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戰爭

人民戰爭

人民戰爭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擊侵略者,保衛國家、民族。在越南戰爭、古巴革命以及切·格瓦拉的南美游擊戰中得到體現和實踐。人民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和指導進行的最高原則是戰爭發生的“正義性”、參與戰爭的“民眾性”以及戰爭實踐的“整體性”。至於,在軍事實踐的內容,則是將這些意念落實為戰爭指導、軍隊建設、國防建設的基本方針和原則上。其實,所有的戰爭都具備某些正義性與民眾性。人民戰爭不同於其它戰爭,如武裝暴動、民眾起義叛亂或恐怖主義活動之處,在於實踐上的人民參與方式與鬥爭形式的不同而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民戰爭
  • 外文名:People's War
  • 意義毛澤東思想的核心之一
  • 方法: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擊侵略者
  • 目的:謀求階級解放或反抗外來侵略
性質定義,存在形式,基本內容,精準打擊,信息化,

性質定義

人民戰爭是為謀求階級解放或反抗外來侵略,組織和武裝廣大人民進行的戰爭。符合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下的人民戰爭,是民眾基礎最為廣泛的人民戰爭。以人民軍隊為骨幹,依靠廣大人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人民戰爭的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戰爭伴隨著階級社會的產生而產生。毛澤東曾把中國殷商時期的周武王伐紂稱為“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羅馬的斯巴達克奴隸起義、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義大利、普魯士和西班牙等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一世侵略的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都稱之為人民戰爭。
某些國家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推行殖民主義,也標榜自己所進行的掠奪性戰爭為“全民戰爭”或“民眾戰爭”,以掩蓋其戰爭的真實性質。這類戰爭得不到廣大人民真正的長期的支持,因而並不是真正的人民戰爭。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可以稱之為人民戰爭的數百次農民戰爭,雖然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勢力,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但由於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性和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人民戰爭最後總是歸於失敗,或者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帝制,雖屬人民戰爭性質,但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在政治上妥協退讓,革命果實終於被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封建軍閥所竊取。無產階級掌握革命領導權之後,廣大人民民眾在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才得以充分動員和組織起來,實行徹底的人民戰爭,為爭取階級和民族的解放而奮鬥。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後來相繼粉碎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革命勢力進攻所進行的武裝鬥爭及史達林領導的衛國戰爭,都是徹底的人民戰爭。
人民戰爭的力量源泉人民戰爭的力量源泉

存在形式

馬克思主義依據唯物史觀的主張,從軍事思想的高度來解釋人民戰爭,認為人民戰爭所依持的前提有二:一是人類社會一切主要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由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所創造,人民民眾才是社會的當然主人;二是一切社會現象和過程包括戰爭,都只有在符合人民民眾根本利益和意願的前提下,才可能是公正合理的,否則就是不公正與不合理。 據此,將所有的戰爭劃分為:合乎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義戰爭”、相對的“非正義戰爭”兩種。正義的戰爭合乎人民的利益和意願,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不僅投入非武裝的戰鬥,還積極參加與軍隊結合的武裝戰鬥。如此,就形成高度具“民眾性”和“整體性”戰爭形式的人民戰爭。反之,在非正義性的戰爭中,人民不會有積極的態度,甚至在進一步了解戰爭的非正義性後,還會反對和抵制它。如 1950 年的韓戰和 1966 年的越戰,美國最終都因國內的民意,而不得不結束一場沒有完成,人民最終認為不再具正義性的戰爭。2003 年的伊拉克戰爭,由於出兵的正義性始終未獲有力的佐證,聯軍雖然獲得軍事上的勝利,但卻在戰後的治理中遇到了麻煩。

基本內容

人民戰爭
作為一種軍事思想,人民戰爭的內容理應分為軍事哲學與軍事實踐兩部分。從軍事哲學上闡述;人民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指導進行的最高原則是戰爭發生的“正義性”、參與戰爭的“民眾性”以及戰爭實踐的“整體性”。至於,在軍事實踐的內容,則是將這些意念落實為戰爭指導、軍隊建設、國防建設的基本方針和原則上。其實,所有的戰爭都具備某些正義性與民眾性。人民戰爭不同於其它戰爭,如武裝暴動、民眾起義叛亂或恐怖主義活動之處,在於實踐上的人民參與方式與鬥爭形式的不同而已。從參與的方式來看:一般的戰爭是由正規軍隊所從事的正規戰,勝負取決於正規軍的人力、物力與精神力,與人民民眾的關係有限。武裝暴動、起義叛亂甚至恐怖主義所發生的戰爭則是純由人民民眾發起,沒有正規軍參加的非正規戰爭,一般規模不大,難以持久,且非有絕大的正義性,失敗的機率很高。一般的人民戰爭則是指由任何治理者所發動人民間接參與非武裝支持,和正規軍結合的正規戰爭,戰爭是由正規軍擔任,人民民眾只負責非武裝性的支持工作。中國的人民戰爭則是正規軍仍然擔負正規作戰,但人民民眾除間接參與非武裝性的支持外,還組成武裝力量直接的與正規軍並肩作戰。這種直接參與作戰的方式,可使得敵我力量的對比發生轉變,最終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人民戰爭的簡介
是對中國歷史上人民戰爭思想的繼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人民戰爭理論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的具體運用與實踐。它隨著革命鬥爭主要矛盾和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在各個革命戰爭時期又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和表現形式。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戰爭以反對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為革命目標。在敵強己弱,軍事力量十分懸殊,各革命根據地分散割裂,處於白色政權四面包圍的條件下,紅軍主要採取反“圍剿”的作戰形式,依託農村根據地,實行黨政軍民一齊軍事化,以打破敵之“圍剿”與進攻,求得紅軍的生存和發展。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實行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全民族的全面抗戰路線,在敵後建立和發展根據地,廣泛發動民眾,開展地雷戰地道戰、破襲戰等各種形式的游擊戰爭,並與各種非武裝鬥爭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同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作戰略上的相互配合。解放戰爭時期,人民戰爭出現了大規模運動戰、攻堅戰、大規模渡江作戰,大迂迴、大包圍等多種作戰形式,並以戰場上的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結合,正面戰場的軍事鬥爭與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政治鬥爭相配合。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動員和組織中國人民廣泛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努力生產,捐獻武器,在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援前線,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進行並發展了現代條件下的運動戰和陣地戰。在保衛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相對和平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人民民眾支援下,多次進行了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並取得了偉大勝利。根據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嚴重威脅中國的客觀事實,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加強戰爭準備,實行“全民皆兵”和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人民國防。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從新的歷史條件出發,堅持並發展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思想,提出了實行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重要理論,並指導從理論和實踐上的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基本內容: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長期的革命戰爭和軍事實踐,全面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人民戰爭理論,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理論基礎的、堅持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思想。其基本內容包括:
1、堅決依靠人民,充分動員人民。中國革命戰爭的根本目的是謀求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在民主革命時期,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發動人民民眾,武裝奪取政權。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動員與組織廣大人民民眾參加和支持革命戰爭,是開展人民戰爭的基本條件。中國革命要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打倒反動統治階級,奪取全國政權;在保衛社會主義建設,反抗外來侵略中,把全國人民大眾動員和組織起來,把國際上包括敵方人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爭取到革命方面來,組織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因此,必須根據不同戰爭時期的不同任務和特點,靈活地制定對敵鬥爭策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敵人。同時要正確處理人民的長遠利益與暫時利益的關係,把戰爭的勝利發展和適當照顧人民的生活聯繫起來,以充分調動人民民眾支援和參加革命戰爭的積極性。
2、建立一支人民的軍隊。人民軍隊是實行人民戰爭的骨幹力量。 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 務。它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同時也是工作隊和生產隊。這支軍隊必須置於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在軍隊中建立黨委集體領導制度,把支部建在連上。建立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它實行集中領導下的民主制度,在政治上有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堅強團結。它具有服從於人民根本利益的、建立在政治自覺基礎上的革命紀律。必須不斷加強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3、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根據地是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基地。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和中心城市反革命力量強大而革命力量弱小的特點,中國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後取鄉村,而是先在農村實行工農武裝割據,首先在那些反革命勢力比較薄弱的地區建立根據地,發動民眾,進行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政權,使之成為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長期支持革命戰爭的人力與物力主要來源的戰略基地和實現革命戰爭目的的重要依託。實行波浪式的推進政策,逐漸將根據地擴大為解放區,以保證在農村積聚力量,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包圍和孤立占據大城市及主要交通線的敵人,最後奪取城市和全國政權。
4、以武裝鬥爭為主與其他鬥爭形式緊密配合。革命戰爭要動員和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增強革命力量,削減反革命力量,改變敵我力量對比。因此,在以武裝鬥爭為主的同時,必須把一切革命人民都組織在工人的、農民的、青年的、婦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職業的工作團體之中,熱烈地從事援助軍隊的各項工作。同時組織人民熱烈地從事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等項建設工作,發展生產,支援前線。從而把人民戰爭的鬥爭形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衛生等各條戰線上廣泛而又全面地開展與配合起來。
5、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實行主力兵團(野戰軍)、地方兵團(地方軍)與游擊隊、民兵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這是奪取人民戰爭勝利的組織保證。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分別執行超地方性和地方性的作戰任務;游擊隊和民兵是正規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主要是固定在一定區域內直接配合正規軍作戰。三者作戰分工不同,但目的一致,構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的一個整體。
6、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武器裝備和總兵力對比上敵強己弱、武器裝備敵優己劣的條件下,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根本原則為依據,充分地利用敵方一切弱點,發揚己方一切優點;堅持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充分地依靠、堅信人民和廣大官兵的力量、智慧和勇敢、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及政治上的堅強團結,高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變化著的具體條件,關照全局,主動協同,靈活機動地進行作戰。其基本方針和原則是:實行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執行戰略防禦的持久戰和戰役戰鬥進攻的速決戰;適時進行軍事戰略轉變,把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三種作戰形式結合起來;實行有利決戰,避免不利決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充分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和連續作戰的作風等。
意義:
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理論,是在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中發展了的、反映中國革命戰爭特點與規律的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戰爭理論,其強大的生命力已被中國曆次革命戰爭和保衛祖國邊防、海防的鬥爭實踐所證明。它的基本原理不會過時,對中國的國防建設、軍隊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仍具有長期指導意義。
現代意義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高技術武器裝備運用於戰場,正在改變著戰爭的規模和樣式,使現代戰爭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但是,人民戰爭的地位與作用並沒有降低。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仍將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戰線密切配合的全民性戰爭,依靠各種武裝力量及廣大人民民眾在廣大空間或局部地區緊張、劇烈地進行;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軍隊武器裝備的高度現代化,更需要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科學文化知識的人來掌握;戰爭的巨大消耗,需要廣大人民民眾直接參加戰爭物資的生產。深入探討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規律,賦予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以新的時代內容,使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是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的重要任務。
中國人民戰爭的內容,無論其思想、建軍、和戰略戰術,均圍繞在兵民是勝利之本,也就是“如何動員人民、如何建設人民,如何運用人民”上。但要如何動員民眾?袁德金指出,為了有效的進行戰爭動員,毛澤東曾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動員方法:如把進行戰爭的目的告訴軍隊和人民;說明達到戰爭目的的步驟和政策;要有合民眾口味的宣傳動員方法;使戰爭的動員保持經常性等。
顯而易見,這一切的目的就是推動人民民眾認同戰爭的正義性與正當性,從而得到民眾的支持。這些才是發動人民戰爭的根本源頭,掌握了它們才能回應人民對為何而戰的疑義,人民民眾因此而能全心全力地回響戰爭動員,全民參與,與正規軍相輔相成作戰,就能匯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及其建國以後的抗美援朝、中印、中蘇、懲越等數次對外戰爭,莫不是獲得了廣大民眾的認同和支持而取得成功。但此種經驗複製在第三世界的革命戰爭中,由於缺乏人民戰爭與正規軍結合的戰爭方式,古巴傳奇革命人物格瓦拉(Che Guevara)的人民游擊戰,緬共、菲共、馬共、印共的叢林游擊戰,則均以失敗落幕。

精準打擊

世界進入精準制導武器時代已有數十年。然而對人民戰爭之成敗的正反印證我們同樣可從許多現代局部戰爭案例中看到。如 1975 年越戰、1979 年前蘇聯在阿富汗的失利、1991 年索馬里內戰和 1999 年科索沃南斯拉夫剝離,都證明了人民戰爭動員概念現實的有效性。
而 2003 年開打的伊拉克戰爭本是高技術條件下對人民戰爭的檢驗,但未見伊斯蘭情結所激勵出的人民戰爭動員力量,薩達姆政權為此敗亡;繼而,美英聯軍雖取得正規戰的閃電式勝利,卻因無法獲得伊國平民社群的廣泛支持和認同,無法開展兵民整合性的建設,以致陷入正規軍短暫勝利後的長期清剿戰爭中。
再看黎以戰爭。2006 年夏天以色列揮軍突入黎巴嫩,追剿黎國伊斯蘭什葉派政軍組織“真主黨”游擊隊。這場“城市游擊戰”是又一次在高新科技下人民戰爭的體現,在該次軍事行動結束時,以色列預先設定的兩大軍事目標 — 掃蕩真主黨與救回人質 — 均未能達成。在歷次中東戰役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以色列雄獅,面對已與黎境平民融為一體的真主黨游擊隊,其高科技下的空優、精準制導武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面對著廣大的民眾,“雄獅”陷入了找不到目標打擊的窘境。
2009 年 1 月,美國將駐紮在伊拉克的 14 萬軍隊的作業權與綠區移交給伊拉克政府,然而伊戰是否正式劃下句點仍存疑問,美軍仍在許多地區受到地方武裝力量的頻繁騷擾。伊戰至2011年,4000 多美軍陣亡、近 40,000 美軍受傷,耗費 6000 億美元,而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難以勝數,更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或淪為鄰國難民。 戰爭耗損的對比,突顯伊斯蘭情結的其來有自,說明戰後治理紛擾的重要源頭,仍是在於伊國人民的感受和認同。 2009 年秋天即將增兵達 10 萬人的阿富汗有著相同的經驗,在戰區每日巨額經費的消耗下,外科手術式的精準軍事打擊既難一舉摧毀隱身於民眾中的激進神學士及反叛組織,反叛力量又能不斷從民眾中增補兵員。面對此種非正規軍事對抗的困境,華府當前值得深思的戰略課題應為,如何剛柔並濟,避免經由少數恐怖組織騷擾戰升級成為廣大民眾的大面積反抗;如何確保戰爭過渡政府的正當性、有效性和其民眾的接受性;如何從長期戰爭泥淖中全身而出等。而中國人民戰爭理論中的“正義性”、“如何動員人民、如何建設人民、如何運用人民”,恰能為這些戰略命題提供啟發。

信息化

中國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曾指出,“人類戰爭經過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幾個階段後,正在進入信息化戰爭階段。”信息化時代的來到,促使人們對戰爭的進行方式重新思索。中國也意識到在常規和核武力量上,可能都無法與主要的對手美國抗衡。但在信息戰上,中國卻發現了超級大國的“阿喀琉斯之踵”,這是由於美國對信息網路的極度依賴所致。而人民戰爭動員廣大民眾的特性,恰能符合掌控這個領域的關鍵因素。
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相關信息戰的論著甚豐。其所認知的信息戰是:“把電子進攻的重點放在電子系統薄弱的環節和要害部位,點其要穴,癱其全身,尋求最佳作戰效益。” 若落實為實踐,即可“依靠和發動人民羣眾進行信息的網路戰。”前者,說明信息戰的性質其實就是一種“以弱擊強,避實擊虛”的人民戰爭概念;後者,除了給予自身人民戰爭新的內涵外,還可以想像無論任何國家與擁有 13 億人口的國家來進行網路戰,其壯觀的景象將是何等震撼。2001 年中美發生 EP-3 撞機衝突後,雙方民眾敵對情緒高漲,在該年中國五一長假期間所爆發的黑客大戰,雖僅只是入侵對方網站,作出塗改首頁(Home page)的情緒性發泄動作,但卻真實檢驗了信息戰爭環境中人民戰爭的可能。在當次的網路戰爭中,美國白宮網站曾被迫關閉達兩個多小時,眾多的各國黑客也被吸引參與了雙方的行動。這些行動說明未來網路戰造成損害的可能,及戰場規模的浩瀚與無遠弗屆。據統計該次行動,大約有 8 萬中國網民參加,被入侵的美方網站有 1600 多個,其中重要網站(包括政府和軍方的)有 900 多個;中方被入侵的則有 1,100 多個,重要網站有 600 多個。4這些彼此攻擊的數據,恰可說明運用人民戰爭在21世紀信息戰爭中的可行方向及其優越地位。另據非正式的統計,中國在 2009 年初已有近 3 億網民。國際社會中任何對中國的出言不遜,或涉及辱華的訊息,經由網際網路往往就會迅速傳播立即升高至實際抗議的抵制行動,美國《商業周刊》說,從西藏事件到奧運聖火傳遞,再到最近的四川大地震,全球跨國公司都已不敢忽視中國網民的怒吼。
就是因為此種信息戰爭新樣式意涵的出現,讓人民戰爭在經歷過往的平淡發展後,重新又找回續存的理由和空間。人民戰爭理論運用在信息戰的重要關鍵為:首先,它能打破軍民界限,利用信息技術在軍民使用上的共同性,來達到軍事上的目的。如可利用民用電子信息設備進行情報的截取和傳輸;民用網路系統進行戰爭動員;民用計算機進行網路攻擊或防禦等。其次,在人員的運用上,人民戰爭講求兵民的結合,其在初、中階時,尚需藉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方式來增強力量,但在進入資訊時代的高階時,平民已與戰士的身分合一,鍵盤代替了槍炮,青少年也能成為神鬼戰士。最後,在戰爭輸出的整體性上,現有通信、交通、金融等專有的信息網路,早已藉由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密結成為全球化的軍民通用網路系統,為人民戰爭提供了無限大的虛擬作戰平台。人民戰爭的未來性就是在於,它能適應現代信息戰爭觀下,戰場空間無限化、作戰平台家庭化、和戰爭鬥士平民化的變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