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又稱人工晶狀體(intraocular lens),是經手術植入眼睛裡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濁晶體的精密光學部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工晶體
  • 外文名:intraocular lens
概念,形態,分類,特點,區別,

概念

人類晶體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和水份,它會因為老化而出現霧化或混濁的情況,而霧化的晶體則會阻礙光線和影像投射到視網膜上。眼睛受損、某些疾病、甚至是某些藥物治療都有可能造成晶體霧化的現象;據統計,有超過90%的白內障病例也是源於人類必經的老化過程,是眼睛的晶體變得渾濁,繼而視力受到影響,機理尚不明確,藥物治療至今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白內障唯一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即把已變得不透明的晶狀體拿掉,換上一個人造的晶體,這就是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植入術是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手段,成千上萬的白內障患者通過這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獲得了良好的視力。
人工晶體又稱人工晶狀體(intraocular lens),是經手術植入眼睛裡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濁晶體的精密光學部件,相當於更換一個鏡頭。

形態

通常是由一個圓形光學部和周邊的支撐袢組成,光學部的直徑一般在 5.5~6 mm 左右,支撐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體,可以是兩個 C 型或 J 型的線裝支撐袢。

分類

按照安放的位置,分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體,虹膜固定型人工晶體,後房固定型人工晶體。通常人工晶體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狀體的囊袋內,也就是後房固定型人工晶體的位置。
按照硬度,分為硬質人工晶體和可摺疊人工晶體。硬質人工晶體不能摺疊,需要一個與晶體光學部大小相同的切口(6 mm 左右),才能將晶體植入眼內。為了適應手術的進步,人工晶體的材料逐步改進,出現了可摺疊的人工晶體,可以對摺,甚至捲曲起來,通過植入鑷或植入器將其植入,待進入眼內後,摺疊的人工晶體會自動展開,支撐在指定的位置。

特點

人工晶體可分為硬質人工晶體、摺疊人工晶體,特殊處理過的人工晶體、多焦點/可調節人工晶體及非球面人工晶體,分別具有不同特性。
(1)硬質人工晶體
切口大約是5.6~6 mm左右,這樣的傷口有時是需要縫線的,那么縫線會造成一定的散光,手術後短期內反應較大,恢復時間較長。
(2) 摺疊人工晶體
先把人工晶體摺疊好,放在特殊的植入器裡面,再推到裡面展開的,切口一般是2.8~3.2 mm,切口不需要縫合,散光也比較小,恢復時間更快,缺點是價格比普通晶體貴。預防後發障形成,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可摺疊式晶體的材料主要有:矽酮、水凝膠、丙烯酸三種。
(3) 特殊處理過的人工晶體
對於有些患有特定眼病的患者,可能會需要此類型的人工晶狀體,比如:肝素表面處理過的人工晶狀體,術後的炎症反應可能會小很多;含有膠原的人工晶體,可提高人工晶體與組織的相容性。
(4) 多焦點/可調節人工晶狀體
前面的幾種人工晶狀體只有一個焦點,無調節力,看遠清楚看近不清楚(老花現象),反之看近清楚看遠需要近視鏡補足,為了克服此缺陷,30年來,人們研製套用過多焦人工晶體,其中主要分為二種類型:
A,多區多焦型,有二區、三區、四區、五區等,即把人工晶體分為中心區,周圍環狀區,各部位屈光度不同,一般差2.5D,形成二個焦點,一個看近,一個看遠。此類晶體的缺點是遠近視力受瞳孔大小、環境光線強弱的影響。
B,衍射多焦型,此種晶體是根據Huygens光的波性理論為基礎,在人工晶體後表面上刻了30條深2 μ m 的小槽,克服了分區多焦晶體受瞳孔大小變動的影響。
共同缺點是必須將進入眼內光線的能量分為二部分,用一半看近,一半看遠,遠近都不十分清楚,視敏度受一定影響,少數醫師和患者套用,未成為主流。
(5)非球面人工晶狀體
減少像差,有效提高成像質量,明顯提高夜間視力,接近於正常眼,尤其適於夜間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司機患者。
(6)黃色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均加入紫外吸收劑阻擋紫外光, 但普通人工晶體不能阻擋藍光,黃色人工晶體設計目的在於阻擋藍光, 減少對黃斑的光損傷。
(7)可植入式微型望遠鏡式人工晶體
適用於有黃斑變性的白內障患者, 可將物像放大3 倍, 為患者提供單眼放大的中心視
力, 以提高生活質量,此種晶體還在臨床觀察中。
人工晶體

區別

正常人能看清遠處物體,是由於光線通過屈光系統其中包括晶狀體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在看近處時是靠睫狀肌收縮牽拉晶狀體韌帶改變晶狀體凸度來完成,這樣在看近看遠時都可以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
人工晶體是由人工材料合成的—種屈光度固定不變的透鏡,看遠時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圖像,看近時要藉助+300度的花鏡才能看清楚。近年來隨科技的不斷發展,將晶體發展成雙焦點或多焦點人工晶體更接近於生理的晶狀體,但價格比較昂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