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史

中國茶史

“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聖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茶史
  •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
  • 飲茶發源時間: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
  • 飲茶書籍: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
簡介,茶史概述,發源時間,簡介,神農說,商周說,三國說,西漢說,發展時間,形成時間,普及時間,發源地點,簡介,西南說,四川說,雲南說,川東鄂西說,江浙說,發明方式,飲茶書籍,

簡介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中國茶史中國茶史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在今天有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裡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

茶史概述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中國人對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夫,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已深入人民各階層。同樣少數民族也好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源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漢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茶史茶史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好茶人。

發源時間

簡介

關於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神農說、商周說、西漢說、三國說

神農說

陸羽根據《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的記載,認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經·六之飲》)神農即炎帝,與黃帝同為中國上古都部落首領。然而《神農食經》據今人考證成書在漢代以後飲用始於上古原始社會只是傳說,不是信史。

商周說

據東晉常璩所撰《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子國“土植五穀,牲具六畜。......荼、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常璩明確指出,進貢的“芳蒻、香茗”不是采之野生,而是種之園林。芳蒻是一種香草,香茗指茶。此說法表明:生活在陝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才是中國最早用茶、種茶的民族,至少已有3000餘年的用茶、種茶的歷史。

三國說

《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有"密賜荼荈以代酒",這種能代酒的飲料當為茶飲料,足以證明吳國宮廷已經飲茶。據此,《南窗紀談》認為中國飲茶始於三國,《集古錄》則認為始於魏晉。
三國時代東吳飲茶是確鑿無疑,然而東吳之茶當傳自巴蜀,巴蜀的飲茶要早於東吳,因此,中國的飲茶一定早於三國時代。

西漢說

清代郝懿行在《證俗文》中指出:"茗飲之法,始見於漢末,而已萌芽於前漢。司馬相如凡將篇有荈詫,王褒僮約有武陽買茶。"郝懿行認為飲茶始於東漢末,而萌芽於西漢。
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一般都認為"買荼"之"荼"為茶,而武陽即今四川彭山縣,說明四川在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國的飲茶不晚於公元前一世紀。
我們認為中國的飲茶始於西漢,而飲茶晚於茶的食用、藥用,中國人發現茶和用茶則遠在西漢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發展時間

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兩漢時期,茶作為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
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首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西晉劉琨《與兄子南州刺史演書》有:"吾體中煩悶,恆假真茶,可信致之"。晉左思《嬌女詩》有:"止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礪"。南朝宋劉義慶《世語新說·輕詆第二十六》記:"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與茗汁"。又《紕漏第三十四》載:"任問人云,此為茶為茗。"兩晉時期,江南一帶,"做席竟下飲",文人士大夫間流行飲茶,民間亦有飲茶。
南朝梁蕭子顯《南方書·武帝本紀》:"我靈慎勿的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後魏楊衡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有"烏程溫度,出御荈","長興啄木岑,每歲吳興、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南北朝時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風較晉更濃。吳興有御茶園,採茶時節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葉,上貢朝廷。

形成時間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窮曰競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封演認為禪宗促進了北方飲茶的形成,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窮日競夜","遂成風俗",且"流於塞外"。
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載:"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陸羽《茶經·雲之飲》也稱:"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楊華認為茶始興於玄宗朝,肅宗,代宗時漸多,德宗以後盛行。陸羽《茶經》初稿約成於代宗永泰元年,定稿於德宗建中元年。《茶經》認為當時的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以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及湖北、山東一帶最為盛行,都把茶當作家常飲料。
《茶經》、《封氏聞見記》、《膳夫經手錄》關於飲茶發展和普及的關帶內基本一致。開元以前,飲茶不多,開元以後,特別是建中(公元780)以後,舉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無不飲茶。不僅中原廣大地區飲茶,而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飲茶。甚至出現了茶水鋪,"自鄒、齊、泡、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買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舊唐書·李玉傳》:"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怯竭乏,難捨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甚。"茶於人如同米、鹽一樣不可缺少,對於田間農家,尤其嗜好。

普及時間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宋梅堯臣《南有嘉茗賦》云:"華夷蠻豹,固日飲而無厭,富貴貧賤,亦時啜無厭不寧。宋昊自牧《夢梁錄》卷十六"鰲鋪"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云:"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顧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早其極。"
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茶肆"記:"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會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止用瓷盞漆托供賣,則無銀盂物也。夜市於太街有東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玩觀之人。大凡茶樓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司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謂之"掛牌兒"。人情茶肆,本非以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又有茶肆專是王奴打聚處,亦有諸行借買志人會聚行老,謂之"市頭"。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駐足之地也。更有張賣店隔壁黃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內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車兒"茶肆、將檢閱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約友會聚之處。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里茶水,倩其往來傳語。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僧道頭陀欲行題注,先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階。"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還有東擔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有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僧道頭陀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防。茶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發源地點

簡介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西南說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四川說

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么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雲南說

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帶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川東鄂西說

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江浙說

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同步說,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經》中陸羽列舉了我國古代識茶的人物,如神農、周公旦和晏嬰等,表明了我國是最早發現,利用茶葉的國家,他引《神農食經》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他引《爾雅》說:“檟,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說:“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見,我國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學者認為陸羽引用著作,都成書於漢代,況且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中下游,我國西北古代氣候雖較溫潤,但歷來不產茶,那么神農氏怎能“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他們認為我國的茶事較遲,以致外國人趁機制遣中國茶葉來自印度的說法,後來事實證明印度古代無茶。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西漢時,茶是四川的特產,曾通過進貢傳到京城長安,原來我國古代四川東鄂西就是茶樹的發祥地,而這裡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在《史記·吳起傳》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這說明神農氏的部族發源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山區,這正是今日大神農架的地域。在這樣一個植被茂盛,至今還盛產茶葉的環境裡,神農嘗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後來這些部族不斷北移或東徙,西北才成為華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禪讓王位於大禹,氏族社會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帶,前幾年己在該處王城崗發掘出夏代遺址遺物,大禹接位,並非一帆風順,當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導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後又戰敗防風氏,逐漸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讓位於他。而“三苗”後裔不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的記載。大禹治水在江南,史書也有根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上會稽、祭大禹”,司馬遷20歲時,也“登會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紹興留有大禹遺蹟。夏禹原讓位於“百蟲將軍”伯益,但為兒子夏啟奪權,啟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斷發生王位之爭,到禹的第六代孫夏杼時政局統一,國力強盛,他曾率部南下尋根,至浙西、駐驊金斗山東南延巒妙峰一帶,故這一帶山稱之為杼山。當時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遺蹟。夏杼之後八代而衰,履癸(桀)為契滅,契建立先商世代。
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也不難看出,氏族社會“三苗氏”生息之地,產茶歷代不衰,如南北朝時,《劉琨購茶書》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陸);《桐君錄》中提到酉陽(今湖北黃風東)、巴東(四川奉節);《荊州土地記》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產茶葉。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崍等地盛產茶。陸羽《茶經》中提茶葉品質不詳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見,《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應發生我國中原。即使從《王褒僮約》所記載的飲茶、賣茶的事實看來,我國漢代以前,川東鄂西地區生產和利用茶葉的事業已相當發達。人們不難構想從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樹,從自給自用到“產、供、銷”的過程,需要多長年代。所以說我國祖先發現利用栽培茶葉的歷史是悠久的。

飲茶書籍

茶聖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如今,關於茶的書籍更是日益增多。有興趣可以到書店逛逛,想必定有所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