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米村

久米村

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貢。為了方便貢使往來,另一方面也為了防備倭寇,明洪武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戶赴琉球定居,這些移民被稱為「閩人三十六姓」。閩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一個自己獨立的村落。這個村落,最早被稱為「唐營」或「唐榮」,後來改名為「久米村」。

基本介紹

地區介紹,文化教育,戰爭入侵,紀念,

地區介紹

久米村的人都是漢人,因此其漢語水平非常高,在琉球中國的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接待冊封船和對華貿易的人多為久米人。據李鼎元的《使琉球記》記載,因久米人精通漢文,所以在琉球社會中的地位較高,閩人三十六姓後裔,有不少是與國王關係親近的特權階級。

文化教育

久米村人非常重視教育。因通曉漢文,久米人幾乎壟斷了官生的所有名額。1718年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程順則在久米村建立明倫堂,提高了久米村人的教育程度,為琉球國儒學教育奠定了基礎。到1798年時,尚溫王在王府北建立國學以後,久米人壟斷官生名額的地位才開始鬆動。

戰爭入侵

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之際,久米村出身的三司官鄭迥主張強硬地對抗薩摩侵略。1609年1868年琉球國成為薩摩附庸國期間,久米村內禁止傳播日本文化。久米人拒絕穿和服,禁止說日語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久米人拒絕剃髮易服,以維持漢人傳統。
1879年,琉球被日本滅掉,改為沖繩縣。久米村人多為支持清朝的人士,因此,親清派以久米村為中心,反對日本的兼併,同時希望清朝協助琉球復國。但清朝卻在1898年甲午戰爭中戰敗,許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選擇流亡清朝。從此以後,久米村開始走向衰落。

紀念

1992年,為紀念福建沖繩的特殊歷史因緣,福州市協助那霸市政府在久米村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庭園,命名為「福州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