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中醫學科)

中醫內科學(中醫學科)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 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它臨床學科的基礎,為中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科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內科學
  • 定義:中醫學理論闡述內科病證
  • 性質:中醫/臨床專業課/主幹課程
  • 範圍:中醫內科
  • 起源:殷商時期“疾醫”
  • 相關著作:《中醫內科學》
基本信息,定義和性質,理論發展史,疾病分類命名,辨證論治綱要,課程學習,學習方法,前言,目的要求內容,現代中醫,新發現,中醫分形,現代經絡史,改革開放前,現代氣概念,陰陽現代史,藏象近代史,

基本信息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學學科的主幹課程,是基礎理論聯繫臨床實踐的橋樑,是中醫臨床各科的基礎,在中醫院校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 內科著作。上海中醫學院主編。原為1964年中醫學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醫理論整理編寫的一部內科學。內容全成、系統。書中總論部分,論述了病機、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療總則。各論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證等45種內科雜病。論述條理清楚,選方切於實用。並附前人醫案作為臨床參考,末列附方索引。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義和性質

中醫內科學是運用中醫學理論闡述內科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並採用中藥治療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它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學說為指導,系統地反映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因而是中醫學學科的主幹課程,也是臨床其它各科的基礎,是必須學好的一門臨床專業課。
性質:中醫/臨床專業課/主幹課程。

理論發展史

1.萌芽階段—殷商時期“疾醫”可謂最早的內科醫師。
2.奠基階段—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一部醫學巨著,記載了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病證、診斷和治療原則,體現了整體概念和辨證論治。《傷寒雜病論》創立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六經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和臟腑經絡辨證論治理論體系。
3.充實階段—魏晉至金元時期病因學、症狀學、治療學得到充實和發展,如《肘後方》、《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學術理論的創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學說,劉完素倡火熱而主寒涼;張從正治病力主攻邪;李東垣首創脾胃內傷學說;朱丹溪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至此中醫內科學體系初步形成。
4.成形階段—明清時期《內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內科”命名的著作。葉天士吳鞠通分別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理論和三焦辨證論治理論,充實了內科熱病體系。
5.中醫內科學發展的嶄新時期—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中醫理論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視,出版發行了一大批醫學專著,中醫內科學教材也不斷的更新,到目前為止進一步已經發行到七版規劃教材。整個學科的發展隨著歷史的進程和醫學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
⒍自遠古至五四運動的漫長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在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實踐、探索,由經驗上升為理論,並不斷發展提高,創建了燦爛的祖國醫學,同時也創建和發展了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的發展史,大體經歷了萌芽階段、奠基階段、充實階段和成形階段

疾病分類命名

(一)分類
主要以病因為依據,分為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兩大類。
1.外感疾病:傷寒六經病證,瘟病衛氣營血病證、三焦病證。
2.內傷雜病:臟腑經絡病證、氣血津液病證
此外還有病機分類、臟腑分類。本書是在病因分類的基礎上,力足臟腑分類,把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分為七大類:肺系病證、心繫病證、脾胃系病證、肝膽系病證、腎系病證、氣血津液病證、肢體經絡病證。
(二)命名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主要以病因、病機、病理產物、病位、主症、特徵為依據,但大部分是以臨床症狀和體徵來命名。
本書在病因分類的基礎上立足臟腑分類歸為七大類:

辨證論治綱要

治療學是研究疾病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和手段的—門實用學科。治療原則是在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疾病的治療立法、處方用藥有指導意義。治療方法則從屬於治療原則,是在其指導下制定的對某一疾病的治療大法和對某一證候的具體治法。
(一)辨證原則
1.全面分析病情:確保辨證準確
2.掌握病機特點:有利各種不同病證的鑑別
3.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二)治療原則
1.調節整體平衡:去其有餘,補其不足
2.審證求機: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3.明辨標本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4.把握動態變化:分階段治療
5.異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6.據證因勢利導:順其病勢,就近去邪
7.先期治療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8.重視調攝護理:飲食、生活、精神、服藥
(三)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熱法、攻下法、和解法、溫里法、補益法、消導法、理氣法、理血法、固澀法、開竅法、鎮痙法。
內科的常用治法,有時可單獨運用,有時互相配合運用。單獨運用某一治法,多是針對病情發展的某一階段或某些突出證候所採取的措施,往往很難適應病情的錯綜複雜,所以通常是數法配合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清熱開竅並用、開竅鎮痙並用、溫里固澀並用等。

課程學習

(一)學習目的:通過中醫內科學課程的學習,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以後中醫內科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習要求:1.識記:⑴中醫內科學的定義、性質、範圍
⑵中醫內科學發展簡史
⑶各系統(章)病證的範圍、病因病機規律及所屬病證的定義。
2.領會:⑴中醫內科疾病發病學要點
⑵中醫內科疾病症狀學要點
⑶各系統(章)病證的診斷、鑑別診斷。
3.套用:⑴中醫內科治療學要點
⑵中醫內科學學習方法
⑶各系統(章)病證的治療要點及所屬病證的辨證論治

學習方法

理論學習:緊密聯繫前期基礎學科的知識進行學習。套用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學科的知識和理論,理解中醫內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各論學習,各系統(章)的概述,概括了該系統相關病證的主要證候特徵,病因病機和治療原則,對整個系統病證的把握具有指導性。
病證的學習,應以各病證的定義為綱進行學習。每一病證的定義概括了該病證特有的、區別於其它病證的病因、病機和臨床特徵,把握病證定義對學習該病證具有指南作用和提綱絜領作用。病因病機學習,應明確病因、病位、病性和基本病機的邏輯關係,便於理解記憶,尤其要抓住基本病機,這樣可以將具有相似或相同病因、病位的病證從本質上加以區別。學習臨床表現,應把握該病證有哪些基本症狀,各基本症狀有些什麼不同表現,以及不同病程經過的臨床特點等,如肺癆病,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等為主要症狀,又以其中的咳嗽為例,肺癆咳嗽主要為乾咳,少痰,也可以出現咳嗽痰多,痰呈泡沫狀,更有少數表
現為痰熱咳嗽,症見痰黃且稠,或痰中帶血。咯血,肺癆不同病程階段可以表現為陰虛火旺、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等不同臨床表現。學習診斷與鑑別診斷,仍應抓住基本症狀特徵,以及發病方式、發病季節、伴發症狀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等進行診斷與鑑別診斷。辨證論治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的重點。辨證的目的,無非是耍弄清病證的寒熱、虛實、陰陽、臟腑等性質,故成為辨證的要點。治療原則是由基本病機所確定,又是具體治法、方藥的依據。分證論治的學習雖然重要,但內容較多不易掌握,只要抓住證候名稱,根據中醫基礎知識中醫方劑學、中藥學等學科知識,結合該病證的證候特徵、病機要點等去推導,就可以簡化繁重的學習內容。轉歸預後、預防與調攝,只要結合病因病機去理解,不難掌握。每一病證的結語,是該病證有關病因病機、臨床特徵、辨證論治等有關內容的結。對學習該病證具有提要作用,套用心領會掌握。
善於套用比較歸納學習法。對於同一病證中不同證型間的異同,如感冒中的風寒感冒證與風熱感冒證病因、臨床表現的異同要進行比較。對於相似病證如中風、癇病、厥證間的異同,吐血與咳血的異同;對相關病證如心悸與胸痹心痛的異同,眩暈與中風病的異同等要進行比較。比較病證間的異同,界限宜清,但理解其間的關係宜活。界限不清,則概念模糊,區別太死,則脫離實際。通過比較學習,弄清病證間的區別與聯繫,疑似問題自然豁然開朗。每學完一個病證後,要自覺地進行歸納總結,並與結語進行比較,找出差距,這樣不僅能即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並能使所學知識條理化,如能持之以恆,還能提高自己歸納總結的能力。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在學習《中醫內科學》教材的同時,如有精力和時間,應帶著問題去閱讀一些中醫內科學的古今文獻,無疑對解惑釋疑,提高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定有幫助。
臨床學習:中醫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理論聯繫實際。一般通過觀看、動手協助、老師指導下獨立操作等步驟完成臨床學習任務。
見診:是觀看老師接診病人,了解診治疾病的過程和方法。
侍診:是在老師接診的過程中,由老師口述,記錄病案及處方等。
助診:是協助老師接診病人及書寫病案等。
試診,是在老師指導下獨立接診病人及書寫病案等。
上述過程應重點學習如何收集臨床資料,對資料的分析判斷,從而確立診斷,據證立法、處方、用藥的思維過程和動手能力。
實踐學習時要自覺運用所學的中醫內科學理論為指導,去分析、判斷、解決每一個疾病實際問題,同時要對所學的理論進行檢驗。
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理論學習和臨床學習的循環往復,從而不斷充實和提高中醫內科學的理論水平和處理中醫內科疾病的實際工作能力。
感冒
[概 述]
一、定義:感冒,俗稱傷風,是感觸風邪或時行病毒,邪犯衛表,引起肺衛功能失調,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的一種外感病。
本病四季可發,尤以春冬為多。輕者為感受當令之氣,稱為傷風、冒風、冒寒;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病情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二、病機概要:衛表不合,肺失宣肅而為病。
三、歷史源流:《仁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但類似感冒症狀的論述在《內經》中已有記載。如《素問·骨空論》篇說:“風者,百病之始也,…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這些描述符合感冒的特點。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辮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詳細論述了太陽病由於腠理不固、風寒之邪侵襲太陽經脈,致營衛失於調和,出現太陽表證,而見發熱惡寒或惡風、頭項強痛、脈浮等症狀。並制定桂枝場、麻黃湯等著名方劑,對後世治療感冒具有指導意義。《諸病源候論》提出“時行感冒”。
四、範圍:包括普通感冒、時行感冒,及西醫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病因病機]
一、 病因:⑴風邪—六淫之首,每與當令之氣相合傷人;以風寒、風熱為多見;
⑵時邪病毒—有傳染性的時行疫毒之邪,非時之感,反常之氣。
二、病機:外邪侵襲人體致病,往往與正氣強弱、感邪之輕重有關。衛外功能減弱,肺衛調節疏懈,外邪乘襲衛表,衛表失和,肺失宣肅即可致病。病機:肺衛失和。一方面為外界環境突變,冷熱失常,六淫猖獗,衛外之氣失於調節應變;另一方面為體虛,衛外不固,腠理疏鬆而感邪。外邪侵犯途徑有二: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內侵。外邪乘襲,以皮毛口鼻為途徑,皮毛者,肺之合也,風邪侵入皮毛,必然影響肺;鼻也為肺竅,喉為肺系,下連氣道而通於肺,風邪從口鼻而入,也可影響肺,感邪後即出現衛表不和和肺失宣肅兩組症狀,即肺衛失和。衛表不和——頭痛,惡寒,發熱,重則高熱,全身不適等。肺失宣肅——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胸痛。
三、病位:肺衛。
四、病理性質:實證居多,也可有虛實夾雜
五、病理因素:風寒、風熱、暑濕
六、病理演變:由於感邪不同及體質的強弱差異,臨床表現有風寒、風熱、暑濕三證:風寒――皮毛鬱閉,肺氣失宣;風熱暑燥――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感受時行病毒則病情多重,易生變證。病程中可見寒與熱的轉化。
中國醫學教學視頻光碟
醫學教學課件高校視頻光碟中國醫科大學貨到付款
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診斷學神經病學中醫學皮膚學護理學
解剖學影像學藥劑學藥理學生理學五官護理學生殖泌尿呼吸消化系統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⒈ 臨床表現:初起多見鼻道和衛表症狀,如鼻咽癢而不適,鼻塞,流涕,噴嚏,咽癢、咽痛,周身酸楚不適、惡風、惡寒或有發熱等,鼻涕開始為清水樣,2~3日後鼻涕變稠,繼而發熱,咳嗽,,肢節酸痛等。由於夾邪的不同如夾暑、夾濕、夾燥,還可見相關症狀;
⒉ 時行感冒呈流行性,有同時同症的特點,多突然起病,惡寒、發熱(高熱)、周身酸痛、疲乏無力,病情較重。
⒊ 發病特點:四時皆有,但以冬、春季多見。病程較短,3~7日即可痊癒。普通感冒多不傳變。時行感冒少數可傳里。
二、相關檢查:
血常規:WBC ↑; N ↑; L↑;
X胸部攝片:可見肺紋理增粗。
三、病證鑑別:
1、感冒與風溫
病因 主症 傳變情況 發病季節 病程
感冒 風邪為主 發熱不高或不發熱 多不傳變 四時皆可 較短,易於治癒
風溫早期 溫邪為主 高熱,甚則神昏驚厥 有傳變,由衛而氣,入營入血 有明顯季節性 長短不一,重者難於治癒
2、感冒與時行感冒
病因 發病季節 流行情況 症狀 傳變情況
普通感冒 風邪為主 冬春季為主 常呈散發性 發熱不高或不發熱,全身症狀輕淺 多不傳變
時行感冒 時行病毒 不限季節 廣泛傳染流行 高熱,全身症狀較重 傳變化熱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⒈分清表寒、表熱、暑濕兼夾症:
風寒者:惡寒重,發熱輕,無汗,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風熱者:惡寒輕,發熱重,有汗,流濁涕,口渴,苔薄黃,脈浮數。暑濕者:身熱不揚,汗少,頭重如裹,口粘泛惡,胸悶脘痞,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會診會診
2.分清體虛感冒的特殊性:
氣虛感冒:素體氣虛,復感外邪,邪不易解。症見惡寒較重,或發熱,熱勢不高,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倦怠乏力,咳嗽咯痰無力舌淡苔薄白,脈浮。
陰虛感冒:陰虛津虧,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達邪,身熱,手足心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乾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紅少苔,脈細數。
二、基本治則:解表達邪:風熱者辛涼解表;風寒者辛溫解表;挾暑、挾濕之感冒應加祛濕清暑解表之法;體虛感冒,發汗時需注重固表實里,補益氣血。
三、證治分類:
症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流清涕,惡寒,咽癢,咳嗽,痰白質稀,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脈浮
證機概要:風寒外束,衛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
治法:辛溫解表;
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
常用藥:荊防達表湯:荊芥、防風、蘇葉、白芷、生薑、蔥頭辛溫解表,橘紅、杏仁化痰降氣,赤苓,建曲健脾除濕。用於風寒感冒輕症。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辛溫解表,前胡、柴胡桔梗、枳殼宣肺通氣,羌活、獨活、茯苓祛風除濕,人參防止發散太過。用於時行感冒,風寒夾濕證。
加減:①風寒重,惡寒甚者加麻黃,桂枝;
②表濕較重,肢體酸痛,頭痛頭脹,身熱不揚者,加羌活、獨活或羌活勝濕湯加減、;
③濕邪蘊中,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膩者,加蒼朮、厚朴、半夏化濕和中;
④頭痛甚,配白芷、川芎散寒止痛;
⑤身熱較重者,加柴胡、薄荷疏表解肌;
⑥風寒兼氣滯者用香蘇散;
⑦風寒兼咳嗽者用杏蘇散。
2、風熱犯表證
症狀:惡寒輕,發熱重,汗泄不暢,頭脹痛,面赤,咽痛,咳嗽痰稠,鼻塞噴嚏,流稠涕,口乾欲飲;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表失和,肺失清肅
治法:辛涼解表;
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
常用藥:銀翹散:銀花、連翹、薄荷、淡豆豉、竹葉、牛蒡子清熱解表疏風,荊芥穗疏風解表,蘆根清熱生津。用於風熱重症。
蔥豉桔梗湯:蔥白、豆豉、薄荷、連翹、竹葉、辛涼宣肺解表,梔子清熱解毒,桔梗利咽化痰,甘草調和諸藥。用於風熱襲表,肺氣不宣者。
加減:①發熱甚者,加黃芩,石膏,大青葉;
②頭痛重者,加蔓荊子,菊花,桑葉;
③咽痛者,加板藍根,馬勃,玄參、土牛膝;
④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浙貝,前胡;痰黃者加黃芩、知母、瓜婁皮;
⑤挾濕熱者,加藿香,佩蘭;
⑥身熱口渴,尿黃,加石膏、鴨跖草;
⑦熱為寒遏,煩熱惡寒,少汗,咳嗽氣急,痰稠,聲啞,苔黃白相兼,加石膏、麻黃;
⑧風熱化燥傷津,或感燥邪,嗆咳少痰,口鼻咽唇乾燥,苔薄,舌紅少津,配南沙參、天花粉、梨皮。
3、暑濕傷表證
症狀:身熱,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濁涕,心煩口渴,口粘泛惡,胸悶脘痞,腹脹,大便溏,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證機概要:暑濕遏表,濕熱傷中,表衛不和,肺氣不清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飲加減。
常用藥:香薷發汗解表,鮮扁豆花、厚朴化濕和中,銀花、連翹清熱解表,加鮮荷葉、鮮蘆根清暑解熱;
加減:①暑熱偏勝,加黃連,黃芩、青蒿;
②濕困衛表,加藿香,佩蘭、豆卷;
③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
4、體虛感冒
體虛感冒是素體虛弱,或病後、產後體弱,氣虛陰虧,衛外不固,感受外邪,以致反覆不已。陽虛者感邪多從寒化,易感受風寒之邪;陰血虛者感邪多從熱化、燥化,易感受燥熱之邪。臨床上表現肺衛不和及正虛症狀並見。
1)氣虛感冒
症狀:惡寒較重,發熱,無汗,頭痛,肢體倦怠乏力,咳嗽,痰白,咯痰無力,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覆易感;舌質淡苔薄白,脈浮;
證機概要:表虛衛弱,風寒承襲,氣虛無力達邪
治法:益氣解表;
代表方:參蘇飲加減;
常用藥:黨參、甘草、茯苓補氣扶正以祛邪,蘇葉、葛根、前胡疏風解表,半夏、陳皮、枳殼、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加減:①表虛自汗,易傷風邪,可常服玉屏風散
②惡寒重,發熱輕,四肢欠溫,語音低微,舌淡胖,脈沉無力,再造散加減。
2)陰虛感冒
症狀:身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乾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
證機概要:陰虧津少,外受風熱,表衛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陰解表;
代表方:加減葳蕤湯;
常用藥:玉竹滋陰,甘草、大棗甘潤和中,豆豉、薄荷、蔥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熱和陰。
[其它療法]
一、注射劑
清開靈注射液:由牛膽酸、豬膽酸、水牛角、珍珠母、黃芩素、金銀花提取物、桅子、板藍根組成。功能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用於溫熱病引起的發熱、神志不安及小兒驚風。每次20—40毫升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點,每日1—2次。
柴胡注射液:疏肝解郁,解熱鎮痛。用於流感、發熱、上呼吸道感染。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肌注。
魚腥草注射液:消炎、解熱。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每次100毫升,靜脈點滴,日l—2次。
二、針灸療法
針刺以瀉法為主,對風寒感冒,取穴列缺、風門、風池、合谷;風熱感冒者,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魚際 外關。
三、時行感冒,臨床以高熱為主,且全身症狀較重者,治宜用清熱解毒之法,用銀花,連翹,板藍根,貫眾,黃芩等。
四、治感冒的中成藥,如通宣理肺丸;風熱用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沖劑;暑濕證或感冒而兼見中焦諸症者用藿香正氣水等,時行感冒用板藍根沖劑等。
[轉歸預後]
預後多良好,病程較短而易愈;
老年、嬰幼兒、體弱者、時行感冒重症——防止發生傳變,或夾雜其他疾病
[預防調護]:
1、居室應適當地進行通風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同時注意患者保暖,切忌汗出當風,以防重感。
2、適當注意休息,多飲開水。重症或發熱甚者應臥床休息。時行感冒(流感)患者,禁止外出活動。生活用具定期蒸煮,衣被定期曝曬,以防相互染疫。
3、宜食清淡富營養、易消化的流質或軟食,忌會辛辣油膩之品。
4、注意觀察其發熱、呼吸、神志、眼臉、鞏膜、咽喉、皮膚、關節、大小便等全身或 局部病情變化。尤其發熱疾病病程超過一周以上者,應注意與其它全身性疾病相鑑別,爭取儘早作出正確診斷。
5、中藥煎服法:解表藥物多屬氣輕昧薄之品,應輕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而影響藥效)風寒感冒者,服藥後應再讓患者進一些熱飲料,並稍加衣被,以達微微出汗之目的。
6、患者出汗後不宜沈洗浴、擦澡、吹風。
7、平時應適當體育鍛鍊,增加機體抗病能力,根據季節、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著,預防感冒。
[結語]
感冒四時皆有,病位在肺衛,臨床表現多樣,主症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徵。辨證時,有風寒,風熱,暑濕之區別;有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之不同。治則是解表發汗,疏風宣肺,時行感冒則偏重於清熱解毒,體虛感冒則應在疏散達邪的基礎上,注意扶正。一般來說,感冒預後良好,病程短,不傳變。感冒預防也很重要,應早治療,時行感冒流行時應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研究進展]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1.經驗介紹
姜春華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首先提出了治療溫病的截斷扭轉理論。其截斷理論的核心是採取果斷措施和特殊方藥,直搗病巢,祛除病邪,快速控制病情,截斷疾病的發展蔓延,縮短病程;倡導治療急性熱病一要早用清熱解毒,可在衛分階段即加入清熱解毒之品;二要重用清熱解毒,劑量要大,甚至可日夜連服2—3劑;三要注意通腑攻下,認為溫病下不嫌早,把用大黃,稱“得大黃促之而下,實為開門祛賊之法”;四主張早用涼血化瘀,認為病邪初入營,除仍重用清熱解毒外,應及時採用涼血化瘀,不必坐等入血分後再“涼血散血”。朱良春先生亦提倡治療溫熱病早用通利,認為溫熱病套用下法,主要目的是逐邪熱及存陰保律,下燥屎、除積滯是其次,無論邪之在氣、在營,或表里之間,只要體氣壯實而無脾虛塘瀉之象均可通下逐穢,瀉熱解毒,選擇承氣、升降散之類以迅速排泄毒素,促使機體早日康復。
2.單味藥的研究
流感實驗研究多採用雞胚培養、組織培養和動物試驗幾種方法,並且根據用藥與病毒攻擊前後不同而有體外直接作用、模擬預防和模擬治療等不同形式。不少學者使用雞胚培養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篩選出的有效中草藥及複方製劑大體有如下數十種:大青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敗醬草、紫草、魚腥草、大黃、黃連、黃芩、黃柏、山梔、虎杖、貫眾、蚤休、知母、瓜萎皮、百部、枇杷葉、香薷、佩蘭、紫荊皮、西河柳、防風、常山、檳榔、丹皮、赤芍、胖大海、茵陳、石葦、五味子、石榴皮、五倍子、地骨皮、海金沙、鵝不食草、艾葉、七葉一枝花、腫節風、六月雪、蔓荊子、滿山香、南蛇藤、地錦草、山臘梅、甘草、厚朴花、白芷、野菊花、金櫻子根、苦諫子、麻黃、桂枝、生側柏葉、羅布麻等。先後有不少學者對板藍根、金銀花、連翹、黃芩、黃連、黃柏、大黃、大蒜、柴胡、佩蘭、鵝不食草、魚腥草、貫眾、檳榔、黃芪等單味藥對流感的作用進行過較深入的研究,如黃芪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而且增強作用與抗病毒作用的高峰期一致。
3.複方研究
祖國醫學防治感冒多用複方,這些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劑,目前仍被廣泛採用,許多已得到現代藥理學和臨床方面的驗證。陳汝興等報導,以黃芩、柴胡、羌話各20克,板藍根、蒲公英各50克,生甘草10克,製成“風熱合劉”200毫升1瓶,每日50毫升,分3—4次口服。共治療證屬風熱型的單純性感冒患者100例,總有效率為88%,其中32例白細胞數增高者,20例治療後複查18例於48小時內下降至正常範圍.僅2例未恢復。另有報導用達原飲治療濕熱郁遏型病毒感染性發熱16例,藥用檳榔、白芍各20克,知母、黃芩各15克、厚朴10克、草果9克、甘草3克,根據邪傳部位再加引經藥,少陽加柴胡,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若邪人里加大黃。每日2劑,每劑煎300毫升,每6小時服150毫升,多數服藥4—6劑後熱退,2例6天熱退,脾臟、肝臟隨體溫下降回縮至正常。

前言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研究人體內臟疾病,採用中醫藥治療方法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它以中醫學前期各門課程為基礎,闡述內科所屬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系統反映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因而也是臨床其他各科的基礎,在中醫專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須學好的一門臨床主課。
本課程內容主要介紹內科疾病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常見病證的基本知識及辨證論治規律。通過教學使學生能系統掌握中醫內科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處方用藥等內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難危重病證的治療法則。
本課程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分別介紹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生五氣(風、寒、濕、燥、火)、臟腑、氣血津液等病機病證的基本概念。總論教學時數為6學時。各論介紹51個常見病證及其所屬附篇,各論教學時數為174學時。隨堂見習60學時。教學時數總計240學時。
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同時採用課外輔導、集中答疑、電化教學、課間見習等多種方法。此外,亦可根據各個病證的需要適當利用圖表示意、補充講義、病歷討論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目的要求內容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導言
【目的要求】
⒈ 掌握中醫內科學的定義,明確中醫內科學的任務。
⒉ 熟悉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命名及發病學特點。
⒊ 了解中醫內科學術理論的起源與發展。
【教學內容】
1.講解中醫內科學的定義,中醫內科學的性質、任務和地位。
2.講解中醫內科學發展簡史及其學術理論的起源與發展。
3.講解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及命名特點。
4.強調說明中醫內科疾病的發病學特點。
【教學方法】
以自習與課堂講授為主
第二章 中醫內科疾病辨證論治綱要
第一節 中醫內科疾病辨治原則
【目的要求】
1.了解疾病的辨證原則。
2.掌握標本緩急治則。
3.掌握審證求機施治原則。
4.掌握順應異法方宜治則的具體套用。
5.熟悉據證因勢利導、先期治未病的治則。
【教學內容】
1.講解內科疾病主要以臟腑、氣血津液、經絡的病機進行辨證。講解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重要性與要點。
2.講解調節整體平衡原則。
3.強調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及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等治則的具體套用。
4.強調甚者獨行、間者並行的含義。
5.講解內傷病證初、中、末三期不同的治療原則。
6.強調順應異法方宜治療原則,包括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與因人制宜三方面。
7.講解因勢利導治則,要求順其病勢,就近祛邪,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8.講解先期治未病概念。先期治未病包括“早期診治”、“既病防變”兩大方面,介紹“既病防變”的具體內容。
9.講解重視調攝護理的意義,風寒表證及里實熱證護理上的不同要求。
【教學方法】
以課堂講授或自習為主。
第二節 外感六淫病證辨治概要
【目的要求】
1.熟悉六氣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分清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和內生風、寒、濕、燥、火五種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
2.了解六淫致病的季節性,但亦有不限於季節者,六淫既可各自單獨為患,亦常常夾雜致病。
3.熟悉六淫的致病特點及其所致各證的臨床表現,並掌握其治法方藥。
【教學內容】
1.講解“六氣”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氣”是指自然界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常的氣候,若為四時不正常的氣候,則可以成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統稱“六淫”。
2.講解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和內生風、寒、濕、燥、火五種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後者是由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的,其臨床表現雖與外感六淫有相類之處,但不屬外感致病範圍。
3.講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個特點:①較明顯的季節性。如春主風,夏主暑,長夏主濕,秋主燥,冬主寒等。②有陰陽不同的屬性。如風、暑、燥、火屬陽,濕與寒屬陰。③“風為百病之長”,故有風寒、風熱、風燥、風濕等。“風為百病之始”,許多外感時病,在起病時常有頭痛、惡寒、發熱等風邪傷衛的症狀。④火為溫病、暑病、熱病等進一步轉化而來,而且寒、暑、燥、濕、風等證候,郁久不散,皆可轉化為火證。
4.講解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入侵為病,各有其不同的發病特點。如風性善動,上先受病,善行速變;寒性收引;暑熱發泄;濕性濡滯趨下,重濁膩滯;燥勝則乾;火性炎上等。
5.強調六淫各種證型的治法和選方。
風:①風寒,治以祛風散寒解表,方用荊防達表湯加減。②風熱,治以疏散風熱、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飲加減。③風入經絡,治以祛風通絡,方用防風湯、牽正散、玉真散加減。
寒:①寒邪襲表,治以辛溫發汗,散寒解表,方用麻黃湯加減。②中寒,治以助陽破陰,溫里祛寒,方用四逆湯加減。
暑:①中暑,治以清暑生津,方用人參白虎湯加減。②暑熱,治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加減。③暑濕,治以解暑化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濕:①濕困衛表,治以芳香化濕,方用藿朴夏苓湯加減。②濕滯經絡,治以祛濕通絡,方用薏苡仁湯加減。③濕毒浸淫,治以化濕解毒,方用二妙丸加味。
燥:①溫燥,治以辛涼清潤,方用桑杏湯加減。②涼燥,治以宣肺達表、化痰潤燥,方用杏蘇散加減。
火:治以瀉火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6.提示常見六淫病邪的兼夾和轉化規律。
7.提示六淫證治,應與各論互參。
第三節 內生五氣病證辨治概要
【目的要求】
1.了解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的基本概念及其與外感六淫的異同點。
2.熟悉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的發病機理,掌握其臨床特徵和相互關係。
3.掌握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的治法、方藥。
【教學內容】
1.講解內生五氣的概念,內生五氣是指“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是在疾病過程中由於人體氣、血、津、液和臟腑生理功能的異常,從而產生類似風、寒、濕、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現象。
2.講解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等內生五氣與外感六淫的異同點。認識到兩者臨床表現雖多相似之處,卻有本質差異。
3.強調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的臨床特徵。內風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肢麻,四肢抽搐或震顫,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內寒表現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泛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長,懈怠倦臥,局部冷痛,舌苔白滑,脈沉細等;內濕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納呆,胸悶,或見腹脹,腸鳴,泄瀉,舌苔濁膩,面色垢穢等;內燥的臨床表現以口咽乾燥,皮膚乾澀粗糙,毛髮乾枯不榮,肌肉消瘦,大便乾結等津傷血少的症狀為主;內火的臨床表現,屬實者為頭痛目赤,心煩易怒,口乾且苦,口舌糜爛,咽喉乾痛,齒齦腫痛等;屬虛者為五心煩熱,低熱盜汗,顴紅,咽乾目澀,頭暈耳鳴等。
4.強調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各證型的治法和選方。
內風:①肝陽化風,治以平肝潛陽熄風,方用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加減。②熱極生風,治以清熱涼肝熄風,方用羚角鉤藤湯加減。③陰虛風動,治以滋陰養血,柔肝熄風,方用大定風珠、補肝湯加減。
內寒:①陰寒內盛,治以溫中祛寒回陽,方用四逆湯加減。②脾腎陽虛,治以溫補脾腎,方用附子理中湯加減。
內濕:①寒濕困脾,治以溫中化濕利水,方用實脾飲、胃苓湯加減。②濕熱蘊中,治以清熱化濕,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減。③脾虛濕困,治以健脾化濕,方用香砂六君湯加減。
內燥:①肺胃津傷,治以滋養肺胃、生津潤燥,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②肝腎陰虛,治以滋補肝腎、養陰清熱,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內火:①實火,治以清熱瀉火,方用瀉心湯、龍膽瀉肝湯加減。②虛火,治以滋陰降火,方用百合固金湯、知柏地黃湯加減。
⒌ 提示內生五氣的兼夾和相互關係。
⒍ 提示內生五氣證治,應與各論互參

現代中醫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起),古典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中醫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氣概念混合統一的氣集合,分形經絡,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中醫哲學觀的新創造,藏象分形五系統的開創等。
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
現代化中醫又指較不發達社會或學科通過社會改革,獲得較發達社會共有特徵的一個社會變革過程。這個社會變革過程是由國際之間或社會之間的交流所促使的。
現代化中醫的一個方面是技術的、思想的、理論的大爆炸,它使人類思想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增長和傳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中醫與西醫的距離拉近,而專業技術領域上的差別卻在擴大
中醫現代化從歷史上來講,它主要指近代以來,世界各國一種傾向以西歐及北美地區等地國家許多,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價值為目標,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因此常與西方化的內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醫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社會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領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術上的科學化等。
中醫現代化常被用來描述現代發生在中醫界的社會、科技和文化變遷的現象。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科學、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
中醫現代化的核心是中醫“人性的解放”和“生產力(效率)的解放”,因從歐美等西方社會開始,有時也被稱為“西方化”,但不專屬於西方社會,或西醫。
現代化可以理解為四個亞過程:
技術的發展。理論的革新、思想的變革,學科的進步
然而,戰後年代很快表明,就連“西方化”這個擴大了涵義的字眼也無法充分表達戰後世界的交流方式,為了適應這種實際情況的需要,“現代化”這個新詞便應運而生。因為它可以簡明地表達所有建設現代化的社會的相似願望而不論其地域和傳統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概況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概況
氣概念的革命
氣="信息,能量,物質"流
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質"混合流統一體.
經絡觀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分形細胞群-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的經絡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的現代化 1998年
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現代化科學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
藏象分形五系統
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新發現

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中醫分形

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現代經絡史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畫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
1996年“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大統一的分形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1995
·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1995年?
·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改革開放前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導了循經感傳現象。

現代氣概念

現代氣概念的原始創新英雄榜
1996年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既是“‘物質-能量-信息’混合體”統一物。“‘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物質、能量、信息’混合統一體”中醫氣的本質。
李德新: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
1962年,危北海:,‘氣的兩義說’。
羅石標:在六十年代初期‘氣的功能說’(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氣的物質說’1959年?。
氣是統一場說
黃坤儀等:人體氣場說
李梢等:氣與熵流說
吳邦惠:氣的序參量說

陰陽現代史

陰陽的揭秘,歷史悠久,偏重現象羅列,重視表面敘述,是古典陰陽的特點。而現代探索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有了革命性的進展、新意頗多。數學物理化,即“數理陰陽”成為現代陰陽的標誌。將陰陽用世界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測度,用數學模型表述是現代化、科學化陰陽的特點。
1995年,李榮興,陰陽定義析疑,遼寧中醫藥雜誌,1995,6期。陰陽定義偏向中醫臨證。
1997年,趙喜新,中醫陰陽學的數學模型,河南中醫,1997,5期。
1998年,陰陽的科學本質及數理化建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8,2:59-61.數理陰陽,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1期。
1999年,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v12,3期.創建“陰陽分形集”等概念。陰陽的分形維數=1.
2003年,林劍鳴,中醫現代化與數學,數理醫藥學雜誌,2003,期。
2004年,齊鳳軍,論陰陽的數理權衡,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7期。
2005年,趙致鏞,趙威,中醫陰陽理論的數學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積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醫,2005,11期。
2007年,孟凱韜,陰陽五行數學及其在中醫學中的套用,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6期。
1998年,陰陽的哲學和邏輯學現代定義
定義1:陰陽就是在同一個屬概念"對立統一"下的兩個種概念"陰和陽"之間的一種不相容關係.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的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陰陽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補,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對立統一整體)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陰與陽外延的和或並.
陰陽的定量測量:用“狀態函式u”指標來描述,該性態或狀態可用‘物質-能量-信息’整體描述,
u=EP。
E是運動學或動力學指標能量;P是系統混亂度(有序度)指標,與熵密切相關。

藏象近代史

(引子:1980年,雷順群, 系統論與藏象學說(一), - 遼寧中醫雜誌,1980。1983年,續系統論與藏象學說(二) - 遼寧中醫雜誌,1983)
序幕
1994年,肖烈鋼.試論藏象學說中的五臟系統特性[J].陝西中醫,1994,15⑸:211-213。側重、強調藏象學說中五‘髒’系統(器官的)有整體性、聯繫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較為系統地闡述,說明了藏象學說中的五臟系統思想,其本質與現代系統論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點。
革命
藏象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脾系統,腎系統。分形藏象五系統。
1999年, 藏象分形五系統的新英譯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脾系統,腎系統,藏象五系統,超脫出心肝脾肺腎五臟腑,五器官的傳統局限性認識。
1999年,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
拓展
2002年,《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基礎與臨床》,廣州中醫藥大學,鄧中炎主編,鄧鐵濤主審。藏象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腦系統等。
2005年,趙喜,心主神明論《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 2005年6月2卷3期。心繫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