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心理學名詞)

偏見是人們脫離客觀事實而建立起來的對人、事、物的消極認知與態度。大多數情況下,偏見是僅僅根據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而對其形成的一種態度,並且往往是不正確的否定或懷有敵意的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見
  • 外文名:prejudice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定義,特徵,產生原因,團體衝突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理論,心理動力理論,偏見的影響,對知覺的影響,對他人行為的影響,消除偏見的方法,社會化,受教育水平,直接接觸,

定義

偏見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為根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與影響。偏見與態度有關,但偏見又不同於態度。我們知道態度包含三個成分: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與態度的認知成分相對應的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代表著人們對其他團體的成員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見(prejudice)則是與情感要素相聯繫的傾向性,它對他人的評價建立在其所屬的團體之上,而不是認識上。從這一點來看,偏見既不合邏輯,也不合情理。行為成分體現在歧視(discrimination)上,如招工時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數民族的人。

特徵

一般來說,偏見具有四個特徵:
第一,偏見以有限或錯誤的來源為基礎。人們常傾向於根據少數人的表現,來推斷他們所屬群體全體成員的特性,或根據道聽途說的傳聞而形成對群體的整體印象。
第二,偏見的認知成份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與人類認知的發展有關,作為節省認知資源,利用刻板印象簡化了認識世界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是人類智力成熟的表現。但當這種分門別類被固定化,形成刻板印象時就會導致偏見。
第三,偏見有過度簡化的傾向。一個持有偏見的人常常有類似暈論效應或光環作用的傾向。如果他討厭某個人,就會傾向認為那個人各個方面都不好,也會因為某個人屬於他不喜歡的群體,而把附加於該群體的所有不好的評價都追加到這個人身上。偏見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應有過度類化的傾向,會忽視個體差異和主客觀條件的差異。
第四,偏見含有先入為主的判斷。人們具有信息尚未收集完全時就斷然下決定的傾向,對人印象的形成也存在過早下結論的傾向。特別是負面偏見,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組織信息時會凸顯出來。顯然與正面信息比較而言,人們對負面信息有更大的敏感性,這種傾向有一定的大腦神經基礎。

產生原因

團體衝突理論

這一假定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或稀缺的,某一個體或群體利益及資源的獲得,往往導致犧牲另一個個體或群體的利益或資源,這是造成衝突和偏見的基礎。
團體衝突(group conflict)理論認為為了爭得稀有資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團體之間會有偏見的產生,從這一點上來看,偏見實際上是團體衝突的表現。團體衝突理論還用相對剝奪的觀點解釋偏見何時產生,當人們認為自己有權獲得某些利益卻沒有得到,這時他們若把自己與獲得這種利益的團體相比較時,便會產生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最可能引發對立與偏見。

社會學習理論

該理論認為偏見是習得的。他是通過與其他態度、觀念等同行樣的方式,同樣的基本反應機制發展形成的,通過直接或間接經驗獲得。Ashmore (1980)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偏見是偏見持有者的學習經驗,在偏見的學習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新聞媒體宣傳效果最為重要,兒童的種族偏見與政治傾向大部分來自父母,兒童所接受的新聞媒體的影響使得兒童學習到了對其他人(比如少數民族和婦女)的偏見。

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用分類、圖式與認知建構等解釋偏見的產生,認為人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貶低對他們的認識)、對內團體與外團體的不同對待方式(喜歡內團體的人,排斥外團體的人)以及基於歧視的許多假相關(多數人與少數人不良行為的比率相同,但少數人的不良行為被過分估計)等都助長了我們對他人的偏見。

心理動力理論

心理動力理論(Psychodynamic theory)用個人內部的因素解釋偏見,認為偏見是由個體內部發生、發展的動機性緊張狀態引起的。心理動力理論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一種形式把偏見看成是一種替代性的攻擊,另一種形式則將偏見視為一種人格反常,偏見是一種人格病變。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Adorno(1950)對“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研究。他發現30年代德國人的反猶太情緒是由權威性人格中發展起來的,這一人格的特徵包括:對傳統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絕對固執;認同並誇大權威;將對某些人的敵意擴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傾向。

偏見的影響

對知覺的影響

偏見會影響到人們對他人的知覺,以性別偏見為例,儘管上男性與女性的身高一樣,但人們的實際判斷依然有很大的差異。
Spencer和 Steele(1995)在研究針對女性數學能力的刻板印象時發現,男性與女性數學能力的差異受測驗指導語的影響,在測驗之前如果告訴參加測驗的男女生這個測驗會有性別差異(男性成績優於女性),則實際測驗能發現這種差異;如果測驗前告訴被試該測驗不會有性別差異,則這種差異也確實消失。

對他人行為的影響

我們對他人的偏見也影響他人實際的行為表現,這一點最明顯地表現在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中。偏見不僅影響偏見持有者自己的行為,而且也影響對方的行為,偏見持有者對對方的預期會使對方按照自己的預期去表現行為,Rosenthal(1978)把這種個體使得目標對象產生符合預期行為的現象叫做自證預言,也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

消除偏見的方法

社會化

兒童青少年的偏見主要通過社會化過程形成,因而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控制可以減少或消除偏見,而在社會化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與周圍環境以及媒體的的影響。

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們的偏見將越少。有時候人們的偏見更多地來源於自己的無知和狹隘,所以通過讓人們接受更多的教育來減少偏見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直接接觸

Amir(1969)、Brewer與 Miller(1984)提出的接觸假設(Contact hypothesis)認為在某些條件下,對立團體之間的直接接觸能夠減少他們之間存在的偏見。這裡所指的條件包括: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有親密的接觸(Cook1964 ,Herek 1993);團體內部有合作,並有成功的機會(Aronson 1978);團體內部有支持平等的規範(Blanchard 1991)。基於這一假設,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奧運會等都可以克服人們之間的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