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濕

運用補益脾氣的藥物以消除濕邪的治法。健脾可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使水濕消除。健脾化濕法適用於脾虛水濕不化證。

病因,臨床表現,辯證施治,針灸療法,

病因

脾胃陽氣是運化水濕的原動力,如果脾陽虛,水濕就會內停,這就是陽虛濕困。

臨床表現

證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胃脘痞滿,肢體困重,飲食不化,大便溏薄或泄瀉,水腫,婦女帶下,苔白厚膩,脈緩等。

辯證施治

健脾化濕法常與芳香化濕、溫脾、利水滲濕等治法配合使用。常用的健脾化濕藥有白朮、黨參、茯苓、扁豆、砂仁、蓮子肉、薏苡仁等,代表方劑有參苓白朮散、完帶湯。
1.脾虛濕阻
(1)證候泄瀉,腹脹嘔吐,不思飲食,倦怠乏力。
(2)治則健脾化濕與芳香化濕法配合。
(3)主方錢氏七味白朮散。
(4)方藥人參、獲苓、白朮、藿香、木香、甘草、葛根。
2.脾陽不足
(1)證候水腫腹脹。
(2)治則健脾化濕與溫脾法配合。
(3)主方實脾飲。
(4)方藥乾薑、附子、白朮、茯苓、炙甘草、厚朴、大腹皮、草果仁、木香、木瓜。
3.脾虛濕盛
(1)證候婦女帶下清稀。
(2)治則健脾化濕與淡滲利濕法配合。
(3)主方完帶湯。
(4)方藥白朮、山藥、人參、白芍、車前子、蒼朮、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

針灸療法

1.針刺
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每日或隔日一次,取脾俞、胃俞、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穴。久病體虛加關元。
2.灸法
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用艾條或隔姜灸,每日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