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殉葬用的“俑”,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註:“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云:“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中國古代墳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徵殉葬奴隸的模擬品。東周墓中出現漸多,秦漢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後逐漸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時期。俑的質料以木、陶質最常見,也有瓷、石或金屬製品。宋代以後紙明器開始流行,陶、木、石質的俑開始漸漸減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僕、舞樂、士兵、儀仗等,並常附有鞍馬、牛車、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還有鎮墓勝的神物。俑大多真實地模擬著當時的各種人物,因而可以考見當時社會的生活習俗,也是研究各代輿服制度的重要資料。俑還可以反映出各個時代雕塑藝術的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俑
  • 象徵殉葬奴隸
  • 盛行年代秦漢至隋唐
  • 定義:中國古代墳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
簡介,解釋,俑的出現,秦始皇陵,古籍解釋,

簡介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主死後奴隸要為奴隸主陪葬,是殉葬品。這是奴隸制社會的一個特徵。後來進入封建社會,以俑代之,可視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徵。俑系陪葬的偶人,或由木、或由石、或由陶、或由銅等不同材料製成。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殉葬用的“俑”,是最早的機器人的雛形。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註:“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云:“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解釋

俑(tomb figure)
yǒng
(1)(形聲。從人,甬(yǒng)聲。本義: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為木製或陶製。因象人。故從人) 同本義 [figurine]
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埤蒼》
俑有面目機發,似於生人。――《通典》引《禮記》
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禮記·檀弓
(2)又如:陶俑;武士俑
古代殯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偶人:木~。陶~。女~。兵馬~。

俑的出現

所謂俑,是以陶、木、青銅等材料製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於代替活人隨葬。俑大約是春秋戰國時代才開始出現,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極其殘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隸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陽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著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隸。隨著春秋戰國時代奴隸制的崩潰和封建制的興起,用奴隸作為人殉的習俗也被迫改變,從而出現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來代替真人殉葬。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當時稱"芻靈"①。
以後,這種以人形模擬物隨葬的方法日益普遍,並開始用泥、陶、木來製作模擬人形,這就是俑。因此,俑的出現本身應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然而,俑在製作上儘量如實地模仿真人的面貌,引起一些人士的強烈不滿。於是,孔子在看到當時製作的俑太酷似真人時,仍認為採用作成人形的俑來殉葬是極不人道的行為,以為俑"不殆於用人乎哉",慣怒抨擊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以後,人們常常用"始作俑者"來比喻第一個作某種壞事或興某種歪風邪氣的人。由此可見,以俑隨葬至遲在春秋末期已經普遍流行。由於俑是代替活人隨葬的,最終目的是讓它們在地下侍奉墓主,因而俑的身份包括了墓主生前的侍衛、僕從、廚夫、歌女、舞伎等各色人物,甚至還有衣飾華貴、有較高地位的屬吏、寵姬、近侍等。俑的形象不追求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而比較側重於表現代表各種人物不同身份的服飾特徵。它們生前應當是善於察言觀色、伶俐能幹的,所以五官必須端正,四肢必須健全。在製作上,往往穿衣戴帽,衣冠楚楚。俑的四肢加榫卯,可以裝卸,甚至上下活動。為了便於識別,有的還用毛筆在身體上寫明其身份。這一些,都主要是在於"有似於生人",而不是追求藝術表現。這樣的觀念對於中國雕塑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按照當時某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表現能力來說,本來應該達到更高水平。
秦始皇兵馬俑圖片秦始皇兵馬俑圖片
今天已發現的春秋戰國俑主要為陶、木兩種,陶俑大多見於北方,木俑大多見於南方(基本上是楚國)。一般而言,陶俑是塑造後再燒制的,燒後有意外的效果,形休小而壯實,製作粗糙;木俑是雕刻後再彩繪的,形體大而瘦長,製作精緻,從而形成南北俑的美學差異。
漢陽陵裸俑漢陽陵裸俑
“俑”字考證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一般將“俑”理解成人形的木俑陶俑。讀罷《秦風黃鳥》和《左氏傳魯文公六年》相關段落,可知“俑”字,不是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木俑或陶俑,此俑字是“用人殉葬“的意思,類似的字還有“玟”(文王)、“珷”(武王)。即:由於(秦德公)始用人殉葬(此處的人指賢人),則後來的國君(秦穆公),不會再成霸主了(由於賢人都被殉葬了,故無賢人輔佐國君了),是以《左氏》說得明白:“知秦之不復東征也”。

秦始皇陵

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體比人略高,陶製,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還有銅俑等。漢俑種類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僕役及樂舞俑。南方以木俑為多,有的彩繪著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屬等多種材質的俑,注重傳神。兩晉南北朝製作多樣,南方承中原傳統並有了瓷俑;北方出了少數民族形象的陶俑。隋唐俑型大而精美,三彩俑為盛唐時的製作高峰。現在能見到的,是保存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傑作,有陝西省乾縣懿德太子李重潤墓出土的、三彩紋胎騎馬狩獵俑,和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的唐三彩駱駝戴樂舞俑。這些俑的特點,普遍是形象高大雄健,神態生動富有傳神,可謂形神俱佳的作品。並反映了盛唐時期,中華民族富有創造性和豪邁自信的民族性格。五代以後,以俑殉葬的風氣開始低落,金元墓葬中出現了陶塑、磚雕表演雜劇的俑,往往成組塑造,還有舞台背景,較為生動,是製作俑的最後一個高潮,以山西出土為多。明清墓葬中俑的出現漸少。在高官王侯墓中出土有木俑石俑,多以成群人物或輔以儀仗、侍從的龐大場面,用來炫耀死者地位為主,但作為雕塑製品已失去了藝術感染力。秦兵馬俑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獨具魅力的。它打開了觀察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的視窗,大大地改變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生肖群俑生肖群俑
秦兵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幾千件魁偉英武的大型陶塑藝術作品,以整體形象排列在將近兩萬平方米的空間裡,其磅礴的氣勢幾乎使所有不同膚色的參觀者都從心靈深處產生強烈震顫,體現出藝術家駕馭宏大藝術題材、追求整體氣韻和藝術創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則從形體把握、神韻處理、色彩運用、細部刻畫等方面表現出作者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成就。作品寫實主義的風格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高超的古代藝術範本,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那個時代的極富價值的歷史記錄。嚴肅劃一的軍旅題材能夠處理得如此生動,產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使人們不得不換一副眼光來審視中國古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特殊規律,重新探索和構架中國古代造型藝術發展的歷史。
秦兵馬俑坑文物的出土也較大幅度地改寫了人們對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認識,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形象地展現了秦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就科技史而言,秦俑坑發現的許多資料都是令世人震驚的。譬如:1、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現的秦代冶金和金屬加工技術比我們以往的估計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銅塗鉻防鏽技術的大量套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當時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技術,秦俑出土的絕大多數兵器表面都塗有這種保護層。這種絕技似乎從漢代以後就失傳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千多年後的1937年,現代鍍鉻技術才在德國產生,並以專利發明載入了史冊。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確印證了秦簡中關於“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是一種標準化概念,秦人在標準化實踐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這種標準化既是秦人管理藝術發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標誌。秦人加工的青銅弩機器件精密、形體標準,相同規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換。許多特殊的加工工藝,如青銅鈹脊上的紋飾生成,纖如毫髮的金屬小孔鑽刻技藝,也都令人嘆為觀止,一些工藝至今還是不解之謎。由於古代統治者們有重政治、重倫理、崇人事而輕科技的傾向,史書關於科技的記載往往簡略殘缺,秦代科技資料更是鳳毛麟角。正因為如此,秦俑考古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就更加重要。
俑坑數千兵馬俑所展示的軍事內容無疑是軍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資料之一,許多資料使人們對古代軍事領域的認識更進一步。譬如,關於當時的兵種構成、組合搭配和結陣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護裝備,軍伍組織結構和指揮系統,甚至軍伍士卒的來源等,都有珍貴的資料價值。二號坑弩兵的單獨結陣,騎兵、輕車兵的編隊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詳的重要資料,以之對照《孫臏兵法》中關於車、步、騎配合原則的論述,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古代軍事著述中關於兵器配置中長短相雜、相救的原則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直觀表現,同樣有其軍事科學上的研究價值。難怪有人將秦俑三坑稱為一座內容豐厚的秦代軍事博物館
歷史本身賦予了秦俑多種歷史文化價值。秦俑所折射的歷史層面既多又廣,在建築史、服飾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認識價值。即使秦俑的身高、體魄、服飾髮髻、刻記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產工具和勞作痕跡,都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秦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反映出秦興亡的歷史真諦。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豐富,是文物所代表的那個時代物質成就的直接見證。它讓人們重新認識和評價那個時代,也提出了許多值得探討的歷史課題,譬如關於帝王權力的重新認識、秦代文化的特質、秦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等。與之相聯繫的是,秦始皇的歷史評價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始皇所起的某種積極作用,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證實史書中提到的秦代好大喜功、橫徵暴斂的統治問題。秦俑考古還在繼續,相信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會隨著考古的進展而不斷深入。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尹竦切,音勇。從葬木偶。《禮·檀弓》孔子謂為芻靈者,善為俑者不仁。《注》芻靈,束草為人形,以為死者之從,略似人形。俑則設機發動,全似人,能踴躍也。今倡端不善曰作俑。
《廣韻》《正韻》𠀤他紅切,音通。《說文》痛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