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人的一種心理表現)

信心(人的一種心理表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信心是指對行為成功及其相應事物的發展演化猶如預盼的信任程度;而若只相對於行為,信心亦可就定義為是對行為過程的反應。信心表現為對實現行為任務目標成敗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外在意識,信心表現間具有相互的統一諧調性,其中任何一種表現都會成為其它兩種表現的反映。信心以對行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從低到高可分為自我效能感集體效能感、行為業績感三個層次,其中低層次的信心被包含於高層次的信心之中。行為態度和行為信心在任務目標上的對立統一會形成個體的士氣,或稱之為積極主動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心
  • 外文名:confidence
  • 拼音:xìn xīn
  • 注音:ㄒㄧㄣ ㄒㄧㄣ
  • 含義誠心
漢語詞語,基本解釋,引證解釋,佛學常見辭彙,心理學概念,信心的定義,信心與態度的區別,信心心理表現,外在感知,情緒及其與情感的區別,外在意識,信心心理分類,自我效能感,集體效能感,領導指揮權威,業績經驗感,

漢語詞語

拼音:xìn xīn
注音:ㄒㄧㄣ ㄒㄧㄣ

基本解釋

1. [Sincere desire]:誠心
信心不欺
2. [Devotion]:虔誠信仰宗教之心
奉佛信士,又不識我佛度世之理,惟以施財焚誦為信心。——《後西遊記
3. [At random]:隨心;任意
信心而出,信口而談
4. [Confidence;Conviction faith]: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
有信心提前完成任務

引證解釋

1、誠心
袁宏後漢紀·章帝紀》:“ 暉 聞其妻子貧窮,乃自往候視,贍賑之。其子 頡 怪而問之, 暉 曰:‘吾以信心也。’” 清黃虞稷《周亮工行狀》:“其敦篤友朋,信心不欺,則如朱文季 。”
2、虔誠信仰,宗教之心
李德裕《賜回鶻可汗書意》:“信心既去,翕習至難。且佛是大師,尚隨緣行教,與蒼生緣盡,終不力為。” 前蜀 貫休 《題弘顗三藏院》詩:“岳茶如乳庭花開,信心弟子時時來。”《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顫笠》:“ 宋金 將老僧所傳《金剛經》卻病延年之事,說了一遍。宜春亦起信心,要丈夫教會了,夫妻同誦,到老不衰。”
3、隨心任意
李介天香閣隨筆》卷一:“ 常郡 司理 吳兆壆 , 閩 人也,冷麵慈腸,信心而行,絕無顧忌。” 明袁宏道《與張幼於書》:“至於詩,則不肖聊戲筆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談。”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公信心直行,矢慎矢公,終其任無一幸進者。”
4. 相信自己的理想、願望或預見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
毛澤東《堅定地相信民眾的大多數》:“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我們是完全有信心的。”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望了一陣,他轉身問:‘拿下 蟠龍鎮 ,你有沒有信心?’”巴金《三次畫像》:“畫家更成熟了,更勤奮了,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更有信心了。”

佛學常見辭彙

【信心】對所聞之法生起信仰的心。

心理學概念

信心的定義

信心是指對行為成功及其相應事物的發展演化猶如預盼的信任程度。信心表現為對實現行為任務目標成敗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外在意識。信心以對行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從低到高可分為自我效能感集體效能感、行為業績感三個層次。
弗洛伊德將人們動機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將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理論融入精神分析學的本我概念,再結合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有關動機的外誘因與內驅力的觀點,則所謂行為動機,從內容構成上講也就是指本我(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自我(外誘因+外壓力)與超我(內驅力)。而由於“本我”對行為的作用只能通過自我與超我實現,所以所謂行為動機又是指包含本我的自我與包含本我的超我。自我是指人們對行為實現的各種可能性的認知或現實事物對基本欲望的吸引力與抑制力的主觀感受。如果將“自我”概念意志化,即將行為成功的可能性的認知感受在人們內在意識上加以“肯定化”的轉化,則由於信心是指個體相信自己的願望和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信任,所以這種“意志化”了的自我指的也就是信心。

信心與態度的區別

在心理活動中當信念喚醒了們的行為意志時,就會產生人們的行為信心與行為態度,而行為信心與行為態度在意志過程的作用下與相應的任務目標相結合時,就會產生意志行為。信心和態度都是從信念中轉化而來的,但信念只是態度和信心產生的基礎,信心和態度中包含信念但並不是信念。信心與態度是人們的信念,在意志行為中由於意志過程的作用,而產生的分化。而許多心理學家在學術觀點中草率地就將信心就歸之於態度。心理學家邁爾斯(1993年)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態度中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傾向三方面相互之間具有協調一致性。如果認可這一態度的理論,那么將信心、自信等歸屬為態度則就是欠妥的。這是因為態度所包含的行為傾向,是指人的需求、欲望、意圖等等的意向,如此則態度中的認識和情感,又只能是與需求與欲望等行為傾向相統一一致的認識與情感。信心與自信作為人的理智成分,其對外在的認知及其情緒表現,所依賴的是人們對所存在的客觀環境及其相關事物的主觀判斷及其評價,它會受主觀需求願望等態度要素的影響,但又絕不是人們需求願望的附屬物。就如在生活現實中,股民在選擇投資某股票時只會說我對這隻股票有信心,而不會說我對這隻股票有態度。自信、信心不附屬於態度的根源是由於客觀事物是不依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雖然自信、信心有時也會是主觀的,但自信信心終究還是主觀對客觀存在的外在反映,而態度則只能是主觀對主體需求願望等行為傾向的內在反應。由此可知,若在信心、自信的概念與闡述中將它們歸之於態度是不正確的。

信心心理表現

信心是指對行為成功及其相應事物的發展演化猶如預盼的信任程度,信心相對於行為又可理解為對行為過程的反映。信心表現為對實現行為任務目標成敗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外在意識。而信心的外在感知強度,與其情緒反應強度、外在意識強度表現是呈反向的。當個體相對於一定行為目標實現越感知為有信心時,其相應的情緒性、外在關注度上反倒會表現得越平靜。只有個體相對於一定行為目標實現感知為缺乏希望甚至於絕望時,其外在情緒、關注度上才會表現得很複雜強烈。但儘管信心中外在感知的強度和信心中的情緒、外在意識強度在表現上是成反向的,但在行為的共同反應上信心構成中的內在認知、情緒和外在意識三要素還是具有統一諧調性的關係。所謂情緒的統一諧調性關係,是指信心表現中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與外在意識中任何一種表現,都會成為其它兩種表現的反映。

外在感知

信心構成要素中的外在感知是指人們對行為必定成功的認識過程。由於這種認識過程只能是對行為未來發展狀況的預期,所以這種認識過程實際上又是一種對行為過程的想像和推斷,包括對行為成功的希望或失望以及對所處環境安全感,也相應包括在行為過程中對影響行為成敗相關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嗅覺、視覺、聽覺、味覺、皮膚感覺、平衡覺、運動覺、深度的社會與自然規律觀念與思考等等。信心自信的外在感知強度與其對相應事物的情緒反應強度是相反的,行為中當你聽到、看到、接觸到、思想到的東西,而使你對行動前景感到難以琢磨、猶豫不決,引起較大的情緒反應強度的時候,恰恰證明你對自己或所屬群體在追求相關行為目標,是否能夠有所作為是沒有自信的。比如當體育運動員為參與某項重要比賽的策略而舉棋不定時,恰恰表明他(她)對自己真實的體育運動水平是存在疑慮。
態度中的認識認知(內在知覺)和信心中的外在感知的區別在於態度中的內在知覺是對行為目標目的的必要性的思維判斷,而信心中的外在感知是對行為過程難度的思維判斷。內在知覺是人們在行為中根據自己的需求欲望及其內在的知覺神經系統功能,對行為目標及其目標可滿足度的較主觀的反映過程,所以它主要是一種身體和社會需求的感覺;而外在感知是人們在行為中根據自己的大腦及其外在的感覺神經系統功能,對行為過程及其行為實現可能性較客觀的反映過程,所以它主要是一種對自我生理與社會功能的客觀評判過程。

情緒及其與情感的區別

情緒在行為中是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信心中的情緒是身體對行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應上的評價和體驗,中國古人將情緒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而現代心理學按情緒反應的速度、強度和持續時間分為心境、激情、應激狀態三種。行為在身體動作上表現的越強就說明其情緒越強,如喜會是手舞足蹈、怒會是咬牙切齒、憂會是輾轉反側、思慮焦慮會是茶飯無味、悲會是痛心疾首、恐會是手足失措、驚會是瞪目結舌等等,這都是情緒在身體動作上較典型的反應。情緒的外在反應強度與信心的外在感知強度表現是相反的,當人們外在感知到的信心很強大時,在情緒表情上往往表現得很淡薄。而只有在內在信心不強或說是處在不穩定狀態時,隨著行為過程的變化才會有較強烈的多種多樣的情緒表情的反應,只是其中的喜悅高興情緒則是內在信心由不穩定到穩定狀態的過渡性表現。
態度結構中的情感和信心中的情緒、信念中的尊嚴尊崇心理這兩者的區別與聯繫在於:情緒情感是分化於信念中的尊嚴尊崇心理,信念是情緒情感的根本;情感是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情緒是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
林崇德主編《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緒是有機體反映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的態度體驗”,顯然這一情緒定義是將情緒附屬於態度。而若將情緒所屬,套用現今較為常用的態度結構理論: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方面,則顯然這一情緒定義是將情緒和情感等同或者是在將情緒作為情感的一部分。而實際上,許多涉及情緒與情感關係的心理學教科書中都在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
以上理論一方面將個體的純個人的與物質層面的,幸福、美感、憎惡、喜愛等感受,排斥到了情感內含之外;而另一方面又顯然忽視了情緒感受上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和社會性情感感受上的愛情、友誼、愛國主義等情感,在行為過程中所具有的既各自體現又交叉共存的現象。這就例如一個人在追求愛情這一社會性的情感過程中,隨著行為過程的變化同樣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受。而人類愛情感受相對的穩定性和相應情緒會隨情境變化感受的不穩定性,是進一步表明了愛情和相應的情緒反應雖然相關但卻是有區別的兩個心理過程。所以,將情緒和情感簡單地混為一談,或者將情感和情緒以是否基於社會需求為標準來相區別都是不合情理的。
從不同的藥物刺激結果,亦表明情緒和情感在生理反應層面上是兩種不盡一致的過程。一方面,情緒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腎上腺素卻是喜、怒、悲、恐等各種情緒存在的必要條件。心理學家就曾給一些不會產生恐懼和迴避行為的心理病態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結果這些心理病態者在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和正常人一樣產生了恐懼,學會了迴避任務。但另一方面,腎上腺素卻不是情感變化的必要條件。情感雖亦是多種多樣的,但特定的情感僅與特定的欲望乃至其相關藥物有聯繫。比如若人沒有男女的區別與性慾的存在是很難有愛情產生的,所以當人吃了春藥以後,伴隨著性慾的旺盛對異性一見鐘情的可能性也就會隨之加大了,但卻不會因為其吃了春藥隨之亦會強化其對食物的喜愛,更不要說腎上腺素不可能包管各種情感了。
情緒情感共同作為行為反應中的與生理相關的心理評價部分,其實質性區別就在於:情感是指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再以愛情舉例來說,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同時當我們隨著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外在意識

信心中的外在意識是指人們大腦覺察行為過程的清醒程度和反應靈敏程度,可通過個體的言語清晰度和動作準確度表現出來。外在意識是人腦對行為過程的反映,在對行為的形容中外在意識從高到低包括應激、警覺、清醒、冷靜、疲倦、恍惚、催眠狀態、睡眠狀態。除了昏迷等無意識狀態以外,正常情況下人們在睡眠時外在意識水平最低,在應激狀態時外在意識水平最高。外在意識反應的靈敏程度與信心的堅定強度是相反的,當人們信心外在感知很強或過強時,對行為中的外在刺激往往會表現的輕鬆自然或蠻不在忽;只有當人們外在感知到的信心不足時,對行為中的外在刺激才會表現出緊張,甚至是草木皆兵。
信心中的外在意識與信心中外在感知的區別,在於外在感知是一種對行為成敗的思維判斷,而外在意識則是對行為成敗的注意關注。態度中的意向和信心中的外在意識的區別在於:意向是對滿足需求願望的行為目標目的的注意關注(包括對吃、穿、住、用、行、金錢、權力等等相聯繫的具體目標事物及其相應環境的內在意願欲望),表現為內在滿足或痛苦等;而外在意識是對滿足需求願望所涉及的行為過程的注意關注(包括對外神志感應上的應激、警覺、清醒、冷靜、疲倦、恍惚、催眠狀態、睡眠狀態等等),主要表現為一種由外在意識依目標目的對思想行為的調控。

信心心理分類

信心以對行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從低到高可分為自我效能感集體效能感、行為業績感三個層次。行為態度和行為信心在任務目標上的對立統一會形成個體的士氣,其中自我效能感與態度中的利已心理在相應任務目標上的對立統一會形成士氣中行為作用最低層次的自覺性;集體效能感與態度中的歸屬心理在相應任務目標上的對立統一會形成士氣中作用中級層次的凝聚力;行為業績感與態度中的榮譽心理(面子)在相應任務目標上的對立統一會形成士氣中作用高等層次的自我實現心理。在信心分類中自我效能感、集體效能感、行為業績感由於都根基於信念,所以它們都包含信念的相應表現;而自我效能感又從屬於集體效能感,集體效能感又包含自我效能感的表現;而集體效能感又從屬於業績經驗感,業績經驗感中又會包攬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效能感的表現。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能力及行為能否產生預期結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產生於基礎信念中對自我效能的覺悟,信念相關本能中的自我效能包括個體自身的稟賦、知識、經驗、技能、習慣習性等,當自我效能與一定的目標任務相聯繫時就會喚醒自我的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依賴於行為行動中體現出來的行動實力,而由於一切物質條件必須由人掌控才可能體現出行動實力,所以所謂行動實力最重要關鍵的是人員人才的問題。在敵對或競爭狀況下,個體對本群體行動實力的理解受兩個條件的限制:一是個體對敵我情況或競爭雙方情況的理解;二是個體對達成群體所要使用的戰略戰術或說是策略方法的理解。
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受到個體對敵我情況理解、對群體行動策略方法的理解的限制,在這些限制的基礎上,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所依賴依據的包括:人員的數量、武器裝備狀況、體力精力狀況、個體的行動技能、群體主官的指揮能力等。由於自我效能感對加強我方精神上的優勢和導致敵方精神上的崩潰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在群體行動中指揮者都樂意在適當時機故意誇大、顯示或者是虛構、掩蓋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以加強已方的行動信心,打擊敵方的自信。
總而言之,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包括多項內容,有真實的和不真實的。當個體所擁有的真實或不真實的自我效能感使其認識到足以實現或難以實現一定的目標時,這種自我效能感就會起到加強或削弱其自信心的作用。

集體效能感

集體效能感是指個體在認同群體內自我角色的基礎上,對群體實施整體協同配合後的效率和能力的自信。表現為個體對群體及其群體具體成員在協同效能上的信任感,乃至相反的懷疑感、猜疑感等等。同時,由於集體效能感是建立在自我效能感的基礎之上,所以集體效能感亦包括自我效能感的內容與表現。集體效能感是中層次級別的信心狀態,其從根本上是源於個體信念中對自我潛能的意識,但就其直接源泉還是在於自我效能感,只是這種分化出的自我效能感,是群體內各個體就整體配合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
群體成員的集體效能是在群體成員整體配合能力的基礎上,通過首腦機關的組織控制和組織調節而實現的。同時,在這一組織控制和組織調節中,由於必須有相應的物質文化條件作為保障,才能使首腦機關和群體中各部分真正實施和完成其整體配合的企圖。所以,集體效能感可分為整體配合能力感、組織控制效能感、物質文化條件完備效能感三個方面。其中,整體配合能力感是群體成員對自我乃至集體是否有能力實施整體配合的自信;組織控制效能感則是對群體能否上情下達、左右協調、行動統一的感受;而物質文化條件的完備使用效能感,則給予了群體成員在物質文化空間上實施整體配合的信心。而這些綜合到一起也就是群體的集體效能感。

領導指揮權威

指揮權威感是從屬於集體效能感中的一種。指揮權威是指群體領導在指揮能力與指揮聲望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指揮賞罰權力而使群體成員信服的程度。指揮權威感也就是指下屬人員的這種信服感。群體領導指揮權威的重心在於 “賞罰權” 掌握的程度,高度的指揮權威是群體領導將其指揮權與賞罰權適當結合運用的結果,這一結合與運用可體現在以下六個步驟:第一步:根據群體領導的指揮能力來賦予其相應的指揮權力;第二步:群體領導從部下手中獲取儘量大的賞罰權力;第三步:制訂對群體成員行為進行賞罰的範圍;第四步:制訂賞罰的方式方法;第五步:完善群體領導本身的賞罰素質;第六步:賞罰政策的實施。

業績經驗感

業績經驗感是指個體通過人生生活經歷、學習、工作與執行群體任務,所獲得的成功與失敗的知識與經驗。包括自負感、自豪感、成就感,乃至相反的挫折感、氣餒感等等。同時,由於業績經驗感是建立在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效能感的基礎之上,所以業績經驗感亦包括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效能感的內容與表現。從士氣的內在表現來講,業績經驗感是士氣來源方最高度的信心狀態,它表現為個體在行動過程中借鑑自己本身的閱歷、學習過的知識以及實際的成敗經驗,而對現實及未來行動成敗所形成的,相互之間具有隨生共存的統一協調性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和外在意識。
除了知識、生活閱歷和見聞以外,業績經驗感還突出表現為任務執行業績和群體生活業績兩個方面。出色的完成任務的業績可以起到穩定群體成員的行動情緒,從而堅定群體成員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信心的作用。而很多群體行動特別是軍事行動往往需要群體成員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艱難困苦,這種艱難困苦對於初次接觸到的人來說,往往難以理解並難以忍受的。但是,當他經過幾次這種生活或訓練,這種生活就會成為他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從而促使他們敢於面對以後更多更艱難的生活生存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