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文化

中國茶道文化

茶藝與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與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茶道文化
  • 外文名:zhonguochadaowenhua
  • 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
  • 表現形式:煎茶/煮茶/沏茶/賞茶
  • 飲茶藝術:茶禮、禮法、環境、修行
文化表現形式,煎茶,鬥茶,工夫茶,佛教和茶道,發展歷程,

文化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煎茶

煎茶。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鬥茶

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嘗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

工夫茶

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

佛教和茶道

在中國茶道的發展歷程中,佛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唐代《封氏聞見錄》載:"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伽,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又唐詩人杜牧的:"今日鬢絲禪塌畔,茶煙輕揚落花風"生動描寫了老僧煮茶時閒靜雅致的情景。
飲茶在大小寺廟的風行,僧人加強對茶葉採制的研究,於是出現歷代名山大川寺廟出名茶的現象。
如碧螺春,產自江蘇洞庭山的碧螺峰,原名"水月茶",首先又洞庭山水月院山僧製得。武夷岩茶,為武夷寺禪僧製作的最佳。君山銀針產於君山白鶴寺。
飲茶與佛教的結合,極大的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古書記載唐宋的古寺都設有"茶堂"、"茶寮",僧人們都在這裡討論佛理禪道,切磋經論,招待施主賓客,啜飲香茗。
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將佛家清規、飲茶讀經與佛學哲理、人生觀念融為一體,"茶佛不分家"、"茶禪一體"、"茶禪一位"由此產生。
茶與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體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飲茶需心平氣靜,講究井然有序地啜飲,以求環境與心境的寧靜、清淨、安逸。

發展歷程

中國茶道的發展歷程中,湧現了許多茶葉著作。自唐代陸羽《茶經》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飭皖茶文牘》,專著總計100多種。包括茶法、雜記、茶譜、茶錄、茶經、煎茶品茶、水品、茶稅、茶論、茶史、茶記、茶集、茶書、茶疏、茶考、茶述、茶辯、茶事、茶訣、茶約、茶衡、茶堂、茶乘、茶話、茶莢、茗譚等。
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為唐代陸羽的《茶經》。陸羽,名疾,認真總、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經驗,完成創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尊為茶神和茶仙。《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
自陸羽著《茶經》之後,茶葉專著陸續問世,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茶事的發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錄》、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明代錢椿年撰、顧元慶校《茶譜》、張源的《茶錄》,清代劉源長《茶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