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檢測

乙型病毒性肝炎檢測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B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有兩對半等檢測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乙型病毒性肝炎檢測
  • 病原體:B肝病毒(HBV)
  • 本質:傳染病
  • 檢測方法:兩對半等檢測
B肝簡介,病原學,B肝兩對半,正常值,臨床意義,B肝e抗原,正常值,臨床意義,B肝檢測,正常值,臨床意義,疾病分類,

B肝簡介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B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
本病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屬散發。近年來B肝發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

病原學

B型肝炎病毒(HBV)為專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於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的進展,在肝外器官細胞也能檢出HBV-DNA。通過北京B肝肝病毒試驗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細胞複製的證據。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細胞內複製,有待深入研究。
HBV感染者血清經電鏡檢查有3種病毒顆粒:
Dane顆粒(HBV顆粒),外殼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
②小球形顆粒;
③管形顆粒。
後二者為HBV複製過程中過剩的病毒外(HBsAg),不含核酸
HBV基因組(HBV-DNA)由雙鏈不完全環形結構的DNA組成,含3200個核苷酸。由於其宿主範圍較小,體外細胞培養分離病毒尚未成功。
近年隨著分子克隆技術的套用及體外培養細胞系轉染的成功,對HBV複製過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HBV-DNA分為負鏈(長鏈)及正鏈(短鏈)所組成。
其負鏈有4個開放讀碼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
①S基因區,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組成。分別編碼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體(PHSA-R);
②C基因區,由前C基因和C基因組成。分別編碼HBeAg及HBcAg;
③P基因區,編碼HBV-DNAp,並具有逆轉錄酶活性;
④X基因區,編碼HBxAg,並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B肝兩對半

B肝兩對半是國內醫院最常用的B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誌物。B型肝炎病毒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B肝兩對半又稱B肝五項,其檢查意義在於:檢查是否感染B肝及感染的具體情況,區分大三陽、小三陽。

正常值

B肝兩對半檢查分為定性檢查和定量檢查,在定性檢查和定量檢查中,B肝兩對半正常值是不同的。
(一)、在B肝兩對半定性檢查中,項目順序如下:
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B肝病毒表面抗體HBsAb、B肝病毒e抗原HBeAg、B肝病毒e抗體HBeAb、B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
“-”表示陰性,“+”表示陽性,正常情況如下:
1、“-----”:過去和現在未感染過HBV。
2、“----+”:(1)既往感染未能測出抗-HBs;(2)恢復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現;(3)無症狀HBsAg攜帶者。
3、“-+---”:(1)注射過B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陽性。
(二)、在B肝兩對半定量檢查中,B肝兩對半正常值為:
①HBsAg:<0.5ng/ml(毫微克/毫升)
②HBsAb:<=10MIU/ml
③HBeAg<=0.5PEIU/ml
④HBeAb:當HBeAb定量<=0.2PEIU/ml
⑤HBcAb:<=0.9PEIU/ml

臨床意義

項目順序如下: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B肝病毒表面抗體HBsAb、B肝病毒e抗原HBeAg、B肝病毒e抗體HBeAb、B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
“-”表示陰性,“+”表示陽性,臨床意義如下:
(一)、9種常見模式
1、“-----”:過去和現在未感染過HBV。
2、“----+”:(1)既往感染未能測出抗-HBs;(2)恢復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現;(3)無症狀HBsAg攜帶者。
3、“---++”:(1)既往感染過HBV;(2)急性HBV感染恢復期;(3)少數標本仍有傳染性。①HBV感染已過;②抗HBs出現前的視窗期。HBeAg在B型肝炎潛伏期的後期出現,略晚於HBsAg的出現,而消失較早,與HBV-DNA密切相關。其臨床意義為:(1)可作為急性B肝輔助診斷和預後指標,急性B肝進入恢復期常隨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B肝發病後3-4個月,HBeAg由陽轉陰,抗-HBE出現,表示預後良好.起病3-6個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轉為慢性的最早證據。(2)有助於判斷B肝患者或HBV攜帶者的傳染性強弱。HBeAg存在於HBsAg陽性者血清中,說明血液中有Dane顆粒,多數HBV-DNA陽性,三者消長基本呈平行關係。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抗-HBe(+)者一般傳染性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變異株存在,仍有一定的傳染性;(3)HBeAg陽性提示HBV在體內複製。HBeAg消失前後出現抗-HBe,此時期稱為血清轉換期,即由HBV複製期轉為非複製期。出現抗-HBe常提示HBV增殖減弱或終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區核苷酸序列改變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環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繼續發展,並逐步演變成肝硬化;(4)在出現原發性肝癌時,HBeAg檢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嬰傳播中,孕婦分娩時HBeAg(+)可能擴大母嬰之間的傳播率。
4、“-+---”:(1)注射過B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陽性。
5、“-+-++”:急性HBV感後康復。
6、“+---+”:(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攜帶者;(3)傳染性弱。
7、“-+--+”:既往感染過B肝病毒,現病毒已基本清除,身體在康復。但也有個別病人仍出現肝功能異常、DNA陽性,考慮病毒是否有變異存在,仍要繼續治療,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復期。
8、“+--++”:(1)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2)慢性HBsAg攜帶者;(3)傳染性弱。即俗稱的“小三陽”。
9、“+-+-+”:急性或慢性B型肝炎感染。提示HBV複製,傳染強。即俗稱的“大三陽”。
(二)、16種少見模式
10、"+----":(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潛伏期;(2)慢性HBV攜帶者,傳染性弱。
11、“+--+-”:(1)慢性HBsAg攜帶者易轉陰;(2)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
12、“+-+--”:(1)急性HBV感染早期,(2)慢性攜帶者,傳染性強。
13、“+-+++”:(1)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2)慢性攜帶者。
14、“++---”:(1)亞臨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亞型HBV二次感染。
15、“++--+”:(1)亞臨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亞型HBV二次感染。
16、“++-+-”:亞臨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亞臨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亞臨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HBsAg免疫複合物,新的不同亞型感染。
19、“--+--”:(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見於抗-HBc出現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陰性,或呈假陽性。
20、“--+-+”: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急性HBV感染中期。
22、“-+-+-”:HBV感染後已恢復。
23、“-++--”:非典型性或亞臨床型HBV感染。
24、“-++-+”:非典型性或亞臨床型HBV感染。
25、“---+-”: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

B肝e抗原

B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B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以隱蔽形式存在於核心顆粒中的可溶性蛋白,分布於細胞間隙,可能與病毒複製有關。
B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B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認為B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是具有傳染性的標誌。在潛伏期乃至整個病程中,B型肝炎病毒e抗原均可檢出;
B型肝炎病毒e抗體是B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相應抗體,一般認為B型肝炎病毒e抗原消失和B型肝炎病毒e抗體出現是病情趨於好轉的徵象,但並不意味著B型肝炎病毒DNA停止複製或傳染性消失。

正常值

陰性

臨床意義

1、HBeAg是B肝病毒複製的重要指標。HBeAg持續陽性表明存在B肝病毒的活動性複製,提示傳染性大,容易轉為慢性。
2、一般HBeAg出現在HBsAg陽性中,遇到HBeAg陽性而HBsAg陰性時,要考慮檢測HBsAg的方法不敏感,或血清中有類風濕因子干擾。
3、“大三陽”:是指在B肝兩對半檢測中,B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檢測均是陽性。提示B肝病毒感染,病毒複製活躍,有傳染性。並不能提示病情是否嚴重。

B肝檢測

B型肝炎是由B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現知HBV有三種抗原。

正常值

陰性

臨床意義

(1)HBsAg陽性時,表示患者處於HBV的感染狀態,見於HBV感染的潛伏期、B型肝炎急性期、慢性或遷延性B型肝炎活動期。如肝功能正常僅HBsAg陽性,可能是HBV長期攜帶者或肝功能已恢復正常而HBsAg尚未轉陰。
(2)抗-HBS陽性,是對HBV免疫指標,既是接種B肝疫苗後產生效果,又是B型肝炎處於恢復期的表現。抗-HBS、抗-HBC、HBsAg均為B型肝炎感染率指標,任一項陽性,表示受過HBV感染。
(3)抗-HBc陽性,它不是保護性抗體,而是反映肝細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種指標,為急性感染的早期標誌性抗體,持續時間長甚至終生保留,高滴度存在常表示體內有HBV複製,且有傳染性,低滴度者提示既往感染的一項指標。抗-HBc有IgG、IgA和IgM三種類型,其中抗-HB-CIgM陽性,見於急性B型肝炎早期,比HBsAg敏感得多。此外,慢性遷延性肝炎活動期、肝硬變和肝癌患者以及無症狀HBV攜帶者亦能檢出。抗-HBclgA,見於慢性肝炎、肝硬變和肝癌患者血清中,但慢性肝炎活動期陽性率高於慢性遷延性肝炎。抗-HBCIgG低滴度者表示既往感染,而高滴度者提示正在感染HBV。
(4)HBeAg陽性,是HBV急性感染的早期標誌,表示肝細胞有進行性損害和高度傳染性。B型肝炎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有助於預測肝炎病情。在慢性遷延性B型肝炎和HBsAg攜帶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三項均陽性,這種“大三陽”者,具有高度傳染性,較難陰轉;僅HBeAg陽性轉陰,而見抗-HBe陽性,這種“小三陽”者,一般提示病情在恢復,傳染性弱。
(5)抗-HBe陽性,並非一保護性抗體,它不能抑制HBV的增殖,多見於HBeAg轉陰的病人,意味著傳染性降低的一種表現。在HBsAg和抗-HBS陰性時,如能檢出抗-HBe和抗-HBc,也能確認為B型肝炎近期感染。

疾病分類

1、按病程長短分類,B肝可分為急性B型肝炎和慢性B型肝炎,判斷是急性還是慢性B型肝炎在臨床診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療原則不同,預後也有很大差異,有時為了區別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過肝穿病理檢查來判定。急性B型肝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患者血液中HBsAg(+)持續時間低於6個月,6個月內B型肝炎病毒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HBsAg陰轉,可遺留感染過HBV的血清學標誌:HBe、抗HBe及抗HBS三個抗體陽性,但某些患者抗HBS出現時間較晚,低度也可能不高。急性B型肝炎的關鍵特點是半年內HBsAg陰轉。而慢性B型肝炎如一言以蔽之就是HBV存在於機體內超過6個月。
2、按病情輕重分類,可分為B肝攜帶者、活動性B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其中B肝攜帶者分慢性HBV-DNA攜帶者(大三陽,DNA定量高水平但肝功正常處於免疫耐受狀態的患者)、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小三陽,HBV-DNA低於檢測下限,肝功正常);活動性B型肝炎又分為e抗原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和e抗原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為急性重型、亞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
3、按有無出現黃疸(即按症狀特點),可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該分型多針對於急性B型肝炎,即急性黃疸型B肝和急性無黃疸型B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