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探索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之路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探索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之路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探索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之路共六章,第一章探討工業結構和兩化融合的範疇、特徵、影響因素,以及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第二章詳細闡述了產業結構、重化工業、產業國際分工以及製造業方面的演變進程和發展趨勢;第三章總結了我國工業結構演變的歷史進程、主要進展和面臨的主要矛盾問題;第四章詮釋了本報告對“兩化融合背景下的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理解,論述了兩者的內在聯繫,詳細剖析了兩化融合的發展趨勢、主要進展和矛盾問題;第五章從“十二五”時期的重要指標入手,提出了兩化融合背景下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思路與任務;第六章從巨觀引導和組織協調、制度環境、產業政策、財稅金融政策、服務環境、對外開放以及人才隊伍建設七個方面,提出了兩化融合背景下促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政策措施。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探索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之路
  • 作者:周子學 
  • ISBN:9787121114304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9-01
  • 開本:32開
基本信息,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
版 次: 1
頁 數: 180
裝 幀: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經濟>工業經濟

目錄

第一章 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與“兩化融合”的內涵解析 1
一、工業結構及其最佳化升級的概念 1
(一)工業結構 1
(二)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2
二、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理解 3
(一)工業化的理解 4
(二)信息化的理解 5
(三)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認識 5
(四)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層次 7
(五)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特徵 10
三、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影響因素 11
(一)技術進步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11
(二)城市化進程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13
(三)人均GDP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15
(四)國際化進程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17
(五)比較優勢的變化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18
(六)制度變遷與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20
(七)經濟危機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21
第二章 信息化條件下全球工業結構演變的特點和趨勢 23
一、信息化推動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與升級 24
(一)信息化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 24
(二)世界各國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特點 25
二、重化工業進入深加工、集約化、大型化和綠色化的發展階段 30
(一)深加工 30
(二)集約化 31
(三)大型化 34
(四)綠色化 36
三、信息技術套用和模組化生產推動企業組織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38
(一)信息技術的廣泛套用對企業組織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38
(二)模組化生產加速重構產業價值鏈體系 39
四、產業分工進入全球化發展的新時代 41
(一)全球化的內涵不斷深化 41
(二)全球範圍內產業分工體系不斷完善 42
(三)跨國公司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44
(四)外包成為全球產業分工的新模式 44
五、製造業加快從“加工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45
(一)服務型製造成為全球製造業發展新趨勢 46
(二)重點製造業服務化步伐加快 48
(三)典型製造企業向服務化轉型的模式 50
六、信息產業成為新時期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 52
(一)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52
(二)信息產業已成為各國塑造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 55
第三章 我國工業結構演變的進程、現狀與問題 59
一、我國工業發展戰略演變的歷史進程 59
(一)重化工業優先發展階段(1949-1978年) 59
(二)消費品工業優先發展階段(1978-1980年末) 61
(三)加強基礎工業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63
(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階段(21世紀以來) 65
二、我國工業結構演變的主要進展 67
(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不斷加強 67
(二)重化工業化步伐不斷加快 69
(三)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71
(四)裝備製造業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加強 75
(五)產業組織結構最佳化取得階段性成果 78
(六)空間結構布局逐漸最佳化,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83
(七)工業貿易結構顯著改善 86
三、我國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面臨的主要矛盾 90
(二)工業大國地位的不斷加強與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92
(三)工業發展的政策性依賴強與產業政策環境不完善的矛盾日益突出 93
(四)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迫切要求與要素供給錯位的矛盾日益突出 94
(五)製造服務化趨勢不斷凸現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的矛盾日益突出 95
第四章 兩化融合是推動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重要動力 97
一、兩化融合與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關係 97
(一)研發設計網路化成為增強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環節 97
(二)產品智慧型化是推動工業產品不斷向價值鏈高端躍遷的重要途徑 98
(三)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是構建柔性生產體系的重要基礎 100
(四)企業管理信息化是實現資源集約化利用的重要保障 103
(五)行業電子商務成為增強企業市場回響速度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103
(六)綜合效應:產業結構高級化 105
二、全球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趨勢 105
(一)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傳統工業產品的智慧型化水平 105
(二)信息化手段顯著提升了研發設計的效率和能力 110
(三)信息技術集成套用正在構建現代工業生產體系 112
(四)信息技術套用正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 116
(五)生產性服務業成為最佳化產業結構的新動力 118
三、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主要進展 121
(一)工業產品智慧型化廣泛套用,普遍提升了產品使用價值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121
(二)研發設計數位化日趨成熟,顯著提升了工業創新的能力 123
(三)工業生產裝備的智慧型化在重點行業得到深入套用,正在構建工業的柔性和網路化生產體系 124
(四)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加速重構市場結構體系和創新流通模型 126
(五)企業管理信息化深入套用,正成為企業實現精細管理和提升績效的重要手段 129
(六)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的融合方興未艾,推動了各種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 131
(七)工業信息化在節能與環保中日趨普遍,在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生產體系的建設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133
四、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34
(一)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規律認識不足 134
(二)信息化對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不強 135
(三)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技術支撐服務能力不足 136
(四)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 138
(五)複合型人才缺乏成為推進兩化融合的瓶頸 138
第五章 兩化融合背景下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思路與任務 140
一、關於“十二五”重要指標的判斷 140
(一)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140
(二)輕重工業的比例關係 142
二、基本思路 146
三、關於新時期推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主要任務 148
(一)鞏固提升傳統支柱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148
(二)加快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153
(三)提升工業自主創新能力 157
(四)提高和最佳化產業組織水平 159
(五)促進產業集聚和有序轉移 161
(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162
第六章 兩化融合背景下推動我國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政策措施建議 164
一、加強對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工作的巨觀引導和組織協調 164
(一)建立體系完整、責權一致、運轉順暢的行業管理體系 164
(二)加強對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工作的統籌安排和戰略部署 165
(三)加強對工業結構調整的前瞻性研究 165
二、進一步完善有利於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制度環境 166
(一)深化體制改革 166
(二)完善價格形成機制 167
(三)加強市場體系建設 167
(四)完善行業法律法規 167
三、完善有利於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產業政策 168
(一)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形成 168
(二)完善並落實淘汰落後產能的有關政策 168
(三)完善企業兼併重組政策 169
四、加大財政、稅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169
(一)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 169
(二)完善和落實促進工業結構升級的稅收政策 170
(三)實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170
五、最佳化工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創新服務環境 171
(一)抓緊落實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171
(二)加快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 172
(三)增強產業技術聯盟等新型產業組織的服務支持作用 172
(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 172
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73
(一)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173
(二)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173
(三)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 174
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174
(一)加快培養和吸引戰略性人才隊伍 174
(二)加強職業培訓,積極培養各層次人才 175
(三)推進人才市場建設 176
參考文獻 1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