為羅馬字為shalvar,在波斯語里就是指的褲子,印度寫為Salwar,土耳其寫為Chalvar。不僅用於男子,也用於婦女。
胡褲的原型波斯沙瓦胡褲的原型波斯沙瓦

胡飾

唐代胡舞盛行,從文獻記載來看,胡舞的動作姿態,與舞蹈者的衣帽裝飾有密切關係。譬如從西域康國傳入的"胡旋舞",表演者的服飾就很有特點,據當時杜佑所編的《通典》一書記載,舞蹈者通常 為兩人,都穿"緋襖,錦繡綠緩渾襠褲,赤皮靴,白袴、雙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又如石國傳入的"胡騰舞",舞人都要戴一種虛頂的"織成蕃帽",身穿窄袖的細氈胡衫。
唐人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詩中就有:"石國胡兒人少見,蹲舞樽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氈胡衫雙袖小"的描寫。另外,在舞者的腰帶上還往往裝有金屬小鈴,隨著舞蹈者的運動節奏而發出和諧的聲響。這種服裝既是舞服,也是西域居民的日常便服,唐代婦女在模仿這種舞蹈時,也採用了這些服飾。

胡衣

唐代婦女所穿的"胡服",從大量傳世和出土的唐人畫塑來看,通常由錦繡帽、窄袖袍、條紋褲、軟錦靴等組成。衣式為對襟,翻領,窄袖;領子、袖口和衣襟等部位多緣以一道寬闊的錦邊。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出土壁畫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張禮臣墓出土的絹畫中,都繪有穿這種服裝的婦女形象。在這些婦女的腰間,還系有一條革帶,革帶上還附綴以若干條小帶,這種革帶就是南北朝蹀帶的遺形。
唐代最常見的是波斯胡服卡弗坦(خفتان),胡服卡弗坦是一種棉或者絲製的,長至腳踝的長袖風衣,腰間用帶系攏的正裝。對不同等級的胡人,也有顏色、花紋、扣子的區別。它對中亞和西域影響很大,不僅僅向北影響了維京人的民族服,西域的吐火羅人也穿,通過絲綢之路也影響了唐朝時尚,可能對滿人的馬褂也產生過影響。
除這種胡服以外,其他少數民族的服裝對漢族婦女也帶來一定的影響,最為典型的就是回鶻裝的流行。回鶻為維吾爾族的前身,在唐朝開元年間,回鶻一度是北方最強盛的民族之一。"回鶻衣裝"在甘肅安西榆林窟壁畫上還可看到:其制和長袍相似,也用翻領,袖子做得非常窄小,袍身則比較寬大,下長曳地;領、袖等處也鑲有寬闊的錦邊。腳上則窄著軟底翹頭錦鞋。
元代蒙古族有一種長襖,以氈革、彩錦或薴絲製成,交領窄袖,下長過膝;它的主要特點是用彩絲捻成細線,橫綴於腰數道,既可藉此束腰,又可用為裝飾,因形得名,被稱為"腰線襖子",省稱"腰線"。
彭大雅《黑韃事略》中對這種服裝的形制有比較具體的描述:"其服,右衽而方領,舊以氈毳革,新以薴絲金線,色用紅紫紺綠,紋以日月龍鳳,無貴賤等差。"徐霆在這段記載下加了一段注釋:"腰間密密打作細折,不計其數,若深衣止十二幅,韃人折多耳。又用紅紫帛拈成線,橫在腰,謂之'腰線"蓋馬上腰圍緊束突出,采艷好看。"葉之奇《草木子》也記:"北人華靡之服,帽則金其頂,襖則線其腰。"這是元代服制中頗具特點的一種服裝,不僅用於男子,也用於婦女。郝經《懷來醉歌》中就有"胡姬蟠頭臉如玉,一撒青金腰線綠"之句,可見其流行程度。然而就是這種服裝, 在明代服制中依然存在,《明史·輿服志》中就有"刻期,冠方頂巾,衣胸背鷹鷂花腰線襖子"的記載。
清代旗裝本指旗人所穿的長袍,包括官吏的蟒袍、行袍、常服袍等,都在其例。按清代禮俗,皇帝百官參加祭祀和慶典,都穿長袍。后妃命婦在這種場合,也以長袍為禮服。平常家居,漢族命婦可穿裙裙,而八旗命婦仍穿長袍。時間一長,就將八旗婦女所穿的長袍稱為"旗裝",而男子的 朝袍、蟒袍則不屬其類。
清初婦女的旗裝實物,在內蒙古白音爾燈榮憲公主墓曾有出土,墓主為康熙皇帝之女,這些旗裝都以綢緞製成,上施彩繡,圓領、窄袖,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由此而下,逐漸放寬,下擺部分則異常寬大,在領子上還鑲有一道狹窄的黑邊。到了清末,經過200多年的演變,旗裝的樣式漸變得袍身寬敞,外形平直,高領寬袖,領、袖、襟、裙鑲有寬闊的花邊。
辛亥革命後,上海女性受到西方剪裁的影響並對原來的旗裝作了不少改進,如將袍袖收小,袍長縮短,衣邊改窄,腰身收緊,並在腰、臀部位採用了曲線,使之更為適體,變成了我國近代婦女的主要服式。

史料記載

胡服之中,有所謂馬卦者,今言馬褂。《說文》無褂字,《玉篇》亦無之,恐即卦字,褂卦皆從圭得聲,俗作褂,但不能作“掛”或“掛”。《罪唯錄·冠服志》雲:“歷朝挎褶,戎服也,袖短,或無袖而衣中斷,下有橫摺,又下有豎摺。若袖長,則為曳撒
似此褲褶,又變為胡服總名。凡無袖、短袖、長袖之衣,與腰中間有線道橫截或無線道橫截之袍,皆可稱為褲褶,因而今所論之半臂,其為胡服,決無問題。至其形制,宋曾三異《同話錄》“貉袖”條述之最詳:
“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裹,或其中用綿者,以紫皂緣之,名日貉袖,聞之起於御馬苑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於控馭耳。”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緣邊用紫皂布,有袷衣,亦有綿衣,顯然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後襟,坐鞍上不妨脫,故亦可稱為馬褂,馬褂即對襟衣。明清之制猶然。《日知錄》卷二十八《對襟衣》所謂:“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六年三月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對襟衣,唯騎馬許服,以便於乘馬故也。”是也。”(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說文·革部》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釋名·釋衣服》:"胡有舄履而無靴,靴字不見於《經》,至趙武靈王始服。"說的都是這種鞋履。趙國採用了這些服飾,極大地方便了作戰,軍事力量也逐漸增強,並於公元前296年,相繼滅了中山、林胡、樓煩以及雁門,向北擴展了上千里疆土,使趙國一躍而成為強盛之國。

夢溪筆談

原文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蹀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胡人樂茂草,常寢處其間,予使北時皆見之,雖王庭亦在深薦中。予至胡庭日,新雨過,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無所沾。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蹀躞、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蹀躞,如馬之秋根,即今之帶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環為節,唐武德、正觀時猶爾。開元之後,雖仍舊俗,而稍褒博矣。然帶鉤尚穿帶本為孔,本朝加順折,茂人文也。
譯文
中原一帶的衣帽服飾,自從北齊以來,就全部採用胡人的服裝。窄衣袖、紅綠相配的短衣、長筒皮靴、有掛環的皮帶,都是胡人的服飾。窄衣袖有利於騎馬射箭,短衣、長筒靴都便於在草地走路。胡人喜歡茂盛的草,經常躺臥其中,我出使北方時都見到過這種情形,即使君主居住也在深草之中。我到胡人朝廷時,剛下過雨,走過草叢衣褲都浸濕了,只有胡人一點都沒有沾濕。皮帶上所垂下的小掛環,大概是用來佩帶刀劍、手巾、算袋、磨刀石一類的東西。以後雖然去掉了掛環的飾品,但還是存著那個環,環是用來穿掛附屬物的,像牛馬股上的皮帶,也就是現在皮帶上的裝飾物。天子必定以13 個環為度,唐代武德、貞觀年間還是這樣。從開元以後,雖然還沿用舊習俗,但規矩漸漸寬鬆了,然而皮帶上的鉤還是穿過皮帶上的孔。當今朝代又在腰帶上加了順折,是用來顯示主人的紋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