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

中文節

中文節(農曆六月初三)別稱:宣告節、書法節。2015年11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理事會會議討論通過,決定將每年農曆六月初三定為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會內的傳統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文節
  • 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 別名:宣告節、書法節
  •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六月初三
節日由來,節日別稱,文化背景,

節日由來

2015年11月9日,易白在其發表的評論文章《這個時代:需要全民覺醒》一文中指出:這個時代,使用毛筆或普通書寫筆在寫字的人越來越少,使用鍵盤手機寫字的人越來越多。這個時代,能識得中文繁體字國民越來越少。通過網路效仿掌握各種無厘頭熱詞,或通過進口文化載體,效仿掌握各種國外文化形成的潮流越來越多。這個時代,很多人在為衣食住行而忙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語言和文字,誰來傳承?這個問題難道不該被重視嗎?這個時代,一些少數民族早已被漢化,在這些民族中,又有多少人掌握了祖先發明的語言文字?倒是國內的旅行社越來越多,不少國人出國旅遊,跑去感受其他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這個時代,需要文人們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節日別稱

中文節的別名為:宣告節、書法節。2015年11月9日,易白致電潮汕著名易學家、書法家穀雨先生,希望穀雨先生遵循中國傳統曆法為“中文節”和“宣告節”這兩個節日,確立兩個較為合適的日子。經過反覆討論,他們認為兩個會內節日的活動宗旨其實差不多,可以雙節合一。最終,穀雨先生提議將每年農曆六月初三定為“中文節”。
2015年11月15日,中文節的提案在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理事會會議上正式通過,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會內的重大節日。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呼籲社會各界在農曆六月初三這一天,開展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字的活動,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繁榮發展和發揚傳承,還呼籲年輕人“中文節”儘量少用鍵盤和手機打字傳遞信息,提議使用毛筆和書寫筆寫作,儘量抽時間學習使用繁體字簡體字手工書寫。因為隨著時代進步,網路時代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鍵盤手機代替書寫,造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識中國的繁體字,造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使用毛筆和鋼筆、中性筆鉛筆等書寫筆書寫。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繁體字和傳統書寫藝術將會面臨文化遺失的危機。

文化背景

傳統繁體字正逐漸失傳
繁體字,亦稱繁體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稱之為正體字,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又稱簡體字)所代替的漢字。至今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二十世紀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書寫標準。近代漢字簡化運動,最早源於太平天國,為提升識字率,在天國玉璽及官方檔案都書寫簡體。民國時期,中國政府曾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後遭到各界的強烈反對遭到廢止。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中國大陸開始全面推行簡化漢字,上世紀70年代曾經有過一批二簡字,後被廢除。目前仍然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有中國台灣香港澳門漢字文化圈諸國,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海外華人社區多為繁簡體並存,中國大陸地區在文物古蹟、姓氏異體字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200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明確規定國家推行規範漢字,同時也明確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的範圍。2013年6月5日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含附表《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社會一般套用領域的漢字使用以規範表為準。
手工書寫人群越來越少
書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鋼筆作為漢字書寫工具,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書寫便捷,經久耐用,寫出的字不易褪色等優點;從審美的角度看,鋼筆字的線條表現形式和藝術感染力雖不及毛筆書法那樣豐富,但遠遠勝於鉛筆原子筆等其他硬筆,因為鋼筆的筆尖富有彈性,寫出的筆畫同樣有粗細、輕重之分。一篇漂亮的鋼筆字,同樣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鋼筆字教學的普及與提高,廣大鋼筆書法教育者、愛好者在教學和書寫實踐中,對鋼筆字筆法、結構、章法書體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五體俱全的鋼筆書法作品。這些作品具有形態、神情、風韻、意境和氣勢之美,形成了結構嚴謹、筆畫呼應、骨力開張、筋脈相連之妙,增強了鋼筆書法藝術的感染力,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許,使鋼筆字由單純的實用型向藝術型邁進了一大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