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平明經第院落

保平明經第院落

三亞崖城區保平村明經第,這座始建於清代的宅院,相對完整地保留了“明經第”小牌樓、左右耳房、廂房等建築構架,也是保平村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清代貢生(明經進士)的宅居,為研究崖州清代貢生的教育和人文環境,提供了實物依據。

2015年,入選海南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保平明經第院落
  • 地理位置:海南省三亞市
  •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早9:00—晚6:00
  • 著名景點:明經第
村莊介紹,文物遺址,明清民居,古民宅失修,有史可尋,修繕工作,

村莊介紹

海南十大文化名村——三亞市崖城區保平村
三亞市崖城區保平村,位於崖州古城西南八里,古稱畢蘭村,是古崖州的邊關重鎮、海防門戶。畢蘭村歷史悠久,沿革甚遠。唐時因李德裕謫居畢蘭而揚名,後因寧遠河水沖畢蘭,村民移居黎地。此後不斷遷來的居民,聚居於畢蘭村北,取名“保平村”,意為保世代平安。保平村始建於唐代,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州城有三坊、四廂、五都。保平村為五都,建置屬保平里,是郡郊的行政中心,轄區範圍包括保平、臨高、港門、頭灶、梅東、長山、梅西、梅安村、龍公園、烏榕村、角頭村、長園、馬嶺、大州等十四個自然村。
保平村美麗富饒、老樹環抱、雙流繞村。村後倚摩天楠頂,村前望福壽南山,是一塊神龜福地。前山後嶺重林疊翠,郎芒田洋稻海飄香。保平經濟以糧食生產,南繁育種,水果檳榔、冬季瓜菜為支柱產業。每年都有大批優良種子、熱帶水果、冬季瓜菜、檳榔椰子遠銷全國各地。村委會計畫完善村北經濟區的功能建設,以促進保平經濟發展,使保平能早日步入小康。
明經第小門樓明經第小門樓
保平村歷史悠久,文化蘊厚,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古建築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築群。門樓、正室、橫屋、正壁組成的生態庭園四合院,是保平古民居最具建築藝術和布局特色的鄉村古建築。至今尚完好保存的陳氏古宅,其雕花梁墩、繪畫牆體、神龕雕刻、龍鳳麒麟、鶴松梅竹,其圖案精美、工藝精細,可堪稱崖州神龕之最。這些古民居世代記錄和標示著保平的建村史,見證了保平村的興盛繁榮,不論從保平村的經濟文化發展史、革命鬥爭史,還是這些民居本身的建築藝術、歷史價值,都曾經閃耀過它獨有的光輝。如今還在繼續書寫和唱頌著保平村昔日的輝煌。
保平村自古以來文教昌盛、人才輩出、書香不斷,歷史上曾有保平多貢生的美譽。如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中尚有“明經第”小門樓。保平書院、九姓祠堂、關帝廟、文昌廟、天后廟、保平橋、畢蘭村遺址,這些歷史文化古蹟,曾經記載著保平村的社會文明和文化昌盛。保平書院是保平村的革命勝地和文化搖籃。一九二七年春天,麥宏恩、何紹堯、李福崇等革命青年在書院裡建立了保平黨支部。據《樂東縣誌》記載,清代已酉科拔貢鄭允煊,常來鰲山書院和保平書院講學。
保平港位於保平村西南,《崖州志》載:“保平港、城西南受寧遠水入海,州治要口”,又載“保平港距城西南十三里,潮滿水深丈余,或五六尺,可容大船十餘”。自古來保平港一直是州治要寨,天涯良港,過去常見貨船穿梭、漁歌晚唱,港區繁忙。
保平橋位於村東南,是自古通往州城的交通要道,《崖州志》記載村人捐資興建,修石橋、立碑記,“通州橋樑、以此為巨”。從此保平橋承載著東來西往的交通,給保平帶來了經濟昌盛,文化繁榮,成了村頭的一道美麗景觀,成了崖州歷史文化遺產。可惜現已橋去河空,但保平人民愛家鄉的好傳統世代相傳,已成美德。
如今,保平村委會計畫建設繞村文化長廊,把革命公園、村東文化室、保平書院、保平橋、望闕亭、畢蘭村遺址、保平港、關帝廟、天后廟、炮台墩連結在文化長廊上,建城一條繞村沿河景觀大道,以供村民文化娛樂,休閒健身和旅遊觀光。
保平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崖州民歌的發源地,“保平人張邦玉常著詩歌以訓迪弟子”是《崖州志》中有關崖州民歌的唯一記載。保平村五個文化活動中心將成為崖州民歌原生態演唱點,只要走進保平,就能聽到崖州民歌悠揚的歌聲。2008年5月9日,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督導組的專家在保平村看了崖州民歌文本展示和演唱展示,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保平村又是一個具有八十多年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革命老區村。是革命烈士麥宏恩,何紹堯的故鄉。保平革命公園是天涯革命的一面光輝旗幟,是保平“二·七”大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紀念地。麥宏恩同志當年在廣州英勇就義前從獄中寄回的家書,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最好的教材,“……雖虧男一死,喚醒世界人類共爭自由,以革命之血換得自由之花”的革命豪言,已深深銘記在家鄉人民心中。何紹堯同志是崖縣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在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保護同志將情報送出重圍,自己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用生命譜寫了“碧血沖天驚敵寇”的英雄戰歌。如今保平革命烈士陵園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也成了發展紅色旅遊的文化資源。
保平村,這座典型的崖州文化古村,將以其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蘊厚的歷史文化、紅色旅遊資源、美麗的田園風光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崖州民歌展示在世人面前,唱響崖州歷史文化名村悠揚鄉音。

文物遺址

保平明經第院落
明經,漢朝出現的科舉考試科目,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到了明清年間,明經便作為貢生的別稱。據史料記載,保平村在明代永樂年間至萬曆年間一共出了32位貢生,整個清代又出了10多位貢生。按照當時的習俗,家中考取貢生並具有一定地位或是為當地做出貢獻的人士,家中可修建“明經第”小門樓,既是祖輩上有人考上貢生的一種歷史標誌,彰顯著書香門第的家族之光。
據了解,過去保平村有三座“明經第”小門樓,分別是明代進士周世昭、周氏祖宅明經第、清代何煥故宅。目前僅有何家宅尚存有“明經第”小門樓,並於今年11月24日,被列入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踏上探尋明經第的旅程,也是從進入保平村開始的。蜿蜒漫長的村中小道四通八達,連線起一座座斑駁質樸的崖州民居。老牆灰瓦、大樹繁盛,悠閒曬著日光浴的大黑豬構成了我們對保平村的最初印象。走在這樣復古的村道上,仿佛一個不小心,就踏入了古今世界的穿越入口。
在三亞文史研究學者張遠來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不久就來到了這座古老的明經第--何家大宅。還未進入宅門,高高懸掛在門匾上的明經第刻字就映入眼前,字大約40厘米,十分引人注目。據介紹,門匾曾經在文革時期被毀,人們用工具瘋狂地敲去了牌匾的大部分,從剩下的字跡中,依稀可以辨別出“明經第”三個字,顯露著百年老宅的滄桑之感。
在門牌匾兩側的刻畫圖案更是精美絕倫,一側圖案上畫著獾往上爬,另一側則畫著喜鵲站在枝頭上往下看。“這兩幅刻畫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歡天喜地’的意思”,張遠來介紹道。此時我們才深深領會到古人在建築裝飾上的深厚造詣。
踏入何家大宅,這座清代古宅居的格局方才一覽無餘。整座何家大宅占地面積約114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0平方米。大宅由門樓、照壁、主屋(明間、次間)、北廂房、書房、廚房、雜間和圍牆組成。其中主屋坐西朝東,門樓坐南朝北,廂房坐北朝南。
踏在何家大宅的院子裡,這裡的一磚一瓦,據說都還是清代時期就鋪就下的,滿地都是歷史的遺蹟。主屋的屋檐壓得很矮很低,在屋脊檁和二伏櫞下還留有升梁時的朱漆題字,內容為建築年月日時辰,以及方位、朝向、吉祥祝辭等。在左側廂房的屋檐上,還能看到舊時的滴水和瓦當,同那些後來修補的新瓦一起,搖曳在半風中。
在主屋的兩側還有著左右耳房,耳房的採光有些弱,僅有木質的推拉窗縫中透過絲絲光線,這扇木製的窗戶雖有著百年歷史,卻依舊可以正常推拉使用,一拉一推就是開閉窗戶。進入房內,發現其格局卻是大有講究。在耳房的屋樑下,還有著一個很大的木板搭成的儲存間,即使經過了百餘年的時間卻還依舊堅固。據屋子主人何紹奎介紹,從前崖州地區多有水災,地勢低的地方,雨季時洪水會漫入屋內,崖州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就會修建這樣一個架空的儲存間來存放一些糧食物資,“我們小時候都會跑到上面去睡呢!”何紹奎說道。
“這個主屋是清代時候建造的,而兩側的廂房則是民國時期的建築,因此這個古宅在建築價值上融合匯聚了清民兩個時期的建築特點,是這么多年來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崖州民居。”張遠來說道。
一座上百年的陳年老宅,經過多年歲月的風吹雨打,依舊靜靜地佇立在這裡,向每一個到訪的人娓娓道來,那段書香門第的歷史過往。
在過去,普通百姓修建多大的房屋、什麼樣的結構都是有著嚴格的規定,而“明經第”小門樓也不是隨意可以修建的,家中必須有貢生是修建明經第的第一要求,而且還對該戶人家的品行、口碑、地位有著明確的要求。“在過去不是想修明經第就可以修的,如果你沒有這個資格,鄉里鄉親都會笑話的。”張遠來告訴記者,正因如此,人才濟濟的保平村過去僅有三家修有明經第小門樓,可見其所蘊含的價值與重要意義。
何家宅院之所以可以修建明經第小門樓,與當時的主人何煥不無關係。據記載,何煥是清朝光緒年間的貢生,崖州志上還有著其傳記。在《崖州志》人物誌二·耆舊中這樣寫道,“何煥,字海珊,保平歲貢。為人嚴毅,有幹濟。豐裁峻整,不避權貴。居鄉,嚴約子弟,禁賭博,戢盜賊。歲飢,請官開倉賑濟不足,又販自商船。地方有事,率以身先。時倚以為重。”何煥作為貢生,在鄉內對子弟有著嚴格的要求,禁賭博、抓盜賊。在遇到饑荒年份,還主動向官員請求開倉救濟,對於地方事務十分的熱心,當地人十分的尊重他。在何氏家譜中也記載道,“庭訓子弟恍如塾師家族鄉黨間能和睦而使人敬愛……”
據說,在何煥去世後,其後人為他在村後山頭上立了三塊墓碑,至今村里人還習慣稱後山為三隻碑山。
不僅是何煥,在何氏家族中還有一位族人何大彰也頗受鄉鄰所尊重。在《崖州志》的橋樑篇里有記載:“保平橋,州西六里保平村,木建。屢為水說沖折。光緒二十九年,村人何大彰符壽山等改用石築。闊十三丈。凡五閱月而竣工,費金一千二百餘串。通州橋樑,以此為巨。有碑記。”可見其為村人的交通便利所作出的貢獻,特別在過去修橋、修路之人十分受到尊敬。
作為書香門第的何氏家族,一直也是人才輩出,一位位英雄兒女從這個明經第宅院中出生、成長。在那段熱血揮灑的年代,何赤曾在大革命時期參與廣州起義,在起義失敗後何赤輾轉從香港回到崖縣家鄉繼續著革命鬥爭,後來還擔任了崖縣縣長。還有何紹宗,他畢業於黃埔軍校,被分到當時的國民黨十九路軍開赴淞滬抗戰前線,戰死沙場,在廣州革命紀念園中依舊可見其姓名。而何家的媳婦也多有著紅色傳統,陳垂娥就是當時崖縣地區非常積極的婦女運動領頭人,但被日本人以共產黨的名義,將懷有身孕的她殘忍地砍殺在何氏宗祠的門口。
樹立在何家宅院門口的明經第門樓見證了何氏一族的發展,也同樣激勵著何氏後人以先輩為榜樣,讀書修身,扶持鄉里,以良好的品格受到他人所尊敬。
保護修繕:按原樣修復
歷經風雨的明經第宅院因為何家人大多外出工作或求學,因緣巧合的保留了下來,“我們家人很多的,而且大多都在外地工作,大家說要把祖上留下的房子好好保留下來,不再動了。”何紹奎說道,正是如此,明經第院落內的房屋得到了較好的保存,也因為有族人居住打理,依舊保持著其當初的面貌,成為保平村的代表民居之一。
在2010年,保平村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對全村的宅院都進行了登記工作,2010年8月,明經第何家宅也被列為三亞市政府公布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並被列入專項的修復計畫中。隨著這次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張遠來告訴記者,在日後修繕過程中將按照原來的樣貌、工藝進行重新修復。
由於明經第宅院經過多年風雨,房屋中不少木材都出現了蟲蛀、損壞等問題,過去為了維持正常使用何家人更換了部分木材,但是難以恢復到過去的原貌。“整個庭院的一磚一瓦都要按照原來的風貌、傳統材料、傳統工藝來進行維修。”張遠來說道,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的專項修復工作中,要按照房梁原本的木材質地、大小、花紋進行修復。例如整個庭院中瓦當、滴水都因為在“文革”時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瓦當上所刻有的壽字、福字都已經看不到了,滴水的形狀也不復存在,失去了其使用價值。幸運的是庭院左側廂房的二樓屋檐上還保留有三個完整的瓦當和滴水,後續將以這三個尚存的原始瓦當和滴水為模板,對整個院落進行修復工作。
此外,由於過去擴建道路,明經第宅院的與照璧對應的後壁被拆除了,在修復計畫中也將原樣修復該後壁,儘可能的展現該宅院原始的風貌與建築特色。
何紹奎告訴記者,在2006年翻修老屋的廚房時,他在牆體裡發現了一個鐵皮盒子,盒子裡面全部是當時祖上的田契、土地買賣文書以及分家書等等。這些文書中最早有清康熙年間的田契,也有1953年的土地房產所有證。還有一份長約半米的文書則是民國十八年何家的分家書,裡面記錄了當時何家的所有家產,字跡工整、秀麗,將每一塊土地、房產的位置、大小都標註在上面,以及哪一份家產是分於何人,在後面還有一份見證人的名單,最後的落款處還有一枚家主的手印。這些寶貴的文書機緣巧合的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對於研究崖州一帶的土地買賣交易、社會生活都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對於這些珍貴的文書,何紹奎計畫等院落修復完成後,將這些文書裝裱處理後,懸掛在院內,打造成家族文化博物館,讓人們從明經第的宅院和這些文書中了解過去的歷史與文化,也是對何家書香文化的一種傳承與激勵。

明清民居

保平村現存210多間
該村位於三亞崖城鎮,210多間明清民居記錄三亞歷史,12處清朝中後期古建築修繕預計6月完工。

古民宅失修

近日,三亞市崖城鎮保平村、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等7個傳統村莊被列入首批646箇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月2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從三亞市有關部門獲悉,崖城鎮保平村12處清朝中後期的歷史建築修繕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中,預計6月可修繕完工。
崖城位於三亞市西40公里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文化遺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據了解,崖城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擁有多條傳統街道,有極豐厚文化資源。
然而,隨著歲月的變遷,崖城歷史悠久的古民房因年久失修,大多數古民房牆已掉漆,有的屋頂已經漏雨,房屋內原客廳、臥室等雜草叢生,有的牆壁已經略微傾斜。據村民介紹,保平村原有古民宅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光滑堅固的牆體明顯顯示出清代建築風格,吉祥雲、吉祥鳥彩繪清晰可辨。此外,保平村以前很多人都是官宦子弟,在古代較有名望,並建有較大古屋,有的村民家裡還有“國學儒人”的匾額,這些都在百年古屋的拆除過程中遭到損毀。
近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到保平村採訪時看到,一些古建築已經被拆除重新建新房。對於拆除古建築建新房,不少村民表示,他們拆除古民宅也是無奈之舉,下雨時,古民宅滴水成河,碎裂瓦片不時跌落,再加上家裡人口逐漸增多,又沒有其他空地再蓋房屋,只好拆掉古民宅蓋新房。據了解,僅2003年至2010年間,崖城先後有6座明清院落被拆除,剩下200多座院落也不斷地破敗。

有史可尋

據有關部門調查,三亞市崖城鎮保平村70餘處210多間明清民居建築群村占地0.25平方公里、主要位於國道海榆西線保平村段南側。整個建築群連片而建,保存比較完整的約有70餘處院落。難能可貴的是,保平村建築群是在海南多颱風多雨氣候環境影響下保存下來的,這對於研究明清朝代三亞的歷史有較高的價值。
事實上,保平村被列入首批646箇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前,曾經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而保平村以前的歷史文化資源極其豐厚,據有關史料記載,從明代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保平村一共出了32位貢生,其中18人到全國各地任職。整個清代,保平村出了10個貢生。
從保平村古建築中,可以看出保平村歷來就重視教育的歷史痕跡。比如何家宅中尚保存完好的“明經第”小門樓,這是生活於清代同治年間何大稱的住宅。據了解,清授明經進士何大稱鄉謚謹厚,少承家學,銳志讀書。而“銳志讀書”的信條至今在何家奉行,目前還居住在“明經第”的是何大稱的孫子、60多歲的何紹奎。他說,他三個哥哥讀大學後全在外地工作,他兒子2004年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後也到廣州工作。此外,村中張家的遠祖起源於河北省清河縣,後來遷到福建,繼而遷到廣東惠州,在明代萬曆年間來到保平村。此後,各地來到保平村的人開始在保平村興建住宅落地生根。
據了解,保平村目前所保存下來的古建築絕大部分房屋產權屬於多個兄弟,他們當中有許多已經外出工作生活,不再住在村里,所以這些古建築沒有隨意拆除。

修繕工作

據了解,根據年代、建築風格及藝術價值等因素,有關部門將保平村古建築進行分類,其中一類建築有46處,將於6月修繕完工的12處建築就是從其中選取。據介紹,這12處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中後期,與已修繕的保平村陳宅時間接近。保平村陳宅分為兩進,其中第一進為兩層建築,前後兩進形成了四合院的格局。之前,國內23家高校、建築科研單位在實地考察中,根據保平村陳宅的位置等因素,認為其具有示範意義,從而選定其作為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示範點。隨後,三亞市歷史文化名鎮管委會著手對之進行修繕,並於2012年完工。
與陳宅相比較,正在修繕的12戶古民宅結構則有的與之相似,有的與之不同,比如其中有的歷史建築為三合院格局。三合院格局是古崖州民居的獨特建築風格。目前,保平村古民居中不僅有清代時期建築,而且還有更早期的如明代建築。現存的古民居多為清代建築,但有一處房屋為明代框架,只是瓦面後來修繕過,該房屋是明代進士周世昭的居所。
保平村歷史悠久,村中至今仍保存著連片的明清民居建築,是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崖州民居建築群,因而又被稱為“明清海南傳統民居群的活標本”。
據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保平村歷史建築修繕改造(一期)工程項目資金計畫總投資達72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修繕改造歷史建築12處,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修繕工作於2012年12月啟動,12處清朝中後期的古建築修繕工作預計於2013年6月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