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理論

偏見理論

偏見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為根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與影響。關於偏見的產生,各種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觀點。相關的理論包括團體衝突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理論以及心理動力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見理論
  • 外文名:prejudice theory
  • 相關理論:團體衝突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等
  • 套用學科:社會心理學
  • 理論因素一:剝奪感最可能引發對立與偏見
  • 理論因素二:偏見是偏見持有者的學習經驗
  • 理論因素三:社會認知層面導致形成偏見
  • 理論因素三:內部動機性緊張狀態引起的
團體衝突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理論,心理動力理論,
偏見既不合邏輯,也不合情理。行為體現在歧視上,人們對某些人的認識和情感都是負面的,所以在行為上用不公正的方式對待他們,如招工時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數民族的人。
關於偏見的產生,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觀點,下面羅列幾種相關的理論。

團體衝突理論

此理論認為為了爭得稀有資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團體之間會有偏見的產生,從這一點上來看,偏見實際上是團體衝突的表現。團體衝突理論還用相對剝奪的觀點解釋偏見何時產生,當人們認為自己有權獲得某些利益卻沒有得到,這時他們若把自己與獲得這種利益的團體相比較時,便會產生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最可能引發對立與偏見。
M.Sherif等人(1961)在一項經典研究中,用童子軍宿營的實驗驗證了團體衝突理論。被試是一群正常且適應良好的12歲男孩,他們被隨機編入“老鷹”或“響尾蛇”隊。兩隊的營區相距很遠,每一隊都只待在自己的營區。實驗開始階段,研究人員為兩隊各自安排了許多有趣的活動,比如遠足、游泳以及蓋房子、準備晚飯等分工合作活動。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團體凝聚力
在兩隊有了凝聚力後,研究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研究人員安排了一系列讓兩隊相互對抗的競爭活動,比如足球賽、棒球賽、拔河等,獲勝的隊伍可以得到獎賞。通過這些競爭性的活動引發了兩隊間的衝突與緊張情緒。此外,研究都也創造了其他一些情境來進一步強化兩隊之間的衝突。
在研究的最後階段,研究者試圖改變兩隊之間正在升級的敵意。然而研究者發現:敵意一旦被引發,僅僅取消競爭並不能消除敵意。事實上兩隊之間的敵意仍然持續上升,即使兩隊一起看電影,或是進行其他溫和的活動,也改變不了已經產生的敵意與對立。

社會學習理論

Ashmore(1980)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偏見是偏見持有者的學習經驗。在偏見的學習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新聞媒體宣傳效果最為重要,兒童的種族偏見與政治傾向大部分來自父母,兒童所接受的新聞媒體的影響使得兒童學習到了對其他人(比如少數民族和婦女)的偏見。
為了證明學習在偏見形成中的作用,J.Elliot(1977)將班上的學生根據眼睛顏色分開,並告訴學生說,藍色眼睛的人比褐色眼睛的人好,更聰明、優秀、更值得信賴等。藍色眼睛的小孩被給予一些特殊的權利。而褐色眼睛的小孩被戴上項圈,標明其屬於劣等團體。Elliot通過這種操作,在她所教的班上創造了一個偏見社會的縮影。隨後,她發現這個班級中開始產生分裂和麻煩,作為優勢團體的藍色眼睛組開始對作為劣勢團體的褐色眼睛組加以取笑和排斥。第二天,Elliot又顛倒了藍、褐色眼睛孩子的地位,改變了眼睛顏色的刻板印象,褐色眼睛的孩子 開始報復。通過這樣的安排,她讓學生經歷了對偏見的學習。

認知理論

此理論用分類、圖式認知建構等解釋偏見的產生,認為人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貶低對他們的認識)、對內團體與外團體的不同對待方式(喜歡內團體的人,排斥外團體的人)以及基於歧視的許多假相關(多數人與少數人不良行為的比率相同,但少數人的不良行為被過分估計)等都助長了我們對他人的偏見。
在認知理論看來,偏見是人們處理和整合信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副產品,Aronson甚至認為偏見是人類社會認知的黑暗面。人們傾向於將信息分類組合,形成一些架構並用它們來解釋新的或不尋常的信息,依賴潛在的不準確的判斷法則,以及依賴往往有誤的記憶過程——社會認知的所有這些層面都能導致我們形成消極的偏見。

心理動力理論

此理論用個人內部的因素解釋偏見,認為偏見是由個體內部發生、發展的動機性緊張狀態引起的。心理動力理論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一種形式把偏見看成是一種替代性的攻擊,另一種形式則將偏見視為一種人格反常,偏見是一種人格病變。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Adorno(1950)對“權威性人格”的研究。他發現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的反猶太情緒是由權威性人格中發展起來的,這一人格的特徵包括:對傳統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絕對固執;認同並誇大權威;將對某些人的敵意擴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