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趨化試驗

基本介紹

  • 名稱:中性粒細胞趨化試驗
  • 所屬分類:免疫學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新生兒移動指數為2.0-2.5左右;成人為3.0-3.5左右。實驗條件不同,差別很大,故正常對照很重要。

臨床意義

人體內有許多天然趨化因子,當人體內趨化因子減少或吞噬細胞本身對正常趨化因子缺乏反應時,可導致吞噬細胞趨化運動減弱,使機體容易感染。中性粒細胞趨化性試驗常可作為臨床上某些疾病患者中性粒細胞運動功能的檢測指標。中性粒細胞趨化性降低,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補體C3,常見於反覆感染、齒齦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等。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缺陷還見於che-diak-Higashi綜合徵、遲鈍性白細胞綜合徵、肌動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綜合徵等。

注意事項

(1)配製瓊脂糖平皿也可用Eagle培養液、RP-MI-1640培養液,但必須添加血清(AB型正常人血清或小牛血清均可),最終濃度為10%-20%。如無血清,則移行細胞數減少且分散,趨化移動減弱。 (2)受檢中性粒細胞不能用葡聚糖沉降法收集,因其能抑制中性粒細胞移行的能力。 (3)加入每孔的中性粒細胞數必須準確定量,其數量多少與趨化移動密切相關。細胞數過多,趨化指數降低,細胞數過少,趨化指數雖不降低,但因移行細胞數減少且分散,常難以正確測量細胞移行的距離。 (4)孔距以2.4mm較為理想,孔距過大,可使趨化因子在瓊脂糖中擴散過大而稀釋。 (5)培養時間2-3h,細胞移行即達高峰。在5% CO2環境中培養,能增進中性粒細胞趨化移動的能力。

相關疾病

白塞病性鞏膜炎

相關症狀

手掌硬性水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