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陳大飢疏

備陳大飢疏

《備陳大飢疏》由明代官員馬懋才於崇禎元年(1628年)入陝調查饑荒形勢時所作,該文揭示了明末陝西遭遇災荒的民眾的慘劇的場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備陳大飢疏
  • 創作年代崇禎元年(1628年)
  • 作者:馬懋才
相關簡介,原文,

相關簡介

《備陳大飢疏》由明代官員馬懋才作。
馬懋才,字晴江,延安安塞縣馬家溝人。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歷任湖廣副兵備道、禮部郎中、西蜀參議等職。敢於仗義直言,為民請命。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大飢,餓殍枕藉。懋才奉命入陝調查,見故鄉吃人的慘景,於是將沿途見聞寫成《備陳大飢疏》,五月十八日上報災情。又曾治理四川、雲南等地區,平息苗漢紛爭。並開墾荒田,漢、苗皆頌其德。

原文

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石以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間有獲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為盜而死,猶得為飽鬼也。”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糞場一處,每晨必棄二、三嬰兒於其中,有涕泣者,有叫號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則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之者矣。”
更可異者,童穉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更無蹤影。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數日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薰天。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三坑有餘,而數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矣。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
然臣猶有說焉。國初每十戶編為一甲,十甲編為一里。今之里甲寥落,戶口蕭條,已不復如其初矣。況當九死一生之際,即不蠲不減,民亦有呼之而不應者。官司束於功令之嚴,不得不嚴為催科。如一戶止有一二人,勢必令此一二人而賠一戶之錢糧;一甲止有一二戶,勢必令此一二戶而賠一甲之錢糧。等而上之,一里一縣無不皆然。則見在之民止有抱恨而逃,飄流異地,棲泊無依,恆產既亡,懷資易盡,夢斷鄉關之路,魂消溝壑之填,又安得不相率而為盜者乎!此處逃亡於彼,彼處復逃之於此,轉相逃則轉相為盜。此盜之所以遍秦中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