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漿水

倒漿水

倒漿水是青海省戲曲劇種之一。用西寧方言演唱,以“盞兒”(碰鈴)擊節,演唱者被稱為“王辯”。倒漿水在西寧一帶原稱“板書”,類似快板書。1920年後,演唱板書的名藝人萬子禎始改稱現名,並逐漸為民眾所接受。“漿水”本指河湟地區回、漢、撒拉、東鄉等各族人民,用白菜、甘藍等發酵製成的一種有酸味的夏季清涼飲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倒漿水
  • 類型:青海曲種
  • 方言:西寧方言
  • 擊節道具:盞兒
  • 演唱者:王辯
簡介,歷史溯源,曲藝形式,曲藝文化,主要價值,

簡介

“倒漿水”的名稱,取義於這種曲藝多採用冷嘲熱諷的手法,集嬉笑怒罵於一個段子之內,令人聽來有暢飲“漿水”之感。河湟地區的婚、喪習俗中,流行著不少古老的有韻的風俗說詞,如“叮讚詞”(給女兒餞行時的囑咐詞),婚宴上的“敬酒詞”、“嚷床詞”(洞房贊祝詞)以及祝禱莊稼神、碌碡神的說詞。倒漿水的節拍、韻調,和這些說詞很近似,可能是由此發展而來。倒漿水只敷演時事,並多限於甘、青地區的一些重大事件或常見的事物,不演說傳說故事。已發現的傳統說詞中,最早的一段是演義清宣統三年(1911)湟中縣元山兒地區黃龍會起義的事件。經常演唱的有1930年的《河湟事件》和《打孫殿英》、《拔壯丁》、《尕女婿》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有《解放大西北》、《馬步芳出逃》等新書目流行一時。
倒漿水

歷史溯源

近代以來,青海文學創作開始有了新起色。20世紀以前,青海本土出生的一些舊知識分子在為官和教書之餘,寫詩抒志,留下了不少詩作,其中有一些詩作很為後人稱道欣賞。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詩人有張思憲、來維禮、劉永椿、趙遐椿等。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青海文壇漸趨活躍,除傳統的格律詩詞的創作進一步發展外,新興的白話小說創作、新體詩、散文的寫作也漸次興起,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倒漿水
民國時期結集問世的詩稿有黎丹的《珊瑚硯齋詩集》,朱耀南的《尋芳書屋詩集》,周光輝《繪雲閣詩抄》,周希武的《榆枋游草》,餘人的《守義齋詩詞遺稿》等十餘部。五四運動以後,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白話小說和新體詩逐漸成為文學的主流。30年代中期,青海出現了多種文藝刊物,如《到民間來》、《曙光》、《輪影》、《冰絲詩刊》等。這些刊物後來陸續併入《青海民國日報》所辟文藝副刊,該報的文藝副刊有《邊聲》、《學生文藝》《民眾樂園》等,是當時青海新文學的重要園地。各少數民族的民間史詩等文學形式,在近代繼續沿襲和發展。
清末以來,青海民間主要流行傳統的平弦道情賢孝燈影戲等曲藝形式,後來又有了倒漿水(類似於快板書)、八角鼓、小魔術等。民國14年(1925年)以後被稱為“文明戲”的話劇和舞蹈、歌詠等藝術形式登上舞台,青海地方藝術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建省以後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的師生首次演出舞蹈節目,現代舞蹈伴隨著婦女對戲劇運動的介入開始登上青海藝術的殿堂,這是當時社會風氣發生重大變革的一種體現。抗日戰爭時期,青海的戲劇、歌舞、音樂等藝術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
近代青海在繪畫、書法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民國以前對青海歷史的專門研究基本屬於空白。民國以來,這方面的研究漸次展開,出現了不少著述。青海的新聞報刊事業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民國15年(1926年),國民黨西寧縣黨部在創辦《黨報》(手抄牆報)周刊的基礎上,印發了石印版《中山周報》,這是青海用近代印刷技術印刷的最早的新聞報紙。青海建省以後,隨著新聞輿論、政治宣傳等需求的增大,青海的新聞報刊有了大發展的機遇。1929年2月,青海省政府秘書處公報局創辦了《新青海》日報,同時創辦了報導省政府工作的綜合性刊物《青海省政府公報》(月刊)國民軍東撤後,《新青海》報受馬麒、馬麟控制。1932年4月,該報改稱〈青海日報〉,同時改為有光紙對開石印,日發行量為800份。在報紙雜誌之外,青海曾先後出現過湟中通訊社(1929年軍隊成立)、北平正聞通訊社青海分社(1932年成立,不久被查封)、青海電訊社(1930年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組建)三個通訊社組織,均存在時間短暫,影響不大。1949年5月,在馬步芳政權行將垮台之時青海建成廣播電台一座。8月1日正式播音,每日播音兩次。西寧市主要街道裝有播音器。

曲藝形式

清末以來,青海民間主要流行傳統的平弦道情賢孝燈影戲等曲藝形式,後來又有了倒漿水(類似於快板書)、八角鼓小魔術等。民國14年(1925年)以後被稱為“文明戲”的話劇和舞蹈、歌詠等藝術形式登上舞台,青海地方藝術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倒漿水
又名“倒漿水”。類似快板書、順口溜一類的曲藝。
多用青海西寧方言演唱,押韻十分靈活,韻味濃厚。表演時,藝人手持兩個碰鈴(方言叫“盞兒”),往往是即興編詞,語言通俗、生動、風趣。藝人見景生情,妙語連珠。
主要唱段有《馬步芳出逃》、《看飛機》、《訓練壯丁》等。
由於先前的老藝人相繼去世,“倒江水”難以師承,加上歷來對民間曲藝和民間藝人的不重視,這種曲種現如今瀕於失傳。

曲藝文化

西寧賢孝
賢孝是一種流傳於青海東部河湟地區的說唱形式。它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演員少,往往只有一個演員邊拉二胡邊說唱;二是要求簡單,不需化妝,不需道具,不需舞台背景;三是感情的表達全憑演員臉部豐富的變化和生動有趣的語言;四是唱腔較單純、好學,民眾基礎廣泛。西寧賢孝的唱法靈活多樣,不僅能演唱情節單一的故事,也能演唱內容龐雜的“大段子”,傳統的段子有“李延貴賣水”、“白鸚哥弔孝”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演員已由一人發展為多人,表現形式、伴奏的樂器亦日見豐富。
倒漿水
倒江水
又名“倒漿水”。類似快板書、順口溜一類的曲藝。多用青海西寧方言演唱,押韻十分靈活,韻味濃厚。表演時,藝人手持兩個碰鈴(方言叫“盞兒”),往往是即興編詞,語言通俗、生動、風趣。藝人見景生情,妙語連珠。主要唱段有《馬步芳出逃》、《看飛機》、《訓練壯丁》等。
打攪兒
打攪兒是流行於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的一種曲藝。它擅長於諷刺、逗趣,是說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時,招徠聽眾,或調節故事淒涼悲哀情緒,或演唱休息時活躍場內氣氛,起墊場作用的插曲,與正式演唱內容無關。此種情形依河湟方言稱為“打攪兒”,故名。打攪兒的特點是輕鬆活潑,風趣幽默,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語言詼諧、誇張,格律多以七字句為主,以方言押韻,可一韻到底,也可段落間轉韻。它的曲調基本為“越弦”、“大蓮花”的變調,每段結尾以“大蓮花”調最後兩句終結。打攪兒唱腔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為輔,正詞用三弦,過門與結尾時兩種樂器同奏。
越弦
青海地方曲藝之一,又叫“月弦”、“月調”、“背調”、“越調”、“座場眉戶”等。清代中期由陝西傳入,故其主要曲調的名稱、唱詞的句式規律等與陝西眉戶基本相同。流行於湟水流域各地。曲牌及主要曲調有50多
個,伴奏樂器為三弦、板胡二胡、水子(碰鈴)、梆子、笛子等。越弦在青海的發展過程中,藝人們吸收了大量的民間小調和古代小曲兒,從唱腔、道白、語言、風格等多方面,經過長期的演唱實踐,加以豐富和改造,才形成了今天獨具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曲種。越弦以表現民間生活故事題材見長,這也為廣大民眾傳唱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曲調流暢、動人,表現力非常豐富。
倒漿水
道情
青海地方曲藝曲種之一,又稱“漁鼓”。有簡板和“漁鼓(細長筒鼓)”做伴奏樂器。青海的“道情”與全國各地的“道情”相比,除了曲調不同外,青海“道情”在段子構成上有說白、韻白、念詩、唱詞等特點,在說、韻、唱之間還配以符合故事情節發展的當地民歌、小調、牌子曲等曲調間奏。唱詞部分的曲調分為陰腔和陽腔。韻白和唱詞不斷交替出現,成為講、唱文學中的一種特殊形式。
平弦
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它又叫做“賦子”、或“賦腔”,在它的眾多曲調中,最基本的一個曲調叫做“賦子”。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因其主要伴奏樂器三弦定弦格式屬於民間定弦法中的“平弦”而得名,又稱“平調”、“西寧曲子”,由於其主要唱腔為“賦子”,因此又稱為“西寧賦子”。平弦流行於以西寧為中心的湟中、平安、湟源、大通、互助等地的漢、回、土族當中。其曲牌來源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小曲,曲詞格律謹嚴精密,猶如宋詞、元曲。其歌詞講究文雅典麗,音韻圓潤,許多片斷猶如古典詩詞。它的曲調優美,典雅,曲詞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可以說是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
平弦,屬於連曲體的一種藝術形式,只唱不說,每個唱段都配有表達情緒與情節的固定的曲調,這些曲調又是早已成套的,十分豐富,被藝人們稱做“十八雜腔,二十四調”。實際上,現以記錄的各種曲調就有50多個。
藝人們依照平弦題材與表達的不同,將它的段子分為“賦子”、“背工”、“雜腔”、“小點兒”等四類。每個段子的組成,開頭的部分配有叫做“前岔”的調子,結尾的部分配有叫做“後岔”的調子。所以一首完整的平弦段子是由“前岔”加上“賦子”或“背工”,加上“雜腔”或“小點兒”,再加上“後岔”構成的。
民間小調
青海民間小調主要流傳在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區。在黃河、湟水之濱,沃野千里,風景秀麗,聚居著各族勤勞淳樸的人民。他們不但創造著美好的生活,也創作了優美動聽,傳情寫意的民歌小調。小調被民眾稱“家曲”,在演唱時不受時間、環境、對象的限制,由於小調根植本鄉本土,與地方語言結合緊密,飽孕濃郁的民間情調,展現絢麗的鄉土風姿,深受人們喜愛,得以長期在漢、回、土、撒拉各族民眾中廣泛流傳。小調象歷史長河中揚帆鼓浪的輕舟,隨著生活的變異而更新,具有茁壯的生命力,是民族民間歌壇上一朵光彩奪目、芳香襲人的蓓蕾。

主要價值

瑪沁地區的民間歌謠十分豐富,幾乎滲透到藏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1982年,縣上協助上級文化部門,蒐集整理流傳於民間的“拉伊”和“勒”(即民歌與家曲)110首。1986年,組織民間藝人參加果洛州首屆民間文學大獎賽,挖掘出許多民族歌謠。1991年,參與州有關部門編輯出版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歌謠》一書,大致可分為:
祈願歌屬於祭祀歌曲,一般在進行祭山等宗教活動時吟唱,主要有《祈禱詞》、《瓊貢山祈願詞》等。
倒漿水
讚頌歌以讚美雪山、湖泊家鄉母親等題材為主,亦有贊成頌高僧大法、神威佛法的,以及歌頌共產黨和黨的好政策的,有《瑪卿雪山頌》、《贊成大武灘》 、《部落要數果洛大》、《黨的政策好像八寶圖》等。
喜慶歌每逢婚宴和節慶時唱的歌,又可分為婚禮歌和祝酒歌兩種。婚禮歌篇幅較長,內容固定,以大量生動的比喻,對婚禮的場面、新人、主人等進行描述與讚譽;祝酒歌篇幅較短,內容因人因事而異。歌者為了取悅於客人,把家鄉、山川、花草、英雄、美德皆作為比喻的內容,唱歌時手捧哈達,手端酒杯,邊唱邊舞,最後將哈達和酒敬獻給客人。
勸戒歌其內容主要是勸導人們除惡習,改惡從善,改邪歸正,作一個合乎當地禮俗的人,如《七戒》、《勸戒歌》、《狗之哀歌》、《桑煙、海螺、寶石》等。
出征歌主要是通過對敵人惡行淋漓盡致的挾擊,采有簇咒的方式,鞭撻敵人,鼓舞士氣,代表作有《出征歌》。
情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拉伊”,是專抒男女愛情的歌。按當地風俗,此類歌須到野外唱,唱時要避開長輩和老者。一般採取男女對唱,曲調高亢優美,內容從相識到相交無所不有,數量眾多,俯拾皆是。
訴苦歌主要作品有《女奴之歌》、《犢劣苦歌》等。
折嘎這是流傳於瑪沁等地區一種富有特色的藏族民間說唱藝術,類似省城西寧和河湟一帶漢族的“倒漿水”。由專職的民間藝人演唱,每到一個地方或場合,視人視事即興編詞,即演即唱,十分動人。一般藝人以佛教所講究的兆、緣、運、願為主題,借題發揮,說天道地、頌神贊人,祝福吉祥如意、六畜興旺。
卓俗稱“鍋莊”,是瑪沁草原上藏族民眾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舞蹈不限人數,男女老幼皆宜,節奏協調,邊歌邊舞,以表達喜悅之情。“瑪多果卓”剛柔兼備,明快豪放;“尕拉亞卓”輕盈婀娜,悠揚婉轉。舞蹈過程中,時常出現模仿雄鷹駿馬、鹿獐等英姿百態的動物造型,呈現出草原牧民胸襟坦蕩的性格。
倒漿水
欠木意即“跳神舞”,是寺院僧人在進行宗教活動或遇重大節日慶典時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表演時,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和法器的伴奏下,僧人們帶著神仙、鬼怪、動物的面具,身著戲裝,手揚手鼓、刀斧等道具,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編成不同的舞陣。舞姿動作時而遲緩,時而跳躍狂奔。伴相中獅和鹿的形象最為多見。欠木的演出,以勸善、正法、禳災、驅邪為目的,是一種弘法方式。
社火瑪沁地區原來沒有社火,自建政後,隨著支援牧區建設人員的增多和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1986年開始,為活躍節日的民眾文化生活,由縣文化館組織了社火演出。起初社火隊的演出與東部農業區無二,有花燈、舞獅、旱船、高蹺等。隨著時間推移,社火在不斷發展中,融入了格薩爾、周毛、木才讓、阿扎拉等藏族歷史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增添了濃郁的民族色彩。每逢春節期間社火演出,全家老小觀看,場景熱鬧非凡,倍增喜慶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