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屬於乳腺增生的一種,是指復舊不全所致的健康結構紊亂與生理增生結合所致,屬於良性病變。該疾病不屬於腫瘤,亦不屬於炎症,屬於生理性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腺囊性增生症
  • 外文名: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一、病因及常見疾病:,二、鑑別診斷:,三、檢查:,四、治療原則:,

一、病因及常見疾病:

現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卵巢內分泌的刺激有關。囊性增生症病理為:
乳腺內可見大小不等的囊腫,有大有小,孤立或數個小囊相連,囊內含有淡黃色或棕褐色液體。未切開前,囊腫頂部呈藍色,故又稱藍頂囊腫。通常囊腫壁較薄,內面光滑;有的囊壁較厚,失去光澤,可有顆粒狀物或乳頭狀物向囊腔內突出。
鏡下可見囊腫、乳管上皮增生、乳頭狀瘤病、腺管型腺病和大汗腺樣化生五種病變。
1.囊腫:主要由末梢導管高度擴張而成,若僅有囊性擴大而上皮無增生者稱為單純性囊腫,囊腫大時因囊內壓力大而使上皮變扁平。囊腫壁由纖維肉芽組織構成,小囊腫上皮為立方狀或柱狀,增生不明顯;若囊腫上皮呈乳頭狀生長時稱為乳頭狀囊腫。
2.上皮瘤樣增生:擴張的導管及囊腫內襯上皮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輕者僅細胞層次增加或上皮增生呈乳頭狀突起。當若干擴張的導管和囊腫內均有乳頭狀增生時則稱為乳頭狀瘤病。當複雜分支狀乳頭頂部互相吻合成大小不等的網狀結構時,稱為網狀增生。網狀增生進一步增生擁擠於管腔內而看不到囊腫時稱為腺瘤樣增生。當增生的上皮呈片狀,其中散在多數小圓孔時,稱為篩狀增生,增生上皮還可以呈實性。
3.乳頭狀瘤病:末梢導管上皮異常增生可形成導管擴張,增生的上皮可呈復層,也可以從管壁多處呈乳頭狀突向腔內,形成乳頭狀瘤病。
4.腺管型腺病:以乳腺小葉導管、末梢導管及結締組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為特點。
5.大汗腺樣化生:囊腫的內襯上皮呈高柱狀,胞體大,核小而圓,位於細胞基底部,胞漿呈強酸性,顆粒樣,游離緣可見小球形隆起物,這種上皮的出現常為良性病變的標誌。

二、鑑別診斷:

1.乳腺癌:有些乳腺癌可有類似增生症的表現,但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側,腫塊固定不變,且有生長趨勢,在月經周期變化中表現為增大,而無縮小。
2.乳痛症:以乳房疼痛為主,與月經周期有明顯關係,每當經潮開始後,疼痛即減輕或消失。乳腺觸診陰性,僅疼痛區乳腺腺體增厚,無明顯腫塊感,僅有小顆粒狀感覺,很少有乳頭溢液現象。針吸細胞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3.腺脂肪壞死:該病好發於外傷後,多見於較肥胖的婦女,其腫塊較表淺,未深入乳腺實質,腫塊不隨月經周期變化。針吸細胞學檢查和組織活檢可明確診斷。

三、檢查:

(一)乳腺X光檢查:
X線表現大小不一的囊腔陰影,為蜂巢狀,部分互相融合或重疊,囊腔呈圓形,大囊腔為卵圓形,邊緣平滑,周圍或伴有透亮帶。
(二)B型超音波:
超音波顯示增生部位呈不均勻的低回聲區以及無回聲的囊腫。
(三)針吸細胞學檢查:
在乳房腫塊上行多處細針穿刺並做細胞學檢查,對診斷乳腺上皮增生症有較大價值,
(四)遠紅外線檢查:
在淺灰色背景下可見近圓形深灰色、灰度均勻的陰影,周圍無特殊血管變化。含清液的囊腫為孤立的中心透光區,形態較規則;含濁液的囊腫呈均勻深灰色陰影,邊界清楚。
(五)磁共振成像檢查(MRI):
典型的MRI表現為乳腺導管擴張,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楚,病變局限於某一區,或瀰漫分布於整個區域或整個乳腺。本病的MRI像特點通常為對稱性改變。

四、治療原則:

關於乳腺結構不良症的治療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可長期按良性疾病處理,而忽略惡性病變存在的可能;也不能因本病是癌前病變就不注意上皮增生情況、年齡大小、病史和治療反應就一概而論地行區段乳房切除或單純乳房切除。針吸細胞學檢查為首選檢查方法之一,對檢查結果陰性,不能排除惡性者,須做手術探查,必要時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如果為惡性,則行根治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