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傳統曲藝)

說書(傳統曲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說書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曲藝,大約起源於宋代。一般指只說不唱的曲藝,如宋的講史、元的平話,以及現代的蘇州評話、北方評書等。有時也作廣義使用,兼指某些有說有唱的曲藝,如彈詞、蒙語說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說書
  • 釋義:指只說不唱的曲藝
  • 起源:最初盲人行乞、謀生的一種手段
  • 相關形式:最初用琵琶
由來,形式,場景,陝北說書,

由來

陝北說書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謀生的一種手段演變而來的。舊社會,因出“天花”(麻疹)或其它原因致盲的孩子,為謀求生存,父母在他們剛剛懂事的時候,就送他們拜師學書演唱。學成後,就走村串鄉說唱,混一碗飯吃。像著名的陝北說書藝人韓起祥、張俊功等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說書逐漸登堂入室,成為人民大眾喜愛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

形式

說書用的樂器很簡單,最初用琵琶,後來逐漸被淘汰改用三弦。說書人除了抱在懷中的三弦外,便是綁在右小腿上的“刷板”了,這是說書人的主要“打擊樂器”。三四片兩寸寬、不足尺長的杜梨木,熏乾刨光後,上端打上兩隻小眼兒,用羊皮繩或細麻繩穿綰起來,組合成類似於“快板”一樣的樂器,演唱時將下片牢牢地捆綁在右小腿上,利用腳尖的閃動,帶動其煽動發響。此外,說書人在自己的右手虎口上,還要挽上一個小“連花樂”,利用彈撥三弦時的顫動而發響。有了這個蓮花樂,彈三弦就有了很別致的聲音,頓時顯得熱鬧了許多。

場景

每逢說書,村里男女老少都要圍坐在一孔窯洞裡。說書人搖頭晃腦,指手畫腳,嘻笑怒罵,表情誇張,時而扮男,時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目不暇接,啼笑不止。說到高潮時,場內不時爆發出哄堂大笑,整個窯洞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說到悲苦時,藝人聲音嘶啞,如泣如訴,聲淚俱下,聽眾也往往情不自禁,淚流滿面,再加上弦音低沉,似斷非斷,悲從中來,整個書場無人不悲、無人不慟。小時候,我常常坐在人堆里,聽那些盲人藝人說書。前面往往加一段“小段子”,然後才開正本。如《五女興唐傳》、《薛仁貴征西》、《烏鴉告狀》等,常常聽得我如痴如醉,仿佛身臨其境,久久不願離去。現在說書越來越進步了,由盲人說唱到健康人說唱;由單人說唱到二人或多人演唱;由山野村落為場地說唱到以舞台為陣地演出。傳播和表現方式也由直接觀看到聽錄音、看錄像等,方言土語也開始變成了陝北國語。相信陝北說書這朵開放在黃土高原上的藝術奇葩,一定會經久不衰,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據民問口碑傳說,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榆林一帶就有活動。當時把“琵琶”叫“蠍子”(樂器像一個大蠍子),二片木板叫“楞子”,不少藝人或盲藝人靠彈琵琶、敲板說書謀生,唱腔多以“雙音調”連帶敲竹板唱“蓮花落”;後來,在晉北、陝北一帶漸漸形成雙音、單音、落子調、慢板、竹板等調子。陝北說書各地有“九脛十八調”之多,琵琶在延安、甘泉、延長、吳旗一帶流行;三弦在綏德、神木、府谷、內蒙、黃河畔、甘肅省一些鄰縣流行,說書是單音調;佳縣、吳堡是東路調;定邊、志丹、靖邊是西涼調、梅花調。雙音調有慢板、武調、快板三種調子,長短書均用。
說書說書
陝北說書的風俗特點:一、以15傳為主,多半沒有歷史記載,不見成本,如:《花柳記》、《黃鷹記》、《汗巾記》等約120多本,多以15傳後手抄,民間流傳;二、語言、辭彙豐富,多為農民語言,通俗易懂,易於流傳,為農民喜聞樂見;三、沿襲古代民間樂會形式,簡便易行,冬天可放在炕上,炎夏可放樹下、地上。這些特點,經著名說書藝人韓起祥繼承發展,已成為一枝獨秀的奇葩。
韓起祥:1915年出生於橫山縣韓家塬子村,祖宗三代都是攬長工的。他3歲眼睛失明,6歲離開父親賣豆腐,9歲給地主家趕毛驢,13歲拜師學藝——說書,14歲開始以說書賣唱維持生活,會說百餘本傳統書目,會彈50多個民歌小調,1940年到陝甘寧邊區,開始走上以“陝北說書”為人民服務的道路。幾十年如一日,編說了《時事傳》、《王丕勤走南路》、《劉巧團圓》、《回鄉記》、《翻身記》等著名作品,為陝北說書奠定了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給中國曲藝文苑裡增添了新的光彩。建國後,韓起祥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陝西分會主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