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尼眾律學院

五台山尼眾律學院設於五台山普壽寺,坐落於山西省五台山市台懷鎮東莊村南端。寺廟創建於北宋,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重建後,獻於十三世達賴喇嘛,成為五台山十大黃廟之一。目前的建築復建於一九九一年九月。它北倚北台頂,南近大白塔,位於五峰懷抱之中。從菩薩頂俯瞰其形,狀如蓮花,頗具佛法道場的神韻。天氣晴好時,登鐘鼓二樓,憑欄遠眺,山川景物,盡收眼底,場面蔚為壯觀。復建同年由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在此創辦中國五台山尼眾律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台山尼眾律學院
  • 創辦時間:北宋
  • 知名校友:通願老法師
  • 所屬地區:山西省五台山市
  • 重建時間: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
  • 宗旨華嚴為宗戒律為行淨土為歸
成立背景,發展歷程,基本建設,辦學宗旨,

成立背景

歷史上,五台山道場最鼎盛時期,這裡曾是大華嚴寺的組成部分。後來,大華嚴寺更名為大顯通寺,隨著歲月的流失道場逐漸式微,大顯通寺又分離出若干個小寺廟,普壽寺即為其中之一。“文革”中,寺廟被公社衛生院取用,殿宇佛像毀壞殆盡。五台山當代名尼通願老法師,生前曾一再申請恢復重建普壽寺,興辦五台山尼眾佛學院,但未能如願。

發展歷程

1991年通願老法師圓寂後,其衣缽弟子如瑞法師、妙音法師秉承先師的遺願,在原寺廟的廢墟上,白手起家,本著建寺與辦學並重的方針,臥薪藏膽,勵精圖治,旨在提高尼眾自身素質,培養愛國愛教、解行並重的佛教研究管理人才,為全方位辦好佛教教育,弘揚中國佛教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祖國和平統一、民族團結、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作貢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與建設,使普壽寺成為一個集修行道場與佛學教育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

基本建設

新建的普壽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積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寺內分為東西兩院,東院偌大,前面為非常秀麗的漢白玉牌樓,下層為青磚砌築,上層為木構建築,單檐五脊頂,四出廊。山門正面額上嵌一書有「普壽寺」三字的石匾。西院一進四個小四合院,第一為天王殿院,正面為天王殿,三開間,單檐歇山頂。
殿內正中置木龕,供石刻彌勒佛,背面供彩塑韋馱將軍,兩山間彩塑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為鐘鼓二樓。東西樓二十四間,東配樓為客堂,牆上掛著名人字畫,其中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書寫的一副對聯「恆順眾生究竟清涼普賢道,勤修梵行願生安養壽僧祗」。
第二院是憶恩堂。正面有房舍5間,樓上是閱覽室,室內讀書環境幽雅,經、律、論三藏經書完備;樓下是小教室。西側是僧舍,東側是憶恩堂(即祖師堂)。憶恩堂內供奉著上通下願老法師的法相舍利塔及老法師的遺物。每臨老法師的誕辰、祭日、清明節或安居前後等特殊日子,全寺的尼眾就會在上如下瑞,上妙下音兩位師父的帶領下,雲集於此,緬憶老法師的功德與教誨。東西配樓二十四間,為僧舍。東北角耳房為祖師堂,內掛通願法師的法相,並供有通願法師舍利塔,通過小鏡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舍利。
第三院為普光明殿院,正面為普光明殿,三開間,重檐歇山頂。內供木雕「西方三聖」,中為阿彌陀佛,右為觀音菩薩,左為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面為供緬甸玉佛和帶箭銅鑄文殊像。東西配樓,計二十八間。
第四院為五觀堂院,正面為二層樓房,上下各七間。一層為五觀堂,是僧人食齋的地方。門旁聯∶「有戒德,知慚愧,斗金易化;不學修,無行持,滴水難消」。二層為法堂,內置一排排蒲團,是僧眾坐禪念佛的地方。東西配樓,計有二十八間。

辦學宗旨

現如今,普壽寺窗明几淨,清靜幽雅,學修並重,清規整肅,秉承“華嚴為宗戒律為行淨土為歸”的宗旨,是中國佛教道風的典範,是培養尼眾僧才的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