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沃德(當代英國海軍名將)

伍德沃德(當代英國海軍名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桑迪·伍德沃德是當代英國海軍的著名將領。在1982年的英阿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之戰中,他被選為英國海軍特混編隊的指揮官。伍德沃德以其廣博的專業知識,快速的反應能力,高超的指揮協調能力,成功地駕馭了這場具有高技術特徵的現代戰爭。打贏了這一場被稱為“計算機戰爭”的現代高技術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德沃德
  • 出生地:英格蘭西部的蘭斯頓
  • 出生日期:1932年5月1日
  • 職業指揮官
  • 畢業院校:英國皇家海軍學院
軍職生涯,參加戰役,

軍職生涯

1932年5月1日,伍德沃德出生於英格蘭西部的蘭斯頓。1946年考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後,他先後被派遣到巡洋艦、驅逐艦、潛艇服役。經過一年多的見習磨練,被正式授予海軍少尉軍銜。
不久,他被選送到海軍參謀與指揮學院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潛艇任職。從潛艇部門長到艇長,伍德沃德在潛艇上苦幹了十幾年,熟練掌握了潛艇的各種技戰術,成為公認的潛艇專家、反潛戰專家和核工程專家。
由於伍德沃德在潛艇任職期間所表現出的能力和素質,被選送進入皇家國防研究學院學習。他從此走出了潛艇指揮艙,開始參與謀劃有關英國海軍和國防戰略層面的問題。
畢業後,伍德沃德擔任過大型飛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艦長、潛艇海上訓練部主任和海軍計畫處處長,這些經歷使他增加了戰略思維頭腦和駕馭全局的組織指揮能力。
1981年,伍德沃德晉升為少將,受命擔任英國海軍三個水面分艦隊中的第一分艦隊司令,成為獨當一面的海軍高級指揮員。

參加戰役

馬島之戰爆發
馬爾維納斯群島地處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道要衝,是通往南極的前哨陣地和中轉站,其附近海域具有豐富的海洋石油資源,戰略地位重要。
英阿馬島主權之爭由來已久,1833年英國占領該島後,在長達150年的時間裡,多次談判未獲結果。1982年2月英阿和談破裂。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占領馬島。雖然此舉大大出乎英國政府預料,但英國的反應也十分迅速,當日便成立戰時內閣和作戰指揮機構。
在20小時內,英國政府作出了派遣特混艦隊遠征南大西洋的決策。英國距馬島約1.3萬千米,航程漫長,組織指揮難度大,選擇一位合適的司令官非常關鍵。最終,伍德沃德被選定為指揮官。
4月3日伍德沃德接到作戰命令時,正率領艦隊在地中海進行軍事演習。為了迅速行動,速戰速決,伍德沃德一改艦隊統一編隊出航的傳統做法,決定採取分別航渡、集中會合的辦法。僅用兩天就徵集艦船40餘艘,運載地面部隊約4000人,組成第一梯隊,駛往南大西洋。
遠征南大西洋
當時,伍德沃德面臨著嚴峻考驗:一是英國此前並沒有準備好在南大西洋與阿根廷進行一場戰爭,因此情報工作做得很差,對於阿方的軍情了解不足。二是有“冰海”之稱的南大西洋,氣候惡劣,遠離基地的英軍艦隊勞師遠襲,困難重重。
伍德沃德在旗艦成立了一個自動化指揮室,給參謀們提出需要搞清楚的詳細問題,採取平行工作的方法,分頭研究處理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了作戰方案,制定了詳細的計畫。
4月17日伍德沃德率艦隊到達阿森松島。特混艦隊在這裡進行短暫停泊、補給和休整,並利用島上美軍的大功率通信干擾設備,對阿軍實施電子干擾。4月19日,伍德沃德率艦隊主要作戰群,離港向馬島進發,留下兩棲作戰艦隻在阿森松島進行訓練和補充物資。
奪取前哨陣地
為了在戰區獲取一個前哨陣地和立足點,伍德沃德擬定了奪占南喬治亞島的作戰計畫。為隱蔽企圖,他一方面調整艦隊航線不直接指向馬島,讓阿軍誤判英軍的作戰目的;另一方面施放各種干擾,讓阿軍雷達誤認為英軍兩棲登入集團與特混艦隊主要作戰群在一起,誘使阿方認為英軍將在5月1日登入馬島,把力量投入到保衛馬島方面。4月27日,英海軍陸戰隊“特別舟艇中隊”一舉奪占了南喬治亞島。
4月底,伍德沃德率特混艦隊主力順利駛抵馬島海域,在阿軍對馬島的防禦準備尚不完善之時,對馬島從海上和空中進行了全面封鎖部署,完成了戰時展開。
馬島距阿本土約510千米,阿軍占領馬島之後,不斷增兵該島,並以本土作為依託,成立了南大西洋戰區。因此,奪取制海、制空權,切斷阿根廷本土與馬島的海空聯繫,是英軍登入馬島的前提。為此,雙方展開了封鎖與反封鎖的激烈爭奪。
全面封鎖馬島
伍德沃德建立起多層封鎖線:
外層,由潛艇及海上巡邏飛機形成封鎖的對外正面,封鎖阿本土海軍基地、港口及進出航道,不讓阿根廷的艦艇離開基地和進入英國所宣布的作戰禁區內;
中層,“競技神”號和“無敵”號兩艘航母部署在馬島東部阿軍轟炸機作戰半徑之外,由艦載機執行封鎖和值班巡邏,搜尋進入禁區的阿軍艦船,截擊來襲戰機;
內層,主要由驅逐艦和護衛艦編成的作戰群組成,配置於福克蘭海峽及以東各主要港口周圍,形成對內正面,重點包圍封鎖馬島,襲擊靠近馬島岸邊的阿軍艦船和岸上目標。
這種部署保證了英軍對馬島的有效封鎖。4月30日,英對馬島周圍200千米實行海上、空中全面封鎖;5月7日將封鎖區擴大到阿大陸沿岸12千米以外。到5月20日英基本達到封鎖馬島,削弱島上守軍力量的目的。
由於海路被封鎖,馬島機場成為阿軍獲取補給的重要基地,也是阿軍飛機打擊英軍艦隊的主要基地。因此,伍德沃德從5月1日起,動用國內的“火神”戰略轟炸機,配合航母艦載機和艦炮火力對馬島機場進行多波次連續轟炸。不僅起到封鎖作用,還使阿軍認為英軍將在斯坦利港登入,轉移了阿軍注意力。
大戰前夜交鋒
阿軍的水面艦隊游弋於英軍艦隊的西北面和西南面,成鉗形攻勢與英軍特混艦隊對峙。雖然阿軍艦船處於英國宣布的作戰禁區之外,但伍德沃德仍然擔心它們對艦隊構成威脅。
5月2日,在徵得英國戰時內閣批准後,伍德沃德命令核潛艇“征服者”號向阿巡洋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發射魚雷。在馬島以南封鎖區之外擊沉了該巡洋艦。英軍此舉違背了禁區宣言,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阿根廷為保存海軍實力,還是決定把艦隻收縮到本土港口。
雖然特混艦隊的海上威脅消除了,當時,阿根廷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頑強戰鬥精神也讓英軍吃了不少苦頭。阿軍裝備有較先進的“超級軍旗”、“幻影”等戰鬥機,擁有“飛魚”空對艦飛彈。
他們採用超低空飛行,成功避開英艦雷達的探測,進行了多波次的攻擊,一舉擊沉英軍先進的飛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但伍德沃德布設的防空體系也取得了一定戰果,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有效地保證了兩艘航母的安全。
輕取戰役勝利
為達成登入作戰的突然性,伍德沃德決定採取避實就虛、攻其弱點的戰術,選擇阿軍沒有設防的聖—卡羅斯港作為登入場。他將兩棲突擊梯隊集結於阿飛機作戰半徑之外,利用不良天氣和黑夜開進、展開;在伯克利灣布置若干艦隻進行佯攻,然後組織突擊隊夜襲貝卜島,成功破壞了機場、雷達站和軍火庫。
英軍在5月21日凌晨順利登入,並建立灘頭陣地,22日上午登入完畢;到25日已將登入場擴大到250平方千米,運輸物資超過3200噸。
之後,英軍登入部隊分南北兩路迂迴合擊阿軍重兵固守的斯坦利港,於6月1日占領肯特山,完成陸上對阿根廷港的包圍。6月11日英軍開始對阿根廷斯坦利港發起總攻。
戰至6月14日,終於迫使阿守軍1.4萬餘人放下武器。
戰後,伍德沃德被封為巴士高級勛位爵士。1983年5月,伍德沃德被任命為北約大西洋潛艇司令。1984年晉升為中將,1985年任英國國防部副參謀長。1987年任英國海軍本土司令。1989年退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