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黃油

人造黃油

人造黃油是指一些餐桌上用的塗抹油脂和一些用於起酥的油脂。由於價格便宜,在某些地方逐漸代替了黃油。在歐美,人造黃油大都採用經過氫化或結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氫化或結晶化的目的是使植物油具備適當的塗抹結構。植物油中亦可摻入少量動物脂肪。油脂的選用和摻和以市場供應情況和價格而定。同黃油一樣,人造黃油的油脂含量不得低於80%。由於天然油脂的油脂含量幾乎是100%,所以要加入水(通常採用牛奶或鮮奶油),形成符合要求的水油乳濁物,其物理特性與黃油基本相同。大豆油和棉籽油經精煉和部分氫化後便能達到理想的稠度,所以廣泛用來生產人造黃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造黃油
  • 外文名:margarine
  • 主要原料:大豆油,棉籽油
  • 是否含防腐劑:否
發展歷程,食品成份,營養價值,製作方法,鑑別方法,色澤鑑別,組織狀態鑑別,氣味鑑別,滋味鑑別,包裝防護,

發展歷程

人類食用奶油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倫敦大英博物館陳列的展品中,就有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石版上刻著的牛舍、榨乳過濾以及製造奶油類乳製品的圖案。但是,麥淇淋(margarine)——人造黃油的歷史卻很短,它的問世迄今只有100多年。十九世紀末,由於農業不景氣,歐洲大陸出現了包括黃油在內的農副產品的嚴重短缺。當時,法國首當其衝,百姓叫苦連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人們排著長隊,等候店鋪開門供應黃油。1862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人民的強烈呼聲下,不得不到處張榜,以重金招聘黃油代用品的研製者,並且破天荒在皇宮裡舉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食品競賽。人們都渴望有那么一位“食品魔術師”運用奇特的魔法變出黃油,造福人類。應聘者不計其數,其中有科學家、食品製造商、農場主等。他們中有的充滿信心,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對待;有的抱著投機取巧的心情,企圖大發橫財;有的純粹是混水摸魚。一位中年的法國化學家梅奇·毛里土也來應聘。儘管這項科研工作有點棘手,但他顯得信心百倍。+·多年來,人們一直使用牛肉脂肪作為製造黃油的主要原料,後來又利用豬油、植物油、可可油和棉花籽油作為原料。梅奇.毛里士則在巴黎西郊的“普利斯”皇家農莊埋頭苦幹,使用各種動植物油做試驗,終於在兩年內成功地試製出一種香氣濃郁、色澤柔和、十分接近天然黃油的代用品——人造黃油。·人造黃油試製成功的訊息轟動了整個法國,震撼了歐洲大陸。.187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親自批准把當年?月17日發明麥淇淋的日子定為“麥淇淋”的生日。100多年來,由於油脂加工科學技術的發展,麥淇淋的質量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到六十年代初,一種新穎的麥淇淋應運而生。它用多種非飽和油脂製成,營養價值更高。

食品成份

人造黃油的油狀物和水狀物中要加入乳化劑、食鹽、黃油調味料、色素、化學防腐劑等。也可加入維生素A維生素D。按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頒布的標準,維生素A的用量為每公斤33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用量為每公斤4400國際單位;作為乳化劑的卵磷脂、甘油一酸脂和甘油二酸酯的用量不得超過總重量的0.5%;作為防腐劑的苯甲酸鈉、苯甲酸或山梨酸鉀的最大用量為總重量的0.1%;色素宜採用胡蘿蔔素或其它美國農業部批准的植物色素;增味劑可採用雙乙醯;亦可加入檸檬酸或檸檬鹽酸;最大水分含量為16%。

營養價值

人造黃油人造黃油(也稱人造奶油)一般市面常見的其外觀為淡黃色或白色,成硬型立方體、外包以鋁箔或油紙。它的主要特點是主要原料為植物油,所以其含有大量的亞麻二烯酸等多價不飽和脂肪酸(PUFA)。人造黃油所用的原料油脂,多以植物油代替膽固醇多的動物油,如在日本所用的原料為豆油58.1%,棕櫚油18.4%,玉米油11.5%,棉籽油6.0%,菜籽油0.7%,紅花油2.2%等。
歐洲如法國在開始時以牛油為主,以後使用鯨硬化油、椰子油、菜籽油、花生油等。50年代末使用棉籽油、椰子油、棕櫚油的混合物,現多用葵花籽油及豆油等。
美國最初使用棉籽油、豬油等,現使用豆油、棉籽油、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紅花油等。另外,還摻一些添加物,如為了提高其風味添加一些牛乳和乳製品等,並可防止氧化和維生素A效力的降低。有時添加些著色劑如β-胡蘿蔔素,還有乳化劑,防氧化劑如BHA、BHT等。
維生素A強化人造黃油每100克為4500國際單位(IU),而實際添加6000-7000IU,每人每日需要量為2000IU,所以人造黃油為維生素A的補充食品。人造黃油的營養主要有幾點:其一為熱供給源;其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可防止動脈硬化。據1979年的統計,日人攝入脂肪熱量占總熱量1-19歲為25.30%,20歲以上為20-25%,日人脂肪攝取量平均每人每日為52.4克(占總攝取熱量的22.6%)。在每100克所含熱量中,人造黃油為729大卡,米飯為146大卡,為米飯的5倍,而且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所以青年人多吃些人造黃油是有益處的。
而人造黃油的所含油脂成分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亞麻二烯酸)可以使血清膽固醇濃度降低,因而可防止動脈硬化。作為人造黃油原料的植物油,其亞麻二烯酸含量:紅花油為75%,葵花籽油42-65%,玉米油55%左右,棉籽油、豆油約50%,米糠油為35%,玉米油與米糠油在亞麻二烯酸含相當量以***,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米糠油與紅花油的比例調到7:3時,有增強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人造黃油的成分是植物性的,因此其含膽固醇量在每100克人造黃油中僅數毫克而已(棕櫚油膽固醇僅3-4%)。一方面多量含有植物性固醇(即植物留醇),能阻止膽固醇的吸收,另外大豆固醇能防止血清膽固醇的上升。多價不飽和脂肪酸(PUFA)型人造黃油,其亞麻二烯酸含量為63%,其對高血脂症的治療是有效的。據世界醫學權威機構認為,飲食中的脂肪與冠心病,多價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例(P/S)為1或1以上,較為適宜,美國認為1.0為適宜。
亞麻二烯酸在必需脂肪酸或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占有重要的油脂成分,不過如果過量的攝取,將會導致腦軟化症和溶血症,因此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容易氧化,而生成了過氧化脂質的原因。所以希望同時攝入維生素E,在日本的高級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型人造黃油中添加維生素E。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的積存,而發生的人體老化效應,即有使人年青化的功能,並能使血液循環良好。
美、西德、法、英等國,每日的油脂攝取量較多,其攝入油脂的熱量超過總熱量的40%,同時因攝入動物脂肪多而膽固醇也較多。因而致使患心臟病的人也增多。所以,美國1965年人造黃油的油分為40%,1975年油分中植物油的比重占60%,西德1974年出售的以植物油為基礎的低熱量人造黃油,其中油分為39.41%,乳脂肪在1%以下。瑞典、丹麥、荷蘭、英國等在市場上也銷售低熱量黃油。聯合國契約食品規格委員會提出的低油脂人造黃油的規定,脂肪成分為39-41%,乳脂肪成分為1%以下,水分在50%以上。
人造黃油本身是脂肪,因此,含熱量高;需要使用添加劑來改造外觀和提升口感;黃豆油本來是液態的,而不是固態,必須採用氫化法將其固化-這樣就會破壞其自然屬性,產生了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雖然人造黃油有著各種好聽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化學名稱“反式脂肪酸”。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後,卻極可能為人們的健康埋下隱患,導致糖尿病、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的高發。對某些人來說更需要關注的問題是:除非人造黃油標上“有機品”,否則你不得不懷疑它是不是由轉基因大豆(或者菜籽油)製成。而對於熱量、口味、反式脂肪酸和轉基因,製造企業的應對措施是通過將人造黃油推銷成比黃油更健康或一種“功能性”食品的策略來讓你忽略以上問題。
據調查,餅乾、麵包、朱古力派、沙拉醬、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咖啡伴侶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災區”,要儘量少吃。購買包裝食品,要留意食品營養標籤,列出有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等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議謹慎購買。

製作方法

在生產人造黃油時,通常要先製成兩種混合物:一種是油脂和所有的脂溶性添加物,一種是水和所有的水溶性添加物。然後將兩種混合物置於槽內大力攪拌乳化,使水狀物成為小水珠均勻地散布在油狀物中。隨後,快速將乳濁物冷卻,因為如果不冷卻使其變硬,乳濁物很快分離。現代化的連續冷卻系統是將乳濁物泵入一系列熱交換器,交換器里可以安裝一些特殊的攪拌器,進一步將小水滴化小和分散在逐漸變硬的油脂中。然後再使乳濁物通過經冷卻的結晶器,使脂肪進一步凝固和增塑。如要生產出理想的半可塑性的結構,適當的溫度控制極為重要。最後,半固體狀的人造黃油可連續地用擠壓器壓製成塊並進行包裝
人造黃油人造黃油
雖然黃油只能含有黃油油脂,但人造黃油並不受如此嚴格的限制,人造黃油可以採用任何油脂。有些植物油製成的人造黃油可加入5~10%的黃油以增強味道。
黃油和人造黃油的結構都極其緊密。為了增進其塗抹性能和減少熱量含量,生產出了攪打黃油和攪打人造黃油。這是將空氣和氮氣打入產品中,以便使其體積增大50%左右。

鑑別方法

色澤鑑別

感官鑑別人造奶油的色澤時,可先取樣品在自然光線下進行外部觀察,然後用刀切開,再仔細觀察其切面上的色澤。
人造黃油人造黃油
良質人造奶油――呈均勻一致的淡黃色,有光澤。 次質人造奶油――呈白色或著色過度,色澤分布不均勻,有光澤。
劣質人造奶油――色澤灰暗,表面有霉斑。

組織狀態鑑別

進行人造奶油組織狀態的感官鑑別時,可取樣品直接觀察後,用刀切開成若干片,再仔細觀察。良質人造奶油――表面潔淨,切面整齊,組織細膩均勻,無水珠,無氣室,無雜質,無霉斑,加鹽人造奶油無鹽的晶體存留。次質人造奶油――組織狀態不均勻,有少量充氣孔洞或空隙,切面有水珠滲出,加鹽人造奶油切面上有鹽結晶。劣質人造奶油――組織狀態不均勻,粘軟發膩,切開時粘刀或顯得脆弱疏鬆無延展性,切面有大水珠,有較大孔隙。

氣味鑑別

感官鑑別人造奶油的氣味時,可取樣品在室溫20℃下打開包裝,直接嗅其氣味。必要時可將樣品升溫到40℃再行嗅聞。
人造黃油人造黃油
良質人造奶油――具有奶油香味,無不良氣味。
次質人造奶油――奶油香味平淡,稍有異味。
劣質人造奶油――有霉變味、酸敗味及其他不良氣味。

滋味鑑別

在室溫20℃情況下,取人造奶油少許放在漱口後的舌尖上進行品嘗。
良質人造奶油――具有人造奶油的特色滋味,無異味;加鹽的微有鹹味,加糖的微有甜味。
次質人造奶油――人造奶油的滋味平淡,有輕微的異味。
劣質人造奶油――有苦味、酸味、辛辣味、肥皂味等不良滋味。

包裝防護

人造黃油的包裝,要求如下兩方面的防護功能:
① 保護產品在運輸、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受污染,主要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同時必須具有隔氧、防潮、耐油並保持產品的香味;
② 包裝應具有銷售吸引力,並方便消費者的使用。
人造黃油(及其他油脂如豬油等)的小包裝通常採用羊皮紙、防油紙或鋁箔/羊皮紙、鋁箔/防油紙等複合材料進行包裝。包裝材料須經精美的印刷裝演設計,使其具有較強的銷售誘惑力。盒裝的人造黃油一般採用塗塑紙或鋁箔複合材料製成的盒子包裝。
人造黃油人造黃油
流行採用各種塑膠盒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等。制盒採取熱成型工藝,其生產效率和成本均比注身成型的更為合算。也有採用共擠塑膠盒和紙/塑複合材料盒包裝人造黃油。盒蓋多數採用聚氯乙烯塑膠製成的。塑膠蓋子上的印刷裝滿應包括法定的說明,如產品的成分、產品名稱和商標等內容。如果要求更加完善,在塑膠盒外面裹一層紙套作為外層,紙套上同樣進行裝滿設計,充分說明產品,宣傳產品,以求擴大銷售。
人造黃油主要用於麵食烘烤食品。小包裝是針對家庭需用,10~15kg。一包的是供應麵食烘烤生產廠家和單位食堂需用的。大包裝可採用罐和盒(金屬罐和紙盒),裝滿設計也較簡單。應該注意的是,如果人造黃油暴露在空氣中,在40℃ 一50℃ 溫度下僅過幾天就會氧化變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