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鼻龍

串鼻龍

串鼻龍,學名:Clematis gouriana Roxb.,原產地:中國南部、印度東南亞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串鼻龍
  • 拉丁學名:Clematis gouriana Roxb. ex DC.   
  • 別稱:威靈仙、威玲仙、牡丹藤、綴鼻草
  • :植物界
  • 毛茛科
  • 鐵線蓮屬
  • 分類:多年生草質藤本
形態特徵,主要分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攀緣莖(twining stem)全株被粗毛,老莖略木質化,長葉柄能卷繞其它物體,具有卷鬚作用。葉:
葉對生,為三出複葉或二回三出複葉,小葉9枚,披針形,卵形或卵狀心形,柄長12厘米,紙質,掌狀分裂或疏粗鋸齒緣,先端銳,基部圓或心形,表面平滑,葉背有毛。
呈聚繖花序(cyme),2腋生,花白色,花序長15cm,
串鼻龍花串鼻龍花
花徑約1-1.5cm,單被花花萼4枚,先端鈍,雌雄蕊均
多數,無花瓣,雄蕊環列,雌蕊離生,花絲光滑或具短
柔毛,花期為 3-4 月。
瘦果,多數排列成頭狀聚合果,頂端具長柔毛,為宿存
串鼻龍瘦果串鼻龍瘦果
花柱所變成的,毛尾部呈羽狀。其它描述:
串鼻龍學名為Clematis gouriana Roxb,Clematis是希臘語,為攀援植物之意,很多植物學家認為,這是藤本植物在漫長的演化中,所演變出來的獨門功夫,這樣的演進,使得藤本植物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取得吸收陽光的優勢,只要是照得到陽光,就能生存下去。
在夏季的山區公路兩旁或山徑上,經常會看見樹木的樹冠、枝條上,攀附垂掛著串鼻龍,開了數量頗多的白色小花;更特別的是,它攀援的功夫,靠的是細長的蔓莖和細長又能捲曲的葉柄,而不是卷鬚。
串鼻龍串鼻龍
串鼻龍並沒有花瓣,4枚呈十字形開出的瓣片,其實是萼片。它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具有多數的雄蕊和雌蕊,因此,一朵花可以結好多個瘦果。花謝之後,花柱伸長並在果實上長出羽狀長毛,以便於飛行傳播。

主要分布

串鼻龍常見於中低海拔闊葉下,攀繞於其它植物;多分布於中國南部,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中國台灣縣境多見於楠西、玉井南化大內東山白河龍崎、左鎮等鄉鎮。

主要價值

葉有解毒消炎功效。根、莖、葉,具有發表、利小便、去風濕、止痛的功效。
治腫毒、創傷、皮膚病、毒蛇咬傷、風濕痛、淋病關節炎、面部神經麻痹。
其它用途
1. 園藝庭植用,主要觀賞花和果。
2.編成環狀物套牢牛鼻。以前農業社會,牛對農民是相當重要的,農民會在牛鼻孔上穿洞,再以木質化的莖蔓,編成環狀物套牢牛鼻;串鼻龍的蔓莖木質化後,堅韌而有彈性,正是農民最常使用的蔓藤,這也是串鼻龍名稱的由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