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兩世觀

伊斯蘭教兩世觀

伊斯蘭教關於現世生活與死後歸宿的理論觀點。它是教義的組成部分。伊斯蘭教正統學者依據《古蘭經》和聖訓,將今世的現實生活視為人的旅途,將後世視為人的歸宿。倡導兩世並重。伊斯蘭教認為人在現世生活之後,還有來世的生活,即末日或審判之日。此日人被復活,按生前善惡受審判,善者進入天園,永享幸福,惡者墮入火獄,備受痛苦。穆罕默德傳教時,以“報喜者和警告者”的身份,從正面宣講信教的善果,也從反面警告不信教的惡果,內容涉及人在生前的信仰、行為與死後復生、末日審判的種種過程,構成了系統的兩世論。

主要觀點,劉智觀點,馬注觀點,

主要觀點

(1)今世是短暫的、虛幻的,後世才是歸宿。《古蘭經》云:“今世的生活,只是虛幻的享受”(3:185),“後世才是安宅”(40:39)。
(2)今世與後世是互為因果的,今世的所作所為,都要在後世得到應有的報嘗。《古蘭經》云:“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信道而且行善者,我將使他們入於下臨諸河的樂園,而永居其中” (4:122),“不信道者,……”他們的歸宿是火獄”(24:57)。
(3)末日審判是必然的。《古蘭經》云:“復活時是必定來臨的”(15:85),復活日來臨時,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生前的行為負責”。當穹蒼破裂的時候,當眾星飄墮的時候,當海洋混合的時候,當墳墓被揭開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後後所做的一切事情”(82:1~5),“真主依據各人所行的善惡而加以報酬” (14:51)。
(4)不信後世的人將受懲罰。《古蘭經》曰:“不信後世的人們是在刑罰和深深的迷誤中”(34:8)。
伊斯蘭教的兩世觀前提
伊斯蘭教的兩世觀是以前定為基礎的。它是在篤信真主的前提下,信死後復活,信末日審判,信天園火獄之說。它以人的生前行為為根據,以善惡觀為準繩,把今世的信教與否、今世所行宗教功修、宗教義務乃至社會行為聯繫在一起來衡量,作為進入天園或墮入火獄的依據,構成教義的一部分,對穆斯林的人生觀以深刻的影響。8世紀,由於受古希臘哲學影響而興起的穆爾太齊賴派,主張“人類的意志是自由的”、“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他們自己創造的”,強調人在現實生活中有能動作用,主張入世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傳統的“宿命論”觀點,而蘇菲派則提倡苦行、禁慾,摒棄今世的榮華,倡導遁世隱修,主張出世主義。但世界上多數穆斯林仍持以《古蘭經》和聖訓為依據的兩世並重的觀點,作為信仰和現實生活的指導思想。
伊斯蘭教的兩世觀觀點
明末清初以來,中國回族伊斯蘭學者,把比較重視現實人生價值與人際關係的中國傳統思想與伊斯蘭教的兩世觀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兩世觀。王岱輿在《正教真詮》中列專章論述今世與後世。其後馬注、劉智與馬復初等學者,均在其教義著作中,反覆闡明這一問題。其主要論點為:重後世亦不棄今世。王岱輿說:“人有原始、現在、歸回三世”,“歸回後世,得者永得,失者永失。”其過程是人死之後,經過末日審判“善者便入天園,享永全福”,惡者“墮入地禁……束縛於萬苦之中。”因而認為“塵世乃古今一大戲場”。但他並不教人厭世悲觀、逃避現實或者兒戲人生,而著重強調“死時唯有善惡刻不相離”、教人“須從浮生之前,瞬息光陰而取”,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肯定與重視。

劉智觀點

劉智在《天方典禮》中,分別闡述了“五功”(念、禮、齋、課、朝)與“五典”(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認為前者是“窮理盡性之學”,後者是“修齊治平之訓”。在他的著作中,講後世著重宗教義理,講今世結合社會實際、倫理綱常,把今世與後世聯繫起來,相提並論。他們講後世論的目的,立足於警告、勸誡世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走“信道行善”之路,以淨化宗教信仰,強化宗教功修為目的。“今世乃後世之田,種花者得花,種棘者得棘”,使兩世成為因果關係。

馬注觀點

馬注在《清真指南》中指出“清真至理,以人生為客商,以塵世為市集,以性命為資本”,“以心術為權衡,以善惡為貨買,以死亡為歸宿”,全面論證了伊斯蘭教人生觀、善惡觀、生死觀之間的密切關係,對兩世觀作了透徹說明。中國穆斯林社會盛行“兩世吉慶”說,既虔誠信仰獨一真主,履行教法規定的宗教功課,又致力於培養公正、寬恕、忍耐、敬畏、堅忍,舍施濟貧等美德,把宗教倫理與社會倫理結合在一起。把後世視為歸宿,把今世看作通往後世的橋樑。在處理婚姻、家庭、財產問題上,持積極、嚴肅態度,合乎宗教教義與社會倫理要求。將死亡看作“正命”“返樸歸真”,主張“節哀順變”,在葬禮中,主張速葬、薄葬、土葬。在社會生活中,既要熱愛自己的民族傳統,又要遵守所處的社會環境與道德規範,服從國家的政策法令,並能與兄弟民族團結互肋,友好相處,對整個現實生活持積極向上態度,以此作為通向後世天園的必經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